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胤祐聽着奴才回禀說玉玳要留宿宮中也沒多說什麽,不回來就不回來, 胤祐撇撇嘴沒說什麽但心裏還是不住的腹诽, 不就是嫌爺在家待得太久了嗎?
其實胤祐也覺着自己不大對勁,之前在征噶爾丹的路上, 心裏一直想着要是能早點回去就好了。如今回來了,舒舒和孩子也都平平安安的, 自己怎麽就提不起勁來?
“馬雲祥,送個口信到你四爺, 五爺家去, 就說今兒爺請吃飯。”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 胤祐也不是個非要往死胡同裏邊鑽的人。既然今兒玉玳不回來,那可就天高任鳥飛了。
“诶, 奴才這就去。”馬雲祥笑模嘻嘻的湊到胤祐跟前,“主子, 今兒上哪家吃去。”都是爺們, 雖說那等髒地界去不了也不敢去, 但相熟的幾家館子, 總給這些個貝勒爺們準備了助興的幹淨人彈琴唱曲兒。年後跟着聖上出征,到現在一眨眼都半年多了, 胤祐一說要請客吃飯,馬雲祥自然而然就覺着主子是要出門松快松快。
胤祐冷冷看了這小子一眼,“去山海樓吧,讓陳掌櫃把三樓準備出來。”這話一出差點沒把馬雲祥給噎死。山海樓是陳玄枳的酒樓,今兒好不容易福晉不在府裏, 出門吃個飯怎麽又選到福晉的鋪子裏去了。
不過主子說要去那就去,當奴才的好生伺候着便是。胤祐是臨時邀約,四爺五爺都是臨上桌吃飯又被胤祐從家裏給薅出來的,等到了山海樓都沒什麽好臉色。
“說說吧,咱們七爺今兒哪來的好興致,突然想起咱們哥倆了。”山海樓四爺五爺都知道,出了名的味道好,但兩人來得不多。一是因為一樓太雜,三教九流只要吃得起飯都能來,二是他家實在是很難等位子。
這家的掌櫃是個怪性子,開店第一天就把話放出去,京城裏貴人多怕便不特意招呼了。若是願意來嘗個味的,當天差個屬人奴才來排隊便是,但包場子留位子那些,就大可免了。
這麽一來,有吃這一套老老實實來排隊的,也有覺着被怠慢了不往店裏來。但不管怎麽說,山海樓憑着這一手,很早就在京城把名氣給打開了。這回老七請人在這兒吃飯,兩人都覺着新鮮。
胤祐聽着老五擠兌自己只是笑笑沒怼回去,這幾天老五找了自己兩回,都被自己給推了,他現在要擠兌胤祐也只能聽着。“五哥,這不是看您臉上的傷沒好,別到時候跟我出來出個什麽岔子,五嫂那兒我沒法交代。”
一說這事胤祺自己也笑了,之前在外邊的時候心裏只想着第二天該怎麽行軍布陣,每天一睜眼就是一大攤子事,偏生那會兒臉上的傷還一天比一天好。沒成想回來之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這傷倒是反反複複個沒完了。
胤祺這麽說,四爺和胤祐也忍不住點頭附和。幾人都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太子的事兒固然憋屈,但要說為了太子就把自己頹成這樣真還不至于。到底為什麽回來之後反而惰了許多,誰也說不明白。
“對了,你今兒怎麽突然想來這兒吃飯了,山海樓的包間可不好等,尤其這三樓平日裏可誰都沒來過。”四爺今兒能出來倒是挺高興,之前跟皇阿瑪告假說府裏孩子不大好也不是假的。
李氏生了個兒子,卻一直病病歪歪,尤其從去年入冬到現在,竟是沒幾天不要吃藥的時候。最近孩子又病得重了,四爺沒法不管孩子,但天天看着李氏哭天抹淚的樣子,能出來散散心就當換個心情吧。
“不瞞四哥這山海樓不是別家,就是你弟妹搗鼓的。”胤祐一向不多問玉玳手裏的産業,這回也是因為陳玄枳查到了太子的事兒,玉玳才一五一十的給胤祐說了。
“嚯,我就說哪家大爺想出這麽個做生意的規矩,原來是弟妹啊。那就怪不得了。”他塔喇氏跟玉玳關系好,有什麽新鮮玩意兒肯定少不了她那份。五爺已經跟着占了不少便宜了,尤其之前又目睹玉玳策馬出城救夫,在五爺眼裏老七娶的這媳婦那就是彪悍又聰明,根本不是一般人。
Advertisement
