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是夜,陳軍長步履沉重踏進九號單元樓, 艱難開口:“選二號方案。”
聽到這個答案, 米修陽并不覺得意外。現在還沒到生死存亡之際, 只要有一線希望,上面便不會放棄民衆。
興許和平年代人們會抱怨人太多,末世卻不然,但凡不是短視之人, 都清楚人口的重要性。只要人還在, 薪火便能得到傳承, 而想要更好地保存火種, 人口必須達到一定數量, 否則随便一個災難就能令其覆滅。
有了決定,米修陽立刻行動起來。在小金全力施為下, 不出半天時間,一排排樹木便拔地而起,從湖景小區向外輻射而出。它們有着統一特點,樹幹粗壯,樹身矮小, 樹枝糅合呈板狀,分層平鋪而開, 層與層之間間隔極小,只容許成年人靠坐, 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根藤蔓固定幸存者身形。
這麽做效果拔群,很快, 民衆在政府人員安排下,有序往內靠攏,人們出意外的可能性被降至最低。不過代價也相當大,物資空了一大截,若板塊運動持續時間超出預計,人們就将再次陷入缺乏食物困境。
這點很多人都知道,不僅僅是陳軍長這些軍政官員,幸存者同樣心裏門清,卻無一人反對,即便有,也只能心裏抱怨,外面是半點都不敢透露。他們害怕成為衆矢之的,真到了那種時候,哪怕他們權勢再大,恐怕也抵擋不住幸存者之怒。
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說的大抵就是眼下。
不過任何時候,特權始終存在,譬如陳軍長等基地重要人員,他們分配到的空間就要寬敞一些。當然,并不局限于官員,但凡對基地有貢獻之人,都受到了優待。
其中尤以米修陽一家為最,小金所在安全區核心區域依舊無人能涉足。
一邊仿若生活在末世前,而另一邊幸存者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生活條件可謂相當艱苦,對比如此明顯,如今卻連抱怨聲都少聞。
并非大家覺悟突然變高,而是認識到大自然的殘酷性。兼且他們心裏明白,若非米修陽出手,基地領導人性未失,做下這一決策,他們此刻還不知道要面臨怎樣的絕境,說不定現在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于饑寒交迫、膽戰心驚中等待老天無情宣判。
而如今這一切都沒發生,再要求公平,除非那人腦袋被門夾了。
很顯然,這樣拎不清狀況的人一個都沒有。倒不是這種人不存在,蓋因末世降臨時日已不短,這樣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早已認清現實,什麽時候可以鬧騰,什麽時候得收起私心,他們心裏清楚得很。
而眼下,就是不能鬧的時候。
亂世用重典,這可不是說着玩的,真要有人不開眼在這個節骨眼鬧事,妥妥被人殺雞儆猴。
安全有保障,食水統一供應,一時間,東海市兩大基地前所未有和諧,治安比末世前都還要好,卻沒有幾個人能高興起來。
Advertisement
若有選擇,大家寧願回到當初。
可惜,這個願望沒誰能實現,縱使寒冷不再困擾他們,幸存者依然要與天掙命。
正是如此,米修陽自始自終就沒有抱持僥幸心理,一開始他便讓小金從安全區核心區域向外擴展,內密外疏,以小金最大承載力往內集中。誰也想不到,他這一謹慎舉止,竟讓不少幸存者幸免于難。
大自然到底給了人類一線生機,造山運動終有盡之時,約莫半月後,東海市海拔升高到兩百多米,劇烈震顫停止,只餘下小震,衆人劫後餘生。
此時,寬達半米以上地裂已蜿蜒至最外圍幸存者不足百米,食水庫存也觸及新劃分的警戒線,騷動漸起,幸運的是,這一切最終都沒發生。
人們卻沒多少時間慶幸,震感一減弱,只要還能動的都行動起來。體弱者在相對安全範圍內活動,收拾善後,體壯之人小心往外搜尋物資,進化者則各自結伴去外界探查。
雖則依舊前途未蔔,東海市兩大基地卻一改之前死氣沉沉,幸存者眼中重新出現希望,随着震動日漸削減,安全區一日比一日變得生機勃勃。
看到這一幕,米修陽緊繃的心神終于卸下。冥冥之中他有感覺,最大的災難已然過去,剩下就是重建家園,以及同進化生物争奪地盤,這就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需要漫長時間磨合,急不來。
“修陽,快下來,奶奶和外婆拿出壓箱底絕活,整治了一桌菜慶祝新生,連爺爺珍藏的好酒都貢獻出,你要再不來,可就沒你份了。”向從景朝樓上大聲喊道。
“唉,我這就來。”米修陽含笑應道,眼裏光彩連連。
大白“汪汪”叫着在樓道上跑上跑下,似乎在應和。
不知跑到哪的木靈也現身,一個跳躍就穩穩落在米修陽肩頭,明明沒有任何表情,卻愣是讓人感覺到它的歡欣雀躍。
大木靈在它身後若隐若現。
小金抖了抖身體,安全區一陣顫抖,吓得幸存者以為又地震了,紛紛就近躲避,沒想卻是虛驚一場。
人們不自覺望向安全區內無處不在的小金,眼裏有着無奈,更多卻是歡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