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番外一

像他們這樣半大的孩子是最不怕蛇這類的, 劉勇也不例外,他的雙眼立馬亮了:“小寒姐是要開發後山竹林裏的蛇嗎?”

“想什麽呢!”于小寒戳戳他額頭:“是準備開發下後山那片竹林,竹林那麽大, 放着多浪費, 到時候挖冬筍,你們就切筍子,腌酸筍用。”

劉勇是個純正的吃貨,吧砸吧砸嘴:“我最愛吃酸筍了!小寒姐到時候你要送我一壇子!”

李駿宏卻不一樣:“小寒姐我們也要上山挖竹筍的吧?”

“你想都不要想!有毒蛇!”姜夔警告。

李駿宏卻翻了白眼, 道:“小寒姐我可是看了你室友方方的微博的, 她之前發了一條微博,說在你這邊山上逮到一條毒蛇, 蛇羹可好喝了!我也要嘗嘗!”

“如果你這樣想的話,寒假就不要來了。”于小寒臉色突然嚴肅。

李駿宏有些怕,忙向姜夔求助:“姜哥, 你看, 我這麽勤快的勞動力,簡直像牛一樣,吃的是草, 擠出來的是奶。小寒姐咋說不要就不要了呢!”

姜夔也裝嚴肅逗弄他:“從商人的角度來看,你這樣的員工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進而給主家造成極大的損失,僅僅是一個廉價勞動力而已, 很好換的。”

李駿宏都快哭了:“別啊, 小寒姐,你看姜哥簡直就是個奸商, 還從商人的角度……”

于小寒:“我正在努力學做奸商。”

……

當年寒假,李駿宏确實是來了, 但是他簽下了嚴重不平等條約,條約唯一一條,只要發現李駿宏靠近過後山圍欄三米範圍之內一次,立馬送下山,家長領回家。

于是,慫慫的李駿宏老實了整一個寒假。

于小寒家的西瓜種得晚,收貨得也晚,導致沒辦法種第二批,如果是早瓜的話,在照料好、養料足的情況下,基本上還是能産二批瓜的。

上次往市裏送了一批瓜,銷售速度出人意料的快,但是卻沒了二批瓜補充,讓那邊遺憾不已。

Advertisement

另外,京市那邊西瓜送到之後的第二周,那邊打電話過來要追貨,只是于小寒當時都在微博上準備銷售西瓜醬,并開了淘寶店做了預售了,便回絕了那邊。

西瓜醬于小寒都放空間地裏埋着了,根據需要埋在不同的地方。

而且她又在網上訂購了五千個玻璃瓶,李駿宏和劉勇那項“甜蜜的工作”剛開始是處理新鮮的西瓜,後來便成了西瓜醬。

春上蓋房子的時候,于小寒請康有益簡單在山間蓋了兩件瓦房,特別簡陋那種,但唯一一點好在房子是在山裏的,夏天真的很涼快。

夜裏山風兒吹着,簡直不要太涼快,比空調房還涼爽,重要的是還不悶氣,兩小夥兒在山上呆一晚上,便說什麽都不下來了。

不下來也剛好,于小寒也不用收拾院裏的客房了。

李駿宏和劉勇兩個大小夥子就這麽在山上住着的,一方面是防賊,另一方面便是看下夜裏的豬羊圈。

只是他們倆幹活兒的地方卻是在于小寒院裏,畢竟她是要放在空間裏發酵腌漬的,只能拿屋後的紅薯窖打掩護了。

不過好在,兩小夥兒都知道制作方法是商業機密,也居然老老實實的沒生出來偷學的念頭,每天幹完活兒就去山上撒歡兒了。

畢竟山上可比山下有意思多了,按她倆的話說,他們仿佛找到了童年的樂趣。

于小寒不去管他們,別人再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之類的話,于小寒也不怕,坐擁這麽大一農場,她着實不怕兩人造。

春上種的小麥熟了,稻米也快了,最近稻田裏出現了不少小螺絲,李永年是個會吃的,倆小夥子攢一袋子他就收拾下炒辣田螺吃。

田螺都很小,得用牙簽才能搗出來裏面少得可憐的田螺肉。但即便是這樣,兩小夥兒還吃得一身是勁兒。

于小寒還關注了李駿宏的微博,發現他最近兩天沒少發關于吃田螺的照片。

這種小田螺于小寒幼年也吃過,逮到後得先泡在鹽水裏兩天,等它們自己吐幹淨沙子,再用熱油、蔥姜蒜辣椒爆炒,吃起來又香又辣,經常吃得直吸溜口水也停不下來。

這也是于小寒心存少有的幼年片段,只是于母要養活她、供她上學實在是太忙了,只炒過三四次。

姜夔聽說之後,便道:“等明年再種水稻就在水田裏撒些小田螺,到時候咱們提前去城裏轉轉,買些品種好的、能長大的田螺。”

于小寒笑笑,還不滿足于只養田螺:“還要養魚,看電視上雲南那邊稻田養魚,然後做稻花魚,到時候咱們也試試。”

“行,還有山上的小溪也不能白放着,得撒着什麽才好……”

