第16章 劉守光囚爹自立盧龍節度使
将軍府/刺史府後院
劉雁郎從外面端了個火爐,又拿了一個銅壺,然後寶貝的從卧房拿了一個盒子,就大刀闊馬坐在堂屋燒起茶。
“咦,好香的茶!”馮道從外面走進來,輕輕嗅了嗅,頓時贊道。
“你這家夥倒是鼻子靈,我剛開始煮,你就來了。”劉雁郎看着掐着點回來的馮道,哭笑不得的說。
“什麽好東西,值得你巴得這麽緊?”馮道伸過頭看了看,有些疑惑,“這個好像不是茶餅吧?”
“當然不是茶餅,要是茶餅老子會看那麽緊,”劉雁郎看着煮好了,小心的提起銅壺,倒了一盞,遞給馮道,然後又給自己倒上。
馮道雙手接過茶,先輕輕嗅了一下,然後慢慢品了一口,脫口贊道:“好茶,香氣四溢,唇齒留香。”
“就知道你是識貨的!”劉雁郎對馮道豎豎大拇指,“這是當初來邊關一個生意人送我的,據說是南方那邊的一種名茶,我雖然沒記住名字,可也知道是好東西,所以閑的時候就拿來解解饞。”
“難怪這茶這麽好,”馮道點點頭,小口輕撮起來。
劉雁郎喝茶卻沒馮道這麽好性子,他直接把茶吹了吹,等稍微涼了,直接一飲而盡,然後就倒第二杯。
馮道看着劉雁郎牛嚼牡丹似的,又看看旁邊的大銅壺,突然有點心疼他盒子裏的那點茶了。
不過說不定這麽喝對劉将軍來說也是一種樂趣,馮道笑了笑,接着蹭劉雁郎的好茶。
劉雁郎看着馮道只是瞥了一眼他的茶盒,卻什麽都沒說,頓時心情大好,他以前喝茶其實也不是小氣的人,也常請別人一起,只是別人一看他這喝茶法,就在那一個勁的搖頭牛嚼牡丹啦、暴殄天物啊,氣的他後來喝茶就再不叫人了,甚至自己偷偷喝。
他就愛大口大口喝茶怎麽了!
誰規定喝茶就得一小口一小口品了,他老劉就是個粗人,幹嘛非學那幫文人那樣一點點品。
劉雁郎心情大好的又給馮道添了一杯,問道:“你不是去前面處理官司了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Advertisement
馮道喝了一口,“處理完了,自然就回來了。”
自從馮道給平州城定了規矩後,平州城和其他府城越來越像了,不僅城中有做生意的了,甚至連出現糾紛都有跑刺史府來打官司的了。
所以馮道有時還去幫着斷斷官司。
“你怎麽斷的,我剛才從外面進來,看着那打官司的兩方一看就兇神惡煞的,都是刺頭。”劉雁郎喝着茶好奇的問。
馮道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葉,輕描淡寫的說:“我什麽都沒斷,我把兩方帶的人都攆走了,然後就讓他們倆在堂下吵,他們倆吵了二個時辰,吵累了,又想起自己的攤子還在賣東西,怕耽擱生意,主動和解,然後回去了。”
“你就在堂上看着他們吵?”劉雁郎聽了頓時大笑。
“他們既然有力氣沒得用,那就讓他們吵呗,反正雞毛蒜皮點事,他們吵累自然就不吵了。”馮道笑着說。
劉雁郎笑了一會,坐直身子,對馮道說:“可道,不是我說你,我覺得你這個人什麽都好,有時就是性子有點太軟,就說今天這兩個人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居然一路吵到衙門,你直接每人給他們三十大板不就行了,何必和他們耽擱功夫呢!”
馮道給自己又舀了一盞茶,擡頭看着劉雁郎,“你覺得我治民太慈?”
劉雁郎點點頭,“雖然我讀書不多,可也聽過亂世用重典,咱這平州城百姓本來就是犯人出身,那就是一群亡命之徒,現在有你威信高壓着,若是有一天咱們走了,誰敢接手這平州城?”
