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艱不拆】

宣和五年,四月。

北方金兵占領燕京,幽雲十六州境內,降官左企弓等受命撫定燕京諸州縣。

今年開年以來,我朝軍隊節節敗退,四月末于上河河岸安營紮寨,自此兩軍隔岸對峙。

子夜人定初,月照宮牆。

藤蘿掩映的羊腸小徑上,映着斑駁的樹影人形,那前面的寝殿之內,火光閃爍,刀光劍影,身形攢動。

不時聽得叫喊悲鳴聲。

“保護督主!”

“快去叫人——”

但見一群身着玄色勁裝的蒙面黑衣人,持刀持劍,接二連三湧進殿中,門前侍衛抵擋不住,正在此時殿外忽又一批侍衛緊趕而上。

眼看從數量上就将落了下風,黑夜裏卻不知從何處發出無數箭羽,嗖嗖幾下,亮如流星,直中侍衛命門之處。

約莫是發覺到暗處那人的行蹤,便有幾人飛身上前,落至樹旁,擡劍一揮将刺上去。

不料,那人腳步一轉,劍鋒便從他胸前擦過,霎時之間,他已閃到這侍衛後背,伸手一把抓住其左腕,往外一帶,于手臂上抽出短刃,向着對方脖頸就是一劃。

登時,鮮血四濺,一并灑在他肩頭。

另一名侍衛見得此狀,不由腿腳發軟,自己尚未看清此人動作,竟不知發生了何事,便瞧同伴直挺挺地摔倒在地。

他握着劍柄的手輕顫,擡頭望去。

朦胧的月色之下,殷紅的燈火似血一般,在那人眸中熠熠跳動。

Advertisement

對方的眼神裏,冰涼而陰冷,毫無情感,仿佛正和此夜融為一體。

殺戮。

關山萬裏,流血成河。

寅時初刻,汴梁城酒樓屋頂之上,

天還未亮,漫天星海燦爛,薄雲如煙,樓下仍舊是喧嘩繁鬧的夜市,人群熙熙,攘攘而行,似乎方才之事已隔數年,對此間百姓倒是半點影響都沒有。

西江拎了壺酒,懶懶散散地坐下,仰頭就郎笑道:

“這一票幹得真是漂亮!”他回頭一把摟住關何的脖子,遞酒過去。

“來來來,你我兄弟二人喝個不醉不歸!”

聽他說話如此不顧及,關何不禁皺了眉,提醒道:

“你小聲點,不怕被人聽見嗎?”

“怕什麽,他們聽不見的。”帶了半分醉意,後者舉着酒壇子,就嘚瑟道,“就是聽見了又能怎的?誰敢去胡說八道,我就殺了誰!”

關何淡淡看他:“莊裏的規矩,不接生意不能殺人的。”

“哎呀,我知道,知道。不就随口那麽一說。”西江沒好氣地拿眼白他,“這麽當真作甚麽?”

聞言,關何也沒再吭聲,只低頭望着街上人來人往。

“來,你的酒。”西江把身側的一壇子酒放到他跟前。

關何偏頭瞧了一眼,信手一提,拍開泥封,甚是賞臉的喝了一口。

“陳年女兒紅?”他擡袖抹了抹嘴角的酒水,問道,“今天怎麽這麽大方?”

“開玩笑,這生意一交手,那可是好大一筆銀子呢,這點酒錢算個什麽。”西江不以為意地靠在那屋瓦上,以臂為枕睡在上頭。

“诶,對了,瞧你平日賺得比我還多,怎沒見你用到何處去?這麽多的錢,你都拿去幹嘛了?”

