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屠城之謎
初雪出長安,萬家砌玉磚。
午後寒梅融雪, 李景珑與鴻俊來到兵部花園內, 梅花芳香之中,數名大臣正圍坐飲茶,列席者乃是刑部尚書溫侑、一名三品紫袍大員、太子李亨赫然在主位上, 見李景珑時便略一點頭, 說:“景珑, 鴻俊, 坐。”
“……這已是本月接獲的第四起軍報。”
碧綠茶水入碗,刑部尚書溫侑将茶碗遞給李景珑, 李景珑便轉手遞了給鴻俊, 鴻俊還念着青雄說過的話, 與昨夜重明的離去,心情頗有點郁郁。
坐在太子下首的, 乃是一名身穿紫袍金绶的大官, 李景珑卻是識得的,昔時自己上司胡升見着他, 不免點頭哈腰, 畢恭畢敬,正是兵部尚書樊申。
“甘州、伊州、沙州三地, 次次俱是夜裏遭遇突襲,所過之地,雞犬不留,盡成廢墟。”樊申又說, “無論老少、婦孺,一律格殺,死者已逾十萬。河西軍中偵察兵所見,俱成人間地獄!”
李景珑聞言一凜,鴻俊亦不由得被吸引了注意,兵部花園中初冬風光晴好,衆官員讨論的,卻是如此驚心動魄的問題。
李景珑皺起眉頭,溫侑又問:“哥舒翰将軍未曾出兵排查?”
“已朝長城外派過三次兵。”樊申答道,“尚不知是回纥還是突厥人作亂。一月內連屠四城,且來無影,去無蹤,哥舒翰将軍麾下排查已久,奈何玉門關外天寒地凍,根本找不到任何線索。”
“景珑怎麽看?”李亨突然說。
一衆大臣便朝李景珑望來。
李景珑知道太子傳喚自己,無論發生何事,定懷疑與妖怪有關。聽得幾句,便大致心中有數,說道:“臣冒昧請問三個問題。”
在場任何一人官階都比李景珑高,衆人本不相信怪力亂神的說法,奈何太子信,便都不說什麽,只示意李景珑問。
“其一:城中被屠士兵,遭到什麽武器的襲擊?
“其二:城中主要的掠奪方向是什麽?這麽大一座城,竟無人逃出來?!
“其三:朝廷對此事如何說?”
Advertisement
李景珑問出口後,太子一笑,看看衆人。
“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樊申說道,“實在無法解釋……老幼婦孺盡數被殺,而城中青壯年士兵,統統一夜之間消失,再無痕跡。”
鴻俊:“???”
鴻俊放下茶碗,開始思考,這不像人做的事。
“城中財帛、糧食,一應秋毫無犯。”溫侑道,“大理寺對此,簡直百思不得其解,至于朝廷……”
溫侑求助般地望向李亨,李亨緩緩呼吸,只不回答。
“除此之外,再無線索?”李景珑問。
“除此之外,毫無線索。”李亨答道。
一炷香時分後,李亨與李景珑、鴻俊出得兵部大門。
“楊相勤軍歸朝。”李亨解釋道,“眼下軍報,正壓在他手上,十萬軍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四城盡毀,在邊關仍是一件大事。此事蹊跷極多,他們都認為是回纥軍入冬前大肆劫掠的案件。”
李景珑深呼吸,眉頭深鎖道:“不可能是回纥軍,若是回纥,怎可能不動城中財産?”
“你們認為與妖有關?”李亨問道。
鴻俊說:“得去當地看看,現在這樣,不好判斷。”
李亨說:“我們只有兩個半月,開春回纥使者便将抵達長安,屆時若再不拿到證據,恐怕右相便将考慮,找借口對回纥用兵。”
“陛下能答應?”李景珑頓時緊張起來。
李亨只是靜靜看着李景珑,鴻俊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意味。
旋即,李亨輕輕地點了點頭,說:“本以為,總算否極泰來,沒想到……這次全倚仗你們了,對了,你還有幾名部下呢?”