馮道放下茶盞,嘆了一口氣,“我并非心慈,也不是不明白亂世該用重典,只是恰恰明白,才不願意用重法把他們改成良民。”
“啊?”劉雁郎疑惑的看着馮道。
“如果這是中原任何一個州,甚至一個郡,看到這樣的潑皮,我都會毫不猶豫打兩人三十大板,讓兩人再不敢如此惹是生非。可這是平州!這是離契丹最近的平州!”馮道擡頭,看着劉雁郎,“劉将軍,你覺得當契丹來時,是一群亡命之徒活命的機會大,還是一城良民機會大?”
劉雁郎頓時沉默了。
良久,劉雁郎嘆了口氣,“你說的對,在邊關,良民是活不久的。”
馮道将盞中的茶水一飲而盡,“既然如此,何不讓他們保持本性,我們既然給了他們一座城,那就該多給他們一些生存下去的能力。”
“你這家夥,”劉雁郎笑了,“還是你想的長遠。”
馮道搖搖頭,“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挑了這個擔子,閑來無事時,總要多想想。”
“說到閑着沒事,”劉雁郎湊過來對馮小聲說,“你說二公子這次回去怎麽樣了,大半年怎麽一點動靜也沒有?”
“上次咱們不是打聽到二公子已經攻破潞州了麽,想必應該很快回撤軍回幽州吧。”馮道估計着。
“你說二公子這次既然立了大功,使君會不會原諒二公子把二公子調回幽州?”劉雁郎忙問道。
馮道知道劉雁郎一直想調回幽州,這次更是把寶壓在劉守光身上,剛要開口說話,一個親衛匆匆從外面進來。
“報告掾屬,急令!”親衛将一封信雙手呈上。
馮道和劉雁郎一驚,兩人忙起身,馮道拿過親衛手上的信,拆開。
剛看到第一眼,馮道就呆住了。
“怎麽了?”劉雁郎忙問道。
馮道一目十行看完信,木然說:
“不用使君原諒二公子了,因為二公子已經廢了他爹自立為盧龍節度使了!”
“什麽!”劉雁郎一把奪過信看了一遍,然後也呆住了。
原來當初劉守光攻破潞州後,聽聞朱溫終于退兵了,頓時大喜,忙帶着大軍回了晉陽,對李克用感謝一番後,就準備回幽州。
李克用看劉守光倒也沒看他爹那麽不順眼,也沒故意為難,不過倒是看中了和劉守光一起的文人掌書記馬郁和太監張居翰,覺得這兩人挺能幹的。
劉守光本來就不喜文人太監,而且這兩人還是他爹的心腹,那更不心疼,二話不說大方送給李克用。
李克用得了人,自然滿意了,也不留劉守光,于是劉守光帶着三萬大軍從晉陽啓程回幽州。
此時的李克用,還不知道自己無意間幫了劉守光一把,而劉守光也不知道,自己無意間把他爹安在隊伍中的心腹和監軍都送李克用了。
此時這三萬大軍,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劉守光。
不過劉守光現在還沒注意這些,他正急着回幽州去找他爹讨賞呢,比起上次灰溜溜的被揍跑,他這次可是打了勝仗揚眉吐氣的回來。
劉守光帶着三萬大軍一路風風光光的進了幽州地界,結果剛到幽州城,突然發現不對了。
他家的幽州城,怎麽被人給圍了?
而且圍的人還這麽眼熟,這不是當年把他大哥揍的逃命的朱溫手下大将李思安麽?
想當年他爹還年輕力壯,胸懷大志,想要和朱溫争河北,結果朱溫派來了李思安,當時他爹沒大看的起這位年輕将領,就對他大哥劉守文說:“李思安為人懦弱,我兒才能,勝他十倍,可以先擒了他,再去捉拿羅紹威。”
于是他大哥帶着五萬精兵雄赳赳去了,結果人家李思安先在河道兩旁埋了伏兵,然後故意裝作落敗後退,他大哥毫無察覺去追人家,然後一頭栽進陷阱,最後除了自己跑的快逃出來,五萬精兵全在河裏喂了魚。
所以劉守光一見李思安,那是分外眼熟!
不過再眼熟,再幸災樂禍,一看到李思安居然圍了幽州,劉守光登時不幹了,立馬整好隊伍,開始攻擊李思安。
李思安是猛将,劉守光帶着元行欽和李小喜也不弱,兩人打了一仗雖然誰都沒占便宜,可劉守光卻打破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