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生産

肉在火上發出吱吱的聲音,油汁漸流,孫立成從旁邊的樹葉上抓了一把鹽粒子,撒在上面,立時香味四溢。

咽着口水,右手轉動着用樹杈作成的烤叉,上面的野豬肉已經被烤得有些金黃,拿起來,從最上邊咬下了一口,頓時滿嘴流油。

“好吃……有鹽就是不一樣啊!”

孫立成一臉陶醉的感嘆。

鹽的發現,極大的改善了孫立成的生活。在前世,孫立成做飯的手藝是相當地不錯,一旦興致上來,他就整幾樣新鮮的菜品來犒勞自己和家人,算得上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吃貨。

流落到這個異世界,孫立成将吃作為改善生活的首要目标。以前雖然找到了一些調料,但是因為沒有鹽,所以味道總感覺怪怪的,現在有了食鹽,孫立成認為日子總算沒有那樣清苦了。

這是孫立成回到自己營地的第一頓飯,吃的是炭烤野豬肉。

“還我的身體!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腦海中,暫時蘇醒的神祇看着孫立成大快朵頤,不由得食指大動,他憤怒的大喊,等罵完了,又沉沉的睡去。

吃完飯,孫立成嚼着一種味道很像薄荷的葉子,舒服的平躺在地上,仰頭看着天空上那一白一紅兩顆月亮發呆。在他旁邊,是已經初步雛形的木頭房子框架。

沒受到污染的天空非常清澈,夜空中的星星像一顆顆璀璨的寶石,兩顆月亮又大又圓,整個夜空散發出一種讓人震撼的美。

…………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孫立成開始準備燒陶器。

燒制陶器,一直在孫立成的工作計劃之中。但是因為沒有食鹽,而清水煮的肉又特別的難吃,所以一直拖到今天。

他在河岸邊搜索了一遍,找到一些泥土。雖然好的陶土是那種含有鐵等礦物質、顏色豐富、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不過,孫立成認為只要是細膩一點,沒有太多雜質,有點黏性的黏土都是可以用的。這裏的土質孫立成就覺得很好。

孫立成先用石頭将泥土中的大塊疙瘩敲碎,然後拿到河邊使用毛皮淘洗這些泥土,将土中的石子等雜質去掉,最後制成泥塊。制成泥塊後他像捏橡皮泥一樣揉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出去,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勻。最後制作成了粗細均勻的長長的泥條,就完成了第一步。

Advertisement

第二步制作陶坯。他将泥條放在地上盤好,用手壓平,然後将四周略微捏起了一圈,做成了盤子的形狀。這樣,一個盤子陶坯就做好了。

這樣的陶坯只需要陰幹,就可以進行燒制了。

因為是第一次燒陶,孫立成準備了3個盤子用來練手。等陶坯幹透以後,他将大批燃料堆在河邊,準備點火燒陶。

孫立成先用柔軟的草葉在地上鋪一層,然後将做好的三個盤子泥坯放上去,再把粗樹枝在泥坯上面架好,最後密密麻麻的鋪上柴火,将整個火堆覆蓋住。

一般燒制陶器都需要專門的陶窯,可孫立成并不知道怎麽制作,他決定先用最簡單的柴火進行燒制。

孫立成這次燒陶燒了三天三夜。這段時間裏除了必要的吃喝,孫立成就一直守着這個火堆,不斷投柴以保持火力。

等到火堆完全熄滅,孫立成小心的挪開了焦黑的粗枝,結果發現兩個半陶盤靜靜的躺在厚厚一層白灰之上。

哦,為什麽說是兩個半呢?因為一個盤子碎成了兩半。另兩個盤子質量也不好,一個盤子明顯缺了一角,另一個盤子到處是裂紋。倒上水,那個缺角的盤子還可以用,有裂紋的盤子直接就成了漏鬥。

這次燒制陶器有成功有失敗,孫立成似乎找到燒陶的正确方法。兩個盤子的失敗,他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露天燒制溫度不夠,陶土容易破裂;其次是樹枝架子不耐燃燒,容易損壞陶坯。

