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跑到母親的房間, 見母親一臉不渝的表情,王修晉立馬将那些個企圖往家裏給父親送小的人記恨上了, 開口沒提今日之事,怕惹得母親更加傷神, 只說了說他買的那些人, 至于怎麽安排, 全由母親決定, 又言過兩天他要去一趟湘城,讓母親先把伺候大哥的小厮安排了。王夫人點頭應下,不再想今日之事,家中有不少事需要張羅, 再說女兒也不急于訂人家,她就不信給女兒挑不到可心的。

王修晉出了院子, 便叫來劉姐, 問明今天都有誰帶媒婆來過。而王夫人等兒子出去了,才反應過來,她沒跟兒子講那些可惡的婦人,居然弄些歪瓜劣棗給琇芸說媒。

聽完劉姐的話, 王修晉之前強壓下的氣一竄一竄的往上升, 好,好得狠, 原本他還想着大家一個村住着,又沾着親,只要不太過份, 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有錢賺便拉扯一把村裏的人,現在看來是他心太善了。王修晉叫來管家,讓王舉業帶着管家去一趟村長家,把今日過來說媒的都是哪家人全都講明,言明凡是這些人的直系親人,打明年開始,不會他不會收他們家的米,也不會免費送蟹。不殺一儆百,當真以為他是孩子,好欺了。

劉管家雖知道了主家的身份,卻還沒弄明白更多的事,但仍認真的接了話,與小公子跑了一趟村長家。到了村長家卻沒見到人,問清村長在哪後,又由王舉業帶着尋了過去。此時村長仍在老五的三兒家中,裏三層外三層的仍是圍了不少人,大家都想讓村長罰一罰那攪家精。

有人吵着這樣的人留不得,休了得了。有人則覺得他們也不知道六叔不能納小,不知者不怪嘛。說這話的,要麽是也動了同樣心思的人,要麽與其走得近的,還有就是已經去過的,心中萬幸他們沒被拖出來說事。也有人則非常嚴厲的質問,抛開知不知情不談,一個小輩管長輩家中之事,王村裏沒出過這種不知羞恥的人,必須嚴懲,絕不能縱容。是休也好,是嚴懲也罷,總之,一定要個說法,不能把六叔一家得罪了,老六的長子在科舉,誰知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老六,一躍而上。

遠的不提,就眼前的小添丁,與将軍府家有親,自己又開了鋪子,帶着村裏人賺錢,都拍拍胸脯,誰敢說今年沒賺到錢。下種的螃蟹苗是添丁送的,沒有一分錢,等養成了卻歸他們自己賣錢,不說稻子賺了多少,單說螃蟹便讓他們賺了滿盆。怎麽着還不知足,就見人蓋了大房,換了大院,就想把人家的變成自己的?有這些心思,怎麽不用在自己家,想想怎麽能多賺錢。

明事理的人,看着那攪家精,眼裏透着股厭惡,打定主意回去後得跟婆娘說道說道,不是什麽人都能親近。

王舉業帶着劉管家找到曾爺爺,先是恭敬的向一圈長輩問好,又側身介紹劉管家。劉管家向村裏的人行了半禮,“初入王村,有諸多不懂之處,還望各位海涵。”說完客氣的話後,劉管家話鋒一轉,把小少爺吩咐的事言明,說完之後,圍過來的不少人家都炸開了鍋。

“他們做錯了事,憑什麽我們也要跟着受牽連!”大家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居然一天去了那麽多的媒婆,而是憑什麽他們要跟受累,王村百來人,都沾上親,直系親戚就更多了,哪家不是好幾個孩子。

聽完劉管事報的幾人名字,村長只覺臉上無光,其中有一人是他三兒子的大兒媳。村長面色發黑,恨不得立馬沖去三兒家,将人拎起來教訓一頓。

劉管家拱手,“諸位鄉親,律令之中有一罰,名為連坐。意思為人一人犯錯,一家人都要跟着受罰。家中小少爺只說罰直系之人,不累及叔伯之家。”劉管家說完,便有不少人收了話,不再多言,準備看笑話。

老五的三兒子先是松了口氣,之後氣得眼睛泛紅,拿起院中的農具就要往媳婦身上揮,他怕是會被家中兄弟恨死。婦人被追得不停求饒,她哪裏想了那麽多,再說她為了誰,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

“行了,早管做什麽了。”一直躲着的老五不知什麽時候過來,一聲大喝,讓兒子停了手,可眼眶仍是泛着紅。“我去老六家說道說道,罰一家便是,何苦為難旁人。”老五自覺自己有幾分面子,不想他說完之後,便被劉管家攔下。

