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慶朝的早朝,從來都是在争吵中過來的,反正屠允上朝的記憶裏,就沒有不吵的時候。
不同的是,以前,他是站在龍椅下,大臣吵的他想睡不敢睡,被發現了會被上至父皇、下至兄弟大臣群嘲,然後別想有好日子過。
現在,他是坐在龍椅上,大臣吵的他想睡不能睡,被發現了分分鐘有衛道士去撞柱子規勸他不要做一個沉溺于享受的昏君。
攤手,屠允現在已經可以波瀾不驚了。
反正他自從做了皇帝之後,就沒有一件事情是做對過的。
之前太上皇、兩位親王都看他不順眼,然後這些大臣大概是習慣了自己做什麽都不對吧。
即使太上皇退居別院,兩親王謀逆自裁,到現在都沒有反應過來,一個人坐在最高龍椅的自己是至尊的帝皇吧。
只是今天早朝的主題卻莫名的統一,都是參林如海的。
“臣要參江蘇巡撫林如海囤積巨量鹽糧,意圖謀反,請陛下聖斷。”
這是戶部的,為首的是戶部侍郎,太上皇的死忠。
前些天,一直吵着國庫沒有錢,糧食都調去幹旱災區,去沿海和邊城的軍糧要緩緩,這不,都商量了三天,緩了六天了,結果還沒有出來。
林家自作主張地,都已經把糧食都從江南開始調向兩個開戰的地區,估計兵将們都已經吃上了。
太上皇這是看着他成功的把最頭痛的糧草解決了,惱羞成怒?
啧啧,要你們做事的時候推三阻四,現在人家林家出錢又出力,都要成功了,就想出來摘桃子了。
想得真美。
揮揮手,讓他站一邊先,緩後再議。
Advertisement
屠允表示,你們能緩,身為皇帝的自己也是能緩的。
拖延什麽的,我比你們更理直氣壯。
“臣要參江蘇巡撫林如海私設私塾,有朋黨之心。江南如今都只識林家私塾,只認務實之道,長此以往,将無人再識孔孟之道,有違國本!”
第二個出列的是工部尚書,前一段時間看上了林煜林昀帶到禦書房的水車模具,大義凜然的想讓林家上貢朝廷,他們也很賊精,不僅看上了水車,還有林家私塾裏面發明水車的人才。
可惜,被林煜和林昀兩小兒群嘲了,讓工部所有人成功成為只會搶奪別人成果,卻不懂得自我發明創作的強盜。
而水車的創作者,則更加幹脆,表明他無意官位,只想寄情于山水,有空搞搞創作就好,感謝朝廷厚愛雲雲。
好說話地讓工部一群人挽回了小小面子。
自家熊孩子反饋回來的消息則是,那個水車的創作者,是覺得朝廷的的待遇太差,要求太多,還一副高高在上,才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他又不是腦子範抽找罪受。
對了,自家的熊孩子也是對工部群嘲的其中一人,說他沒腦子還妒忌賢能的那個可憐人。
雖然是事實,但是太直接了一些。
反正,屠允是覺得很爽的。
孩子還小嘛,沒辦法。
同樣的也是,點頭,表示自己知道,先一邊站着去。
“臣要參江蘇巡撫林如海重商抑農,如今江蘇府內,十室九商,國無農不穩,長此以往,大慶危矣,請聖上明斷。”
第三個出列的是大理寺的宗令,太上皇的弟弟,他也要喊一聲皇叔的人。
林家怎麽把他也惹到了?
屠允有些懵然的看向旁邊的戴權。
戴權遞上溫熱的茶水,小聲的提醒:“貢品股權紅利。”
哦!
原來是這個。
屠允是知道的。
這個宗令的夫人,看上了林家的幾個貢品品牌,不滿足林家之前約定好的分紅,聯合了好幾個皇室宗親,還有好幾個貴勳家,想着人多勢衆的,想把林家的幾個金雞蛋給瓜分了。
在皇後設的好幾個宴會中,公然的為難林家的嫡女,他的未來兒媳婦,可惜,全都被他那兒媳婦恁回去了。
據說當天就請太醫了。
他家熊孩子還再他面前說了好幾次。
說他媳婦多麽霸氣的拒絕了一堆老妖婆的請求,甚至直接把所有貴勳的分紅全部都撸了,送給皇後,請皇後以她的名義,成立皇室慈善堂,用于照顧那些孤寡婦孺,病弱殘障之人。
屠允記得,昨晚還親自慈善唐給題字了。
皇後幹勁滿滿的,他當然得支持。
明顯的,皇後對兒子選的兒媳婦更加滿意了。
“你們徒家的男人看媳婦的眼光,都不錯。”
想起皇後愛妻難得贊揚的話,屠允整個人都有些蕩漾。
面無表情,揮手,站一邊先把。
下一個。
“臣要參江蘇巡撫林如海聯合駐防海軍強搶商人財物,并公器私用,謀取暴利。”
這是兵部的司馬。
有完沒完的!