“要不就再進點兒龍蝦苗?去超市看冷凍的龍蝦都得三四十一斤呢,咱們也養點兒,方源那邊肯定要的,他前幾天還跟我抱怨說他蝦的進貨渠道出問題了……”

“那得重新把小溪建設下,龍蝦得一定的深度,小溪太淺了,給那倆小屁孩兒沖澡都不夠遮羞。”

聞言,于小寒直嘿嘿的樂。

山上那哪兒都好,就是用水是個問題,不像山下戶家裏面有井,李永年年紀大了,在山上過不了夜,正好兩個小夥子來了,就趕緊申請下山了。

這下,他倆跑都沒得跑,偏偏兩人活兒幹完後就愛去山上撒歡兒,跑得一身汗還沒地方沖澡。

李駿宏天天跟姜夔抱怨,說:“山上連洗澡地方都沒有,小溪才到小腿肚,在裏面洗澡屁股都遮不住!天天晚上得跟小姑娘兒似的端盆子擦洗!”

“那請康有益的工程隊吧,我看上次他修的路就挺好,十裏八店就他有那些個工具車。”于小寒喃喃着,便睡着了。

秋天的午後,天兒越發涼快了。

不似夏天的驕陽似火,秋日裏的太陽多了一份溫煦,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不知不覺間,鼻腔裏似乎有一絲桂花的香甜。

于小寒只迷了一小會兒,迷糊着眼看手機,才過去十分鐘不到。

姜夔已經在收拾碗筷了,他正彎腰在水井邊刷碗,于小寒不由得詫異,她居然剛才睡那麽死,半點兒聲響都沒。

大貓不知什麽時候走到院牆上,蹲坐在上面往下看,順着它的目光看去,于小寒看到了正在與它對視的大黑。

“醒了?”姜夔見于小寒站在臺上伸懶腰,回頭道。

于小寒啧道:“都沒轉身,就知道我出來了?”

“那可不?我可是上面有人的。”姜夔開玩笑說,他倆剛才吃飯的時候,電視裏正在播《武林歪傳》,演的剛好是一女的反複強調自己上面有人,然後衙門的官兵瞬間跳上去壓斷梁的情節。

“我看你是背後長了眼才對。”于小寒雙手背後踱步過去。

“呀!你怎麽知道的?”姜夔正好涮完碗了,雙手在毛巾上水漬一蹭,便雙手抱胸,裝作驚恐模樣:“莫不是你偷看了奴家洗澡?”

于小寒一下子便憋不住了。

……

秋天裏,于小寒又引進了三十多頭豬,和一百只羊,再加上本身自己家裏豬羊的繁殖,一下子豬的數量達到六十頭,羊也到了一百五只多只。

請人腌了一批雄性,準備到時候宰了,豬羊都剩下幾頭做種。

請的獸醫最後走時,還給于小寒介紹了他們村一啞巴漢子張天保,張天保天生不會說話,也是個五保戶,但是人特別老實。

于小寒見了之後,确實不負獸醫“特別老實”的評價,甚至老實得過分,有點憨傻。

好在是個手腳麻利的,于小寒也不嫌棄,就招了他老農場做工,跟李永年一起放羊,攬豬草。

于小寒這次專門買了大型割草機,好在張天保雖然憨了點,但多教即便還是會能學用機器。

山上便迎來了豐收季,種的稻米,豆類都逐漸成熟,為了收割方便,于小寒還專門買了幾臺收割機回來。

于小寒又在學校請了幾天回來,胖嬸兒和康五叔也下來一起幹活兒,終于忙了幾天,算是收購完畢。

就這,胖嬸兒還埋怨于小寒花錢大手大腳,多費點力氣不就好了,非得花錢買那些個一年用不了幾次的機器。

于小寒直點頭應承,卻完全不承認自己做錯了,這也是兩代人的代溝問題,胖嬸兒心裏也明白,只能嘆息,轉向姜夔:“小姜啊,你可多看着點兒,別現在掙錢覺得簡單就大手大腳亂花錢了,以後花錢的地方多得是呢。”

卻沒想到姜夔仍是一般模樣,還笑嘻嘻的說:“等明年嬸子家的地也來用家裏機器啊,随便您用!”

可把胖嬸兒噎半天,指着指頭幹着急,說不出來話。

康五叔卻是個接受新事物比較快的,他摸着收割機直樂:“也別明年了,我兄弟家地裏還沒收呢。”

這下,胖嬸兒也不唉聲嘆氣了,直掐腰:“得掏錢!合着機器不是小寒花錢買的啊!”

康五叔忙投降:“好好好,回去我問問老四去,他老是腰疼,唉,老了老了,幹不動活兒啦!虧得現在社會發達,能有機器用,能少花點錢買個舒坦,老四肯定願意啦……”

康五叔說着說着,于小寒發現胖嬸兒臉上的“冰霜”似乎有消凍的跡象,偷偷拽着姜夔樂。

正巧,于小寒見姜夔也笑的抿起嘴角時,發現康五叔也悄悄往他倆這邊扭頭,還眨巴眨巴眼。

原來康五叔是在幫他們說話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