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關于走後門的正确方式
海荼接下了鮑安安排的綜藝。
這個綜藝是第二期, 上一期的時候意外爆火, 這期便加大投入請了幾個當紅明星和大咖。
其中一個就是海荼。
節目一共有六位嘉賓,分成三組做游戲, 每期勝利的那一組可以獲得積分點,累計12期積分最高的那一位獲勝,加封勝利之王。
綜藝節目也有臺本,給海荼安排的角色就是天真容易被騙但是運氣特別好大家都很照顧的小弟弟。
海荼對這個設定無感, 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簡單版的拍戲過程。
除了需呀拍攝的那幾天外, 海荼大部分的時間都耗在劇團裏面。
劇團是鮑安給找的, 在華東這塊名氣挺大,最近他們要排某個古典名著, 就把海荼安排進去當男一的替補。
話劇的排練比電視劇拍攝要枯燥無味的多, 海荼每天的日常就是一遍遍去排演那些熟記于心的場景,再從中找出不足的地方改正。
這場排練結束,海荼下場,從助理手裏接過手機, 先是回看了一番,自覺演的很是到位。
他熟練地把視頻壓縮, 先是發給祁謙嘚瑟了一番,退出去之後又點開另一個人的頭像,把同樣的視頻又發了一份。
視頻傳輸有一段時間, 海荼便乘着這個時間在對話框裏面敲了一長串話出來,他寫兩句還要切出去看看語境,力求讓對方看到自己求上進的心意。
消息發出去之後等到晚上才有回複, 那邊言簡意赅的提了兩點建議。
海荼認真看過之後道謝,本以為不會有回複了,那邊卻突然來了句誇獎。
吉天祥:還是有進步,繼續保持。
海荼高興的在床上蹦了起來。
Advertisement
祁謙剛好推門進來,手上拿了杯牛奶,見他這樣子問:“怎麽了?”
海荼把手機舉得老高:“我偶像說我演技超級無敵棒!”
從平常的接觸來看,那個導演完全不像是能說出這種話的人。祁謙心裏好笑,也不戳破,他把牛奶放到床頭:“別蹦了,喝完刷牙睡覺,明天還是排的很滿嗎?”
“對啊,後天要去拍節目,所以明天排的任務多一點。”海荼坐到床沿邊,兩口喝掉牛奶,喝完也不擦嘴,就往祁謙身上蹭:“然後又有兩天見不到你了。”
還沒蹭上來祁謙就一把拉住他的後領,抽出一張絲巾給他擦幹淨嘴:“又鬧呢?”
“我高興啊,吉導他誇我演的好哎!”海荼嘿嘿傻笑兩聲,拉着祁謙袖口問:“你說他會不會明天突然就打電話跟我說‘喂,海荼嗎,我這邊有個角色,覺得你适合,你要不要過來試試啊?’”
他說話的時候還做了個打電話的動作,表情認真,說完之後就倒在祁謙身上,笑的一抖一抖的。
祁謙拍着他的後背順氣,等人笑的差不多的時候才開口肯定:“會的,明天就回來找你參演。”
海荼爬起來親了他一口,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樣的态度非常好!”
祁謙笑了笑,沒說話。
海荼覺得祁謙大概會某種言靈!
他前天晚上說吉天祥會找他參演,第二天海荼就真的收到了電話。
那時他剛準備去排練,小助理匆匆拿了手機過來,說有人找他。
海荼一看到上面的人名,接東西的手一抖,差點沒抓住手機。
他用最快速度點了接通,做完自我介紹之後大氣都不敢出一個。
吉天祥那邊嗯了一聲,開口說:“我這邊有個角色,覺得你可以試試,你要是方便,我們找個地方見見面?”
海荼聽完之後立馬說:“我什麽時候都方便,吉導您說時間就行!”
