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Chapter 11
餘晖的家在頂層六樓,這也是房租便宜的重要原因,樓層太高,又不設電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都不願意租住,上下樓太不方便。
包小小多少年沒爬過這麽高的樓梯,都不如餘玥兒腳步快,借助扶手的力量艱難地到了六樓,微微氣喘。
舊樓每層三戶,左右是兩居室,中間是一居室。
餘晖拿鑰匙捅進鎖眼,住在中間的大娘探頭,把垃圾袋放門口,晚上遛狗捎下樓,跟餘晖打招呼:“大晖子回來啦。”
“啊,回來啦,齊大媽,您吃了嗎?”餘晖回頭跟大娘打招呼。
“來來,好。”餘玥兒乖巧地問好。
“哎,玥兒也好,還沒,飯剛熟。”大娘打量包小小,納悶哪兒來的西服革履的陌生面孔。“這位是...”
“噢,朋友,來家吃頓飯。”餘晖擰開防盜門,接着開木門,随口道。
“噢。”大娘別有深意地拉長音,餘晖搬來四年,除了常來常往的蔣文明和陶行書,還真沒見他帶男人回過家,可疑可疑真可疑。
“您好。”包小小被她審視的眼神瞧得渾身不自在,皮笑肉不笑地問好。
大娘也沖他點頭,臨關門對餘晖說:“大晖子,大媽蒸了皮皮蝦,兒子送來的,過會兒給玥兒拿倆,熱熱跟新蒸的似的。”
“好嘞,謝謝您。”餘晖道了謝,側身讓餘玥兒和包小小進門。
蔣文明和陶行書在他家都有專屬拖鞋,平常家裏也不來客,這會兒真找不出多餘的新拖鞋,餘晖索性道:“都是瓷磚地,好擦,沒事兒,您就甭換鞋了。”
餘晖和餘玥兒換了鞋,餘玥兒急着上衛生間,餘晖進卧室換了身家居服,和餘玥兒同時回到客廳,包小小站在中央。
“喝什麽?家裏除了茶葉就是涼白開,沒別的飲料。飯前不宜飲茶,幹脆您就湊合喝點白開水吧。”餘晖說着倒了杯水放在茶幾上。“坐,坐,坐,別客氣,家裏小。”
餘晖和餘玥兒在廚房忙乎,獨留包小小在客廳,他無聊地原地轉了個圈,留心觀察餘晖這間面積不大的住所。
客廳,碎花布藝雙人小沙發,豎着倆字母圖案的靠墊;雙層鋼化玻璃面茶幾,上層放實木茶盤,裏面是按照專業品茶順序擺着成套的多彩冰裂陶瓷茶具,下層是電視遙控器撲克牌牙簽罐等等雜物;折疊式長方形餐桌,鋪着軟性材質透明磨砂格子防水桌布,配兩把框架餐椅;三十六寸的液晶電視貼着牆面。
前行兩三步來至兩間對門卧室的過道,小屋是餘玥兒的房間。包小小沒換鞋,站門口環視整個房間。
成人式樣的單人床,前後左右是裹着棉布的鐵欄杆,應該是餘晖怕孩子睡覺不老實掉下床自行安置的;簡易布制衣櫃,看得出餘玥兒的衣服不多;最醒目的是塑料書架,整齊地碼放着各類童話故事書;挨着書架的床頭櫃上立着久違少見的收音機,兩摞已經可以收藏至博物館的磁帶;地面和牆面鋪滿五顏六色的防滑拼接氣泡地墊。作為兒童房,包小小覺得似乎缺少些什麽東西,再次覽遍房間,恍然大悟,這裏不同尋常地沒有任何玩具和玩偶。
包小小一百八十度轉身,餘晖的私人空間即在眼前。
标準鐵架單人床,實木組合衣櫃,臺式電腦桌充當寫字臺,再無多餘的家具。床邊的胡桃矮櫃上散落兩三本書和鬧表。
返回客廳,落座沙發。
迎面的左右兩邊分別是廚房和衛生間。
四四方方的廚房除卻小容量冰箱、餐具櫃上面是大理石面的案板、雙眼竈臺、單眼洗刷水池,僅可容納兩個人,貼身轉都困難。