“連山海樓的掌櫃都跟別家不一樣,也就弟妹敢用。”陳玄枳那點花名在四九城還有點名氣。尤其胤祺府上有個格格也是富察家同宗的閨女,陳玄枳那些事早就都聽過了,只不過沒想到這人竟是老七家的。
“五爺說笑了,今兒不知道姑爺和兩位貝勒爺要來,也沒專門準備什麽,這幾道菜都是最近剛上的新菜式,幾位爺嘗嘗看。”陳玄枳這會兒正好帶着人進來上菜,聽着五貝勒調侃連眼睛都沒眨。
店裏的菜色每年過完年都會添幾味新的,今年大清大勝噶爾丹,陳玄枳算是應景,新添的幾味菜都是拿牛羊做底兒,十足的蒙古風味。幾人自從出了蒙古也好久沒吃到這麽地道的味道了,胤祺一邊吃得贊不絕口,一邊還問,“這手藝地道啊,陳掌櫃從哪兒尋摸來的。”
“這不咱們凱旋得勝歸來之後,總有些在兵營裏待倦了的想出來換個生活,小的店裏就招了兩個人,手藝說不上多好,就是勝在地道。”大軍得勝,将領們自然是該封賞的封賞,該升官的升官。當兵的也不是沒得這賞賜,只不過到底算不得什麽。尤其滿八旗還好說,輪到漢八旗可就只剩下點湯渣子了。
可生活還得往下過,尤其家裏還有等着養活的,總要給自己某些出路。“都是找了些關系脫了兵籍,出來多掙口飯吃。”陳玄枳說得好不避諱,但聽得幾個貝勒爺确是心有戚戚。
“人在哪兒,帶過來瞧瞧。”胤祐不知道為何就是想見見他們。既是貝勒爺發了話,陳玄枳自然趕緊叫人去廚房把人帶過來。
兩人都是兵營裏出身的漢子,見着胤祐他們也不怵,粗聲粗氣的打了個千道了聲吉祥便老實站在下頭任由這些貝勒爺們打量。
“從蒙古回來這日子過得都挺好?”胤祐看着他們衣服上的油漬和被廚房煙火紅的臉,還有些好奇。這自己哥幾個回來都跟丢了一半魂一樣,沒想到這些粗漢子竟是這麽快又過起新生活來了。
“嘿,回貝勒爺話,有什麽好不好的,不打仗了一月就那點銀錢,吃得也沒在外邊好。奴才家裏刨去奴才還有六張嘴等着吃飯,奴才多一天都不敢歇着。這回還是東家人好,不怕咱們從兵營裏出來的脾氣不好會惹事,才找着這麽好飯轍。”
在酒樓廚房幹活,工錢多少另說,反正每天家裏的嚼谷總能想辦法省出來。實在不行了,這二樓三樓包間裏的貴人們剩飯剩菜多的是,有好些一頓飯下來動都不動,帶回去熱一熱都是好東西。
漢子說話實在,幾個沒嘗過人間疾苦的皇子們聽得也認真。那漢子見他們聽得這麽入神又不喊停,還以為貴人們就喜歡聽這些,吞了吞唾沫繼續說,“不過咱這還是沒出息的活法,小的那些在軍裏沒出來的,都想着法的奔前程呢。反正過日子嘛有個奔頭就行。”
是了。過日子最重要的就是有個奔頭。之前跟着皇阿瑪出征,心裏眼裏便都是那點事。現在回來了,四爺不用愁銀子了,五爺不用天天去大營裏盯着,工部更是閑得起毛。又加上最近躲着太子,三個人的确是過得沒了前進的方向。
這話像是響在耳旁的驚雷,一下子就把三人最近要死不活的那股勁給驚沒了。這股氣兒順了,三人看什麽都覺着好,還給兩個廚子每人賞了五十兩銀子,才讓人下去。
這邊胤祐順了心,還想着等明兒玉玳回來的好好表現表現,另一邊的人在宮裏卻真不比在府裏過得好。
玉玳留在鹹福宮,晚上本以為沒了孩子在隔壁吵,也沒有胤祐那冤家纏着肯定能睡個安穩覺。沒想到這人就是不能太習慣另一個人,沒了一大一小鬧着自己,玉玳反而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成嫔看着媳婦眼底淡淡的青色忍不住笑,“昨兒誰跟我說不在府裏就最好了,這才一晚上咱們七福晉怕不是就想着要回去了吧。”
“額娘說得媳婦可不認,才沒有這麽回事。”玉玳裝傻不承認,心裏卻的确有點不放心胤祐。昨兒出門的時候他就蔫蔫的沒什麽精神頭,自己又一晚沒回去,還不知道他在家怎麽折騰自己。只不過還沒等玉玳想好怎麽找個借口回家,就有毓慶宮的宮女跟着馬嬷嬷進來,說是太子妃想請七福晉去毓慶宮坐一坐。
“額娘?”玉玳聽了這話下意識就往成嫔那裏看,這回太子的把戲外邊有心人都打聽到到底是怎麽回事,就更加瞞不過宮裏這些人,成嫔自然也什麽都知道。
