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上皇故去,國不可一日無君,幸好的是,今上已經登基多年,并不需要重新舉辦登基大典,所以一切都無驚無險的有序過渡了。

如果之前朝臣們覺得頭上攤着兩層上司是種煩惱,現在就覺得還是有兩層上司的好,現在的平穩過渡,可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經歷過的,是大慶之福。

百官們頭一次覺得,其實太上皇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政權的平穩交替讓他們少了多少煩惱。

頭七過後,朝會依舊,朝廷很快就恢複了秩序,政事一切整整有條。

即使新任的吏部尚書,上朝的第一天,就燒起第一把火,一上任就把戶部尚書在內的一批朝廷重臣抄家流放到了東北和南海。

理由是很是充足,屍位素餐以及公器私用、貪污受賄。

雖然這批人就是當初就是參林家參得最活躍的那批,可是擋不住人家新任的吏部尚書有憑有據啊。

因為在國孝期間,所以皇帝陛下大度的,沒有讓大慶朝發生大範圍的流血事件。

所以,頭七後第一天,新任吏部尚書林如海成功的達成了百人敵和千人仇的稱號,全大慶的官員,除了皇帝陛下,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他了。

因為,這位吏部尚書真心太較真了!

貪污一文錢被他知道了,他都會揪着你不放的那種。

誰叫他林如海現在敢認大慶第二富,就沒有人敢認第一呢。

其實……

大概皇帝陛下也不怎麽喜歡這個吏部尚書林如海。

據說,第一□□會下朝後,皇帝陛下與新任的吏部尚書在乾清宮議事時,雙方發生激烈的争吵,期間還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

吏部尚書離開乾清宮的時候,臉是腫了的。

不出意外的,聞風起意的大臣們很上道,第二天,彈劾新任吏部尚書的奏折堆滿了禦桌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幸好,第二天并不是例行的大朝會,只是在乾清宮與大臣一起日常議事。

不然,皇帝屠允肯定他又會被群臣跪着逼他處理他的新科狀元了。

沒錯,這些奏折,全是參林如海教子無方,林昪目無法紀,公然毀壞天牢,私自攜帶重犯離開的折子。

對此,皇帝陛下莫名的心虛……

不自覺的坐直,可惜扯動身上的傷口,差點沒忍住發出嘶聲。

不過,幸好最好忍住了。

媳婦下手有分寸,可是林如海卻沒有,那混蛋除了不敢打臉之外,自己身上沒少被揍。

娶你女兒的是屠徒那個臭小子,下旨的是不靠譜的太上皇,他只是下了一道百日內完婚的旨意而已,他多無辜。

當然,屠允看着林如海頂着一豬頭臉議事,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不過,讓他心虛的卻是,他截住了前去布置天牢的人手……

咳咳……

起先,他真的是在思考怎麽跟那孩子解釋而已。

畢竟,大慶這麽注重孝道,如果衛家一家都獲罪,而铮兒卻依然做着高高在上的公主,安然的享受着榮華富貴,那他的名聲會臭成怎麽樣,全大慶的人都會認為他賣父求榮,不認祖宗了。

不過要是铮兒成了“林家婦”就不同了,其中可以操作的範圍就大了,因為嫁了人後,女子就不屬于娘家了。

屠允第一次覺得他家過世的父皇,坑也有坑的靠譜的時候。

只是要委屈铮兒,要先“嫁到”林家了。

也是因為這樣,他才和林如海打出火氣來了。

一個因為要嫁外甥,一個因為要嫁女兒,都覺得虧了。

到後來,憤怒得很,就真的忘記正事了。

自己養大的孩子自己知道,衛铮那孩子有多喜潔,他當然知道。

真真的是一絲的髒亂都不能忍受的,在天牢他怎麽能受得住。

枉費他還特意問林家借了人手,想弄個盡善盡美的牢房,再親自去解釋的。

沒先到,牢房就被拆了。

屠允雖然知道他借林如海的手把朝臣清出一片會受到反彈,可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厲害。

替補的那些官員都是他這些年來觀察過,真心做實事的,并沒有和太上皇弄的烏煙瘴氣的朝廷同流合污的一類人。

原來太上皇還在,他不敢有大動作,現在,壓在頭頂的大山沒有了,他就直接清掃了。

才開朝第二天,兩孩子不過是拆了一座天牢而已,用得着那麽死抓着不放?

好吧,随意拆朝廷的舊房子是不對的。

皇帝陛下理所當然的認為,絕對是因為天牢太舊了,所以才會塌掉的。

你說人家林昪一書生拆了天牢,不是扯談嗎?

