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導演組在鏡頭裏看到邵謙出現時紛紛大吃一驚。

他們原本是打算讓蕭淩和齊禦在村裏呆一陣的。

導演組預測齊禦蕭淩很可能會為了完成任争執起來, 這樣可以吸引觀衆眼球。

畢竟他們兩人個性南轅北轍,共事起來不争吵是不可能的。

只是……這齊禦的脾氣也發了, 争執也算發生了。

結果蕭淩全程平靜對待, 與其說他是在和齊禦争吵, 不如說……

熊孩子無理取鬧,蕭淩苦口婆心教育孩子為人處事?

這壓根不像隊友撕逼, 分明就是家庭教育短片啊!

邵謙加入進來後,更像兩個成熟的大人一起教育熊孩子了!

一個導演納悶:“蕭淩認識邵謙嗎?”

另一個人道:“你應該問邵謙是怎麽認識蕭淩, 還這麽熟悉的樣子,聽說蕭淩解約的時候邵謙也出來支持他了。”

“邵謙不會真的幫他們吧……”

統籌部門憂慮更實際的問題:“邵謙入鏡了算不算客串我們節目,我們到底要不要給他發薪酬啊?他身價很高的!”

導演:“……”

……

聽邵謙說,他是來拍攝一則有關銀華村的公益宣傳片。

Advertisement

今天是來采景, 選題, 以及試拍的。

齊禦還在糾結要不要合作的時候,蕭淩大大方方地表達了他們眼下遇到的困難。

邵謙當即表示沒問題。

其實,他方才遠遠地就看到了蕭淩身後跟着兩個跟拍攝像, 一眼就明白是來做節目的。

蕭淩得知邵謙還沒有選題後,提議大家一起在村裏轉一轉找靈感。

直播裏的觀衆同樣驚訝邵謙的出現。

【這裏怎麽會有邵謙??】

【齊禦亦步亦趨跟着蕭淩走的樣子真像他的傻蛾子,我有個朋友是《這次輪到你》的後期君, 說他們倆參與了第一期,而且在節目裏有段非常精彩的表現, 好好奇哦。】

【蕭淩不是都退團了嘛,怎麽還捆綁着前隊友不放啊?】

【給錢的工作為什麽不幹?不讓淩淩工作你給他錢嗎?】

……

這座村子因為偏僻,出村沒有通大路, 交通不便,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裏剩下的都是老年人。

又是落日時分,村民都從田裏回了家,老人都搬着板凳坐在門口曬太陽。

蕭淩他們經過的時候,有一家門口正坐着一對爺爺奶奶,看着他們幾人笑得一臉慈祥。

蕭淩:“我們去問一下,能不能在他們家裏取景拍攝吧。”

齊禦立馬表現:“那我去問。”

他獨自走到老人身前,大聲問:“我們能在你家裏取景拍片子嗎?”

老爺爺笑着看着他,沒說話。

齊禦又只好大聲問了一遍:“能在你家子拍個短片嗎?”

這回老爺爺點了點頭,大聲回了:“啊,我吃飽啦,你吃了嗎?”

齊禦:“……”

齊禦只好回頭看了一眼蕭淩,見蕭淩一臉挪揄,只好不服氣地繼續用手比劃起來。

他先是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蕭淩:“我!還有他!我們想拍節目!可以嗎?!”

齊禦向着老人的家裏點點頭,再用自己的手比劃出兩個“八”字,兩個“八”重疊扣在一起,做成一個拍照的手勢。

老爺爺這下子明白了:“噢噢,你和你爸爸想去我家吃飯?可以啊,鍋裏只剩糊湯啦!”

齊禦:“……”

他無奈地轉頭向老奶奶尋求幫助。

結果老奶奶說:“你爸爸看起來真年輕啊!看着比你還少年呢!”

齊禦崩潰了。

蕭淩走了上去,半蹲下,沉穩而友善的問:“老人家好,我們是來做節目的。路過這裏,看到您家裏的院子很美,我們可以借拍一下嗎?”

爺爺奶奶一見這麽俊俏的小夥子,不管聽沒聽懂說啥,先點頭再說。

蕭淩笑眯眯地回頭指了下邵謙,邵謙立刻走過來,捧起手裏的相機,同樣笑出了國民主持人特有的真誠。

奶奶眼睛瞪直了,直接微顫顫站了起來:“你是小、小邵!”

