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蓮燈

春嬸聽了林彥弘的話連連點頭,等他跟老太爺林穹德說此事。

林穹德打心底不願招惹五房的事情, 但長房又不能對其完全無聞不問。

勉為其難出面主持喪事已經夠煩躁了, 現在林穹德聽說林彥弘想讓自己的奶娘暫時照顧林彥思,心裏就有幾分猶豫。

“彥思有自己的奶娘, 這事你們小輩不要插手。”

“祖父, 彥思的奶娘若是能照顧得好他, 就不會讓個四歲的孩子站在日頭下曬着了,您看, 族中今天來了這麽多人,萬一不小心讓彥思磕碰了, 這五房叔爺爺和堂叔才剛走,孩子就……說出去恐怕會有不好的傳言。”

林穹德聞言,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這孩子年紀太小了,根本沒得自保的能力,以後能不能長大還是兩說, 但至少不能在這當口出事。

他想了想道:“那就照你說的辦吧,仔細點照顧。”

“孫兒明白, 祖父放心。”林彥弘點頭稱道。

得了準信,春嬸立刻就去五房那邊把小彥思給抱了過來,先給林彥弘看了看。

林氏子弟生得都好, 林彥思也不例外,黑葡萄一樣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帶着掩藏不住的驚恐和害怕, 惹人憐愛,更別提那忽閃忽閃的長長睫毛和挺巧的小鼻子,看得人真想親他一口才好。

可惜,這個年紀應該有的嬰兒肥在他臉上全然不見,只有那雙小手還有些肉肉的感覺,上面有些髒污,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弄上去的。

大概是從小沒什麽人關注和疼愛,小家夥安靜得很,乖巧又聽話,就這樣被自己完全陌生的春嬸抱走,竟然不叫也不嚷。

如果不是那雙大大的眼睛噙着淚,整個小臉都充滿了害怕的神色,都讓人誤以為他是不怕生人才随春嬸抱呢。

春嬸抱着小彥思就有點不願意撒手了——這孩子跟她的弘哥兒小時候多像啊!

雖然林彥弘繼承了林齊氏的美貌,不要說在林氏子弟中,就是在周圍同輩的世家子弟中都是難得一見的俊美,但他身上到底流着林氏的血。

堂兄弟長得一樣的鼻子,一樣的嘴,加之彥思的生母劉氏是個小家碧玉的美人,所以彥思也生得極其出色。

春嬸抱着彥思,就想起當初抱着林彥弘,那時候林齊氏沒了,弘哥兒也是這般,無聲地流着眼淚,比起那般嚎啕大哭,更讓人心碎。

小家夥大概也意識到了,父親雖然不好,祖父雖然老弱,但他們終究是他的庇護所,如今這庇護沒有了,他是個拖累,是個負擔,是個誰都不願意接收的包袱。

他不知道為什麽有個陌生的媽媽要把他抱走,也不知道自己會被抱去哪兒,他不敢大哭大鬧,也不敢求救,直到看到了林彥弘。

看着自己這個小堂弟,林彥弘自己也不過十二歲,還是有些為人長輩的感覺。

他自然地取過琥珀手裏的濕帕子,給小家夥抹了眼淚和臉,再擦幹淨他的小手——這些事情林彥弘也對小狼崽做過,所以并不覺得生疏。

被擦洗了一番之後,小可憐立刻變成了白嫩嫩的小白兔。

對方怯生生的眼神投過來,林彥弘沒忍住,輕輕用手指蹭了蹭他的臉頰,然後又捏了捏他的小肉手,溫和地道:“我是你三哥,別怕。”

林彥弘雖然是長房嫡長孫,但因為林穹德和林佟氏多年無出,過繼了林豐才算得子,等到林彥弘出生的時候,前面已經有兩個彥字輩的哥哥出世,他排行老三。

聽到“哥”這個字,小家夥明顯往春嬸懷裏縮了縮,林彥弘見狀很想皺眉頭,又怕自己的态度會吓到小彥思,于是假裝沒有看到他的反應,繼續道:“今天讓這位媽媽帶着你,待會回屋裏吃點東西墊一墊。”

在梁州,中元并不需要忌口,又由于這天舉族祭祖,是個團聚的日子,所以有些地方還頗為重視當天的飯食。

林家午時的一餐會放在未時,比尋常都要晚,皆因為一早上都有事情忙,無暇顧及吃飯。

大人倒還無所謂,小孩子哪裏經得住餓,族裏幾個小的都有些耐不住,被長輩低聲呵斥之後倍顯煎熬。

但林彥思不在此列……林彥弘甚至擔心,這小東西原來就餓過肚子,已經有些習慣了。

五房條件再差,畢竟是林氏族人,不至于連個這麽小的孩子都養不起。

造成這種情況的,其實根本不在于銀錢的多寡,而完全在于旁人用心與否。

否則就算是林彥弘,上輩子病入膏肓的時候,除了父親林豐被蒙在鼓裏,其他人還不是對他極其冷漠,管家柯俊慣會怠慢和敷衍東苑。

林彥弘想到這裏,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春嬸現在就帶彥思進去,後面的事情再說。”

五老太爺父子已經下葬,接下來也不需要小孩子參與,林彥弘不打算為了“孝道”一個名頭就讓小家夥頂着大太陽在外面曬。

真正的孝心,可不是這樣體現的……為了一個虛名連命都不顧了,那才是真的不孝!

