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官

婉兒沒能完全接住我,我到底還是後退一步,腿踢在圈椅上,發出一聲悶響。殿內自母親說完話以後,便安靜得吓人,我弄出的這響動便有些刺耳,縱然別人聽不見,父親也一定聽見了,然而他并沒有回頭,只是坐正身子,掃視了殿內的大臣一眼,這殿內的大臣每一個我都有些眼熟,以此推斷,他們該都是入閣的重臣,這些人原本在禦前議事的時候是不需要站着的,此刻卻全都站在下面,父親的眼光一看過去,他們便一個個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對着父親微微低下頭,一向慈和的父親此刻看起來分外威嚴,連母親的氣勢似乎都被他壓下去了,這威嚴是我所從未見過的,從前我心裏雖然總告誡自己這裏是天家,我這對便宜父母是天家的帝後,他們與我前世那溫馨普通小老百姓出身的父母截然不同,然而在相處的時候,卻常常要忘了這些戒條,尤其是父親。

前世的野史雜聞總說武後的丈夫李治是如何的昏聩、如何的懦弱,我這位父親,雖然不至于像他那位并不存在的堂弟那樣軟弱可欺,卻也并非殺伐決斷、果敢英武之人。在我面前,更是如此。

然而現在的他,與平日的他,卻截然不同。

父親的目光最終落在李晟身上,我在後面,看不見他眼中的表情,卻聽見他沉着聲音,極緩慢地道:“皇後說得不錯,我大唐自立國以來,便從未有以皇帝親女許配藩屬的事,此例,絕不能從朕始。”

他特地把頭轉向母親,嘴角動了動,似乎是在笑,接着他又把頭轉回去,看着李晟,略帶告誡意味地道:“太平是朕的女兒,以朕的女兒下降吐蕃,茍且求和,是朕的恥辱,亦是晟兒你的恥辱,此等恥辱事,別說商讨,便是想也不能想一下,你…知道麽?”

李晟低着頭,動了下腳尖,才擡頭,拱手道:“臣知道了。”

父親揉了揉額頭,疲憊地擺了擺手,道:“既如此,我與吐蕃,必有大戰,你們自去商議,看以何人為将。晟兒,睿兒,你們留下。”

我才注意到李睿原來也在殿中,卻是綴在許多大臣的後面,被父親點了名,才站出來。

殿中衆人徐徐退出,我見父親似有體己話要同兩個哥哥說,猶豫着要不要離開,婉兒卻握了握我的手,叫我留下,又道:“太子方才不是讓公主下降吐蕃,而是以商議親事為名,暫做緩兵之計,等秋收一畢,兵馬充沛,再行毀約,發大軍直讨西北。”

我不明白她為何突然對我解釋這麽多,她看起來便不是多事的人,然而事關己身榮辱,我早顧不得想這麽多,冷冷看着她道:“倘若事有不成呢?”

婉兒沒作答,只是向外看了看母親,輕輕道:“于理于法,公主都不該怨恨太子。”

她這話這樣直白,倒讓我不知怎麽應對,好在這時大臣們都已經走完,父親坐回寶座,嘆了口氣,道:“兕子,出來拜見你太子阿兄。”

我磨磨蹭蹭地出去,不肯行禮,只一頭紮在父親懷裏,喊一句“阿耶”,想起就在方才短短的時間內,我的一生幾乎就要被注定了,眼淚噴湧而出,幾乎沾濕了父親的肩膀。

父親抱着我輕輕地拍了拍,笑着解釋道:“好了好了,你阿兄只是一片為國之心,并不是不疼你,兕子乖,去見過你阿兄,他給你帶了許多好玩藝。”