她狠狠拍着旁邊的老爺爺:“你看!小邵來了!是春晚的那個小邵!”

奶奶立刻拉着邵謙的手不放。

“小邵啊,我還記得你二十年前第一次上春晚的樣子啊,你還記得嗎?哦,對對,我家裏還有你的挂歷呢!”

奶奶一臉迷醉,別說讓邵謙他們拍院子,住也可以啊!

彈幕笑裂了。

【這……就是國民主持人的威力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哪怕到了八十歲,追星女孩永遠是追星女孩。】

【我們追星女孩八十歲也不會爬牆噠~】

齊禦和蕭淩在村莊轉了轉,決定和邵謙合作拍攝風光宣傳。

只是宣傳點應該是什麽?

齊禦:“可以多多宣傳他們用高新電子設備的樣子,總不能真的拍出一副很落後的樣子吧?我身上有游戲機,可以拿給他們擺拍。”

蕭淩卻不贊同:“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既然要宣傳就不該評斷落後與否,我覺得表現出他們原本的樣子就足夠迷人了。”

蕭淩在爺爺家廚房裏發現了竈臺,讓他感到有點親切,這是他那個時代留下的産物了。

盡管他還做太子時,不可能親自用過這些,但因薛聞疏的教導,他對民間的一切都有所了解,使用的方法自然也知道。

邵謙終于擺脫了追星奶奶,聽完了蕭淩的思路也肯定道:“田園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遺産,我們就拍這個主題吧。”

齊禦見邵謙贊同,內心再不願意,也沒理由反對:“那這竈臺誰會用啊?”

“我。”蕭淩道,“不過……我目前只會蛋包飯……”

齊禦:“邵謙拍攝,你做飯,那我幹嘛?”

“你嘛……”

蕭淩上下打量了幾遍齊禦後,給他安排了最适合他的工作。

求得主人同意并給予報酬後,他們的拍攝開始了。

邵謙手捧攝影機,自己開始念白。

“在高速發展的城市生活外,也留存着中國最古老的生活方式,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人們遵循傳統,溫柔度日,而大自然也會給予溫柔的人們最特別的饋贈。”

在邵謙富有磁性的旁白聲中,蕭淩點起柴火,開始細心的燒水做飯。

鏡頭裏,飯香和着農村特有青草香味透過鏡頭撲鼻而來。

【啊……淩淩居然會做飯!】

【姿勢搞得像要做大餐一樣,結果還不就是個蛋包飯。】

【我明明是來看撕逼的,怎麽看蕭淩做飯給看餓了?讓我去叫個外賣先。】

門外,另一個人趕着牛回來。

齊禦戴着從爺爺那借來的草帽,披着奶奶熱情贈送的圍巾,肢體僵硬地牽着牛回來了。

【我靠那是齊禦嗎?哈哈哈哈為什麽他和放牛結合起來的畫面會有一股詭異的萌感??】

邵謙繼續旁白:“放牛娃小齊被空氣中的香甜吸引,回到了家,門前的燈光正在召喚着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帶給人們的生活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現代生活讓人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懷抱,而在這裏,這份繼承自千年之前的生存哲學,依然在僻靜的村落裏悄然上演……”

【放牛娃小齊是要笑死誰?!】

【嗚嗚嗚這個文案寫的真好,我想回老家看爺爺奶奶了……】

【完了,邵謙的聲音一響起來,我就感覺餓了。】

【這個文案誰寫的啊?超級感人啊!】

【肯定是邵謙呗?難不成蕭淩齊禦寫的嗎?!】

鏡頭下蕭淩端上晚飯,招呼爺爺奶奶來吃。

四個人和小狗一起,在晚風和燈光中笑着吃了起來……

“好的!卡!”

