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末路将軍

(英雄末路,美人遲暮,誰也沒辦法挽回了,是嗎?)

現在正是個世道最亂的時候,在漠北軍營裏主帥帳前一個英武的男人正焦急的等候傳見。他叫烈萬華,行伍出身,人只有30歲,打仗已經打了13年,積軍功一路升到大将軍,這次奉命跟主帥朱辰沐在此牽制辮子軍。聽聞主帥要冒險進犯,前來勸薦的。

朱辰沐是皇室宗親,輩分很高,而且是強硬的主戰派,頗受百姓愛戴,時局吃緊了皇上就派這個皇親出來帶兵。可是憑多年的作戰經驗,烈萬華卻發現朱辰沐的軍事才能屬于紙上彈兵的,輕浮燥進,外緊內松。大概是看過很多帶兵要嚴的記載,一來就先沒事找事打了大将毛大壽20軍棍,毛大壽跟自己出生入死多年,這分明就是給他這個副帥來個下馬威。同時朱辰沐又打散原來的編制,帶領士兵排練起一字長蛇陣、五行八卦陣什麽的陣型。看着朱辰沐胖胖的身軀總是身先士卒的操練,烈萬華到一點不懷疑他抗敵的決心。監軍秦逢春更是三日一折,誇獎在淮汀侯朱辰沐的帶領下“軍紀日嚴,軍容日盛,方顯我堂堂大明之天威……”。但是烈萬華看着一隊隊整天走來走去的隊伍,怎麽看都不象是能打仗的樣子。現在這主帥又要率這20萬大軍以雷霆之勢出擊女真人。他雖然知道主帥看他不順眼,可也不能不出聲了。

他足足等了大半個時辰,朱辰沐才傳他入內,烈萬華看到朱辰沐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小山谷正在和那個官場左右逢圓的秦逢春在說:“從這裏連夜通過,三更可到敵營,定打他個措手不及……”

烈萬華吃了一驚,道:“元帥!這裏人稱雞腳溝,地勢最是險惡,我軍通敵營只有一條路,敵軍過來卻有三條路,硬拼我們沒有地利啊”

秦督軍搶先開口道:“烈将軍真有意思,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還沒有地利了,皇上派侯爺領兵是上承天意,我們已經有了天時、再加上我們熟識地理,将多兵廣,這就是地利人和了,侯爺運籌帷幄,奇兵突襲,我軍必勝,到時候也少不了将軍一份功勞,将軍你何必多加阻撓呢?”

烈萬華知道和這樣的文官争不得,轉向朱辰沐道:“元帥!您廣讀兵書,如果鞑子在雞腳溝中段要分路的地方設下伏兵會當如何?”

朱辰沐道:“鞑子蠻夷之人,如何懂得我漢人的行軍策略,他們如何能知道本帥偷襲,如今我有探子密報,鞑子首腦努而哈赤現今正在營中,守營敵軍不過6萬,我以20萬大軍以雷霆之勢壓過去,他如何能擋”

烈萬華道:“大帥,敵首既然在彼,防備必然周密,我們還沒有奪回容城,冒險襲擊樊籬,萬一被鞑子前後夾攻,我軍困在80裏雞腳溝進退不得,恐怕全軍覆沒”

朱辰沐厭惡的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副将,道:“那将軍在本帥未來之前把大營建在這險地是和居心!”

烈萬華道:“雞腳溝在我們這邊只有一條路,易守難攻,營帳建在這裏就可以放心攻打容城,解除這後顧之憂在反撲敵軍才有勝算”

朱辰沐道:“容城區區小城,你圍了半月還未進攻,現在擒賊擒王的大好機會,你又躊躇不前,朝廷就是因為有你們這樣貪生怕死的小人才會節節敗退”

烈萬華撲跪在地,道:“元帥,末将并非貪生怕死,我已經想好了作戰步驟,此地多山,地形複雜,實在不利強攻,您給我3個月的時間,我一定拿下樊籬,逼退敵軍。”

朱辰沐道:“李闖打到臨潼了,朝廷內那些奸佞小人要皇上和鞑子議和,借鞑子兵來消滅李闖,再沒有捷報傳回去,等皇上聽信那些話,那就引虎入室了。如果我再等下去,整個局勢就必敗無疑。

你是習武之人,眼光未免淺窄,如果依你慢慢打下樊籬,朝廷已經和鞑子議和了,你打勝又有何用?