不足兩平方米的衛生間,坐便器和淋浴占大部分面積,角落裏懸挂的小櫃裏放着水杯、牙刷、牙膏、洗發水、沐浴露等等洗漱用品。
平時,刷牙和洗臉要去廚房的水池。
幹淨、簡約、整潔、溫馨這是包小小對餘晖的家最直觀的評價和印象。
餘晖洗了十幾顆楊梅,剩下的平均分為三份,一份留給餘玥兒,一份留給董大爺,一份留給闫媽媽,誰家都難得買進口的水果,這些年沒少麻煩街坊四鄰,禮輕情意重。
挑了五六顆又大又紫的楊梅放碗裏,餘晖招呼餘玥兒:“玥兒,來,給齊奶奶送去。”
餘玥兒雙手捧着小碗,餘晖摸着她的頭,打開裏外雙重門,看着她走到齊大媽家門前,小姑娘機靈地換成單手抱着碗的姿勢,騰出手敲門。
門留條縫,餘晖返身回廚房,包小小站在塑鋼玻璃推拉門外,問他:“土豆怎麽還買兩種呢?西紅柿也是。”
“新土豆是要給玥兒蒸着吃,當零食,好的西紅柿給玥兒生着吃,當水果。”餘晖提倡健康飲食,餘玥兒自幼沒接觸過零食,油炸類膨化類碳酸飲料等等都在禁止食用範圍。
代替垃圾食品的是新鮮的瓜果蔬菜和煮雞蛋蒸土豆和紅薯玉米南瓜蘿蔔這些有利健康的食材。
包小小不理解餘晖的用心良苦,權當他們父女生活拮據,勤儉度日,由此而思,竟有幾分同情和憐惜餘玥兒。
餘晖自然也不知曉包小小此時內心所想,快手地整理采買來的蔬菜蝦肉。
擇了葉的芹菜葉子和根莖拿保鮮膜裹好;瘦肉分為七小份,用時方便解凍;土豆放在塑料小桶裏;西紅柿和黃瓜裝食品袋裏,逐層放入冰箱。
餘晖收拾得差不多,餘玥兒端着碗回來,碗裏是個頂個肥美的皮皮蝦。
餘晖将洗好楊梅裝盤,交給餘玥兒:“去,玥兒,跟叔叔去客廳玩,陪叔叔說說話。”
餘玥兒懷裏抱着塑料小碟,盤腿坐在沙發裏,包小小親昵地摟着她,電視裏播放無限循環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經典動畫片。
餘玥兒拿顆楊梅遞到包小小嘴邊,努着嘴:“忽忽,裏次。”
“噢,玥兒真乖。”包小小就着她的手吃了楊梅。
下廚對于餘晖來說是游刃有餘,不多時,雞蛋西紅柿、肉絲蒜薹、水煮基圍蝦、紅燒鲫魚、排骨冬瓜湯,紅紅綠綠粉粉白白五彩斑斓,有蛋有蝦有魚有菜,營養全面,菜品豐富。
包小小真沒想到餘晖做飯的手藝如此精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令人食指大動,食欲旺盛。
包小小在餘玥兒的指揮下,展開餐桌拉到中間的空地,從陽臺搬來折疊椅。
“開飯喽!”餘晖雙手頗有技巧地端着三碗飄着香氣的米飯,放在三人各自的位置。
包小小的印象裏大概十五六年前是最後一次有機會品嘗到地道的家常菜,在餘晖和餘玥兒前面,半點不在于個人形象,狼吞虎咽大快朵頤。
餘晖和餘玥兒呆愣愣地瞅着包小小跟剛剛經歷了□□般地風卷殘雲,餘晖發現包小小不喜歡蔬菜,屬于肉食性動物,肉絲蒜薹裏的肉絲差不多都被他挑光,雞蛋西紅柿裏的雞蛋也難逃厄運,似乎不喜歡海鮮,皮皮蝦、基圍蝦和鲫魚都沒下筷子。
“玥兒,別光吃肉,也吃點菜。”餘晖明着是提醒餘玥兒,實則是暗示包小小。
不知包小小是真沒聽懂他話裏之話,還是故意裝聽不懂,餘晖說完,他拿幹淨的勺舀了幾根蒜薹放在餘玥兒碗裏:“對,玥兒,多吃菜。”
餘玥兒也傻兮兮地說:“謝謝,忽忽。”
餘晖哭笑不得,剝蝦問他:“包先生,海鮮忌口嗎?”
