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種子問題

第二天秋收的序幕正式拉開。

天剛蒙蒙亮,隊長李滿屯就敲響大榕樹鐵鐘,鐘聲催醒沉睡的社員,隊長大嗓門從隊頭走到隊尾發出“開工秋收啰”的號令,家家戶戶大小社員,相互高聲聊天,小點的娃娃東竄西跑,背着背框,拿着砍鐮,向玉米地出發。

秋日的夜晚雖然涼爽,白日卻還有30多度的高溫,因為怕玉米葉子紮人,穿着長袖衣服早就被汗水浸透的李小滿,在玉彎溝玉米地跑來跑去給社員們登記收獲進度表格。

“小滿,快,快幫我登記一下19號李滿喜4畝地已經收完。”李滿喜的婆娘陳春花見到李小滿走到田頭,趕緊向她擡手。

“春花大媽,就來。”李小滿拿着記錄本找到李滿喜那一欄端端正正地寫上19號地4畝已完。

“小滿寫的字真俊”李春花站在旁邊看着李小滿寫完後,笑呵呵地贊揚道:“小滿再幫我看一下,玉彎溝這邊還有沒有大塊點的玉米地,大媽家人多就挑大塊的收。”

“春花大媽,您看,這裏還有21號5畝和36號是4.6畝,地離大路也比較近,這樣子滿喜大爹他們背玉米棒子和玉米杆出來也不會太遠,您看一下要去收那一塊玉米地?我現在就給你登記上。”李小滿拿着手上的本子指給李春花看。

秋收需要社員們砍玉米稈,掰玉米棒子裝袋裝背框搬到田頭大路邊,生産隊會安排的馬車和牛車運往生産隊曬場,讓生産隊沒有出工的老幼病殘社員剝玉米皮算工分。

“你幫我登記21號吧。”陳春花看着李小滿登記上,就趕緊跑回玉米地繼續上工。

秋收玉米按每畝25工分來算,所以每個社員家庭都是全家老老少少一起出動,一個個變身“勞模”恨不得吃睡在地裏,一天賺個幾百個工分。

“小滿,這裏,這裏,”今天負責趕着馬車運玉米棒的李愛武,此刻在田頭大路站在馬車旁邊沖李小滿揮手,“小滿...小滿...我爸讓你到倉庫去。”

又給兩家社員登記好,正熱得心慌的李小滿聽到李愛武叫喊聲,忙高聲回複:“知道,等一下我就去找二爹。”

當李小滿來到生産隊倉庫外面時,看見二爹李滿屯正在跟保管員李成豐說話,旁邊還有一袋開了口的小麥,“二爹,聽二哥說您找我?”

“小滿,你來的正好。”李滿屯笑呵呵轉過身子跟李小滿說話,“剛才接到通知,說明天有兩個知青要來咱們這裏,明天你跟我一起到縣城接他們。”

“這個主意好,讓小滿跟去正好讓那些城裏人看一下,紅星生産隊也不全是大老粗,咱們深山裏也出俊鳥。”李成豐一旁贊成地道。

“就是2-3月前就要來的兩個女知青?”李小滿好奇地問道,老早就聽說要來的,怎麽現在才來,知青房子都建好2個多月。

Advertisement

“換成一男一女,男的叫林明彬,女的名方麗敏,誰球知道啥真久才來。”現在生産隊都在忙着秋收,還要抽空去縣城接人,李滿屯也是挺有意見。

李小滿在一旁抽了抽嘴,對于明天要去當迎賓不是很樂意,既然是助自己良多的二爹開口,她也就沒有推托的理由。

“好的,那我明天早上跟二爹一起去。”李小滿無所謂地松松肩。

哼,她倒要看一下這兩個知青是何方神聖?還需出動她這個“俊鳥”。

說完看到李滿屯、李成豐都抓起一把小麥種子看,李小滿也抓起一把小麥種子在手上:咦,不對,這些小麥種子怎麽活躍底那麽低?現在的李小滿對植物好壞的非常敏感,如果按100分來給種子打分,拿在手上的種子最多只有40分。

“二爹這是今年要種的小麥種子?”李小滿手裏拿着一把小麥種子指着旁邊的40多包的麻袋問李滿屯。

“對呀?”李滿倉奇怪于李小滿會什麽有此一問。

“咱們生産隊一直以來種的種子都是這樣子的嗎?”李小滿又問道。

“那能呀,咱們生産隊大半部分都是自己留種,一般只會購買一半地的小麥種子,這就是秋收玉米後馬上就要下種的冬小麥。”李小滿看種子的眼神不對勁,不知道為什麽身為種田好手的李滿屯心裏面的不安越來越大。

無論是在大哥自留地裏面看到的碩大玉米棒子,還是昨晚侄女滔滔不絕 的種田經,讓李滿屯知道李小滿可不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丫頭。

李小滿在心裏計算一番,才緩慢地說:“二爹,這個種子只能畝産200-300斤左右。”