何況這一戰本帥有十足把握,一定要那些主和的官員看看,什麽才是救國之道,你休再多言,害怕也不必和本帥上陣了,留5000個兵丁給你替本帥守住大營,等本帥凱旋歸來,定治你膽小怕事之罪”。

Advertisement

結果一點也未出烈萬華所料,但是他現在只希望朱辰沐真的勝利回來治自己膽小怕事。雞腳溝兩邊的大山就象一個怪獸的嘴,20萬手足兄弟都被它無情的吞噬,地上處處有埋伏,火炮在這狹窄的地勢裏打死的人遠沒有自己互相踐踏而死的人多,敵軍甚至沒有多大的傷亡就輕松拿下了一直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鐵将軍烈萬華的軍隊。烈萬華率着五千小兵故布疑陣,拼死突圍,才将身負重傷的朱辰沐救出來,此刻他們只能靠烈萬華對地形的熟悉躲在山裏。清軍搜查了一下沒有找到,也就不耐煩理這些成不了氣候的漏網之魚,繼續挺進了。

朱辰沐終于傷重不治,烈萬華對此人的正直倒是十分欽佩,朱辰沐死前給朝廷上了一份奏折,泣血歷數自己的過錯,死谏皇上不要借兵繳敵,同時大力保薦了烈萬華,一旁的秦督軍也立即說:“元帥放心,這次失敗秦某難辭其咎,請将奏折交給秦某,在下一定在皇上面前推薦烈将軍……”

事後烈萬華對杜風寄講到這裏的時候,杜風寄立刻道:“操!他想玩陰的。”烈萬華驚道:“為什麽?”杜風寄道:“他在皇帝面前推薦你不就等于他以前眼光是臭的,那以後皇帝怎麽還會重用他,何況監軍責任重大,這小人不整你自己就要完蛋了。”

但是當時烈萬華完全沒有懷疑秦督軍,反而就地召集民勇、整頓軍防,看看已經略具規模,只等着朝廷下旨讓他繼續出兵。

他等來的是一紙檄文,上面說他:“不思皇恩,通敵叛國,陷主帥及20萬将士于死地,還有秦逢春及朱辰沐的奏折為證。罪誅九族,已将叛臣妻及一子誅殺”烈萬華束手就縛、面聖申辯的打算在見到秦逢春之後徹底打消了,新升官的秦督衛拿出他妻子的頭:“皇上有旨,叛臣烈萬華就地正法,首級傳城示衆,大家看看通敵賣國的下場!”

烈萬華血紅了眼睛,拼死突圍,全仗着這新上任的秦督衛太過怕死,讓兵丁牢牢守住自己,烈萬華才有機會逃出重圍,但是秦大人怎麽會放過他,經過半個月的逃亡,烈萬華已經傷痕累累。斬草當然要除根,秦大人不顧殺敵,先除內患,率衆極力追殺烈萬華。後來杜風寄對烈萬華說:“能讓5萬人馬追殺一個人,你也算值得驕傲了”。

在揚州邊上的鹽城境內,烈萬華終于被大軍逼到江邊無路可退,他滿身浴血,腿上還擦着一支羽箭,但是身上的傷和心內的傷痛比起來算不了什麽。他對曾是他牙将的林渡大叫:“林将軍,你知道我是冤枉的,秦逢春誣陷忠良,天理不容,你看在我們共事一場,讓我去朝廷面聖理論,烈某決不逃走,只求将軍別把我交給秦逢春。”林渡骁勇,但是心胸狹窄,一直沒有受重用。秦逢春一來就提升他為參将。所以他當這是知遇之恩,奉命追殺烈萬華。

林渡道:“我知道你挺冤,但林某也是奉命辦事,你認命吧”

烈萬華心內充滿憤恨,叫道:“林渡你殺我不要緊,但是秦逢春無才無德,你也不是大将之材,軍隊由你們統帥必敗無疑,到時候你怎麽向千千萬萬同胞交代,怎麽面對你一生忠義的父親,烈某忠心為國,落得如此下場,就看你們如何收場”

林渡陰沉着臉道:“秦大人吩咐将你就地處決,你有什麽話,就向閻王爺說去吧”

烈萬華仰天狂吼,跳躍着向江邊跑去,來到水邊,更不猶豫,縱身跳進河裏,向對岸飛快的游去。林渡叫道:“放箭!”士兵大多不會游水,只是在岸上向水裏射箭,烈萬華潛在水裏向前力劃,眼看去的遠了,膺力不夠的士兵已經射不到他。林渡拉滿弓弦,‘嗖’的一箭正中烈萬華左肩,烈萬華吃了這樣一痛,卻不停留,帶着一道紅紅的血線向江中游去,卻轉瞬又中了兩箭,離岸邊還有大半水程,又一箭到了他背心,烈萬華知道自己難免,眼中透出絕望,正這時,一道銀光飛來擊落了那支長箭,烈萬華見打落長箭的是一錠紋銀,不知道怎麽回事,但是抓緊這個機會拼命向前游,耳聽到後面射過來的箭又被打落幾支,再游幾下,已經沒有箭可以射過來了,離岸邊也近了,他探出頭來,第一眼就看到一個面皮焦黃的少年向他伸出手,一把把他拉到岸上。那少年不過18、9歲,力氣卻大的驚人,拖着他向下游跑去。

