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周瑾延把相機挂在了脖子上,往日溫文爾雅的氣質,突然多了幾分俏皮,倒真有幾分像新聞工作者,或是專業攝影師的感覺。
蘇玉瑤不由得想到電影裏穿格子襯衫背帶褲,戴貝雷帽的記者。
或許等待夏天,她也能見到這樣的情景。
周瑾延看到他們過來,擡頭朝林出荷那邊點了點頭致意,然後說:“走吧。”
茶肆就在公園的入口附近,蘇玉瑤進來時曾路過,三人并肩往回走,路上來來往往有不少剛看完溜冰比賽的人同行。
他們聽着別人交談,談論剛才的比賽,接下來的安排,偶爾也說幾句,氣氛意外的和諧友好。
蘇玉瑤喜歡這樣的氣氛。
剛才她還擔心三人行,錢從安和周瑾延說話,自己會插不上嘴,在一旁當陪襯很尴尬,但又怕沒話找話說,那刻意的模樣更尴尬。
還兀自擔心了一會兒。
幸而,這些尴尬都沒有發生。
兩人十分顧忌她的存在,說幾句就會把話題扯到她這裏,讓她參與交談。
蘇玉瑤心裏暗暗感激。
公園裏好幾家茶肆都沒有名字,一般熟客都是借用老板的名姓來代指,好比老板叫福伯,那茶肆就叫福伯茶肆。老板姓黃,就叫老黃茶棚之類。
他們去的這家,是唯一難得挂了牌匾的,只是蘇玉瑤并不識字,看了也不知道叫什麽。
和周圍衆多的茶肆一樣,這家茶肆也是在半坡上簡簡單單的搭了個棚,但棚搭得比別家要大一些,也更結實一些,裏面能擺下好幾張桌子。
大概是在這一帶挺有名氣,錢從安也知道,都沒問周瑾延是哪家,沿路邊的青石臺階上去,徑直就走了過去。
Advertisement
進了門,果然大廳裏的幾張桌子都已經座無虛席,說話聲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唯靠窗有一桌閑置着,位置還挺好,望出去能看到公園的風景。
門邊是老板的攤位,攤位下爐子裏燒着煤炭,上邊籠屜裏蒸着東西,熱氣騰騰冒着。
看到他們進來,老板熱情的招呼道:“周少爺來了啊!位置給您留着了,您看要吃點什麽?”
周瑾延回頭問她們:“你們先點吧,想吃什麽?”
錢從安一看就是熟客了,問也不問有什麽東西,直接念了一長串名,蘇玉瑤沒記全,只聽到什麽生煎饅頭、蟹殼黃、灌湯包、蝦仁蒸餃……
她無奈又無措,只得跟着說:“我也要一份一樣的吧。”
老板脆脆的應下,眉開眼笑。
周瑾延又點了幾樣別的,三人才往窗邊特意給他們留出的桌子走過去,坐下後立刻有跑堂的過來給他們擦桌子上熱茶,客客氣氣。
周瑾延紳士的給三人都斟上茶,等待點心上來的時候,問道:“你們倆怎麽湊到一起來看比賽了?”
“我們只是半路遇到了。”錢從安說,“我是和同學一起來公園的,就在這下面的路邊,遇到阿滿,看她一個人,就約着她一起了。”
蘇玉瑤捧着茶盞暖了暖手,聽到在說自己,就又把上午和錢從安說的那一套重複說了一遍。
“還要感謝安安姐,要不我還不知道會在裏面瞎轉悠多久呢。”
錢從安笑得眉目如畫:“我也很開心呀,如果不是今天的意外,我又怎麽會交到阿滿這個新朋友。”
別看錢從安如此天真爛漫,其實比蘇玉瑤年紀還大一些。
正說着,跑堂又過來,這回是把他們點的東西送上來,三人的交流被打斷,騰出手清了清桌面,讓跑堂把滿滿一桌的東西都放下。
錢從安看着滿滿一桌子的東西,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二話不說,拿起筷子開吃。
蘇玉瑤胃口小,吃不了那麽多東西,所以圖個新鮮,每一樣都只嘗嘗,錢從安還不停的給她推薦,給她夾。
蘇玉瑤小口小口的吃,忙得顧不上說話,聽錢從安一點不見外,塞了一嘴東西,口齒不清的問周瑾延:“小舅舅,你最近在忙什麽呀?感覺很久沒看見你了。”
“我這段時間在翻譯一篇外文。”周瑾延教養十分好,停下來擦了擦嘴巴才回答,“還要監督中學英文教材的編撰和出版,是有一點忙。”
“你不是請了關家三小姐幫忙嗎?”錢從安消息還是很靈通的,即便那天她沒有在現場聽說,也有人告訴她。
提到關瑞珊,周瑾延面上禮貌的溫柔淺笑多了份真心實意:“嗯,關二小姐偶爾沒課的時候,也會來幫忙。不過時間比較急,很快要開學了,還是得加班加點。”
“嗯——”
錢從安點點頭又問:“小舅舅,我班上有位同學準備年後去外國留學,聽他們說外國很好,真的是這樣嗎?”