“不是。”包小小搖頭,直截了當。“懶得剝皮,懶得擇刺。”
餘晖徹底無話可說,于是乎,四歲的餘玥兒小朋友自己動手剝蝦皮,餘晖為而立之年的包小小大朋友剝蝦皮擇魚刺,皮皮蝦的殼不必多言,當然是餘晖負責剝掉,餘玥兒和包小小坐享其成。
三人和和氣氣地吃完飯,席間氣氛融洽,首次登門的包小小非但不拘謹緊張,反而跟常來常往相交多年的熟人似的輕松自得。
餘晖刷碗,包小小提出要幫忙,被他阻止,哪兒有叫客人動手做家務的道理。
包小小沒堅持,廚房裏的活也的确不是他所長,光着腳和餘玥兒在她的房間裏看書。
餘晖刷完碗,擦完地,收拾利索,端着去了皮切成塊的荸荠進了小房間,別腿坐在餘玥兒旁邊,包小小一直陪着她讀書。
“玥兒怎麽連個玩具都沒有?”包小小道出心中疑問。
“玥兒住校,幼兒園玩具不少,足夠她玩。玩具這東西吧,有好處也有壞處,益智類的可以啓發孩子的智商挺好,單純的什麽娃娃啊小汽車啊,容易使孩子産生依賴性,變得不愛動,就跟大人似的,見天盯着手機電腦,一坐一整天,什麽頸椎經腰間盤突出這些毛病都找上門,再花錢什麽理療健身,這不是得不償失嘛。玥兒在家我就盡量要她多運動,蹦蹦跳跳對身體好。”餘晖說明為何不買玩具的理由。
包小小的手指停在故事書扉頁粘着的蓋有市圖書館印鑒标着借出日期和歸還日期的小白條:“這又是什麽?”
“噢。圖書館借的書,辦了張卡,中文書籍每月能借五本,借期三十天。這童話書看得快換得勤,不值當花錢買。再者,圖書館書全,什麽類型的都能借着,又環保又方便。”餘晖提醒他。“小心點,輕點翻頁,撕壞了照價賠償。”
“那些呢?是為了鍛煉餘玥兒的聽力嗎?鹦鹉學舌?”包小小指着收音機和磁帶。
“恭喜您,答對了。”餘晖模仿着競猜節目的主持人口氣,逗得餘玥兒咯咯笑。
餘晖在喂養和教育餘玥兒這方面的用心良苦的确令包小小深為感動,算來餘玥兒出生時餘晖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還是個大孩子的他已經要承擔為人父的重任。
雖然包小小沒有生養小孩的經歷,不過養孩子的不容易在過去的那段日子裏也頗有體驗。何況餘玥兒是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想必餘晖在她的成長中要比尋常家長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辛勞。
可是,餘玥兒是餘晖的孩子,那麽餘玥兒的母親或者說是她另外那位父親是誰呢?
他家擺出來的照片不多,僅有的三四張相片都是餘晖和餘玥兒父女倆的合照。
家裏的陳設布置也絲毫看不出曾經有第三者生活過的痕跡。
包小小不是愛打聽別人私事的主兒,餘晖不提,他也不問。
陪着餘玥兒玩了會兒比賽說話的游戲,品嘗了汁甜爽口的荸荠,時候不早,餘玥兒還要洗漱睡覺,便起身告辭。
餘晖執意把包小小送到樓下,包小小上了車,沖他道:“餘晖,多謝你的晚飯。”
“甭客氣,您吃得好就成。”餘晖扶着車頂,笑容燦爛。
“改天請你吃飯,還有,別老您您的,我比你大不了幾歲,說你就行。”包小小略略皺眉,餘晖張口閉口您您您地拉遠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好,那您...你開車小心,注意安全。”餘晖聽他的話改了口。
包小小的車消失在餘晖的視野裏,他才慢悠悠地上了樓。
回到家,餘玥兒自覺地整理好書籍,拿出換洗的睡衣,等着刷牙洗澡。
餘玥兒把特意給他留着的兩塊荸荠推到餘晖跟前,餘晖嚼着甘甜的荸荠,瞧着自家懂事聽話乖巧可愛的閨女,幸福得飄飄然。為了餘玥兒,再累再苦都值得。
包小小邊開車邊哼着歌,總體來講,這次到餘晖家做客是非常愉快的經歷。
餘晖這人,長得英俊,脾氣溫和,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會做飯會帶孩子會過日子,在當今時代屬于難得可貴的經濟适用男。
和他以往接觸的那些纨绔的富二代、傲慢的海歸派不同,對踏實本分忠厚善良人緣又好的餘晖挺有好感。
在餘晖家三人同桌就餐的那刻,恍惚中有種三口之家的錯覺。
自幼無依無靠的包小小雖然被好心的包氏夫婦收養,卻從未體會過家庭親人之間和睦相處的溫暖。
盡管之前因着種種誤會,包小小對餘晖的印象和态度不甚友好,今日之事過後,他對餘晖的感覺卻是來了個三百六十五度的大轉變,好感度節節提升。
對于現在的包小小來說,餘晖呢,可以算是值得信賴和深交的朋友。
作者有話要說:
多謝支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