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中心
梅三夫人劉氏從娘家再回到了梅府,只覺得一顆心直發憷,後背竟冒了些冷汗,連帶着手心也覺得黏膩,怎麽用帕子擦都沒有用。她回到房中,不許任何人進來,卻呆呆的直坐到天徹底黑下來才動了動。
想了半天,劉氏最後想着事情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以後該怎麽樣便怎麽樣罷,她撂攤子不管了,自己的丈夫又能夠将她如何。
即便是這樣的想,她仍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瞧一眼周圍才發覺到天黑,這屋子裏頭邊的黑壓壓的沒得爬人,忙招呼丫鬟進來點亮了燈。
婆子帶着丫鬟一起将晚膳擺上桌,劉氏瞧着東西卻沒有任何的胃口,勉強吃下兩口,便撂下筷子。拱媽媽是在劉氏小的時候便服侍她的人,見到劉氏失魂落魄又吃不下東西的模樣,到底還是勸着她多吃些東西才好。
劉氏只是搖頭讓人把東西撤下去即可,卻又把人都遣退,留下了龔媽媽一個人在屋裏頭,想要和龔媽媽說說心裏話。
她從剛嫁到梅府的時候便開始忍耐自己的丈夫,那個時候她還年輕,倒好些,等到她老了日子越過越差,卻也忍下來了。可是也是最近的這一段時間,她已經不想要再忍耐了,越是過一天便越是有這樣的想法。
這府裏沒有幾個真心對她好的人也沒有幾個做真的把她當夫人敬着的人,就算是想要說兩句心裏頭的話也不容易。龔媽媽到底年紀大了,許多事情同她說她也未必明白,可是只是傾訴的話,倒是還好。
連日裏來的煩悶随着和龔媽媽的傾訴散去一小部分,劉氏說了将近半個時辰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嘆氣了多少句。龔媽媽只是安靜的聽,并不怎麽說話,等到劉氏說完了,她才跟着嘆氣,勸了起來,“夫人便忍着罷,忍一忍,就過去了。這樣多年都忍過來了,沒得在這個時候又不忍了。左右人的一輩子就這麽長,忍一忍,什麽都過去了。百年之後,便什麽都不知道了,也就無所謂辛苦和委屈了。”
“三爺是這麽一個樣子,夫人不忍着又能夠如何呢?夫人大度些,忍着那些姨娘,三爺可不就是待夫人好些麽?若要是不忍,說不得三爺已經怎麽對夫人了……”龔媽媽說着便忍不住抹起淚來,“夫人心裏很苦,我也是清楚的,可是真的沒有法子,若不是三爺是這個樣子,夫人哪裏會需要這樣呢?可是已經嫁到梅家了,就只能這樣了。”
劉氏聽着龔媽媽的話越是嘴裏發苦心裏跟着苦,卻也覺得是這樣的一回事,一時又嘆起了氣來。大概是心裏頭壓抑着的話說出來了,哪怕什麽都沒有能夠解決,劉氏也覺得心裏舒服了不少。
見龔媽媽竟是哭得停不下來了,便暗想幸好還有一個龔媽媽這樣真心的待她好,因而想要開口勸慰龔媽媽兩句。只是她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外頭丫鬟揚聲便道三爺來了。劉氏一時覺得驚訝又一時覺得心酸,到底站起來去迎。
聽到三爺來了,龔媽媽忙扯着袖子抹了眼睛,垂下頭跟在劉氏的身後。等到外頭丫鬟打起來簾子,梅三爺進來了裏頭,龔媽媽沖他無聲行了個禮,便悄悄的退出去。
梅三爺仍是自顧自踱過去榻子上頭,不知道是有些累還是怎麽,直接便歪着了。劉氏走過去,拿了個枕子替他墊在了身後,梅三爺百無聊賴的瞅着她,等到她重新站好,才問,“事情怎麽樣了?”
劉氏心裏不由一個哆嗦,聲音低低的同梅三爺說道,“出了些問題,我先前不知道我那侄女竟然……”劉氏的話到這裏便頓住了,并沒有繼續往下說的意思。
梅三爺卻煩她将話只說了一半便打住,半眯着眼吊着嗓子問,“竟然什麽?”
劉氏不得不将事情一一二二的同梅三爺說了一個清楚,梅三爺聽罷了直接便罵道,“愚蠢!”劉氏被他罵得多了,現在被多罵上這麽一句,也沒有太多的感覺,只是低着頭,又聽得梅三爺說,“既然你那侄女已經這樣了,還能指望嫁多好的人家不成?管它什麽樣的法子,能夠伴上林家不就得了?要真能夠嫁進去林家,她還不得回頭可勁兒謝你、感激你?”
Advertisement
“一般的法子行不通,你不知道來點兒別的法子?那不是你最拿手的麽?”
