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封賞
林媛和齊浩然見面之後的第三天,出征的大軍終于得勝歸來,在第二天便得到了消息的皇帝陛下自是召一衆臣子們入朝觐見,并命了太子領着一衆朝臣們親自出城去迎接。
得知這般喜訊的衆多百姓們也自發的走上街頭,夾道賀迎歸來的大軍,順便趁機一睹英武不凡的将軍們的風采。因着這般更重要的是太子親迎,手持長槍、腰挎大刀的禁衛軍面色嚴肅的在街道上維持着秩序,免得發生什麽亂子。
這般的情形,任是誰瞧了都得說一聲熱鬧。臨街的一處足有三層的茶樓上,最頂層的地方,一名少女并一位約莫二十四、五的青年倚着欄杆,也和普通百姓們一樣正等着進城的大軍。
“六年不見,真不知齊公子是長成了什麽模樣,前兩日才見過,今天又非要再來看。”林熠扭頭對自己妹妹林媛說道,說罷又添上一句,“妹妹的動機委實太過明顯了。”
林媛斜眼看自己的三哥,只是面不改色心不跳道,“三哥焉知我看的是齊哥哥,而不是外祖父,不是表哥們?”她話裏帶着兩分愉悅之色,并沒有怎麽故意在自己哥哥面前掩飾自己的心情。
林熠笑起來,“是,妹妹特地找三哥帶你出來,定然是為了瞧外祖父、瞧幾位表哥們,自不是瞧那等子不怎麽相幹的人。”明明是熟悉的人,到了林熠這兒,反而是不相幹的人了。
一直望着下邊的林媛終于扭過頭來正視着自己的三哥,臉上卻帶着笑意,問,“爹爹還有大哥、二哥、三哥疼我我一向是知道的,只是為何……”林媛頓了頓,斟酌了一下用詞,才繼續說,“為何對齊公子這樣大的意見?”
林熠看自己沒有一眼,也笑,“這不是簡單着麽?不說爹爹了,就是我們幾個做哥哥的,又哪個不是看着你長大的?才那麽小的時候,他竟就盯上你了,讓我們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自己妹妹才七歲的時候,竟然就被盯上了啊!這簡直就是居心叵測,不懷好意,別有用心!林熠恨恨的在心裏補上了兩句。
下邊街道上忽而一陣兒的騷動,人群跟着湧動,林媛和林熠都暫時停了話,往那邊瞧了過去。走在最當頭的是太子的儀仗隊伍,跟着是太子的坐辇,後邊又跟着一衆兒的朝臣官員們,林媛在人群中瞧見了自己的爹爹還有大哥。
在朝臣的後邊,中間走着幾隊兒穿着甲胄、拿着長槍的小兵。更後邊,二皇子和六皇子騎着高頭大馬在前頭。
二皇子現今年歲也是二十六七了,大約是經歷過了這樣艱苦的六年,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成熟剛毅,也十分的有大人物的風範。雖說本就是皇子,氣勢上自不會低了去,但那種萬萬人之上的霸氣,也不是說有就能夠有的。
六皇子要比二皇子年輕上許多,如果林媛沒有記錯的話,這位二皇子出征之前,似乎連娶妻都不曾。這次得勝歸來,自然會受皇帝陛下的倚重,只怕有不少的人要擠破頭或者削尖了腦袋想把女兒送進六皇子府去,說不得不拘是側妃或者是妾侍甚至其他都是歡喜的。
跟着在二皇子和六皇子後邊的則是一衆年長的或是國公爺或在侯爺又或者是将軍了。林媛和林熠自然都瞧見了他們的外祖父。英武侯原本就是很有威儀的一個人,現下瞧着,倒不覺得又老了些,反而看起來更加的有精氣神兒。大約是這次心中最放不下的心情都被解決了,心情是過去不可比的舒暢,整個人看起來便也不一樣了。
齊浩然的父親齊銘晟奮勇侯就和英武侯挨着騎着馬,他在這一排的人中頗有些顯眼。不僅僅是因為他相比之下的年輕,更是因為他的俊朗。齊浩然能生得好看,自然也得靠父母的遺傳。
林媛的兩個舅舅就跟在外祖父他們後面的一排,并排騎着馬。跟着舅舅們後邊的那一排馬匹上,她的四個表哥均在。林媛這四個皆是二十左右的表哥們無一不是氣宇軒昂,坐在馬背上,十分的打眼。
Advertisement
可真的要論起來,和他們并排的齊浩然,似乎還要更加的打眼一些。林媛的目光,不自覺的便落在了他的身上。不比那一日出現時一派貴公子的氣派,齊浩然這會穿着一身明光甲,他直挺挺的坐着,只直視着前方,從容不迫。
也不知他是不是感受到了林媛的視線,竟然在林媛看向他的時候略擡了頭朝着林媛的方向看過來一眼。林媛瞧見他頭動了動,繼而又恢複了原來的樣子,不由得在心裏納悶一句,“這樣遠都能注意得到?”