針對發現的問題,孫立成進行了改進。而改進的關鍵就是他要做一個爐子。

因為要燒制陶器,孫立成要做一個育空型火爐,還是那種有很大爐膛的。

所謂育空型火爐,結構并不複雜,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坑洞和一個引火道,然後在洞上面砌個煙囪就行了。育空型火爐可以充分釋放熱量,煙囪可以用來加熱鍋盆等器皿炖煮食物,并且有助于保護火焰和通風。此外,這種爐子可以将燃料充分燃燒,灰燼很少,使用時間很長,也降低了做飯的勞動量。

為了燒制陶器,孫立成需要在爐膛中有一個能夠擺放陶坯的隔層。他思考了半天,決定還是用泥土做一個蜂窩狀的爐火墊片。這個墊片制作很簡單,就是制作一個黏土圓盤,然後在上面穿出一批規則的圓孔,方便火焰通過。而且為了燒制陶器,這個墊片不能太薄,必須能夠承受陶坯的重量,。

等爐火墊片幹透的時間,孫立成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在坑的邊上壘了一圈鵝卵石。

爐火墊片幹透了,孫立成便用濕黏土将鵝卵石包上,将爐火墊片放在火坑的正上方,然後沿着爐火墊片用黏土做煙筒。煙筒很厚,有七八十公分高。孫立成估摸着,能放進一個比較大的陶坯。

雖然沒有什麽趁手工具,但爐子的制作速度很快。做完後,他試着燒了一下,效果很好,可以燒陶了。

因為沒有轉輪,所以他仍用盤築法做了兩個陶碗,兩個勺子和一個陶盆。為了方便從爐火上端下來,他在陶盆上面捏了兩個把手。

爐火點起來,孫立成用遮蓋物封住煙筒口,增加爐溫,并不斷的往裏添加柴火。燒了大概有半天的時間,孫立成小心的移開煙筒上面的遮蓋物,發現所有的陶坯都已經被燒得通紅。再燒了一會兒,孫立成就不再往裏添柴了,等着爐子的溫度自己降下來。

這次燒制陶器很成功,除了一個陶碗碎掉以外,其他的作品都可以使用,甚至陶盆的表面竟然還有不規則色塊,很像是釉面。

有了陶盆,孫立成就可以燒水了。

“多長時間沒喝過熱水了?”

看到沸騰的熱水,孫立成有些恍惚。

育空型火爐的熱量很足,不一會兒陶盆裏的水就燒開了。孫立成顧不得水燙,用自己做的勺子舀了一勺子水就往嘴裏放。結果,噗的一聲,孫立成被燙得将水噴了出去。後來他學乖了,他對着勺子吹了半天才喝進嘴裏。喝了熱水,孫立成感覺從口腔到胃袋都是熱乎乎的,而且出了一身毛汗,非常的舒服。

孫立成的快樂沒有持續很久,因為他把滾燙的陶盆端了下來直接放在了地上,然後就悲劇了,陶盆炸裂了。

有了這個小插曲,孫立成後面做的陶器都做了墊腳,這樣就不會炸裂了。另外,他将破損的陶器砸碎,摻到黏土中,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陶坯在燒制過程中炸裂,提高燒陶的成功率。

有了陶器,有了鹽,有了火爐,孫立成的生活質量呈直線上升,什麽湯啊,煮肉啊,他甚至找了個石板,在上面放上動物油脂,用兩根樹枝炒起了菜。

作為孫立成主要獵物的大田鼠還是很肥的,脂肪很多,經過水煮以後,陶盆上面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油脂。

孫立成舍不得扔掉這些東西,但如何處理呢?

想了半天,孫立成決定制作肥皂。油脂經過熬制,撈出油渣就成了非常好的肥皂原料。

鹽、鐵和肥皂是穿越者們必備的利器。孫立成看過的裏做肥皂的主人公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簡單的皂化反應他還是知道的。本來他以為自己只是懂得一些皮毛,但不知道為什麽,關于肥皂制作的所有資料在記憶中都深刻無比。

“這難道也是穿越的福利?”

