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如果是我,我會做什麽?也許該出去躲躲了吧。
他會選擇什麽交通工具?根據受害人家中的食品消耗,犯人是典型的“窮人口味”,應該會傾向于火車和汽車。
楊爍把手捏成拳頭,在額頭上錘了兩下,提議在火車站與汽車站布控。
趙志飛的煙幾乎燒了手,狠狠撚滅。
可是人手不夠。
火車站、汽車站都拉起了網,全市範圍內的蹲守也沒有間歇。
可犯罪分子從警察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了。六天沒有結果的排查與蹲守後,技偵人員報告,失竊手機的信號先後出現在了開往西北方向的K2306列車上,以及位于本市西北面300公裏處的江州市江州北站。
雖然沒堵住,但搜索範圍大大縮小了。終于不再是大海撈針了,刑警隊為之一振。
K2306次列車從本市上車、于江州北站下車的乘客共有257人,犯人就在其中。
幾次短暫的手機信號只能大致定位,并不能定位到一個很小的範圍。當地警察在江州北站附近走訪,手機最終在車站旁的一個舊手機回收店被找到了。
手機店老板是4.17案的周女士之外唯一與案犯接觸過的人。老板一聽,立刻關了店鋪,全力協助警方。
“那個人感冒了,說話鼻音很重,戴着帽子和口罩,”老板比劃了一下,“差不多到我這裏,不胖,皮膚比較黑。”
“男的嗎?”楊爍多問了一句。
“男的,男的。”老板點點頭。
“單眼皮雙眼皮?眉毛?”
“這樣,這樣。”老板不知道怎麽形容,艱難地比劃着。
很寬的雙眼皮,低眉弓淺眼窩,眉毛濃粗,臉型略寬。
嫌疑人很機敏,下車後換過衣服,通過監控追蹤行不通。沒辦法,只能用更原始的方法逐一排查了。
排除女性和兒童,嫌疑人共有113名。在手機店老板幫助下,經過年齡、外形、身體狀況方面的初步排查指認,還剩餘56人。這56個人被打印成一張表,貼在會議室的白板上,每個名字後面詳細寫明負責人、是否排除、排除理由。
就要看見光了,但是警察們一點都不感到輕松。
李佳和說:“又快要兩周了。”。
大家都明白李佳和在說什麽。兩周,是案犯殺人的周期,他們需要抓緊時間。
壓力更大了。眼睜睜看着兩周的期限即将到來,卻無計可施。速度已經是極限,各刑警支隊、刑警大隊已經在竭力走訪、追蹤每一個嫌疑人了。
其實他們各自私下認為案犯已經被驚動,短期內繼續作案的可能性不大。但這種事沒有百分百的概率,絕對不能說出口。
進一步排查後,範圍縮小了,還剩8個,家都在本市。把這八個人全部找到帶回局子,又花了三天。
沒什麽可說的了,直接查DNA吧。
加急也需要三、四天,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沒有人能放下心來回家等。
等待讓人心焦。
“兒童節都早過了。”趙隊長拿筆杆一下一下叩着桌子。其實他家兒子已經是懂事的年紀了,早就不過六一兒童節了。但趙隊長一直對孩子多有虧欠,兒童節是他心裏一個結。小孩和他不親,處處針對他爸,護着他媽。
從5.31案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這個城市已經在連環兇殺案的恐懼中浸泡了一個多月。這一個月,刑警隊員幾乎沒有回過家,不眠不休地在查案。回什麽家?老百姓都不敢上街走路了!警局開會開了無數次,每次局長都這麽罵,罵完,他自己也一起陪着。明明警察也是人,也會疲倦,也會崩潰。
DNA比對結果出來,嫌犯李之貴終于落網。
天亮了。
所有人感覺腦子裏繃緊的弦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