“怎麽說呢,凡事都有兩面性。”周瑾延像個大家長,仔細和她分析,“若說學業方面,确實現在西方的教育要比我們先進一些,但在生活方面的話,離家獨自在外會很辛苦的。”
“你也想去留學嗎?”
錢從安搖搖頭說:“我不喜歡學習,也學不好,英語尤其差,這樣去不了國外留學吧。”
“其實只是因為你現在身處在大家都說中文的環境下,所以覺得難,真去了外國,你就會逼着自己學了。”周瑾延安慰她,“不過,既然不喜歡,那就不要為難自己,也不是都非要去外面,留在滬城也能活得很精彩。”
“嗯!”錢從安心裏好受很多。
這個世上那麽多人,不是每個人都要和別人走一樣的路。
兩人又聊了一些錢從安學業上的東西,周瑾延表示,若是她有什麽不懂,可以去找他。
蘇玉瑤聽他們說着自己完全不懂的世界,想到自己連字都不認識,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心裏突然有點豔羨,還有幾分自卑。
她見到的戴眼鏡的人都是有文化的,自己也戴眼鏡,卻是個睜眼瞎,可真諷刺。
吃完東西,周瑾延要回報社去送照片,三人就在公園門口分開。錢從安硬要陪着蘇玉瑤等阿玲來接才放心,兩人就各自買了串冰糖葫蘆,坐在樹下邊說話邊等。
蘇玉瑤沒忍住,終于有機會和錢從安單獨相處,就把自己的疑惑問出來:“你們和周家人的關系很好嗎?”
“什麽?”錢從安一時沒反應過來,回頭看她。
蘇玉瑤已經問出了口,似乎覺得沒有那麽難堪,便幹脆硬着頭皮又複述了一遍。
這次,錢從安終于聽清了,愣了一下後突然朗聲笑起來,問她:“你該不會是以為,我們和周家水火不容吧?”
雖然不好意思,但蘇玉瑤确實是這麽想的,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不是都說,有錢人家的太太們都面和心不和嗎?你們難道不會讨厭小周太太嗎?”
這些話,問了誰都讨不得好,說不定有心人聽完轉頭說出去,還會惹一身腥。
但蘇玉瑤不明白,她問了。
而幸好錢從安也是心裏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人,聽罷了解,也心直口快的回了。
“為什麽讨厭?”錢從安咬了一顆山楂嚼着,“小周太太人還不錯,周家人也都挺好的,我們兩家人關系還可以吧。”
這話真從錢從安嘴裏說出來,可是件神奇的事。
蘇玉瑤完全無法想象:“沈大夫人難道對沈大爺娶了小周太太這事,心裏沒有什麽想法或者不舒服嗎?”
“應該是有一點的吧。”錢從安也不是很理解,“我姑媽和姑父是通過別人做媒認識的,結婚前,面都沒見過,喜歡肯定是談不上的,但是一起生活十幾二十年,突然丈夫要娶新人,會有一點難過吧。”
“不過想通了應該也還好。”她說,“我姑媽不是那種把情愛看得很重的人,她有我表哥,又沈家大夫人的身份,吃穿不愁,身份地位都有了,不可能事事都如意嘛。”
“小周太太嫁給我姑父,說來也不能算自願,她很無奈的,所以怪她也不好。”錢從安回憶了一下。
“我是聽我爹我娘說的,說周家以前條件不好,周大爺就是個窮教書匠,偏偏小周太太和我小舅舅都是聰明人,但家裏供不起他們一起讀書,小周太太不得已就辍學了。”
“我姑父從老家來滬城的時候認識她,說挺喜歡的,經過兩家商量,就同意他們在一起了。”
“那周家現在——”
蘇玉瑤沒想到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她看周家現在十分風光,還以為是一直這樣呢。
“是小周太太嫁給我姑父之後,我姑父資助了小舅舅去外國留學的,周大爺大概也覺得是因為自己無能,才受制于人,所以後來辭了教書匠的工作,在我姑父的幫助下開辦了印書館。”
錢從安笑笑:“其實說起來,我家和她家又有什麽區別?我家也是在沈家的支持下發達起來的,沒有區別,所以哪有資格說讨厭。”
“我姑媽一點也不喜歡應酬,她是個地道的鄉下女人,所以讓小周太太陪姑父去應酬,她是樂見其成的。”
“我姑媽才真正是個聰明灑脫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前兩天有個小天使說挺讨厭小周太太的,因為不方便劇透,那會兒我沒回答她。
現在終于在文裏做了回答,不知道她還看不看得到,或者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那不知道你們滿不滿意這樣的理由。
我對此倒是十分理解的,想表達的大概就像那句歌詞唱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際遇。
所以在南雀北歸裏,我盡量給每個人都安排明白,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故事。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小周太太到底喜不喜歡沈大爺,更不知道她對周家有沒有埋怨,那又是另一個關于她的故事了,在蘇玉瑤的故事裏,她嫁了,僅此而已。
或許是我筆力不夠,沒寫出來想要的效果,但真的都安排好了,後續每個人都會有交待的,等都交待完了,這篇文就結束了,畢竟當初說的就是,寫發生在繁華之地的很多人的故事。
沒有蘇沒有爽沒有爆點,感謝依舊堅持一路看來的小天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