“沒動呢。”關何一面說,一面低頭喝酒,“我沒處花,且先攢着。”

“喲喲喲,這是攢老婆本呢吧?”西江一副“我懂你”的表情,一巴掌就拍在他背上,“你小子行啊,這麽深謀遠慮的,比我強多了。”

這一下恰打在關何傷口處,疼得他登時悶哼出聲來,回頭怒瞪。

西江仍是笑嘻嘻地攤手聳肩,一臉欠揍的模樣。

若換做是花深裏早一拳打過去了,關何沒心思搭理他,指尖習慣性的往衣內探了探,卻沒如想象中一般碰到那溫潤之物,他不由裏裏外外翻找起來。

“怎麽了?”瞧他這般異樣,西江不由問,“你找什麽呢?”

關何微微皺眉:“我的牙牌好像掉了。”

“哦,沒準兒是适才打鬥之時掉到宮裏了罷。”西江并沒放在心上。

“我去找回來。”

“诶——”看他當真準備走,西江忙一把拉住,“才打了一場,那裏頭戒備森嚴着呢,你現在去趕着送死麽?又不是什麽大不了的東西,明兒回去找莊主再做一個不就得了。”

關何由覺不妥:“要是讓朝廷的人拾到怎生是好?”

“怕什麽,夜北不過是個別號而已,天底下叫夜北的人何其多,量他也查不出什麽來的。”西江滿不在乎地摁着他坐下,“你安心喝酒便是,天大的事,還有莊主給你扛着呢,為了個牙牌要是丢掉性命那多不劃算。”

聽他此言也有理,關何兀自不爽,将酒壇子一擡,猛灌了兩口。

夜風微涼,後背上的刀傷還在隐隐作痛,即使上了藥,依然火辣辣的疼。

他噙了一口酒在喉,正将咽下,垂眸間忽見那底下有個孩童舉着一只風筝,蹦蹦跳跳跑過去。

驀地就想起某人那個被自己弄壞的紙鳶,神色不由一沉。

“長生。”

“嗯?”西江把酒放下。

“京城裏,最貴最好的風筝,知道在哪兒賣麽?”

“風筝?”後者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你買風筝作甚麽?”

還不等關何答話,西江就笑得不懷好意道:“……那姑娘家小孩兒玩的東西,你也喜歡?”

“廢話。”他語氣不悅,“我幾時喜歡那種東西。”

“啧啧,兇什麽,不喜歡你還買?”

關何搖了搖頭,嘆氣:“前些日子,我将人家的風筝弄壞了,想着要賠她一只。”

“人家?”西江捧着酒壇,揚揚眉,湊上去,笑容淫/靡,“哪個,人家啊?你相好的?”

關何聽得微惱,抽出刀來抵上他咽喉:“要我給你醒醒酒嗎?”

“是是是。”西江拿食指撇開他刀鋒,笑道,“這麽認真作甚麽,我不過說笑而已。”

自己問他這話就是個錯誤,關何深以為然,遂收了刀,不再言語,只默不作聲地喝酒。

眼看他這般模樣,西江倒也不好再玩笑,摸着下巴想了一陣。

“既是賠人家的,去買一只有什麽稀奇?這風筝滿大街都是,要我說你就該親手做一個賠給人家,那才叫有誠意呢。”

聞言,關何微愣一瞬。

“親手做一個?”

“嗯哼。”西江挑眉朝他笑道,“放心,兄弟我定然會幫你的。”

第二日清晨,花深裏回客棧時,一推門就看見滿屋的竹篾和碎紙,一腳踩下去,還黏糊糊的,擡腿來一看,好家夥,一鞋子的漿糊……

桌上的兩人倒是聚精會神的提筆在那紙上寫寫畫畫。

“你們……”她艱難避開地上的障礙之物,好容易湊到桌前,低頭一看,愣是沒看明白那紙上到底畫的何物。

“你們這是在……畫地形草圖麽?”

關何放下筆,一本正經地糾正道:“無雙,這是燕子。”

她指着那紙,頗為震驚:“燕子能長成這樣?你欺負我是契丹人沒見過呢是吧?”