父親半抱半推地将我轉向李晟那一邊,指着他讓我過去,我被他推了幾下,才極不情願地走向李晟,到了跟前,仰頭看他,他見到我,終于有些愧疚,抿了抿嘴,伸手想摸我的頭,被我閃過,手愣愣地停在空中,好一會,才垂下去,微微低着頭,對我道:“吐蕃犯我鄯、廓、河、芳、疊等州,殺掠百姓甚衆,納、桂、廣、黔四州土人為亂,興、鳳、岷三州又有秦王餘孽,此實非興兵之機。我不過想假以議和之名,行拖延之實,畢竟兕子你還小…”

我打斷他,冷笑着問:“阿兄這算是在向我解釋麽?若是這樣,請阿兄告訴我,将我許給吐蕃,事後又反悔,會不會惹怒吐蕃,反引得他們大舉興兵東犯?天子一言九鼎,卻故意做這出爾反爾的事,國家體面在何處,以此出兵,豈不是師出無名?過了秋收,還有春耕,到時候發兵,又為不為難?以此無名之師出征,萬一,我是說萬一,師出不利,不能克勝,我又何以自處?——這些事,阿兄想過沒有?”

Advertisement

李晟的臉色有點發白,定定看着我不說話,他的眼睛一如既往的漂亮,水汪汪的,仿若女子,他的臉也依舊是我喜歡的樣子,鼻子挺挺的,臉頰瘦瘦的,嘴唇上帶着一點點修得很整齊的胡須。

李晟不說話,我也不開口,我們兄妹兩個就這樣對視着,直到父親咳嗽了一聲,道:“太平,向你阿兄行個禮就出去吧。”李晟才松了口氣似的,低了低頭,輕斥道:“兕子,別胡鬧。”

倘或方才我只是怨恨,這會兒卻是憤懑了,直勾勾地盯着李晟,剛要再開口,卻聽母親在後面道:“太平,向太子行禮。”

我怔了一下,回頭看了母親一眼,轉過來的時候已經垂下眼,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行了朝見父母時都罕見的大禮。

李晟嘆息了一聲,退後一步,低頭彎腰,想要扶我起來。

我先他一步起身,轉身再對父母各一拜,又對李睿一拜,急匆匆地奔出殿外,早有宦官上前,問我是否要備辇。我揮退她們,剛要回紫宸殿去,忽然想起我已經不住在那了,要去蓬萊殿,那裏都是我不認得的宮人,回去也是無趣,便是朱鏡殿裏的伴讀們,也多半與我并不相熟。

我立在宣政殿的臺階上,入目但見亭臺閣謝,高低參差,好一派皇家壯偉。然而在這樣壯偉的大明宮內,卻找不到一個可以讓我靠一靠、說說心裏話,或是抱一抱、安慰我一下的人。

此時此刻,我身為大唐公主,在這自小長大的皇宮之中,卻是舉目無親,無處可去。

不知何時,婉兒從殿中出來了。

她一出來,圍在我身邊的宦官們便自發地退開,等她走到我身邊,這些人離我已經有數丈之遠。

我看着婉兒,以極近尖刻的語氣道:“上官才人出來,可是天後有何吩咐?”

婉兒向我低了一低頭才開口,她只比我大一歲,身高卻與我差不多,自從她被母親封為才人以後,我就沒見她臉上的表情變過,旁人擺出這樣的臉,難免會讓人覺得傲慢,但是婉兒這樣,卻反而讓人覺得她謙遜恭謹,毫無被冒犯之意,若是再聽到她溫和斯文的語氣,只會覺得她依舊是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宮女,而非幸進的新貴才人:“陛下在公主入殿之後,便命妾前來陪伴公主,故,陛下方才雖未再行吩咐,妾卻自作主張出來了。”

我皺眉看她,道:“你是母親跟前人,卻丢下母親跟我出來,不大妥當罷。”

她嘴角動了動,像是笑,仔細看,又似乎什麽表情也沒有:“妾只是出來叮囑公主一句話,說完了便進去。”

我挑眉看她,她這回倒是真笑了下,道:“其實也沒什麽,只是太子近日要成親,太子妃家在靖安坊北的永樂坊,東宮與之往來頗繁,公主若是要去靖安坊,行路須要留神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