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劉家垮得很快,除去被查出的一船鴉片,商會之後派人查驗煙草公司,公司又被查出存在造假問題,以樹葉摻雜在煙葉裏冒充上好的進口煙草,獲取暴利。

雖然劉家兄弟極力否認做過此事,稱是被人栽贓陷害,且把矛頭直指孟家,奈何并沒有證據證明。

百姓的抵禦之聲越漸浩大激烈。

劉家查獲夾帶鴉片的煙草被沒收銷毀,公司已囤的煙草積壓難銷,錢家新開的煙草公司借此漁翁得利。

這一番整頓下來,劉家可謂損失慘重,資金周轉困難,信譽下降,撐了不過月餘,終于還是通過商會,宣布破産解散公司。

曾經風風光光的劉公館,在一個多月內就徹底落魄了下來。

滬城的老百姓覺得大快人心,孟家的人見此也是大呼報應,只有孟十四知道其中內情,默默擦幹眼淚,轉身去和已經病入膏肓,纏綿病榻的孟志強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孟志強是強撐着一口氣,就為看劉家的下場,得知劉家得到報應後,當場狂笑三聲吐了血,當晚就走了。

說走得急卻也不算急,臨死之前,孟志強大約回光返照,精神竟然好了一些,還召集了族裏的長者做了見證,把自己名下的一衆財産全部做了分配。

意外的是當了一輩子鐵公雞,孟志強這次竟然給死去的孟十三也分了一份,有幾十萬銀圓,很大的一筆錢。

說先由孟家人代管,以後交由孟十三的兒子繼承,絕不能讓他回去劉家認賊作父。

而劉家在公司出事後就一直在奔波,但沒人願意幫忙,過去的熟人似乎不約而同的,都紛紛閉門不見。

他們白白折騰一場,也看懂了其中肯定有人推波助瀾,便生出了再回南洋的念頭。

南洋是他們的地盤,沒有別的勢力針對,想東山再起不是沒可能。

再說孟十三死後兩家為了人命為了孩子一直在打官司,可無論法庭怎麽判,孟家就是拒不執行,如今還在沒臉沒皮的和他們扯。

他們去要孩子,孟家連面也不給見,還冷嘲熱諷一番,鐵了心不讓他們好過。

Advertisement

留在滬城已經難有作為,孩子也要不回來,劉家兄弟看得明白,便狠下心,直接收拾了東西離開了滬城。

孟劉兩家之事,終于以兩條人命塵埃落定。

蘇玉瑤後來又從報紙上看到,孟家的幾房為誰能撫養孟十三孩子的事争得臉紅脖子粗,最終似乎是有什麽人出面交涉,孩子讓孟十四給帶到金陵去撫養。

而那筆孟志強留下的財産請人做了見證寫了書契,保證會在孩子成年後如數奉還,這事才算徹底有了結果。

當時蘇玉瑤倚在房間的窗臺上遠眺。

四月多雨,滬城被如薄霧般的煙雨蒙蒙籠罩,迷離模糊,似夢似幻,她忍不住回起和孟十三初見的那一天。

偌大的廣場白茫茫的,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忽然有位衣着光鮮的姑娘,随着沈堯的無賴闖進了她的眼裏,嬌小溫柔,輕聲細語。

然後又斷斷續續見過幾面,她總是那麽溫柔,似乎對什麽都不太熱情,像游離在浮華喧嚣世界之外的清淨地。

終于也帶着那份清淨,決然的離開。

陰雨天讓人壓抑,蘇玉瑤的心情受到了影響,陪汪靜養胎的時候,話也沒之前多,偶爾繡花還會不小心出神戳到手指,讓汪靜很是擔心。

懊惱若不是她不能赴宴,蘇玉瑤也不會遇到這樣糟心的事,思來想去,便讓蘇老二去給沈堯遞了句話。

沒幾天,沈堯忽然上門來。

他過去就厚着臉皮跟沈黎來蹭飯,兩人關系明朗後更是時不時的出入蘇公館,蘇玉瑤對他的到來不疑有他,随口一問:“你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沈堯喝了茶,道:“你這話似乎不太歡迎我?”

蘇玉瑤坐下觑他:“我就随口問問。”

沈堯這才正經的解釋說:“我明天要出發去金陵,那邊有點事要我去處理,可能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來,就想着臨行前來見見你,別想我。”

“誰想你了!”蘇玉瑤笑罵,“臭不要臉。”

沈堯不滿意這個回答,佯裝生氣的虎着一張臉追問:“真不想?”

蘇玉瑤正要回答,樓梯上傳來兩聲十分刻意的清咳。汪靜扶着腰慢慢從樓上走下來,揶揄的說道:“這麽難舍難分,倒不如一起去吧。”

蘇玉瑤趕緊小跑過去扶着她,紅着臉道:“小舅娘,你不要胡說。”

誰知沈堯卻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這個想法不錯,小麻雀,你要不要和我去金陵玩玩?”

“你是去工作,我去幹嘛?”蘇玉瑤扶着汪靜在沙發上坐下來。

汪靜心平氣和的說:“聽說金陵是個好地方,滿城都是風景,水也養人,若不是不方便,我都想去走走看看。”

沈堯接話說:“等孩子生下來,小舅娘什麽時候想去,我一定幫你安排。”

蘇玉瑤見他把哄得汪靜眉開眼笑,說:“就會說好聽的,真要跟你去了,你要工作,誰陪我到處逛呀?”

