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考察(修,重看)
◎沈夢璐的豐功偉績◎
回到家裏,沈夢璐告訴了家裏朱棋買到了照相機和膠卷的事兒,一家人均喜出望外,李美雲這會兒對朱棋的印象出奇得好,感慨道:“這樣有能耐的後生,他對象幹啥想不開,去跟王成瑞那個小白臉亂搞?”
說着說着,她突然間意識到什麽,又問:“當家的,璐璐,你們見過那後生,他長得是不是有點磕碜?所以他對象才看上了王成瑞那個小白臉。”
沈啓新正在收拾農具,聞言搖了搖頭,“長得挺周正的,就是沒王成瑞那小子白淨。”
李美雲哼了一聲:“男人長那麽白淨幹啥,王成瑞要不是他爹娘給他安排了工作,在農村他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
沈夢璐笑了,她娘就是這麽可愛,當初她還誇王成瑞白淨耐看呢,擡起手腕看了看時間,快要十點鐘了,山路難走,只能靠步行,她得趕緊出發,要不然今天天黑之前回不來。
“爹、娘,我想進山一趟。”
李美雲扭頭瞪了閨女一眼:“姑娘家家的亂跑啥,在家裏跟我學做棉鞋,都十八了,連鞋都不會做,以後出了門子,讓你男人和孩子光腳丫子啊。”
一有空她娘就催她做針線,沈夢璐無奈道:“娘,以後再學,我今兒進山是為了工作。”
李美雲不信,以為她是逃避針線活,不讓去,沈夢璐繼續争取:“娘,我騙你幹啥,不信,你讓我爹跟我去。”
李美雲嘟囔了句,“又搭進去了半天的工分。”
到底沒再阻止。
“喲,啓新,這又去哪兒?還帶着璐璐,璐璐今兒不上班嗎?”
剛出家門,又碰到了隔壁的趙水仙,沈夢璐笑道:“趙奶奶,我和我爹去西坡上摟點柴火去。”
說完就催她爹趕緊走,要不然趙水仙就要讓他們給她捎柴火了,趙水仙還真有這打算,只是沒開口,那父女倆走遠了。
路上又遇到了幾個打招呼的社員,沈夢璐口風絲毫不露,沒影子的事兒,她要說了,不定傳成啥樣呢。
“璐璐,你到底去山裏幹啥?”
終于走到了僻靜的地方,沈啓新不免問閨女,沈夢璐跟自己爹沒有藏着掖着,說道:“我要考察考察山裏幾個大隊的代銷點情況,還有幾個大隊的土副産品等等。”
沈啓新笑問:“了解這個幹啥?”
沈夢璐:“我想寫一個報告,建議供銷社定期派人下鄉,方便山裏人買生産工具和生活物資,同時也能收購當地的土副産品,既能給供銷社開辟貨源,又能方便山裏人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收入。”
沈啓新聽後,心底湧上一股子驕傲,他閨女就是能耐,走路時腰板都挺直了兩分,沈夢璐眼裏也有了笑意,為了老爹的腰板永遠直溜,她也得努力啊。
越靠近大山,路越陡,路上幾乎全是石頭,一不小心就會絆一個跟頭,沈夢璐一直嫌棄他們大隊到公社的路不平整,騎着自行車颠屁股,可跟這條路比起來,真不算啥。
“爹,這路咋沒人修一修?這樣山裏人出來就方便了。”
沈啓新嘆氣:“還不是因為窮。”
沈夢璐聽後不說話了,擡眼環顧四周的景色,因為已是深秋,山上的植被幾乎沒有了綠意,看着光禿禿的枝桠,根本沒啥好看的,這些枝桠她大多眼熟,他們大隊也有。
“爹,這山裏除了蘑菇、木耳這些幹貨,還有啥特殊的土産品嗎?”
沈啓新想了想,回道:“你表姑奶奶他們大隊的小米特別好,熬出來的小米粥比咱們大隊自己種的香,還有柿子餅也好吃,又綿又甜,還有嚼勁兒,另外就是山楂,果子大,酸甜可口。”
沈夢璐聽着,精致的眉頭皺了皺,這些特産他們大隊也有,并不算特別,只希望它們的口感驚豔了,沒有特別的物産,她還真不好說服他們主任派人帶貨進山。
“嘎拉!”
突然一聲野雞叫,沈夢璐猛然扭頭循着聲音看去,卻只看見一只灰不溜秋的雞正以滑翔的方式往上跑,肚子裏嚴重缺少油水的她,興奮地直跳:“爹,有野雞,咱們快去抓住它!”
沈啓新卻道:“那是石雞,跑得可快了,不好抓,咱們還要趕路,不然今兒晚上就回不了家了。”
沈夢璐一聽是石雞,頓時偃旗息鼓了,在後世,石雞可是國家保護動物,還是放過它吧。
一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兩次石雞,沈夢璐瞅着它們肥嘟嘟的身體,吞了不知道多少口水。
終于在十一點多,快十二點的時候,父女倆到了位于大青山山腰的陳家村大隊,這個大隊除了房子結構幾乎全是石頭和土坯,而且社員的衣裳補丁也比山下社員的多,不過好在他們氣色不錯,靠着大山不缺油水。
表姑奶奶家的房子也是用土坯和石頭建的,不過山裏人少不缺地方,表姑奶奶家的院子比他們家大了有一半呢,他們到的時候,一家人正在吃飯,看到剛回去又來的沈啓新,很是驚訝,特別是看他竟然把沈夢璐帶來了,心裏一跳。
“啓新,璐璐,是不是山貨不夠買暖壺和手電筒啊?”