邵謙看着自己的傑作深感滿意:“之後再剪輯一下,配上一些緩慢抒情的BGM就差不多了。蕭淩,謝謝你寫的文案,到時候我會在片尾制作人員列表裏寫上你的名字。”

蕭淩一笑:“沒關系,我也是頭一次寫這樣的文字,邵先生覺得可以用就太好了。”

誠然,這還是他的第一份非古文作品,可見最近的有關現代文字的學習有效果。

視頻外一聽這番對話也炸了。

【剛剛說文案是邵謙寫的人呢?給我出來打臉!】

【他不是沒上過大學麽?】

【沒上過大學又不是沒上過學,還有完沒有完了?!】

【嗚嗚嗚淩淩崽崽寫的真的太好啦!看得出是對這片土地有深深感情的呀。】

之後,邵謙在媒體車裏現場剪輯宣傳片,蕭淩坐在一邊提出意見,而他提出的意見總是恰到好處,又不會過于指手畫腳而惹人生厭。

觀衆們看到的永遠是節目的成品,這是他們第一次能看到節目從選題、拍攝到剪輯成片的過程,一時覺得非常新鮮。

有影視大V截圖在微博賣起了安利,越來越多的人湧入直播。

直播間裏原本有四個鏡頭,分別放着夏諾單人,賀憐和辰青陽組,白小飛和陳墨組,蕭淩和齊禦組,觀衆可以任意選擇一個鏡頭看。

原本是夏諾單人鏡頭人氣最高,賀憐組排第二,蕭淩齊禦排第三。

夏諾的視頻裏就他一個人,接了給外國人做導游的任務,再度樹立了暖心靠譜的形象。

賀憐和辰青陽到時候已經沒管任務,而是專注刷CP了,賀憐撒嬌表示腳疼,辰青陽背着他走,引起一片CP粉的尖叫。

白小飛與陳墨最符合節目組的初衷,因為路線圖的分歧,男團偶像在線撕逼也吸引了一部分人群。

四個視頻裏展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四種風格。

結果到了中期,蕭淩組視頻的熱度慢慢起來了,之後一路攀升,兩個小時後躍超越其他三組正式升到熱度第一。

在成功完成了十萬點贊後,完全沒有停止繼續攀升的步伐。

等到蕭淩那邊快收工,他們組的直播視頻已經收獲了五十萬點贊!

大大滿足了節目組的預期!

彈幕評論更是贊不絕口。

【嗚嗚嗚,果然比起撕逼,我更喜歡看沙雕種田流!】

【落日的村莊看着好治愈啊……這是哪兒啊?放假了我帶爸媽去看看。】

【剛開始還以為齊禦和蕭淩會吵起來呢……最後怎麽成了美食節目?】

【我想吃蕭淩做的蛋包飯!!!】

【這個蛋包飯的手法有點像某個美食博主……有木有人同感?】

……

蕭淩齊禦組完美完成任務,收到了節目組物資和地圖,還給派了輛車送他們前往下一站。

齊禦看着邵謙最後剪輯的成品第一次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蕭淩在旁收拾行李,說道:“你看,是不是遇事只要去考慮如何去做,如何做好就行。盡了人事,天命總會給予最好的安排。”

齊禦“哼”了一聲:“你勉強說對了一次。”

齊禦心裏突然升起一股詭異的念頭:蕭淩講話确實很有道理,其實他也沒有那麽讨厭吧。

邵謙還要在村裏再呆兩天,蕭淩齊禦和他告別後,坐上節目組的車前往下一站。

臨走前,蕭淩給借住的爺爺奶奶打招呼。

奶奶握着蕭淩的手笑眯眯說:“還要常來坐哦。”

蕭淩溫聲:“好的。”

【怎麽回事?奶奶是從邵謙爬牆到蕭淩了嗎?】

【說好的追星女孩八十歲也不會爬牆的呢?】

齊禦本來已經累的上車了,看到蕭淩眼神示意,只好過來也和爺爺奶奶打招呼。

爺爺倒是一點不介意齊禦的态度,還很開心地說:“小夥子啊,要記得帶你爸爸再來玩啊。”

齊禦“……”

……蕭淩果然還是很讨厭的很!

蕭淩齊禦回了城市,入住了一家節目組租的小別墅。

其他三組完成任務的花了挺長時間,等終于來到別墅的時候,幾個人心情都不怎麽好。

導演組告知,七人要在同一個屋子裏共同住一段時光。

從“驢友”變成“舍友”,七人同住,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加上累了一天,矛盾肯定會很快爆發。

圍觀群衆興奮了。

【正片終于開始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容枝兮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容枝兮、簡清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勳笙。 46瓶;西瓜不是冬瓜 30瓶;乜獄 16瓶;瑄、初冬十月、宋朝槿、不是小甜餅不吃 10瓶;恭彌大大☆~丸子 5瓶;歐菲北極絨 4瓶;りよっ、伊歸未歸 1瓶;

淩淩寫的那段文案我參考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文風(是風格,不是內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