李景珑苦笑道:“妖王已除,他們個個身有要任,遠走高飛了,剩鴻俊陪着。”
李景珑說着把一手搭在鴻俊肩上,李亨倒不詫異,只若有所思道:“倒是一樣的吶。”
“會有人幫你的。”李景珑答道,“山窮水盡時,轉機便在不遠處。”
“可不就是你麽?”李亨笑道,“這有我手谕一封,抵達河西後先找哥舒翰将軍,去罷,候你佳音。”
鴻俊莫名其妙,在旁聽二人打機鋒,最後李亨翻身上馬離去。
“什麽一樣?”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他的境地與我當初很像。在外征戰多年,好不容易李林甫倒了,得以回長安,沒想到眼下又添了個對手,楊國忠。”
李景珑在房內收拾行李,鴻俊換了件修身武服,背着個包袱,蹲在廊下橫欄上看他。
“大唐與回纥,這結一旦解不開。”李景珑取了衣服,一陣風出來,經過鴻俊面前,又說,“楊國忠就會再次設法,将太子殿下派出去。”
鴻俊尚是第一次聽李景珑這麽解釋政治鬥争,漸漸懂了人與人的摩擦與矛盾,最終仍在“權力”上,自古以來,人的欲念便無窮無盡。
“所以他倆會打起來嗎?”鴻俊驚訝道,“那楊國忠不就是造反了?”
“他不敢。”李景珑哭笑不得道,“楊家不過也是想活下去罷了。”
楊國忠眼下勢大,卻是仗着其妹受寵,橫行霸道,更在朝中樹敵衆多。出了狐妖案後,定會對楊家有影響。來日李隆基一死,李亨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楊家。
于是楊國忠必須設法保全整族,與太子陷入周旋中。
“所以與回纥,也不一定會打起來嘛。”鴻俊說。
“嗯。”李景珑取了盤川,再次從鴻俊面前經過,說,“不一定與回纥打仗,但他可以再把太子派出去一遭,守在涼州。這樣他便可抽出手來,在朝中做布置。”
鴻俊學到了不少,問:“那麽萬一他們鬥起來,咱們是幫誰?”
李景珑:“……”
“除了幫太子你還能幫誰?”鯉魚妖實在聽不下去了,說,“你傻啊,人間改朝換代,你不幫真命天子,難道還去幫叛賊?大唐氣數還在呢!”
鴻俊說:“可是楊貴妃還給我點心吃……”
李景珑扶額,心想如果哪天鴻俊被楊貴妃哄着用飛刀去把太子給捅了,理由居然是點心,不知道天底下百姓怎麽看。
“太子還給你和田玉珠呢,怎麽不說?”李景珑打好包袱,怒道。
鯉魚妖背起個包袱,跳上走廊,說:“兩位,我也要向你們辭行了……”
“不行!”李景珑聽也不聽怒道。
“你要上哪兒去?”鴻俊詫異道。
鯉魚妖得鲲神指點,很是郁悶了一個時辰又兩刻鐘光景,魚生總不能每天這麽過,于是決定去救九九八十一個人,積功德渡自己也是渡衆生。
“現在救了楊貴妃。”鯉魚妖說,“不知道算不算,還是從下一個從頭開始算吧。”
鴻俊說:“你就這麽上路,當心又被抓去做紅燒魚。”
鯉魚妖考慮良久,與鴻俊下山時,有一次去挖蚯蚓吃,險些就被抓了,後來還是鴻俊去救才帶回來,自己單獨行動,想來想去确實太危險,只得作罷。
“那麽咱們可得約法三章……”
李景珑叫苦不疊道:“沒人會限制你的自由——快去拿離魂花粉!”
鴻俊又問:“河西好玩麽?有什麽好吃的?”
“答應帶你去了?”李景珑說。
鴻俊:“!!!”