後頭的那一句話,不無諷刺。
劉氏聽得喉嚨發緊,卻依舊只低着頭說,“三爺指的是什麽,我聽得有些糊塗,還請三爺明示。”
梅三爺卻是笑,“喲呵!還長本事了!敢這樣同我說話了?”又說,“罷了,總歸你确實是這樣的蠢,不能夠指望你什麽,回頭我讓燕兒來同你仔細說說,屆時你便能夠明白了。”
劉氏不言語,梅三爺并不理她,只是起了身,又徑自踱出去外頭,根本沒有要聽劉氏其他話的意思。劉氏咬牙,想到龔媽媽的話,複松下來一口氣,一時又想,燕兒,叫得可真夠親昵的,果然不愧是一直能夠得他寵的姨娘麽?
·
自從林夫人和劉氏說過那一回話之後,劉氏果然不再往林家跑。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八月初,直到林夫人帶着幾個兒媳婦、女兒林媛一起去威遠侯府赴宴,才又一次見着了劉氏。
宴席上人有很不少,林夫人自然不和劉氏這位梅家的三夫人坐在一桌上頭,卻注意到跟在劉氏身邊的有一個年齡不大的小姑娘。
她原本就提防着劉氏,哪怕劉氏這樣久都沒有再出現,她也沒有松懈下來。如果說要真的不再防備着劉氏,林夫人恐怕還是得等着皇帝陛下的聖旨送到林府才能夠。本就有心注意,林夫人自然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度劉氏了。
沒有什麽事情,那必然皆大歡喜;若是有什麽事情,至少可以提前防着。有了這般心思,林夫人便示意自己的女兒探一探跟在劉氏身邊那位姑娘的身份。未出嫁的小姑娘自然是安排在一處的,只是要知道對方的身份,這并不怎麽難。
林媛笑着說上一句,這位姐姐有些面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姐姐,很快便得到了答案。一如林夫人所想,正是劉氏之前一次又一次和徐悅珊提起的那一位未出嫁的侄女。林夫人心中越有了成算,因為那些算計,說過來說過去都離不開一個中心——把生米煮成熟飯。
只要是奔着這樣的一個目的來的,那麽要防備的不過是不單獨一個人,被人怎麽暗算或者是其他什麽。無心的時候,中招的可能性難免大上許多,可有心防備,總是不會那麽輕易就中了對方的圈套的,當然這主要取決于對方的厲害程度。
劉氏這樣的,在林夫人看來,實在不難對付。
林夫人先同自己的女兒遞了兩句話,林媛又再吩咐了大丫鬟碧衣去找自己小堂哥的小厮。想着齊浩然今天也在,幹脆也讓碧衣想辦法知會了他一聲,到底他身手好,這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占到便宜。等到碧衣來回話說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林媛和自己的娘親遞了話,這事情便算是暫時安排妥當了。
一時間,只須在意着劉家小姐的動靜便可,她始終待在席間,一衆人便吃吃喝喝倒也歡樂。
等到衆人吃好以後,丫鬟撤下去了碗碟,再送上來茶水和果子點心,林媛便悠悠的抱着茶盞,細細的啜着茶水又注意着劉家小姐的動靜。
實話說,經歷過上一次在宮裏的事情後,林媛覺得這樣的手段真是上不了臺面,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名聲這個東西太被看重就等于是多了一個讓別人可以轄制你的把柄。一旦別人拿捏住了這個,真的會着了道。
龌龊的手段之所以讓人覺得龌龊,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衆人都認可它的無恥又不得不認可它的有效。
差不多喝了半盞茶的時候,林媛終于瞧見了這位劉家小姐立了席,便吩咐了碧衣速度過去知會自己娘親一聲,自己則呆在席間,并不到處亂走,也沒有想要跟着劉家小姐過去看看。
林夫人這邊才得了消息,又過去差不多半盞茶的時間,有夫人提議到園子裏去到處走走逛逛,順便還可以消消食。這樣的建議提出來,自然是十分合理的,一時便沒有人說不好。
席間的衆多婦人皆都起了身,相熟的三三兩兩走在一處,一起往園子裏頭去。小王氏恰好在這個時候過來找林夫人,瞧見了後邊直接走到自己的姐姐身邊,又湊過去林夫人的耳邊低語了一句什麽。
林夫人看一眼自己的妹妹,又忍不住搖了搖頭,笑得無奈,卻實在拿這個妹妹沒有辦法。
一衆貴婦們慢慢悠悠的走到園子裏頭,那園子裏頭養着一池子的鯉魚,還有些稀罕的品種,衆人便往那池子旁邊過去瞧新鮮。池子旁邊恰又有假山,待得衆人走近了,卻只聽得假山裏頭傳來了似乎是少女的驚呼聲音。
衆人一時間面面相觑,都停下來動作。
小王氏作為威遠侯府的人,這個時候自然是沉下臉來,便吩咐了兩名婆子過去看個究竟。兩名孔武有力的婆子應聲而去,沒多會從假山裏頭拉出來了一位小姐和一位中年男子。
衆人看清了他們的面目,皆是驚吓。
作者有話要說:一般來說,性格的養成和她周圍的環境是有很大關系的。劉氏身邊有那麽一個龔媽媽,她又覺得人家是真心為她好,自然也會聽她的一些話,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等到時間久了,就已經改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