孫立成喃喃的自言自語。

在衆多資料裏,跟大工業相關的,孫立成認為都不靠譜兒,三酸兩堿可是大工業化的産物,不過一些土肥皂配方,他覺得還可以嘗試一下。

為了做肥皂,孫立成單獨燒制了一批陶器,包括陶鍋、陶碗和陶盤,并收集了大量枯草。

育空型火爐燃燒後的草木灰質量很好,大塊焦炭扔出去,剩下的純草木灰加水攪拌後存放起來。

草木灰水需要過濾,孫立成将收集好的枯草紮成了草把,然後鋪在陶鍋的口上當做過濾器嗎,這種過濾器過濾一次就得換一回,非常麻煩,因為沒有布匹,只能将就。

放了一周的草木灰水經過三四次過濾,就變得清澈了。按照記憶中的介紹,這種草木灰水是弱堿水,不但可以制作肥皂,還可以鞣制皮革。當然,這種堿水的濃度不高,只能用來做沐浴用的肥皂,沒辦法做洗衣皂,那個強調去污能力。

有了處理好的油脂和過濾好的草木灰水,下一步就是皂化反應。

孫立成先将油脂放在火上進行加熱,待油脂融化以後,就開始加入草木灰水,并進行充分攪拌。足足幹了三個小時,陶鍋裏面形成了比果凍稀一些的奶油狀溶液。他用棍子挑了挑,發現還是挺黏稠的。

孫立成将陶鍋端下竈臺,将液體倒入準備好的寬口陶盆,然後放到安全的地方進行冷卻。

兩天後,土肥皂已經有一些凝固。孫立成用刀子将這些肥皂切成小塊放在準備好的石板上繼續進行凝固。四天後,他的土肥皂完成了。

他拿着肥皂來到瀑布上游,找到一個水流平靜的小河灣,開始洗澡。

土肥皂雖然黃不拉幾的不好看,但效果不錯,用完以後産生大量小泡泡,用水沖掉後,身上明顯幹淨了許多,而且皮膚感覺順滑爽利,竟有些像沐浴乳。

洗完了澡的孫立成似乎好看了一點,想一想也是,就算是一頭沒有在泥地裏打過滾的豬,實際上也不算難看。

孫立成不知道,有了土肥皂的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幹淨的地精。即便這樣,這厮還在想,下次再做肥皂的話,是不是放入一些植物精油,據說對皮膚的保養效果更好。

…………

“有意思。的确挺有意思。”

孫立成腦海中的神祇不由自主地贊道。

孫立成腦海中的虛拟空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裏變成了一個宏偉的宮殿,而那位神祇陛下正舒服地坐在王座上,喝着佳釀,看着孫立成所幹的一切。

萬年的逃亡,讓神祇的生活單調地好像白開水。現在雖然被困在這裏,他卻有了無數的時間。當神祇醒來後,觀看孫立成搗鼓各種新奇玩意兒就成了最新的娛樂。

在神祇看來,孫立成使用地球上的工藝制作肥皂,充分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雖然他是一個古老的生命,但在這個世界,也缺乏娛樂,而看孫立成在這世界闖來闖去,跟看直播一樣,讓他的精神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

孫立成制成了肥皂,下一步他計劃解決自己的穿衣問題。

雖然沒有芒硝等礦物質溶液,可他有很多幹淨的草木灰。草木灰可是好東西,這是最古老的化工原料之一,草木灰溶液是天然的弱堿性水。

處理皮毛首先要将上面的油脂、血污和跟腱刮幹淨。為了提高效率,孫立成制作了一柄專門刮動物皮毛的骨刀。這是一塊肩胛骨,用起來很順手。

用刀子将兔子皮上面的油脂和碎肉都清理後,孫立成取出靜置好的草木灰水,塗抹在了兔子皮的兩邊,然後将皮子拿到陰涼處進行晾曬。

在晾曬的過程中,孫立成在河邊挖了一個水坑,然後将水坑和大河打通。待兔子皮幹透了以後,便将處理好的兔子皮沉到水坑裏進行浸泡,并在上邊壓好石塊以防兔子皮漂起來。

處理好這張兔子皮後,孫立成在自己營地的旁邊挖了一個長方形土坑。他先在坑底部鋪滿了草木灰,跟着将幾張挑好的動物皮毛放了進去,随後用更多的草木灰将這些皮毛徹底蓋住,末了用土将土坑回填。據說這樣的加工方法能夠加工皮毛,就是結果需要在兩個月之後才能知道,用時很長。