岸邊林子裏有一個30多歲的男子,一身華服,氣度不凡,他騎着一匹馬,将牽着的那匹馬的缰繩交給那個黃臉少年,那少年抓起烈萬華跳上馬背,三人兩騎立刻飛跑而去,兩匹馬竟然都是罕見的良駒。

上了馬背,那黃臉少年才對烈萬華說了第一句話“把外衣脫下來!”烈萬華不知道他要幹什麽,但是還是依言脫下外衣,那黃臉少年對旁邊的男子說:“大哥,你快馬再沿着江跑20裏,把這衣服和箭放在江邊,一半浸在江水裏,然後在蛇皮陳的賭場和我彙合。”那個男子應聲去了,然後他帶着烈萬華向林子深處馳去,烈萬華見他處事決斷,指揮若定,遲疑的問:“恩兄怎麽稱呼,可是知道烈某冤屈嗎?”

那少年道:“我是揚州城的小混混,人稱黃皮小杜。其它的事,到地方再說”

這少年正是杜風寄,他剛剛和大哥孫陸做成一單大生意,心情十分好,就和孫陸騎了馬在江邊溜達,不覺一口氣跑到了鹽城,正遇到烈萬華,為他不屈的鬥志折服,所以伸手相救。

兩人兜兜轉轉,到揚州蛇皮陳的賭坊時孫陸早已經到了,杜風寄一邊給烈萬華包紮傷口一邊問:“我聽見你叫烈萬華,追你的人叫林渡,是不是那個朝廷懸賞通敵叛國的烈萬華?”

烈萬華吃了一驚,道:“江面這麽寬,你能聽見我們說話,杜兄好耳力。”

杜風寄道:“能躲過5萬大軍的追殺,烈将軍的功夫怕是在江湖上數一數二了。”

烈萬華道:“我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杜風寄一邊吩咐拿吃的一邊不經意的道:“難怪,你的功夫應該不在現在的四大公子之下。你的事不介意就和我說說。”

烈萬華就慢慢講出了自己的經過,杜風寄除了在講到秦逢春回朝廷時罵了句髒話,基本沒有做聲。烈萬華太過疲累,沉沉的睡了過去。等他醒過來杜風寄笑着問他:“想不想知道追你的人怎麽樣了?”

烈萬華當然想知道,于是杜風寄就說:“秦逢春我算服他能混到督衛,昨天林渡拿着你的衣服向他報告你淹死了,他就是不信,親自帶人到河邊撈你的屍體。我見他這麽有精神就給他找了點事幹,讓李闖王的部隊‘不小心’和他碰面了。他可真有種,打都沒就全體歸降,其實闖王的部隊還沒有他們人多呢!”

烈萬華覺得十分痛心,半晌無言,杜黃皮又道:“李闖王見用不着這樣的稀泥軟蛋,就把秦逢春一刀宰了,林渡功夫好,就留下來了,其實要宰也該等穩定穩定這些降卒再說,這下以後還有那個統帥敢投降啊!闖王勇則勇矣,但是畢竟還是草莽,就是奪了天下恐怕也難長久。烈将軍,你現在沒事了,可有什麽打算”

烈萬華道:“我想進京去”

杜風寄皺眉道:“列将軍,我很敬佩你的為人,你如果想殺皇帝給你家人報仇我勸你等一等,這皇帝的位置坐不久了,到時候你可以偷偷去打落水狗,但是如果還想回去面聖求他還你清白就算了吧。這人剛愎自用,就算心裏知道錯了讓他承認也沒門。你去就死定了。”

烈萬華黯然道:“不是,我不會弑君可也犯不着為他盡忠了,我想去接我留在鄉下的老管家,他對我象自己兒子一樣,半年前才回家納福。我想接了他來投奔杜爺你,要是杜爺不願,也帶他來南邊避禍”

杜風寄道:“現在你風聲緊,這事交給我大哥,他剛有一批貨要運去京城,我叫大哥來,你們自己商量吧!”

烈萬華後來才知道杜風寄叫大哥的這個孫陸真不愧陸上龍王,翻手雲覆手雨,一路有孫陸海龍标記的車隊在過關卡城門暢通無阻,輕易就接了烈萬華的老管家烈福。于是烈萬華就由一個威風凜凜的鐵将軍變成了混地面的混混,十個結拜兄弟的老二,功夫最好、打仗最狠的鐵門闩烈若海。人稱“要破杜黃皮,先打鐵門闩”的悍将。

這是十個兄弟的老二,威風赫赫的鐵将軍烈若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