……

清晨的家祭、葬禮和午後的賞孤結束後,眼看着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林彥弘回到宅子裏,看了看小彥思。

孩子非常敏_感,春嬸真心疼愛他,只一個下午就得到小家夥的信賴,小手抓着她的衣襟不舍得放。

在林彥弘回來之前,春嬸給他喂了點吃食和水,小家夥很節制,春嬸喂他就吃,不喂他也不會開口要。

事實上從他被春嬸抱回來到現在,一個字都沒有說過。

林彥弘想起了李景承的遭遇,看到不知道是不敢開口說話還是根本不會開口說話的小彥思,自然疼惜幾分。

因着春嬸在林彥思面前反複提起他剛剛看到的那個好看的三哥,小家夥對林彥弘終于不怎麽害怕了,連對方摸自己頭的時候也不會躲避了。

“等吃了晚飯,我們就要去放河燈了,待會咱們去前面挑一盞荷燈,好嗎?”林彥弘輕聲問小彥思道。

可惜小家夥一年前的記憶已經淡了,根本不知道荷燈是什麽,但聽到林彥弘的話,還是聽話地點點頭。

“點了荷燈,照亮了歸途,你的祖父和父親,還有母親,就不怕回不去了。”

說完,林彥弘伸手接過了小彥思,帶他去正廳裏選看荷燈,按照中元的慣例,那裏是不讓女眷進去的,所以春嬸只能等在外面。

放河燈亦被人們稱做放荷燈。

夜幕降臨的時候,人們會将一盞盞河燈點亮并送入河中或湖中,讓其順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對親人的緬懷之情,也希望荷燈随着流水,帶走疾病災禍,祈求子孫幸福安康。

荷燈一般用木板做底,其上半部為防水的彩紙疊成的蓮花狀燈壁,有些地方不講究外形,也會取西瓜、冬瓜等瓜類的一半并掏空瓤肉,中空的地方插上蠟燭,當做河燈。

當然除了蠟燭,還要在燈上寫上亡人的名諱,有時候人們也會寫上幾句問候思念的話語,當做通往陰間的書信。

林氏放河燈的地方,是涪江的下游。這條江水發源于平武郡的雪山頂,南流經平武、漢陽,于雲水郡彙入天塹右岸的支流。

只要離江邊不遠的人家,都會選擇在這裏放河燈。

夜幕降臨之後,不時有從上游漂下的河燈在江中形成星星點點的“飄帶”,倒和空中的天河遙相輝映起來。

就跟燒袱紙的時候也會燒給孤魂野鬼一樣,放河燈的時候,除了給逝去的親人放燈,人們通常也會多放上一些,給那些無名的亡魂照亮歸途。

所以林彥弘手裏除了送給生母的蓮燈,還多舉着一盞,在旁人看來并不顯得奇怪。

雖然讓小彥思挑了河燈,但他年紀太小,林彥弘根本不會讓他一個人靠近水岸,只讓春嬸抱着小家夥站在不遠處,讓玄青幫忙把他的河燈送下水去。

林彥弘先将屬于母親林齊氏的那盞河燈小心地送入水中,心中默念着想對母親說的話。

等那河燈随着水波飄遠了,他才低頭,看向自己手中的另一盞河燈。

連春嬸都不知道,這河燈裏寫着誰的名字。

過了好一會兒,春嬸和她懷裏的小彥思都投來疑惑的目光,玄青走過來輕聲問道:“少爺,怎麽了?”

他還以為是林彥弘手裏的河燈出了什麽問題,才出言相詢。

林彥弘猛然驚醒,不辨悲喜地回答:“沒事……”

說完,他就又一次躬身,将剩下的那盞蓮燈輕輕地放進了水裏,然後就這樣靜靜地看着它打着旋兒朝遠處漂去。

——過去的人,逝去的人,願你安息……現在的人,活着的人,願你安康……

……

放完河燈已經很晚了,林氏族人一起搭乘馬車返回祖居,長房将于第二日極早離開,返回雲陽城。

林彥弘沒有讓春嬸把林彥思送回五房那邊,對方竟然也沒有遣人過來要人。

他和父親林豐在江邊簡單商量了一下,然後由林豐出面跟同車的林穹德詳談。

這邊讓春嬸帶着小家夥睡覺,他自己則靠在車壁上若有所思,不知想到了什麽,他不由自主地摸上了胸口的古玉。

眼前的薄霧散去,林彥弘望向潭水,發現那裏竟然有一盞荷燈!

等他仔細看去,才發現自己晃了神,那荷燈其實是映照在水面的虛影。

只見高大的裕王也站在一條江邊,衣襟的地方露出一個圓溜溜的小腦袋。

小狼崽目不轉睛地盯着河上一點一點的“星光”,歪着小腦袋露出疑惑的表情。

它原本是藏在裕王馬車裏出來的,等王府衆人都準備回去了,才被父王揣在懷裏,帶到江邊看那些荷燈。

裕王在河中放了五盞荷燈,但并不表示他記挂着五個逝去的親人。

事實上真有資格讓裕王為其放燈的人,只有先帝和先皇後。

他點的這五盞荷燈,其實是送給追随他多年但卻在北境逝去的将士,由于人數太多,只能用“五”數作為替代。

“将來父王先你一步離開,你就在這裏,替我放燈……”

裕王的聲音非常輕,再加上江邊風大,連小狼崽都沒有聽清。

但遠在千裏之外的林彥弘,卻聽到了他說的話。

——他的小狼崽終将長大……李景承也終将接替其父裕王,成為威震北境的霸主!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送上,請不要懷疑,作者君的晚飯時間就是這麽晚 _(:з」∠)_ 可憐兮兮.jpg

謝謝萌萌竹攸、蘭拓、半年、西翮莫、荷包茶葉蛋、24614084的地雷投喂~!(*╯3╰)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