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修确定自己是被牽連了,這些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殺人。總覺得了下面殺敵的那個人有些眼熟,對了,就是今天去拜訪老師的人,果然是麻煩啊。

手無寸鐵,李修也只能幹着急的看着,只能祈禱這人武功很好,不然他也危也。此時,遠處傳來陣陣腳步聲,該是巡邊的士兵。本來這裏就是邊塞要地,巡邊兵并不少見。顯然這邊的黑衣人也聽到了聲音,說了撤,也不戀戰,全跑了。

果然,是巡邊軍,領頭的還是李修認識的人。

“你是何人?”來的巡邊軍把青年圍了起來。

“劉義大哥!”李修趕忙從樹上下來。

“李修?你怎麽在這裏?今天軍師放你假啦?”劉義看到李修就笑了起來。

“是啊,劉義大哥,剛剛這夥人也想殺我。”李修指了指地上的黑衣人。

被圍着的青年道,“我乃新上任的都統,戚恒易。”

聞言大家都是一驚,尤其是劉義,他知道近日會有新上任的都統到來,沒有想到是這麽年輕的都統。不過此人必不簡單,看地上的一地死屍就知道了。

戚恒易把文書給了劉義,讓劉義确認他的身份。

“屬下巡邊領兵劉義參見都統。”

“可看到和我來的另一人?”

“表哥!表哥!我在這裏!”遠處跑來一個人,可不正是剛才的那個人,“剛吓死我了,幸好我跑的快。咦?這裏這麽熱鬧啊!”

被追殺的都統,看來西北最近會有所變動了。老師曾經說過,上任都統是被家族連累貶遷了。這麽年輕的都統,要麽是自己有本事,要麽是有大背景,但是軍隊這種地方不是什麽人都能來的,看來西北軍有段時間的磨了。

後續的事情,就不是李修能夠管的了,他告辭離開,也該回城了。今晚李父回來,他可得早點回去。

三年前,李父跑貨時遇到搶匪,按理說他是和一個大商隊一起出發的,不會有什麽問題,沿路的打點,商隊也是做了多年的。可是,那次偏偏就是出現了意外。李父那次還算命大,傷到了腳,至少性命還在,好不容易周轉回來。家裏賠上這次貨錢,卻算是掏空了家底。

Advertisement

自從被李家收養後,李父就讓李修去私塾上學,李父走南闖北這麽多年,看得出李修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既然和李修有緣,他就盡量讓李修得到比較好的前程,走貨是一個拿命栓在褲腰帶的火計,家裏有他一個人就夠了。

三年前出事,好在束脩是提前給的,李修還能繼續讀書。但是李父需養傷,李勤也是個半大小子,在雜貨鋪打雜也是微薄收入,還有就是兩個女流,也不懂刺繡,就靠漿洗衣服得到一些小錢。這樣情況下的李修,怎麽讀的下去書,想到作為鬼魂時所見所聞,他雖然學識不多,但見識不算少了。李修把自己關在書房一個月,終于寫出一本話本。讓李父找個熟人幫忙聯系書局,也沒有說是李修寫的。李家人都不覺得年僅九歲的李修能寫出什麽來,沒有報什麽希望。誰知道後來居山先生的名氣越來越大,居然都能成為家裏的主要收入來源。

那個時候的李修就明白,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了。如果他還想堂堂正正的回去,還想為母親報仇,不變的強大起來,不用別人對付他,他可能都難以回到京城。

書房裏,李父聽到李修說到今天遇險,唬了一跳。“修兒,你身邊還是該跟兩個人了,最好是有點武功底子的。”

“是,爹。想和您商量一件事情,我們有些生意應該尋找機會放到表面來了。具體的,我們再商量。”

“修兒,世人輕商,如果你要這樣做就要想好了。還有,西北雖然是個流通之所,但是各方勢力均有,你不可小看了。”

“爹,我因為要科舉,以後這方面的事情就只有您和大哥出面了。”李修歉意道。

初步計劃已出,是時候慢慢開始實施了。

既然要走上這條路,那麽李修想着确定他需要拉攏的第一個人就是今天見到的戚恒易,但是主動送上門的,總會顯的那麽廉價。

屋外,敲門聲響起,“爹!”

“進來吧。”李父把桌上的東西整理了一下。

李勤進來,不意外的看到弟弟也在,笑道,“爹,您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勤兒,你在外面自己跑了一段時間的商,感覺怎麽樣?”其實李勤做了什麽,李父是很清楚的,只是還是要問問本人。

“爹,孩兒覺得在外面可以結識很多不同的朋友,前期做的時候并不順暢,總會有各種鏈接接不上,好像有很多需要處理的問題。現在的話,才發現,有時候一個人說一句話,以前的問題都沒問題了。”

“嗯,人脈确實很重要。”畢竟李勤算是小打小鬧,能從中看到問題,也是不錯了,李父道,“從明天起,你跟着我,我會安排一些事情給你做。”長子是一個踏實肯幹的人,不迂腐,善于外出交際,能靠自己一個人取得今天的成績,确實很适合從商。加上他從小上了幾年私塾,覺得認識字就可以了後,就死活不去進學了,這方面就不指望他了。

“是,爹。”李勤高興的大聲答應道,他早就發現他爹隐瞞了很多事情,據他觀察,弟弟絕對知情。李勤倒是沒有嫉妒之心,他就是覺得自己的弟弟就是那麽聰明,就該什麽都知道。

“看我,都忘了,娘讓我叫你們吃飯了。”李勤呵呵笑道。

普通百姓家,一家子都是圍在一桌吃飯的,李修作為賈瑚時,都少看到這樣的情景。越是世家大族,親情好像越是淡漠。

李母不同于西北作風彪悍的女子,更像一個江南的女子,很是溫柔。李修剛到這個家,能那麽快适應,多虧了李母的付出。能教育出李勤這樣慷慨大方很是樂天的人來的母親,就知道李母的為人了。

看着一桌的菜,就知道是李母親自下廚做的。自從家裏情況好轉後,李父就雇了幾個下人和一個廚娘,門房總是需要有人守着的,随着後來生意變大,宅子也越來越大,這也是在潛移默化的告訴周圍的人,李家是慢慢的發展起來了。家裏人,基本都配備了小厮和丫鬟,但是李勤和李修都不願帶出門而已。李修看李母管家很是井井有條,游刃有餘,覺得給她一個大家族她也管的下來。

“相公,這次外出您辛苦了。”李母說道。

“爹,您辛苦了。”李家三兄妹說道。

“娘子在家管家和教育三個孩子,也辛苦了。”李父說道。

每次李父外出一段時間回來的話,餐桌上的第一餐必定有這些話。

一家和樂融融的吃了飯,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李修還要溫習書,就在自己的書房拿出吳先生的講義再研讀一遍。

“少爺。”門外響起小厮的聲音。

“什麽事?”

“門房剛來人說,有人送了請帖給您。”

“進來吧。”

請帖?他倒是收到過同學的,最近沒有聽說有什麽聚會啊。

打開請帖,呵呵,居然是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