“長史!”鴻俊馬上喊道,“我包袱都打好了,你就忍心把我一個人扔在這兒嗎?!”
李景珑埋頭折袍子,說:“你離家到長安,不是一個人過來的?”
鴻俊:“那不一樣!”
“怎麽不一樣了?”李景珑嘴角微微勾着,與鴻俊擦肩而過,去找文書。
“現在認識你了,當然不一樣了。”鴻俊說,“你怎麽能扔下我?你看,我東西都收拾好了!”
鴻俊說着拍拍包袱。
李景珑确實想過,留他在長安看家,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又有妖怪來鬧。但把鴻俊扔在驅魔司,他實在放心不下。自己路上也沒個照應,路途遙遠,彼此都十分寂寞。
“那麽咱倆可得約法三章。”李景珑說,“第一:在外凡事都得聽我的。”
“我一直都聽你的。”鴻俊茫然道,“什麽時候沒聽你的了?”
李景珑手指點點鴻俊,說:“那可不一定……譬如……”
李景珑想來想去,舉不出例子,現在想想,發現鴻俊确實是最聽話的那個。只得說:“第二……”
鴻俊跳下欄杆,伸手去拉李景珑,忙道:“長史,你說,我全部照辦,帶上我吧!”
李景珑看着鴻俊,突然笑了起來,那一刻很想把他摟進懷裏,使勁揉幾下。
他下意識地擡起手,卻意識到了什麽,馬上停了動作。
“別拉拉扯扯的。”李景珑說,“帶你就是,去收拾衣服,河西冷得很。”
鴻俊不大怕冷,在李景珑堅持下又帶了兩件,于是歡欣雀躍,不由分說地将鯉魚妖塞進包袱裏,跨上馬出發。
李景珑說:“別樂過頭了,這是出公差,不是去玩。”
李景珑過西市,采購了些江南的茶餅、鹽、胭脂等物,更去金店裏買了一枚珍珠釵,及一匹真絲,卷成手掌大小,收在包袱中,鴻俊看得奇怪,問:“長史,你要男扮女裝上路嗎?買胭脂做什麽?”
“長史想這個很久了。”鯉魚妖在鴻俊背後說道,“出了長安沒人認得,就可放心地妖嬈一番,我猜得對吧?”
集市上百姓狂笑,李景珑咬牙切齒道:“鴻俊!你再損我就給我回驅魔司去!”
鴻俊忙告饒,李景珑又策馬轉入一條巷中,鴻俊只見這兒甚是眼熟,卻是陳家!
鴻俊忙下馬,李景珑敲門進去拜訪,依舊是那婦人抱着嬰兒進來,說:“李校尉?您又來啦?”
李景珑答道:“給你們送點兒花用。”
婦人忙推辭,李景珑只堅持遞了她五枚金錠共十兩,婦人推辭不過,只得感激涕零地收了。
“你長大啦。”鴻俊捏着那嬰兒的手,嬰兒已有近十個月大,長牙了,抓着鴻俊的手指頭就往嘴裏塞,咬着不放,鴻俊忙道,“放……放手!痛啊!”
李景珑好說歹說,哄着那嬰兒張嘴,又朝婦人說:“出個公差,回頭再來看你們。鴻俊,走了。”
鴻俊知道他是因為心燈,所以放不下陳家後人,不由得心生感動。
兩人出了長安,沿着官道一路向北,鴻俊騎馬騎得不亦樂乎,專找不好跑的路拐來拐去。
李景珑從離開兵部後,便一直在思考,回頭朝鴻俊說道:“省着點兒力氣,不到幾個時辰你就得累了!”
鴻俊笑道:“你還沒告訴我,涼州是什麽樣的呢!”
李景珑答道:“我也不知道!我一輩子沒出過長安。”
一個時辰後。
鴻俊:“到驿站了嗎?”