皇帝陛下拒絕接受那風度翩翩的狀元是個力大無窮的武夫這事實,也下意識的忘記了曾經在林家看到林家幾兄弟過招的事情。

成堆的奏折不能不處理,思考片刻,屠允決定把皮球踢給林如海,兒子是林家的,外甥也将要是林家的,架也打完了,相信他會有辦法的。

“林愛卿,這些折子,你怎麽看。”

然而,這系列的動作,落入一起議事的群臣眼中,就是陛下滿面的怒容,因為忌憚林家的權勢隐而不發,還要為了平衡朝臣而努力做出和煦的表情。

林如海這一動作,留下的都只有兩類官員,一類是真的沒有把柄,兢兢業業的官員,一類是完全找不到把柄的,老奸巨猾的官員。

而刷下的去一大批官員,換上來的都是在朝廷中公幹了多年,卻依然沒有升遷的中底層老實副手。

這些人當然有能力,基本上,每個部門都是靠這些中底層官員支撐運作的。

但是,這些老實副手都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就是與林家的關系,是債主與欠債人的關系。

更別提,身兼要職的,基本上都欠着林家五年以上的勞力……

林家現在在大慶朝的聲望,根本無法撼動,特別是在江南與邊城,兩場戰役下來,即使什麽都不做,林家的聲望都是如日中天。

昨天,林家的夫人,因為未來媳婦獲罪被扣押天牢後,往皇宮送來的聘禮就震驚了整個京城。

已故的太上皇同時為林家的嫡長子嫡長女賜婚,一個娶當朝公主,現在衛家嫡長女,一個嫁給太子,作為太子妃。

大臣們想,皇帝陛下将衛家女壓入天牢,實際就是為了打壓林家。

然而林家到天牢搶人,送嫁妝是為了打皇室的臉。

現在,群臣們都為陛下抱冤,才走了太上皇,有來了一個林如海。

這皇帝也做的太憋屈了。

林家夫婦為了保住親生女兒的太子妃地位,根本一點都不介意為過繼來的長子娶那麽一個“媳婦”,林家狼子野心,所圖甚大!

目的是什麽,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可惜,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他們都不太能理解林家人的思維。

林如海看都沒有看那一疊壘得高高的奏折。

很光棍的出列跪下,頂着一嚴肅的豬頭臉:“臣教子無方,臣認罪。”

預備讓林如海找理由的皇帝:……

準備為了陛下與林如海互撕三百回合的大臣:……

認罪如此幹脆利落,我們會很難做的。

“臣的犬子的确是去探望了他未入門的媳婦,突然發現兒媳婦因為太上皇過世,外加長途跋涉,累倒了,幾位大夫表示,牢房不适宜養病,因而情急之下,誤拆天牢,臣認罪。”

林如海發誓,他這樣說,真的是因為被林昪的做法氣到,拆天牢、擅自把重犯帶會家中,這是正常人會做的事情?

不過身為家長,也只能努力找借口,為小兩口彌補而已,順便,也是氣氣端坐上位的甩手掌櫃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果然臉黑了。

摔,不用你提醒,我都知道,是我的失誤,反複提醒我,找打是吧。

林如海挑眉:來就來,誰怕誰?!

“好好好……林卿家這麽坦誠就好,那麽就罰你們林家交付重建天牢的錢財,罰俸,三年立刻把犯人移交天牢,如何?”

林如海不說話。

我要申請辭職,明明已經把重傷折子遞給你了,居然還給我玩千裏傳旨,坑我到吏部尚書這樣一個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兒子已經成人娶媳婦了,他要辭官歸隐!

兩場大勝仗,大慶疆土擴張了,正需要調派人手的時候——

這種特殊時期的吏部尚書,誰想上,誰上!

群臣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林如海這是擺權臣的架子,不肯認罰了。

皇帝知道他的意思,可是他不能放人啊,滿朝文武,找不到幾個能用得順手的,不坑你坑誰!

“科舉已經過了,我們商量一下殿試吧,林卿家,太子年幼,正需要人引導的時候,朕只能辛苦你兼任太子太傅一職,可好。”

我退一步,把你兒子也弄來,我兒子也給你□□,可以了吧!

林如海勉強覺得可以接受:“臣遵旨。”

這一刻,兩位家長的思想神同步了:為難不了老子,我還不能折騰你家小子,讓你見識一下熊孩子的威力吧。

兩人交鋒完畢,可是乾清宮的官員心中卻是驚濤駭浪了。

林家的勢力已經膨脹到,需要陛下主動退讓的地步了嗎!

他們仿佛已經可以看到,未來外戚專權的局勢了。

而此時,林昪和衛铮還窩在林家主院裏,唯一一張舒适大床上。

剛睡醒的衛铮,正皺着眉拿着林昪給他的地圖,沒錯,就是曾經林昪曾經打算送給衛铮的那幅。

“你說你的人已經到達海外那塊無人島嶼了,與圖上畫的一致,疆域接近大慶地域的一半?而且島嶼上的資源異常豐富?!”

林昪點頭,他只是根據以前研究古地球歷史的地圖派人去找的,沒想到真的找到了。

消息一傳來,他就迫不及待的和媳婦分享了,多麽适合我們兩人成親之後煅煉的地方,絕對不會有人打擾。

“然後呢,你打算做什麽?”衛铮木臉,算是對林昪屯地的愛好有了新的認識:“林家打算自己消化掉?”

林昪懵然:地又不能吃,怎麽消化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