林熠轉過頭看自己的妹妹,又看一眼已經走過去了的馬背上齊浩然的背影,不免悶悶道,“妹妹方才話還說得那麽滿,現下可不是光瞧着他一個人去了麽?”
“外祖父和舅舅們還有表哥們都是在前頭呢。”收回視線的林媛聽到自己三哥的話,不得不出聲提醒了這麽一句。
林熠卻只說,“爹爹要是知道了,鐵定氣得鼻子都要歪了。”
·
這一次的出征,歷時六年終于凱旋,對于本朝來說的意義重大由此已可見一斑。大軍的凱旋,不僅意味着一場長久戰争的勝利,更在于邊關百姓徹底的安定,無須再受到侵擾,更是對本朝國力的一次印證。
入朝觐見的衆多臣子将領當中,暫時抛開二皇子六皇子這兩位身份特殊的人物不去提,尤其以英武侯府、奮勇侯府的男丁們立功卓著。英武侯和奮勇侯這兩位的實力,即便并沒有這次出征,也沒有人會去懷疑和質疑。現下他們立下大功歸來,更多的人是佩服反而少有人覺得多麽稀罕。
皇帝陛下見到勝利回來,成長了不知道多少的兒子,心中欣慰,再看一衆的将臣,自也是倍感滿意。既然是戰争,傷亡在所難免。犧牲在戰場上的将領,皆有不菲的賞賜,也算是對他們家人的安慰。
如英武侯、奮勇侯這般立了功回來的,自然是能升的升,該賞的賞。奮勇侯得到的多是良田、黃金以及珠寶之類的賞賜,到底他還年輕着,往後可升可賞的時候還多着。
相比之下,年長的英武侯則直接便被升為了英國公,其他諸種賞賜更是一點都不少。林媛的舅舅和表哥們,無一不是得到了提拔,甚至林媛的二舅舅還被賞賜了一個二等爵位。這樣豐厚的賞賜,更代表着皇帝對英武侯府的倚重。
太子一黨冷眼瞧着心中無不是惴惴,英武侯府,那可是惠妃的娘家。
在衆多的将士之中,最得二皇子和六皇子褒獎和舉薦的,卻是年僅十八歲的齊浩然。二皇子特地與皇帝啓奏,道,“齊世子年紀輕輕,卻敢只身追随奮勇侯入敵營,斬殺敵方十八将士而安然回來,實在青年俊傑,令人佩服。”
這樣的話說出來,倒确實引起了一小片嘩然。這樣的年紀單單只是敢深入敵營這一條,已足夠令人敬佩,竟然還斬殺了敵方十八将?實在是讓人絕得難以置信。
反觀被這樣誇贊的齊世子本人,臉上雖現謙虛之色,實際上竟是一派的淡定,他眉眼之間一抹難掩的英氣,更讓他添幾分的魅力。
皇帝聽二皇子這樣的說,當即撫掌大贊,直接便封了齊浩然一個正六品親衛校尉的官職。後來又有旁的人衆多的封賞,因而這天的早朝,散得頗晚。
下朝之後,二皇子、六皇子準備去瞧瞧自己的母妃,自然是要先去和皇後請安的。正當他們還在給皇後請安的時候,卻見有內侍領着齊浩然進來了,不由得眉眼微動。
齊浩然跪下給皇後行禮,皇後笑着免了他的禮又命人賜座,而後才與二皇子和六皇子道,“聽聞齊世子年紀輕輕便是戰功赫赫,不由得好奇,便請來一見。”
二皇子和六皇子應了一聲是,皇後便轉而和齊浩然說話,問了許多的事兒,等到最後,才終于是道,“齊世子今年有也十八了對吧?可是曾議親了?”
齊浩然如實回答,“不曾。”
皇後便笑得分外和氣又道,“說起來,六皇子也還不曾定下王妃,倒正好可以一起賜婚呢。十八,也不算小了,該成親了。”
正當皇後說完,那邊皇帝已經邁步進來,朗聲道,“小六也二十多了,這婚事上的事情,确實該緊一緊了。”
衆人忙起身和皇帝行禮。
跪在地上的皇後心裏一陣兒的發苦,皇帝已經多久不曾到過她這裏?現在自己不過是見了二皇子和六皇子罷了,便值當他這樣緊着慢着趕過來麽?
皇帝與衆人免禮,又讓他們都坐,這才和六皇子說,“你是這個年紀,确實該成家了。”
六皇子原本就是最小的兒子,受寵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這會倒沒有拘着,只是同皇帝道,“父皇和母後既提起了這一茬的事情,我便只好厚着臉皮求一求父皇了。”
皇帝笑着側耳聽他的話,六皇子又說道,“黃将軍和黃将軍的獨子皆戰死沙場,現只留下了黃夫人和黃家小姐兩人,先前倒是曾聽黃将軍提起過,黃家小姐算起來現在應是十六歲的年紀,一直沒有定親,加上黃将軍出征,自然到現在也還未嫁人的。黃将軍戎馬一生,令人欽佩,兒子願意迎娶黃家小姐為王妃,還請父皇成全!”
聽到這樣的話,皇後的臉色立時便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