“去吧,早去早回,不是胤祐還說孩子在府裏鬧着要額娘嗎,別跟太子妃一聊就聊忘了時候。”後面一句純屬瞎扯,就是給玉玳先找個由頭,萬一有什麽聊得不好的,也能找借口出來。
兒子在太子手裏吃了大虧成嫔不是不知道,可成嫔也只能裝聾作啞。哪怕康熙來看自己,她也半點都不敢把心裏的憤懑透露出來。
毓慶宮是康熙專門給太子建的宮殿,玉玳來的次數不多。跟着宮女走在毓慶宮回廊下,還真是第一次仔細打量這地方。玉玳剛踏進毓慶宮就覺得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宮裏雖說規矩大沒人敢随意喧嘩,但玉玳還是覺得這毓慶宮裏實在是安靜得出奇。宮裏來來回回走動的宮女太監,都能一丁點兒動靜都沒有,規矩得吓人。
“弟妹來了,趕緊坐下歇歇,一路過來沒熱着吧。”玉玳被帶到太子妃住的正院裏邊,剛一進門就被涼得打了個哆嗦。再看屋裏好幾盆冰,玉玳心裏不禁吐槽果然是太子妃該有的待遇。
“太子妃言重了,正好剛在額娘那兒吃了早飯,走動走動最好了。”玉玳不知道太子妃突然找自己做什麽,而且看樣子太子也不在毓慶宮,這兩公婆到底想幹嘛?玉玳可不覺着太子妃真就是想找自己說說話,況且她老公剛把自己老公氣得要死,玉玳覺得兩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找你來是因為昨兒得了兩套好頭面,本宮自己留了一套,還一套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你合适。”太子妃一貫是這麽多妯娌裏面最端莊的那一個,別說言行舉止,哪怕是就是笑,嘴角都彎得恰到好處,玉玳每次見着她都覺得跟個假人一樣。現在突然跟自己這麽親近,她只覺得脖子後邊都發涼。
太子妃賞的東西自然不會差,玉玳看着宮女呈上來的一整套頭面心裏邊只覺得這回自己可占了便宜了。但東西是好東西卻不好拿,玉玳不想再跟她繞彎子,“太子妃這賞賜太重了,要不您跟弟妹說說,是不是有什麽事兒啊。”
玉玳問得直白,太子妃臉上的僵了一下才又恢複過來。“弟妹是個直爽的性子,那本宮就直說了。”
“上回七弟過來的時候,太子許是有不周到的地方,可那天本宮正好也不在,實在是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不過說到底他們還是兄弟,弟妹回去若是能好生說一說,就最好不過了。”
太子妃的話玉玳聽得一頭霧水,這事是能拿到明面上來說的嗎?再說了太子惡心了幾個弟弟,你太子妃說得好聽是太子妃,說白了還是後宮女眷,輪得到你來平事賣面子嗎?
“太子妃說笑了,我家貝勒爺沒跟我說在宮裏有什麽不高興的事兒啊。不過許是七爺覺着我什麽也不懂沒跟我說,太子妃是聽太子說了什麽嗎?”玉玳這話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了,可惜這糊塗太子妃也沒法挑明。
況且太子也沒跟自己說那天的事兒,只不過太子妃石氏看着太子最近一直還跟康熙那邊犟着,不知怎麽就想到這個辦法。她以為只要下邊幾個貝勒消了火氣,再到毓慶宮來走個場面,自然皇阿瑪那邊也就不會再抓着這個事不放了。
玉玳沒想到平時看着端莊賢惠的太子妃居然是這麽個性子,這事且不說辦得有多蠢,就憑她伸這麽長的手,怪不得太子不喜歡。既不是一路人,玉玳沒坐多久便從毓慶宮出來了。出來之後馬嬷嬷就在外邊等着,說是成嫔說的不用再回鹹福宮,現在天氣熱直接出宮就好。有什麽事,下回進宮來再說也是一樣的。
玉玳明白成嫔這是怕再留在宮裏又出什麽岔子,便點點頭出宮回府了。府裏胤祐一點不知道那些事,想通了的七貝勒現在心情挺好,聽說玉玳回來了還專門走到院門口來接人,看着臉黑得跟鍋底一樣的玉玳都愣住了。這才一天功夫,兩人的臉色怎麽就掉了個了。
今日份碎碎念上線。一直有小夥伴問更新時間,我基本更新時間都在晚上十點到十二點之間。(本來想說十點,又老是趕不上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