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洋樓
同學會被安排在一個周六晚上。
宋如琢剛好那天又去了外地出差,丁洋專心出了一天的車,下午就把車停回家,洗了個臉換了身衣服。
在确認鏡中的自己不至于丢人又沒有用力過猛之後,他就出門前往了同學聚會的地點。
洋氣的班長把地點選在了市中心某棟小洋樓裏的私房菜館。
丁洋開車的時候經常去那邊接人,知道那個地段停車費貴得吓人,關鍵還不一定有車位。
他搜索了一下路線,最終還是決定坐地鐵去。
S市的地鐵十分便捷,十幾條線路覆蓋到了市中心郊縣乃至臨近城市。
線路多,客流量也是大,就算是在周末的下午,地鐵站裏也是人潮湧動。
有打扮精致親密挽手出來逛街的戀人,也有大包小包行李剛從火車站換乘過來的游客,還有提着電腦包臉色極差一看就是要去公司加班的996社畜。
丁洋出門除了手機鑰匙什麽都沒帶,雙手插在外套兜裏,不緊不慢地跟着人流上車又下車。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S市人,但這次的這條線路他還是頭一回坐。
好像是今年剛開通的新線路,地鐵站也是新修的,通道裏明光瓦亮,牆面上還挂着許多LED互動藝術畫。
丁洋下車後,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似地一路觀賞走走停停,終于走到了出站口。
他站定在一張站點地圖前,打算确認一下自己該從哪個出口出去。
他拿出手機确認私房菜館的地址,低頭的時候餘光瞥見自己身邊站過來一個人。
有其他乘客也要确認出口,這再正常不過了,丁洋對此并沒有在意。
Advertisement
但當他确認好了自己應該從三號出口出去,并且轉身要出發的時候,卻和站在身邊的那個人目光接觸上了。
“丁洋?”那人愣了一下,微微眯眼,有些不确認開口确認道。
丁洋也被吓了一跳,他快速地打量着眼前這個人。
這是一個同自己差不多高的年輕男人。
留着半長的頭發,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
男人穿着一件名牌羽絨服,裏面似乎只有一件單衣,此刻在地鐵穿堂風的魔法攻擊下有些瑟瑟發抖。
丁洋看着那人的五官,覺得似曾相識,卻一時之間無法從腦海裏搜尋出究竟是誰。
“果然是你啊丁洋。那麽多年都沒有什麽變化,還跟高中時候一樣帥氣。”那男人用長輩似的口吻說着,繼而伸手拍了拍丁洋的肩膀。
“顧……顧老師?”丁洋總算是想起來眼前這個人是誰了,就是他次此參加同學會最想要見的人,顧淺易。
但是眼前這個人實在是變化太大了,除了燦爛的笑容外,很難讓他将此人和當年那個陽光大男孩的大學生實習老師聯系起來。
那男人被認出來了似乎很高興,笑得更燦爛了些,露出半口整潔雪白的牙齒。
“真是太巧了,居然在這裏就遇到你。我剛才還想呢,這小帥哥是誰,怎麽那麽眼熟。”顧淺易感慨。
丁洋也是又意外又驚喜:“顧老師您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要不是您叫住我,我在大街上是絕對認不出您的。”
如果說顧淺易過去作為還是高中生的丁洋的老師,穿上教練服板板正正地,至少還能看的出大了他五六歲的年紀。
那現在的他,時髦的打扮和充滿活力的舉止,加之那張有些稚氣的娃娃臉,看起來卻是跟丁洋幾乎同齡了。
甚至可能還年輕一些,像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男孩子。
顧淺易歪嘴一笑:“怎麽?我看起來老了很多?”
“哪有!?您這樣子,說出去誰信你是我老師啊。”丁洋吹捧道。
伴随着地鐵進站的轟鳴聲,過道裏又是一陣穿堂風吹過。
顧淺易打了個寒顫,攏了攏原本半敞開的羽絨服:“嘿嘿,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咱們先去飯店吧,看看其他同學能不能一眼認出您。”丁洋說着指了一下三號出口的位置。
顧淺易點頭:“嗯,我剛才看半天沒看懂這地圖,你帶路吧。”
路上,顧淺易感嘆:“丁洋,你怎麽好像一點都沒變。”
丁洋自嘲:“怎麽可能,我比高中時候胖了好多。”
顧淺易:“高中時候那是太瘦了,細胳膊細腿的,跟你們打球我都不敢用力。怕萬一給你們撞傷了,影響考試升學,要被家長追殺。”
丁洋哈哈笑了,想到當年打球的時候,即便是顧老師留了一手,他們這些毫無技巧的高中生還依舊不是他的對手。
顧淺易繼續說:“你現在還打球麽?”
丁洋說:“偶爾打,但很難找到人了。大家都忙,湊不起來。”
顧淺易惋惜地哦了一聲:“這次回來還想跟你們再打幾次球呢。”
“顧老師今天召喚一下,應該會有人響應的吧。”丁洋說。
二人又繼續熱火朝天地聊了一路,終于來到了聚會約定的那家私房菜的小洋房跟前。
不出丁洋所料,這地方門前是一條狹窄的單行車道,路邊沒有停車位。
只有小洋房門口的人行道上能勉強停放幾輛車,車與車之間的留存的縫隙之小,讓自認為已經是老司機的丁洋都覺得汗顏。
小洋房門口挂着歷史保護建築的銅牌,外牆被爬山虎密密麻麻包裹着,露出三四十年代老房子獨有的木質窗框。
小洋房的一樓的大門關着,如果只是散步路過,丁洋絕不會想到這裏面居然還藏着一家私房菜館。
“我外婆家以前就住這樣的樓,就在隔壁那條馬路上。”顧淺易先一步來到了洋房門口,擡頭看了看那個具有歷史年代改的雨棚說:“不過後來她為了養孩子,把房間都賣出去了。自己只留下了一間房。我小時候那棟樓裏住了六七戶人家,連亭子間都有人住。”
“現在這房子很貴,據說都是以幾個億的價格成交的。”丁洋說。
“産權明晰的是都賣的貴。但我外婆的那樓戶數太多了,談不攏價格就也賣不掉,到現在還是好多戶人家擠在裏面,連個廁所都是公用的。外面也搞得破破爛爛。”
丁洋:“這房子是歷史保護建築,好像也不可能拆遷。”
“是咯,裏面的人可能一輩子就窩在那種亭子間裏了。還不如大家協商着一起賣了呢,價格談不攏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顧淺易說着,按響了小洋樓大門旁的門鈴。
丁洋若有所思地嗯了一聲。
他大概是能理解那些不願意賣房子的人的心态的。
說不喜歡住新房子是假的,但現實就是手裏沒有錢或者說沒有足夠的錢能買到這樣地段的新房子。
周邊的新房子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的價格,屬于那種出生買得起就買得起,出生買不起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房子。
從這種地方搬出去的人,大多很徐東明一樣,只能在遠郊買房。
而老房子雖然破舊、各種不方便,但對于已經居住了幾十年的人來說早就已經習慣了。
與其換房,搬到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區域,還要背上一大筆房貸,很多人寧願就這麽安穩的在市區老房子裏過日子。
路邊是熟悉的小店,擡頭就能看到窗外的梧桐樹。
生活的空間雖然局促狹小,但生活卻安心、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