李景珑答道:“還得兩個時辰,這才出長安,連骊山還沒過呢。”
鴻俊開始無聊了,當初從太行山上下來,什麽都覺得新奇,現在對這世界了解得多了,什麽事都已見怪不怪。初冬時節,觸目所望之處一片荒蕪,除了趕路還是趕路,和李景珑說話還得扯着嗓子喊,實在太也無聊。
兩個時辰後。
李景珑面無表情地騎着馬,背後還載着鴻俊,鴻俊趴在李景珑背上,睡着了,鴻俊背後背着個鯉魚妖,鯉魚妖嘴巴一動不動,也在睡覺。
李景珑的馬上載着兩人一魚,鴻俊的馬則完全放空,跟在後頭。
李景珑:“……”
三個時辰後。
李景珑拍拍後面鴻俊:“喂,到了!”
鴻俊睡眼惺忪,伸了個懶腰,李景珑翻身下馬,翻找文書,去驿站借宿,順便确定沒走錯路。鴻俊站在驿站外頭,一臉呆滞地四處張望。官員帶着下屬出差,本該下屬凡事操辦好才是,李景珑身後跟了個鴻俊,反而像是誠惶誠恐地伺候着個少爺。什麽吆五喝六、狗腿開道的排場,這一輩子看來是沒指望了。
“小少爺。”李景珑在裏頭說,“進來吃飯,還在外頭傻站着做什麽?”
鴻俊聽到吃飯就精神一振,快步進去。那驿站小二先是瞥李景珑,再瞥鴻俊,說:“少爺,您裏邊請。”
“兩間上房。”李景珑朝小二說道。
“一間上房。”小二茫然道。
李景珑重複道:“兩件上房。”
小二伸出一根手指,說:“每個驿站,都只有一間上房,侍衛,您要麽住後院柴房?”
鴻俊說:“沒關系,我睡柴房去。”
“少爺怎麽睡柴房?”小二說,“你們家還有沒有規矩了。”
李景珑:“……”
李景珑從未出過長安,是以不知沿途官道上每間驿棧都僅一上房,過往行商哪怕要借宿,也是在飲酒食菜的大廳內樹一屏風,對付着睡一夜。上房還是給手持關文的富商抑或回長安述職的官員住的。
“罷了,一起睡吧。”李景珑見那上房內也算幹淨,榻還挺大,便簡單收拾了下,讓鴻俊睡裏頭,找了個盆裝水,讓鯉魚妖進去泡着,鯉魚妖風吹日曬的一天,整條魚都快幹了。
忙前忙後,伺候完少爺,李景珑才徑自躺下,心想我從前好歹也是個少爺,怎麽就沒過過幾天少爺的日子。
“長史。”鴻俊說。
李景珑答:“出門在外,和在家裏不一樣,對付着先住罷。”
“我睡不着。”
鴻俊白天被李景珑帶了一路,睡太多了,此刻正精神着。李景珑卻是從昨夜重明來找麻煩時便已高度緊張,白天又連着發生了許多事,只覺得筋疲力盡,腦袋一挨上枕頭便眼皮沉重。
“嗯。”李景珑閉着眼,說,“那你要做什麽?”
“我覺得,北方的妖怪,有三個可能……”
“說。”李景珑言簡意赅道,意識已開始神游,鴻俊說道:“傳說從山海時代,西北就有一種妖,叫‘旱魃’,這種妖怪會讓周遭千裏大旱,所以西方大多地方,都是沙漠……”
李景珑不吭聲,鴻俊湊近些許,小聲道:“長……史……你睡着了嗎?”