“小滿,這...這可不能胡球說的呀?”李成豐不可至信地望着李小滿,生産隊小麥的畝産在350-400斤左右,按李小滿所說的産量,這些種子可都是有問題,對于紅星生産隊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李小滿擡起頭淡淡地望向李成豐說道:“我李小滿不是信口胡說之人。”對于李成豐的質疑,李小滿雖然能夠理解,事關品德,她心裏還是微怒。

“小滿,你不要生氣,種子好壞可是關乎我們來年的收成,這對于我們生産隊來說是頂天的一件大事也不過份,你跟二爹好好說說,這些種子咋就不好?”對于自己侄女的倔強氣性挺了解的李滿屯,連忙出聲調和。

“二爹我沒有生氣,其實你細仔觀察就會發現。”李小滿把小麥種子攤在手掌上,用手指拔拉着小麥給李滿屯看。

“這小麥種子看上去雖然飽滿,但是顏色較深,是早熟性、抗倒性的品種,這顯然是北方引進來的春小麥。而我們中原地域要種的是冬小麥,種子好但是不合适我們這裏種植,在這裏種植容易得葉枯病、葉鏽病等,可能在北方産量很高,但是顯然不合适我們這裏的氣候,産量自然就低。”李小滿把種子不合适紅星生産隊種植的原因娓娓道出。

李滿屯和李成豐也拿着小麥在手撐拔拉,聽了李小滿的話,越看臉色越沉重。兩人擡起頭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裏面看出沮喪和不知所措。

李小滿望着兩個已惑之年的男人,心裏面嘆息一聲,罷了,誰讓自己是女人來着,女人就應該心胸開闊。雖然這個世界女人是弱者,但是李小滿從不以弱者自稱:“二爹、成豐哥,這批小麥種子我建議你們退回去,趕緊重新購買,以免後悔莫及。

“小滿,這件事你先不要跟別人說,我跟隊委員們晚上開會讨論一下。”李滿屯神态凝重要求李小滿。

“二爹,我曉得輕重。”李小滿點點頭回複道。

走出倉庫門口的時候,李滿屯又對李小滿說道:“小滿,明天去接知青的時候,你注意一點,這次知青來得太突然,而且還是上面親自打電話給公社交待下來。”

“二爹,明白。”怎麽有背景還要來這個窮鄉僻壤地方?想不通。

李滿屯點點頭,對于懂事得體頭腦聰明、感覺敏銳的侄女,還是挺讓人放心的。

此時在上山生産隊一座破爛矮小的茅棚屋裏面,一位老者側躺在幹草墊,用那飽經風霜,血管突起粗糙的手捂着嘴巴不斷咳嗽。

“老師,您一定要堅持住,我明天就進城把糧食賣掉,有錢給您買藥吃,您很快就會好起來。”一位10多歲肩膀瘦小的少年,跪坐在老者身旁,不斷地幫老者順着後背,對老者說着安慰鼓勵的話,眼角兩行淚水不斷往下流、說完用另外一個手拿起衣角擦一下臉上的眼淚。

“華兒,你不要...再去山林裏...面種糧食,被..發現你不但自己...有事更會...拖累家人,為師的...身子自己..清楚,是當初....傷了肝肺...造成,你不要...再費心思,這個病放...以前慢慢調理..還有望,現在卻不行啦。”陳敏芝看着剛才捂着嘴巴的手,掌心上紫黑色的血絲,氣血不順斷斷續續地說着。

生性豁達,精通中西醫,一生精研醫術的陳敏芝立志回國報效國家,卻被最看重的弟子揭發,帶傷來到這個地方後,本以為會在這鄉下了卻殘生,一次偶遇因摔斷腿卻無錢醫冶而腿瘸的闫建華,望着少年那絕望的眼神陳敏芝忍不住憐惜開導,後來發現少年過目不忘天分極高,惜才的他又抱着病弱身體出手教導闫建華醫術。

闫建華怕老師對自己操心病情加重,連忙向陳敏芝保證道:“老師,我懂,但是人只有活着才能講其它,所以您要答應華兒一定要好起來,我也答應您以後再也不私自種糧食。”

說不種那也是哄自己老師的,如果不私自種糧食年幼的自己又能去那裏掙錢給師父看病,雖然師父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還是想養好身體跟家人團聚。

“癡兒呀...要記住你的腿要在這1-2年....內一定要去醫院...做手術,重新打斷...接骨,要不然...時間長就沒有...辦法再...糾正,你不要把錢...浪費在我這...個老頭...身上。”陳敏芝憐惜地望着男生女相、性格倔強、內心卻純良的小弟子,嘆息一聲,自己病弱越發不有使力,加上手上無藥可用,要不然區區的腿斷重接何至于要讓小弟子另尋它處醫冶。

“來,我們複習...一下昨天...所學。”陳敏芝邊咳邊教核闫建華的功課。“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髒腑之診也?”

闫建華邊擦眼淚,邊咽泣背誦:“【師曰】脈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髒腑有偏勝。氣血俱盛,.........”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真的不能給我一點意見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