他一再克制,才讓自己聲音聽起來不那麽急切。
吉天祥沉吟了下,說了一個日期,時間正好是海荼拍完節目回來之後。
為了這個電話,海荼兩天晚上都沒睡好覺,拍節目的時候差一點沒崩住自己的人設,從一朵小百花變成小黑花。
吉天祥是個看起來很和氣的中年人,中等身高,偏瘦,下巴上留着短短的胡茬。
海荼以為的正常流程是兩人吃完飯之後互相了解下,然後再談論角色的事情。
然而吉天祥卻出乎意料的剛見面就拿過來劇本。
“這是我籌備的本子,這個劇本是初稿,你看看。”
“好的。”海荼雙手接過,從第一頁認真翻看起來。
劇本叫做《怒江而上》,由作家蘇曉的同名小說改編。
故事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說起,主人公王小川剛畢業,被分配到了市裏的紡織廠做工人,有一份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剛工作沒兩年,便遇上了國企改革。王小川所在的企業效益不佳,面臨重組,而他自己,也從一個鐵飯碗,成了下崗職工的一員。
王小川是家裏的頂梁柱,上有腿腳不便的父親和常年吃藥的母親,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最小才上小學。
為了養活一家老小,王小川白天給礦上拉車,晚上騎着三輪車走街串巷賣東西,但這樣并不足以支持一家六口的生活。
後來有南邊的親戚過來,穿着小城市裏從沒見過的時興衣服,描述着那裏是怎樣一片藏金之地。
王小川聽了之後想了幾晚,最終毅然決然上了南下的火車,成為那片希望之地的一名掘金者。
故事從七十年代末講到二十一世紀初,以主人公的視角見證了國家崛起的幾十年。
原著小說一共兩部,曾經連續兩年霸占熱銷圖書排行榜第一名,得到各類文學獎項無數,被宣傳部肯定嘉獎過。
可以毫不懷疑的說,只要電視劇改編不大,那麽上映之後就算是預定了當年的最佳電視劇,至于演員能在裏面得到什麽,那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首版的劇本由原作者親自操刀,和小說差別不大。
海荼看的很慢,好一會才會翻過一頁。
吉天祥也不催他,等他看完前兩集劇本之後,才開口說:“我之前從來沒想過要找你。”
海荼手裏一緊,眼睛沒移開,準備聽他的但是。
“我需要的主角,是雖然年輕,但是從小吃了苦頭長大,人生最大的信念就是讓全家過上好日子,你和他的區別太大了。”他說完之後笑了下:“當然圈子裏面也沒什麽合适的,你比大部分人好,最起碼願意提升自己。”
海荼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
“知道我為什麽改變主意嗎?”
海荼搖頭,原本他以為對方是被自己的努力折服了,但是吉天祥看他的眼神裏面依舊有着不滿意,所以肯定不是這個原因。
不知怎麽的,海荼就想起來前幾天祁謙跟他說的那個話,對方當時的語氣,太過篤定了。
“我小叔叔,得了腦癌,我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最高的那家說手術成功率是30%。”吉天祥喝了口茶,對海荼說起那位小叔叔怎麽把他一手拉扯大的事情。
“我那時候上大學,一學期學費三百塊錢,我小叔叔一個月工資八十,為了給我攢學費他一年沒見過葷。”他笑着指了指海荼手上的劇本:“跟裏面那個王家寶差不多,不過人家是養兒子。”
故事越聽下去,海荼心裏的猜測就愈發肯定。
果不其然,吉天祥接着說:“我問過幾乎所有醫生,他們都給我推薦了一個人,說如果那個人的話,成功率會高得多。”
“但是人家的排號到了三年後,我小叔叔等不了這麽長時間。”吉天祥看着海荼:“前段時間有人聯系我,說給我約到了人,條件就是一個角色,我答應了。”
“對方應該是你很親近的人?”吉天祥對他說:“他應該很喜歡你。”
“對”海荼已經知道那人是誰,他緩緩點頭:“我也很喜歡他。”
“挺好的。”吉天祥不知道想到了什麽,面色變得柔和,他對海荼說:“我下午還得去醫院,劇本你拿回去看,有什麽不明白的給我發消息,我看到了會盡快回。”
服務員正好推門進來上菜,海荼站起來問:“您不吃了飯再走嗎?”
“不了,我得回去做飯。”吉天祥走到門口突然站定,轉過身來又把海荼從上到下打量了番。
最後他說:“雖然角色确定是你了,但是為了咱們拍的更順利一點,你得去減肥了。哦對了,順便美黑一點。”
吉天祥就這麽走了,留海荼一人在包廂裏面。
海荼深處胳膊,把袖子撸上去,對着白的發光的皮膚有點發愁。
“這要怎麽黑啊?”
服務員又推門進來上菜,海荼卻沒了吃飯的興致,他跟人說了一聲,飛奔到前臺結賬。
出來之後他撥通了祁謙的電話。
祁謙剛參觀完一個工廠,準備去吃飯,見狀便停了下來,對身邊的人擺擺手,自己到一邊接通電話。
“吃飯了嗎?跟導演說的怎麽樣?”
“導演說有人幫我走後門了。”海荼上車捂着話筒報了個地址,聲音雀躍:“我就猜到是你了,他說那個醫生很難請啊,你是不是花了很多錢?”
“沒花什麽,恰好認識的人對醫生有恩。”祁謙站在窗邊,玻璃上映出他低淺地笑意:“我想要你開心點。”
海荼抱着手機,嘴角差點要揚到天上:“我現在就很開心啊,超級無敵開心,然後就特別想親親你,你等我下啊,我過去和你一起吃午飯。”
祁謙目光看向窗外,園區內的小道上有情侶牽着手走過,他低聲應和:“好,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