從前在曜金宮時,鴻俊總喜歡趁重明睡覺時捉弄他,看了半天李景珑,想怎麽逗他玩一玩。李景珑已陷入熟睡,鴻俊觀察片刻,覺得他五官長得挺好看,便拿了張紙,在他臉上描了幾下。
李景珑擡手,擋開鴻俊手腕,鴻俊便去翻找毛筆。
入夜時,荒野萬木凋零。
莫日根離開骊山,輾轉北上,馳騁足有一日,來到黃河岸畔。
這馬極是神俊如風一般,天亮到天黑,一個白晝,跑了足有六百裏路。
“又得北上嗎?”莫日根一身布衣在寒風裏飄揚,嘆了口氣。北方的冬天酷寒無比,離開呼倫湖區域後,他曾有四個選擇,其一,西行去往漠北地區,其二,南下往蘇杭,輾轉去南岳,其三,前往關中長安。其四,入蜀。
裘永思答應幫助他在南方順便打聽白鹿的下落,泰格拉則留意庫爾臺與天山一帶。另兩人都勸他,最好是在長安過冬之後再北上,如此可避過漠北的苦寒。
可待到明年春末夏初,實在太久了,其間又不知會出現什麽變數。
莫日根把驅魔司官服小心地收了起來免得弄髒,依舊穿南下時那身麻布的修身獵人武服,夏裝實在太單薄,被冷風一吹,體質再好也不禁有點哆嗦,尋思着過了黃河,得在市鎮中再買身衣服穿。
黃河不日間就要封凍,莫日根牽着馬,搭上了最後一趟渡船。臨渡河時,仍戀戀不舍地回頭看了一眼南方的中原大地。
入夜時,北岸榆林縣依舊燈火通明,莫日根不住搓手呵氣,大步流星地往毛皮鋪子裏去,莫日根高瘦俊朗,牽着匹神駒,引得街上不少人投來豔羨視線。片刻後他換了身皮襖出來,戴了頂狐帽,恢複室韋男人打扮,更顯剛健英俊。
莫日根換過新衣後,順手從包裏取出做好的皮面罩,朝臉上一罩,抵擋風雪,明亮的雙目往街上望去。
今夜只能先在榆林借宿,他戴上手套,預備去城中找點酒喝,然而就在此刻,沿街有一人,瘋瘋癫癫沖來,披頭散發,發狂大叫。
莫日根側頭一瞥,腳下不停,牽着馬往酒肆裏去。
“喂!給我停下!”
那瘋子摔在藥堂外的雪地裏,又有男子追在後頭,怒吼,搶過他手上的烤餅。
瘋子偷了個烤餅,不住發抖,男子罵罵咧咧地走了。
“別擋着店面做生意!”老板喊道,“滾!”
瘋子連滾帶爬,逃到一邊,嘴裏不住念叨着什麽,莫日根轉念一想,摸出幾個銅錢,正想買個餅予他,突然聽見遠處那瘋子低聲道:“鬼……鬼……鬼……鹿呢?……鹿!”
莫日根面具後的雙眼陡然睜大,轉身快步跑向那瘋子。
瘋子不住躲閃,像個風箱般喘着氣。
莫日根單膝跪在雪地裏,低聲問:“方才你說什麽?”
“這人瘋了!”藥堂內老板娘潑了盆水出外,說,“西北過來的,瘋瘋癫癫,先前還嚷嚷來着,說長城上有夜鬼。”
莫日根低聲說道:“你看見什麽了?別緊張。”
瘋子怔怔看着莫日根,眼神渙散,眼珠卻是明亮的。
莫日根低聲喃喃念誦咒文,橫過手掌,緩慢地朝那瘋子額上按了下去,瘋子從抖抖索索漸趨于平靜。
瘋子睜大了眼睛,明亮的雙目中,現出莫日根的倒影。
“沒事了。”莫日根低聲安慰,“不要害怕。”
莫日根翻看那瘋子身上的衣服,在貼身的口袋裏,找到一塊小小的鐵牌。
鐵牌上書:天水校城衛廿七三陸。
藥堂老板娘觀察莫日根,看見他戴的皮面具,突然“咦”了一聲。
“哎,當家的,你快看看,這不是他們說的,塞外那個……”
“起來,跟我走。”
莫日根朝藥堂老板娘點了點頭,将那瘋子架起來,帶着他離開鋪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