這個司馬的親弟參與了這次沿海的反攻戰,也不知道林如海是怎麽辦到的,瓊族的人剛到他地盤上,就被漕幫的人截住,還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他們的族長已經被活捉,現正在押解回來途中。
沿海的動亂,就這麽戲劇般的結束了。
屠允也很是意外。
更意外的是,在漕幫的幫助下,沿海的水軍直接開到了外海,直接殺到了瓊族的主島上,東都之危當然兵不見刃的就解了。
東都的承諾回歸書和東都少主,已經在來的路上。
一時大慶國威再回盛勢,蠢蠢欲動的西南諸國也安定下來了。
如此大功,本該是雙贏的事情,可是林如海硬是做主,把這次收獲所得,除了朝廷應該所得的份額外,全都給漕幫他們了。
真正的一個崩都沒有留給水軍将領那種。
參戰的水軍當然很是不滿,但是林如海承諾,除了這次瓊族所得,其他的所得,他不再幹預分配,各憑本事。
水軍們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有本事有頭腦的水軍領會了林如海的用意,磨刀霍霍,以清除水匪海盜為由,磨刀霍霍向大慶朝周邊國家沖去,反正只要不是本國人,海盜還是大大的有的,沒有創造情況也要讓它有啊!
林家友情提供漕幫的技術指導與地圖,前線傳來消息,收獲——豐厚得吓人。
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像兵部司馬親弟這種,純屬是靠關系前去混軍功和拿好處的,沒法像那些有真材實料的水軍那樣,揚帆出海找財路,只能灰溜溜的回來。
軍功沒有蹭到多少,實際好處更是沒有,對比現在在海上賺得盤滿缽滿的其他水軍,兵部司馬當然有意見。
屠允點頭,表示知道。
下一個。
“臣要參江蘇巡撫林如海擾亂綱常,公然允許婦人不守婦道,不守女戒,如今江蘇境內女戶盛行,長此以往,牝雞司晨,綱常錯亂,有韋國體。”
還真是沒完沒了了。
這是禮部的老尚書,可以算說是經歷三朝了,怎麽連他也盯上林如海了。
哦,不要想多,這個能經歷三朝的老尚書已到花甲之年,并不是有多有才,是真的老古板老儒生一員,重點是,他真心守禮刻板到極致。
平時,有事沒事都從不出聲,基本上就是一布景板的存在。
“老尚書~其他幾部的大臣倒是事出有因,如今連你也參林如海,我倒是覺得好奇了。”
這位與世無争的老尚書應該與林如海完全沒有什麽交集才對的吧。
而且,不守婦道什麽的,你一老到幾乎站不穩的老人家來參,這搭配很是神奇。
禮部尚書當場灑淚,一一訴說了他的委屈。
他苦啊!
咳咳,不對,是他兒子的委屈,他兒子苦啊。
老尚書只有一兒,當年挑挑揀揀為他聘了江南書院院長之女為妻,可惜他們夫妻二十多年,妾也納了六個了,就只生有一個嫡女,如今已經出嫁,對象是她外族父的關門弟子。
兩年前,老尚書本以為他兒子合該命中無子,已經打算從祖中過繼之時。
一個外室帶着一個已滿十歲的兒子前來認親,證實是他的孫子,親孫子啊。
本來以為媳婦一直是識大體的,會為了他們家的傳承,認下這個外室子,沒想到,兒媳婦二話不說,就和兒子和離了,一點都不顧及他們家面子和傳承,打點好嫁妝就翩然而去。
如今已在江南立個女戶,靠教習女子為生,還頗有名氣。
一打探,才知道,如今江蘇一帶,女子立戶成風,許多女子甚至頂立門戶,不顧男女大防,抛頭露面做營生。
最可怕的是,林如海居然公開支持,他的夫人甚至為這種風氣添磚加瓦。
原以為和離後會過的無比艱苦的兒媳婦過的富貴悠閑,有滋有味,他歡喜認回的那個孫子,卻因為一場大病而去了,兒子則從此一蹶不振,借酒消愁,家中境況日益沒落,這也是老尚書花甲之年依然堅守在朝堂的原因。
要養兒子啊。
屠允:……
兩年前的事情,你現在想起來參林如海?!
而且,為什麽我聽到的版本不一樣,屠允雖然不想承認,他對這位老尚書比較禮貌的原因,是他作為皇子時期,這位老尚書給他開了不少方便之門。
他聽到的版本是:因為一個私生子,妻子直接和離了,帶走了所有嫁妝,讓原本靠媳婦嫁妝食飯的尚書家,開始一天比一天更貧困的生活。
扯太遠了,看到要參林如海的人都發言完畢。群臣默契的齊聲高喊:“請陛下聖裁!”
很好,勸說完畢,現在開始逼迫了。
面對滿堂的文武大臣同仇敵概,屠允心裏怒極,卻一絲都沒有漏出,臉上依然是好好皇帝派的車有沒有問題。
“愛卿們的意思朕都知道,但是,如今正在重要關頭,朝廷要穩,不适合大範圍的調動啊。”
況且,如果可以,屠允覺得他更家想把他們這些無端生事,倚老賣老的臣子先換掉。
沒有生氣!
屠允覺得自己的脾氣又升華了:“等戰事完畢再說吧。”
最起碼,林家還是向着大慶朝的,不像他們,打着為大慶朝的口號,不停地往自己的口袋裏面劃拉,生怕自己吃虧似的。
“現在只有原告,戴權,你去請林家長子來吧。”
畢竟雙方也要辯駁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