“畫得……有這麽不像嗎?”關何為難地捏着畫紙,沉默半晌後,只得又取了一張來,“罷了,我重畫就是。”

“你別理她。”西江雙手抱胸,表情滿意地颔了颔首,“我看就挺好。”

“好端端的,鼓搗這些做什麽?”花深裏自旁邊拾了一個骨架子瞧瞧看看,“在做風筝?”

“嗯。”關何點點頭,“賠給別人的。”

“又是上回那姑娘?”花深裏說着就笑出聲來,“你也真能折騰,一會兒是書一會兒又是風筝的,看樣子,你在書院裏頭倒是過得多姿多彩,滋潤的很吶。”

“別說風涼話了。”關何頭疼地輕嘆一聲,“我已經有五日沒去上學,等回去……只怕這月的課考榜文就下來了。”

花深裏随手拿了個蘋果,咬了口:“課考榜文,那是何物?”

“課考榜文就是……”

他想了想,許久後方尋得一個形容之物:

“比唐門淬毒的暴雨梨花針尚厲害百倍的東西。”

她一口果子哽咽在喉:“咳咳咳……”

書院放榜這日,君子殿門前擠得滿滿的全是人,關何站在人群最前面,把一串串的名字看下來,待得瞧見自己時,不由生出一頭的汗水來。

“啊,這不是關何麽?”

金枝正站在他身旁,招呼一打完,見他臉色陰郁,不禁問道:“你怎麽啦?額上為何出了這麽多的汗。”

“……沒事。”

他閉目深吸了口氣,從看榜的莘莘學子中擠出去,背影蕭瑟又落寞。

金枝看着奇怪,于是乎轉身在榜上尋了尋他的名字。

找了半晌,終于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看到那兩個字,她上下一掃,難以置信,又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

……除了騎射,居然全都是劣……

眼下正值下學時間,學堂裏站着的,皆是瞧了成績回來收拾東西準備家去的人。

關何從案幾下小心翼翼将那只繪着白隼的紙鳶拿到桌上,仔細用手牽了牽褶皺之處,唇邊不由浮起一絲安心的笑意。

他擡眸張望了一圈,四下裏卻沒尋到奚畫的身影。

桌前,那鐘勇謀的身側倒是坐了好幾人,交頭接耳,繪聲繪色的讨論着近來的所知所聞。

“聽說了嗎?副院士在家裏頭被人給殺了!”

旁人驚愕不已:“當真?”

“千真萬确,我舅舅是在他家做管事的,據悉好像是被人拿繩索活活勒死的,哎喲喂那樣子可吓人了。”

“怪不得方才去敬師堂,聽冉先生他們說……什麽下月初有新的副院士将來咱們書院上任。”

“啧,依我說,那也好,副院士平日裏作威作福的,板着張臉,不是罰掃茅廁就是罰抄詩經,他走了,倒清淨。”

“噓噓噓,別在那兒瞎說,叫人聽見了不好……”

“勇謀。”

一群人叽叽喳喳間,關何淡然走過來。

“啊!”鐘勇謀忙撥開衆人,“關兄弟,有何事?”

他猶豫了一會兒:“你……看見奚姑娘了麽?”

“你說小四啊。”另有人指了指外頭,“我适才見她往九龍門方向去了,你過去找找吧。”

“好的。”他點頭抱拳,“多謝了。”

“诶,客氣什麽。”

他轉身提了風筝,沿着抄手游廊就往講堂背後走。

孔子祠外,因經春雨澆灌,佳木茏蔥,奇花閃灼,假山小池,一明兩暗。正行了沒幾步就見得翠竹遮映下,那白石而砌的九龍門。

一簇桃花側,有人俏生生地立在那花下,擡手撫着花枝。

夕陽夕照,花影重疊,襯得她臉頰亦如桃李般,淺紅淺紅。

他讷讷看了許久,直到清風拂面抖得手上的紙鳶獵獵而響,關何方才回過神來,他閉目靜了靜情緒,略一颔首後,舉步便要走上前。

不想,正在這時,奚畫忽而轉過頭,朝一旁笑喚道:

“宋先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