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皇帝賜宴瓊林,所有進士穿上進士服來到這裏,今科狀元、榜眼、探花依次而坐。皇上過來對這科的進士們表示激勵後,就囑咐大皇子主持宴會,皇上先行離開了。
狀元郎是前太傅現已致仕在家的鄭太傅的孫子鄭彥垣,如今不過二十三歲,要不是有賈瑚這個十五歲的探花,那麽鄭彥垣也是很優秀的,這麽年輕的狀元郎可是很久不見了。君不見那榜眼可都三十五六了,這位榜眼倒是沒有什麽可觀的家世背景,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取的今天的成就。
至于對賈瑚,因為皇上诰封了他的養母,世人也都知曉他的身世。
今天來的皇子有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九皇子,還有十皇子。因為今天是大皇子主持宴會,大皇子先在主位敬了衆學子,講了一些對他們寄予厚望的話。
大皇子不愧是皇家人,一席話說下來,讓很多人都熱血澎湃。進行宴席的時候,衆皇子都在人群中與人交談起來。
都是先來到狀元桌前,與狀元郎把酒言歡,鄭彥垣本來就是京城人士,因為他家世背景的原因,與衆位皇子都是打過交道的。
“探花郎,沒有想到你不光是文好,想不到武也好,本王替西北的百姓謝謝你。”大皇子榮王司徒碩舉杯走到賈瑚面前。
“不敢,為國效力而已,當不得大皇子一聲誇。”賈瑚也舉杯回敬。
“本王可不是随便誇你,望你以後繼續開發新的可替代品出來,那以後誰敢犯我國威。”
“是,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皇子走後,九皇子也舉杯過來,“哎呀,賈探花,你的事跡我都聽說了,有空來我的王府講講你的英雄事跡。”九皇子今年剛開府,不似前面幾個哥哥穩重,很是一個開朗的少年郎模樣。
“哪有什麽英雄事跡,微臣只是盡了本分。”
參加完宴會,回到李府,李管家把收到的信交給賈瑚,吳先生的信,李管家還是知道要好好保管好的。
自從那次西北戰役後,吳先生就致仕了,他說要親眼去看看這片他守護了這麽久的河山。信裏,吳先生寫到,富庶繁華的地方确實各種文化氣氛都很濃,對當今的文政表示贊賞。可是更多的,是他到過各個村落,那些貧窮困苦的地方,人們都是很勤勞的,但是也會常常出現食不果腹。他說到,賈瑚是他最得意的門生,很有才華,但是心好像用偏了,希望賈瑚有空也可以出去好好看看,有些東西該放下還是要放下。
造出□□,是逼不得已,賈瑚想到後世的繁華,他覺得也許他重生,除了報仇,也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吳先生以前從不和他說這些,主要指點賈瑚的是吳先生最擅長的運籌帷幄的本事。
賈瑚重生以來,确實有些執着于将所有人報複回來。也是幸好後來遇到的是善良的李父李母,和待他如子的恩師吳先生。
Advertisement
他上一世本來去世時也是個孩童,對于很多東西本來也是懵懵懂懂,也是後來看多了,慢慢明白了很多道理。看別人的事情時,他确實可以很冷靜的思考,也習慣了去揣測,但是關于自己,他就沒有想太多了。
正在思考時,管家過來說賈琏過來了,賈瑚倒是有些詫異,他沒有想到賈琏來的這麽快。
“大哥,你這個是哪裏來的?”賈琏拿着手裏的話本和畫冊問道,“這個話本怎麽只有上冊,下冊呢?”
“你就只看了話本?”賈瑚扶額。
“……”賈琏也知道有些不對,“我最先拿起這本,一晚上我就看完了,其他我還沒有來得及看,就過來找大哥了。”
“琏兒,今晚你就住我這裏吧,我打發人回府說一聲。”賈瑚決定從今天起就開始教賈琏,倒不是說就要賈琏去考個什麽出身出來,只是他也要看看賈琏能往哪方面發展。
“可是我和家學的同學約好有個詩會了?”賈琏明顯不願意。
“哦?琏兒都可以參加詩會了,看來琏兒不錯嘛,這樣,我和你一起去,給你們當個評判?”
“哦!不了!不了!這種都是小詩會,不用大哥參加,我想想也不是那麽重要,就不去了。”賈琏驚慌道,開玩笑,讓一個探花來,而且他們也不是什麽正經詩會,只是為了出去玩找的借口。
賈瑚冷臉看了看賈琏,看來以後教育這個弟弟,得用不一般的方法。
賈赦知道賈琏留在賈瑚那裏,心裏挺高興的。榮國府的主子一般是不在一起用飯的,都是在各自的院子裏用,但是早晚都會去賈母那裏請安。今天請安時,大家都在,很明顯賈琏不在,賈赦上前給賈母說明了情況。
“嗯,有瑚哥兒看着琏兒,也好,也好,也好。”賈母聞言笑道。
“老太太,何止是好啊,實在是琏兒的福氣啊,有個探花郎哥哥親自教導,如果我們珠哥兒也有個這樣的哥哥就好了。”王氏也笑着附和賈母。
“我們珠哥兒怎麽就沒有了,瑚哥兒也是珠哥兒的哥哥嘛,讓珠哥兒也去一起學習。”
“那真是我們珠哥兒的福氣了。”王氏說道。
“瑚哥兒沒有那麽多時間教兩個人,二弟不是給珠哥兒請的老師也是進士嘛。”
“那怎麽一樣,瑚哥兒可是一甲進士及第。好了,到時候瑚哥兒來的時候我給他說。”賈母不悅。
“大哥,你應該讓瑚哥兒一早就要來拜見老太太才對,孝順的話應該先行拜訪長輩,而不是讓長輩去請,以後對他的前程也不好。”賈政一本正經的說道。
“呵呵,誰說我們瑚哥兒不孝順了,先前他不是因為算命的事情不敢來沖了榮國府嘛!”賈赦說沖字的時候音特別重,“老二,瑚兒和珠哥兒同一年,你該好好讓珠哥兒上進才是,考到現在都還只是一個秀才。”
“大哥,珠哥兒體弱,怎麽和瑚哥兒比。”王氏說道。
“好了,他們都是好孩子,你們也不要說了,都回去吧。”賈母打發了衆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