“家中之事均有小少爺做主。”劉管家笑着開口,“列位鄉親,我家小少爺言,一直當諸位是親人,卻不想親人處處算計,心寒萬分,天下之大,何處均可安家開鋪。”劉管家說完之後,向列位拱了拱手,“宅中還有事,便先行告辭。”

“劉管家,回去和添丁說說,咱們小李村沒有背後使刀之輩,若是在王村呆得不順,就搬咱們村去!”村裏正巧有旁的村過來走親之人,自然樂得把財神往村裏拉。

“去去去,添丁也是你能叫的,快回小李村吧!”村裏的人最大的倚仗便是都是親戚,這會兒被捅破了,面上無光不計,真若是老六一家卷鋪蓋搬家,帶着別的村富了,他們到時後悔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裏咽。

Advertisement

劉管家邁步離開,王舉業猶豫了一下,沖着曾祖搖了搖頭,然後轉身便追上管家。管家并不知王舉業的身份,之前見王舉業叫小少爺小叔叫得親,還以為王舉業是未謀面的王修柏的庶長子。

回到王家,劉管家便向小少爺禀報,事已辦妥,之後問明他的住處後,便退了出去。王修晉招來王舉業,讓他講講劉管家是怎麽做的,王舉業把事原原本本講了一遍,着重講劉管家說小叔舉家搬遷的事,似有告狀之意。王修晉沒想到劉管家會這麽講,但劉管家說得又沒錯,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安家,真若是把他惹急了,大不了舉家搬進城就是。

王舉業做此舉,王修晉也能理解,畢竟村長是他的曾祖。“可是覺得劉管家的話過了?”

“他怎能說小叔要搬走!”

“為何不能搬走,我是流着王家的血,卻是不可能任族人随意欺負,誰都有脾氣了,我即有錢,有又人脈,還能為村民帶去利益,此處我住得不開心,不舒服,搬去別處,有何不可。”王修晉笑得極淡,聲音泛着輕,王舉業雖跟着父親學了很多東西,在他身邊的日子也不少,但有些想法仍如舊。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那樣,給他們些教訓,自然便老實了。”王舉業仍是不懂。

“我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遷就族人?我欠他們了嗎?”

“可,可他們是親戚啊!”

“親戚就可欺我?辱我?占我之宅,用我之金?你家的錢會放院子裏供所謂的親戚用嗎?你家會讓親戚随意去住嗎?甚至平白占了去嗎?用親戚之名,行強盜之為?”

“……”王舉業張了張嘴,“可也用不着搬走啊!”話又繞回了原點,王舉業滿臉郁悶。

王修晉笑而不語,他不能說搬家之詞不過是恐吓而已,單看他家如今的宅院,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搬遷,除非大哥為官一方,父母及長姐會被接過去,他卻不會走,甚至還會分家,誰讓他訂了門好親。想到親事,王修晉不由得皺起眉,也不知對方是圓是扁。

李菻善穩坐在馬上,随大軍班師回朝。年初邊境有賊人來犯,他便随父親上了戰場。李菻善進了軍中,從小兵做起,因從小學武,很快便成為伍長,到了邊關因其功績,從伍長一路至把總,待還朝時,已經成為千總。官職的提升,李菻善的臉上看不出喜悅,經歷邊關一戰,李菻善才知什麽叫九死一生。從京城出發,到如京回朝,最初的五人,如今只剩下他一人。

京城之內,皇子着便服守于城門口,李菻善随他日子不長,卻是入了他的眼,得知對方隐去身份,從小兵做起,皇子憂心其性命。回到京城,皇子原打算尋李菻善,為文人之院做準備,當從親随口中得知,李菻善被母逼去戰場,恨不得向父親求旨,處置惡婦。派人去李府打聽清楚,才知李菻善生母被關進宗祠,待生下孩子後便休回。皇子仍是不滿,覺得罰得太輕。心下決定,若李菻善毫發無損歸來,便不會做什麽,若李菻善受了傷,那麽他便要讓那惡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李菻善如今有了軍職和戰功,回京之時,先随軍将入了伍,聽訓之後,又有機會換衣歸家。入城門時,便見皇子立于側,李菻善仍舊面無表情,眼裏卻有濕意,要向皇子行大禮時,被皇子攔下。

“今日不便言談,明日拿令入宮。”李菻善與此前大不同,皇子心中對那惡婦記恨幾分,定不能讓那惡婦有可乘之機,再拾将軍夫人之名,若不然日後修晉進了将軍府,還不得被欺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