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睿
我們現下住的地方是大明宮,宮裏頭叫做“東內”,原本是先帝為了侍奉太上皇所建。當初宮殿尚未建成,太上皇便已駕崩,我那便宜祖父悲痛不已,下令停止了一切游樂與除了帝陵之外的所有營造,後來突厥、吐蕃屢屢犯邊,國帑空乏,便一直沒有續建,只把這裏當做一個小小的皇家別苑,父親當初曾将母親安置在這裏,他自己則常常借着打獵或游宴的借口住在這邊,與母親在過着夫妻一般的生活,為了母親,父親命人在這裏持續營造了一些住處和景致,绫绮殿便是那時候建的。
母親對這裏極其喜愛,哪怕被立為皇後之後,也不願意住進太極宮,而是以父親有痹證為由,極力撺掇父親将東內擴建成了一座極大的宮殿,長久地住在了大明宮中。舉凡西內所有,東內一應皆全,譬如太極宮西側有掖庭宮,住着宮人仆從,大明宮西側便有永巷,住着親近的宮人随從。舉凡西內所無,東內多半也有,譬如宮中各色承禦,又譬如大唐如今的天皇、天後、李睿與我。
道理上來說,西內才是真正的大內,理當比東內貴重,然而實情卻是時人皆以在東內當值為榮,以西內為苦。
因此,我自得知楊娘子又從永巷挪到掖庭,便漸漸懷疑這裏頭有些不可見人的事,今日既然想起,就立刻命人引我去了掖庭。
到地方的時候,天已經有些昏黃,往常我去哪裏,都有人提前知會該地的人員,且在道前引導避讓,我想這樣倒未必看得見真實的境況,便不許他們先出去,今日又跟着我的都是紫宸殿的人,并不知楊娘子在何處,王诩因倩我稍待,派了人去打聽。
我在等候的時候擡頭打量了掖庭宮一眼,與我想象中不同,這一帶與其他宮殿比起來并無寒碜之處,西南設有官署,裏面宦官宮人,往來不絕,中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屋檐,有宮人向我解釋說,那裏是宮人與官奴婢的住處,每一座屋子其實又被分成了許多間,每一間中都住滿了宮人。
我瞧這些住處外觀看來還算不錯,微微颔首,此時前去問路的人已經來了,引着我的辇七彎八繞地走過幾間小屋,停在一處中等排場的屋外。
王诩扶我下了辇,指了指後面,道:“從這間過去便是。”卻是因我說不可驚動,特地讓儀仗在前一間就停住。
我見他識趣,對他笑了下,他越顯得謙卑了,一路帶着我到後面,卻是一間與绫绮殿一般大小的屋宇,這間看上去頗有皇宮的樣子了,立柱粗大、廊庑華美,門口有一個小宮人沒精打采地站着,我站着看的時候,裏面像是叫了她,便見她如夢醒一看般快步入內,我趕忙貼着牆過去,探頭向裏一看,發現這一處屋子裏只內外隔開兩間,這兩間又一點也不像是兩個人的住所,而是一個人家裏的起居、待客之地一般。
這內外兩間的鋪陳擺設,與我殿中亦不遑多讓,那門口的小宮人進去之後,又有一個人走出來,甫一踏出來就見了我,驚呼一聲,一下跪在地上,大聲道“公主”。
裏面楊娘子與那小宮人便都匆匆跑出來,楊娘子一見了我,面上先是一喜,卻又斂了,俯身道:“妾楊氏見過公主。”
我見她言語生疏,心裏好不難受,上前拉着她的手道:“阿楊,你生的什麽病?好些了麽?”
她道:“不是什麽大病,就是吹了風,頭疼,怕過給公主,所以才搬出來的。”
我問她:“可吃什麽藥?都有麽?若缺了,只管叫人從我這裏拿。”
她沒甚欣喜的表情,只道:“謝公主挂心,妾如今已經好多了,公主不必擔心。”
我一聽便道:“若是好了,便快回來罷。”
Advertisement
她卻故意咳嗽了一下,道:“還是請公主再寬貸幾日,一俟病好,妾必再回去侍奉公主。”
我聽了不樂,又想進去坐坐,看看她住的地方是怎樣的,她卻說裏面雜亂,不肯讓我進去,又說天晚了,怕宮門上鎖,叫我趕緊回宮,推着我走,我只得五步一回頭地走了。
一回蓬萊殿,便見外面許多宦官,有父親的,有母親的,有李晟的,還有李睿的。
父親傳旨說我幼而明理,長而徽懿,益食封一百五十戶,母親說我能敦親睦下,賜我絹緞、器物、珍玩若幹,李晟說一向久別,回來見到我這樣懂事,做兄長的心中甚慰,特贈我洛都特産若幹,希望改日再與我一敘兄妹之情。
我一一謝過了賞賜,傳旨的宦官們争先恐後地來與我寒暄,向我傳達父母和兄長們的愛護之心,我心中不耐,卻也只能和他們敷衍一陣,好容易把人都打發了,轉頭卻見李睿派來的王元起在門外探頭探腦,笑罵一句“小奴才”,招手叫他進來,問:“六郎又看上了我什麽東西,叫你來拿呢?”