三天之後,孫立成将泡在水坑裏的兔子皮撈了出來,進行褪毛處理。他将這張皮子面朝裏毛朝外攤開鋪在了一塊大石頭上,跟着揪着上邊的毛向下拔。經過草木灰水處理的兔子毛很輕易的被揪了下來。處理完第一遍以後,孫立成用做好的架子将兔子皮繃好,又仔細的用骨刀刮了一遍油脂并處理了剩下的毛。

孫立成拿出準備好的小號陶鍋,将之前搜集的動物大腦和脂肪放進去,架在火上熬,最後熬成了黑褐色的黏稠液體。

做好液體後,孫立成将兔子皮拿過來噴上水,讓其保持濕潤,繼而用做好的黏稠液體細細地塗抹在了兔子皮的兩邊。

做完這些之後,孫立成将兔子皮挪到火堆旁邊,讓火焰将皮子上的水分蒸幹。待皮子徹底幹透了之後,用水将上邊的附着物洗幹淨,就獲得了一張不錯的皮革。

雖然這張皮子賣相不是很好,煙火氣很重,不過還是非常柔軟的。

孫立成總算能有做褲衩兒的材料了。

…………

這些日子,孫立成過得很快活。随着燒陶手藝的逐步提高,孫立成除了燒制了很多的陶器,木屋所需要的瓦片也制作成功了。

小木屋的主體框架由海碗粗的木頭搭成,因為沒有釘子,所以孫立成将橫梁用火燒出了一些個大洞,立木上邊削成了尖頭,插入橫梁,從而讓它們牢牢地固定在了一起。木頭接口處還用藤條捆住進行加固。

牆壁先用細樹枝編織成骨架,然後用河泥敷在上邊,形成厚厚的土牆。

木屋的瓦片分成兩種,一種是房脊用的半圓形瓦片,一種是屋頂使用的長方形瓦片。為了将長方形瓦片固定在檩條上,孫立成在長方形瓦片的一邊特別制作了一個凸起,用于鈎住檩條,防止瓦片掉落。

随着最後的瓦片被孫立成安放到房頂上,小木屋的主體基本完成了。

看着眼前的小木屋,孫立成非常自豪。雖然這個屋子還非常簡陋,工藝很是原始,但設計卻來自21世紀的地球,在很多小細節上進行了優化。例如,孫立成特地在木屋裏做了一個壁爐和火炕,一舉解決了屋子的采光和取暖問題,而牆壁上高高的煙筒,可以讓壁爐無懼寒風。

三天後,天地間一片昏暗,大雨傾盆,狂風肆虐,溫度大幅下降。

孫立成坐在椅子上,捧着新燒制的茶杯,喝着不知名樹葉沏的茶,優哉游哉的欣賞屋外的風景,很是惬意。

人的信心,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經驗,越靠近自己的生活,貼近自己的認知,那麽人就越自信。

以前孫立成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不是很理解,但是在這裏,他已經頗為認同。

有時候他在想:“自己做了這麽許多,可能淺意識裏,就是要複制原來的生活。”

穿越到異世界,正是因為對勞動有着正确的認知,對現實有着正确的理解,孫立成才排除萬難,堅強地生存了下來。零基礎,一切從頭做起,孫立成沒有抱怨,踏實做事,終于使自己的生活有了質的提高。

孫立成和正在看直播的神祇陛下都不知道,地球文明與這個世界的魔法文明從此刻開始正式碰撞,繼而迸發出無限的光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