沈啓新拿來的那對暖壺,還有手電筒,被陳家村大隊三戶人家給買了,這幾樣東西不僅僅要錢,還要票,難買得很,所以這三戶人家幾乎把家裏的蘑菇和木耳掏空了,還覺得占了便宜,而表姑奶奶一家就買了一個暖壺,看見沈啓新帶沈夢璐過來,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事兒。
沈夢璐趕緊安慰道:“姑爺爺,姑奶奶,山貨夠的,我來這裏是做考察的。”
表姑奶奶一家人頓時松了口氣,表姑奶奶趕緊請父女倆坐下吃飯,“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們倆趕緊去再下兩碗面條。”
姑奶奶一共生了兩兒兩女,閨女都出嫁了,兒子也娶了媳婦兒,不過沒有分家,又各自有了孩子,一大家子人,烏泱泱的,都在一個屋裏吃飯,炕上一桌,炕下一桌,熱鬧極了。
等坐下看他們吃的飯,吃的是玉米面條,她特地瞅了瞅,面條沒放醬油,也沒放醋,她哥說得沒錯,山裏買東西不方便,連基本的醬油和醋,都沒有辦法保證。
“璐璐,你說你來考察,考察什麽?有需要咱們幫忙的,不要客氣。”
姑爺爺等父女倆都坐下後,便開始問沈夢璐,沈夢璐便把事說了,表姑奶奶和姑爺爺倆人聽後,自然高興。
表姑奶奶更是說道:“咱們山裏三個大隊只有一個代銷點,還經常沒貨,油鹽醬醋都買不到,偶爾有貨了,還要比山下的貴一分錢,供銷社進山了,我們也不用再吃清水煮面條了。”
沈夢璐把表姑奶奶的話都記在本子上,又問了他們急需的物資,姑爺爺說的,無非就是鋤頭、鐮刀這些農具,表姑奶奶說的則是油鹽醬醋等生活物資。
再然後就是山裏的土副産品,蘑菇、木耳、栗子,山楂、柿餅等,和她爹在路上說的差不多,表姑奶奶還特地拿了山楂給她吃,沈夢璐嘗了嘗,她爹說的沒錯,這味道絕了,比他們大隊的好太多了,核小肉多,酸甜可口。
“姑奶奶,咱們大隊山楂樹多嗎?”
表姑奶奶笑了:“至少二十來棵樹呢。”
沈夢璐想了想,道:“這山楂賣果子不劃算,如果加工成山楂糕、山楂片,一準兒受歡迎。”
表姑奶奶嘆氣:“我們也想啊,可是沒有糖,做出來也不好吃。”
這的确是一個問題,這時候她的眼睛瞄向了炕旁邊的玉米芯,玉米芯可是能制糖的,她上輩子在同學老家看到過用玉米芯制糖,還參與過。
表姑奶奶聽了,高興地趕緊叫兒子去請他大伯子,大伯子是他們大隊的大隊長,陳大隊長來得很快,來了就給沈夢璐鞠了一個躬,沈夢璐連忙去扶:“陳爺爺,使不得啊。”
陳大隊長卻道:“丫頭,你給我們陳家村指了一條生計,就是我們的恩人。”
沈夢璐連忙看向她爹,沈啓新這會兒滿臉紅光,親自扶了陳大隊長,道:“老兄弟,咱們都是實在親戚,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把璐璐當自家孩子就好。”
陳大隊長哈哈大笑,“是這個理兒,二弟、二弟妹,孩子好容易來一趟,怎麽能只吃面條,去我家拿肉,整幾個硬菜。”
沈夢璐趕緊阻攔了,她下午還要去考察其他倆大隊呢,今兒下午還要趕回去,時間緊,陳大隊長可惜道:“丫頭,下次來了,陳爺爺請你吃席。”
這時候面條上來了,雖然有臘肉很香,白面條也勁道,但缺了醬油,總感覺味不對,不過饑腸辘辘的沈夢璐還是炫了一碗面。
下午陳大隊長特地牽來了大隊的驢子,載着沈夢璐去了其他兩個大隊考察,沈夢璐頭次騎驢,騎得那叫一個膽戰心驚,但為了節省時間,她還是沒有舍得下來。
在大青山東面,一共有向陽公社的三個大隊,大隊之間距離也不是太遠,驢子心說,那是我走得快!
用了半下午的時間就把向陽公社的大隊走完了,這倆大隊的情況跟陳家村大隊基本一樣,倆大隊的大隊長還承諾,如果供銷社能進山,他們願意重修山路。
一趟下來,沈夢璐的小本本寫滿了好幾張紙,父女倆的荊條筐也裝滿了山貨,小米、山楂等,不過等他們走到山腳,天也已經黑了,聽着山裏傳來的狼嚎,沈夢璐後怕地拍了拍心口,還好下山了。
“璐璐,你給山裏大隊指了一條好路子,咱們大隊呢?”
路上沈啓新提點自己閨女,都幫了別的大隊了,不幫自己大隊,別人會說閑話的。
沈夢璐笑了:“爹,咱們大隊也有山楂,也能制山楂糕和山楂片啊。”
沈啓新聽了,這才放心。
父女倆在天黑透時才回到家,李美雲見倆人又帶回來這麽些東西,不免嗔怪:“知道的是走親戚,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打劫呢。”
沈啓新驕傲道:“放心,我們沒占便宜。”
接着就說了閨女的豐功偉績,李美雲和沈岩則興奮地不停地問。
沈夢璐趁機回了房,點上煤油燈,開始寫報告,有了山上的三個大隊,加上小崗村大隊的背書,她今年評先進的事兒穩了。
第二天帶着報告,懷揣着美好的憧憬上班,哪裏想到剛一到供銷社,就遇到了王成瑞他媽,肯定是來給她兒子找場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