王元起搓着手笑道:“看公主說的,我們大王一向最和公主友愛的,怎麽會拿公主的東西呢?大王派小人來,是想叫公主放寬心,和親……”他左右看了一眼,縮了一下頭才笑道:“和親是肯定不成的,聖上已經命太子做甘、涼兩州道行軍元帥,以大王為洮州道行軍元帥,發三州兵,即刻征讨吐蕃,大王說了,他一定打得那些胡狗抱頭鼠竄,叫他們知道敢讨他妹妹的人,都沒好下場!”
他将李睿的語氣學得活靈活現,聽得我忍俊不禁,白日的郁悶都消散不少,故意逗他:“六郎說得這樣豪氣,到底幾時候出征?他要替我去打胡人,我必定要好好送送他。”本朝宗室,多有挂名出征的,其實本人安居長安,連自己領的州在哪個方位都未必知道,李晟和李睿多半也是這種虛名。
王元起眼珠一轉,笑道:“大王千金之軀,自然不會和那些村夫莽漢一樣,做那些扛槍執劍的功夫,他老人家呀,只消在京師運籌帷幄,籌劃決斷,不必出陣,卻勝似出陣,管教那些殺才有來無回!”
我道:“滾你的罷,還他老人家,六郎才幾歲呢!你回去,替我告訴李睿,光說不練,我才不信他的心,還有,什麽和親不和親的,這種事也好叫你來說?”
王元起笑嘻嘻地道:“小人不才,只有一顆忠心可取,大王也就取小人這份忠心,所以什麽話都敢叫小人傳,公主別小瞧了小人,小人這嘴一閉上,什麽人都別想從小人這裏探了話去。”
他話剛說完,就聽李睿在後面笑道:“我叫你傳個話,你倒好,還在二娘跟前賣弄上了,二娘可不比我的好脾氣,她一生氣,動辄杖斃,你可仔細了。”
王元起見李睿來,連連打躬,那臉上笑得如金秋豔菊一樣燦爛,口道:“小人拜見大王,小人不敢贊同大王這話,宮中誰人不知長樂公主心最善,人最聰明?”
李睿指着他對我笑:“兕子你看,這狗東西三日不教訓,都開始議論你了,你還不打他?”
我見他雖嬉皮笑臉,兩眼卻只看着我,知道他是有意哄我開心,心中一暖,笑道:“他分明是誇我,你卻叫我打他,是什麽心腸?我可不聽你的,不但我不打他,還要大大的賞才好。”
李睿見我笑,自己也傻呵呵地笑起來,與王元起主仆兩個又在那裏一唱一和,裝傻哄我,哄得我白賞了許多絹緞給王元起,揮手道:“我是知道了,你們主仆兩個分明是說好了一道來算計我,可憐阿娘才賞了那麽些絹,我還要留着裁衣服呢,都叫你們哄走了,我再不同你們說話了。”
李睿方笑嘻嘻叫王元起出去,轉頭就對我道:“兕子,我有事同你說。”
我見他一臉肅穆,似是有什麽了不得的正經事,也忙正色以待,道:“六郎這樣,莫不是後來阿耶阿娘還同你們說了什麽?”
李睿一怔,道:“阿耶阿娘留我們在那只是數落,并沒有別的什麽事。”
我也一怔,道:“那你要同我說什麽?”
李睿道:“我本想說明日要出宮,想托你在爺娘面前替我遮掩一下,只說我和你一道在朱鏡殿看書,別叫別人發現了。”
我怪道:“你出宮就出,怎麽還要我遮掩?”
李睿急道:“我叫你遮掩,自然有我的道理。”
我也急道:“你叫我做什麽我就做?那我豈不是早就替你寫過多少回策論了!你不告訴我要做什麽,我才不幫你呢。”
李睿見我頑固,氣得一跺腳,道:“說就說,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我…我們幾個聽說吐蕃使者明日離京,打算去攔他們一攔,叫他們知道我大唐的公主可不是随便什麽人都好求的——我為了你才去做這件事,你還蠍蠍螫螫的不肯幫我,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