“哪有人會一天都在工作的。”汪靜說。

沈堯附和:“小舅娘說得是,我只是去處理事情,把事情處理好就閑下來了,滬城這邊若是沒要緊事,我們想在那邊待多久就待多久,還怕逛不夠嗎?”

“再說孟十四不是嫁在金陵嗎,我們都認識,哪天若是真沒空,請她這個東道主照拂一二也行的,小麻雀就是胡亂擔心。”

蘇玉瑤有些心動,偏還故作為道難:“你們都說完了,還叫我說什麽?”

這便是答應了。

沈堯趕緊接話不給她反悔的機會:“你不用說,跟我走就行,我會把一切都安排好的。”

他上次說會把一切都安排妥當,還是和她表白的時候,怕她對沈石的話有所顧忌,後來确實也做到了承諾的那樣。

蘇玉瑤再聽他如此說,已無任何猶豫。

她相信他。

但她并不知道這事其實正是汪靜和沈堯合謀,連蘇老二也是幫兇,因為見她整天憂心忡忡的,覺得她可以出門散散心,換個環境換個心情。

選擇金陵作為出游的地方,一是沈堯确實有生意在那邊,二是孟十四正好在金陵。

蘇玉瑤心情不好,和孟十三的事有很大聯系,讓她親眼去金陵見到孟十三的孩子過得怎樣,也好讓她早點放下這事。

蘇玉瑤被蒙在鼓裏,還奇怪自己和一個男人出遠門,怎的蘇老二和蘇招娣也不反對,還相當的放心,讓她連個反悔的臺階都沒有。

當晚蘇玉瑤匆忙收拾好行李,第二天沈堯就來接她去碼頭坐輪船。

滬城和金陵之間隔着很寬闊的江面,沒有開通鐵路,往來靠輪船,若是坐火車,需要繞點遠路。正好蘇玉瑤還沒坐過輪船,沈堯特意帶她體驗一回。

兩人買的是上午的船票,在上船前吃過東西,輪船開行後便一路做船艙裏看着江景和旁邊的景物。

這些天都在下雨,江面霧蒙蒙的,別有一番風味,而且在江面船行,四面微風習習,心曠神怡,讓人很是舒心。

蘇玉瑤剛開始還覺得新奇,纏着沈堯各種問,但是看久了也覺得膩味,吃過午飯就開始昏昏欲睡。晚上輪船要在沿線一座小城停留一晚,兩人便上岸去找了吃的。

輪船雖然提供住宿,但船艙空間有限,隔出的隔間逼仄昏暗,沈堯舍不得蘇玉瑤受這份苦,兩人就在岸上又尋了間客棧入住。

第二天上船繼續開行,傍晚的時候終于到了金陵,蘇玉瑤已經在船上坐得耐不住,兩腳都有些虛浮。

夜色已晚,已做不了別的,趁着暫時的雨停,沈堯攔了輛黃包車先送他們去預先定好的酒店歇息,再請酒店的人幫忙給滬城發了報平安的電報。

若是沈堯一個人出差,他是懶得發電報的,但蘇玉瑤是初次出遠門,蘇招娣難免會擔心,就得報個平安讓她放心。

歇了一晚,蘇玉瑤調整過來恢複了精神,沈堯便帶她出門上街。

這是到金陵的第一天,天氣晴朗,街上比昨日熱鬧許多。他并不準備馬上去處理事情,而是想先留在蘇玉瑤身邊,陪她熟悉一下陌生的環境,讓她不那麽忐忑和害怕。

蘇玉瑤很開心,逛了一圈下來便發現,金陵和滬城是很不同的,滬城是繁華是新式時尚的,而金陵比較古樸端莊。

河流滲透到這裏的每條街道,河邊的房子黑瓦白牆,門口栽着柳樹,非常安寧平和。

就像這裏的人的生活态度。

他們在路邊吃了碗馄饨,白發蒼蒼的和藹攤主便和他們閑聊起來,聽說他們是剛剛才從滬城來的,就問去過廟街逛過沒有。

比如滬城的公園,廟街就是金陵的一處名勝,但凡來金陵的人士,沒有誰不去逛的。

沈堯以往過來,他一個人完全沒有這種閑心,招待他的人也是力求要表現,都是安排去那些洋氣燈紅酒綠的場合,自然不知道也沒去過。

蘇玉瑤更是,便和攤主說他們是昨夜才到,還沒有能去過,攤主聞言,就推薦他們去逛逛,還說了路線。

蘇玉瑤興致勃勃,拉着沈堯就去一探究竟,但到了地方才大失所望。

這廟街地方小,遠不如滬城的公園漂亮,而且也沒有公園熱鬧,就是一條叫廟街的大街,建築修得雕梁畫棟,色彩豔麗一些。

街道兩旁都是賣土産的店鋪,街上擺着幫算命的攤,沒有什麽特別的,也沒有好逛的地方。

門樓邊上有家小茶樓,兩人走累了就走進去喝茶。蘇玉瑤嘆息道:“我們還是去問問孟十四吧,向她請教玩的地方,事半功倍。”

沈堯點頭同意:“待會兒回酒店,我就派人送信去給她,問問看她方不方便。”

當天傍晚,沈堯就讓酒店幫送了信去林家,并當即就帶回了回信,孟十四聽說他們來金陵,非常高興,邀請他們到家裏做客。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寫得有點草率,感覺沒交待清楚,重新修改了一下,加了去往金陵的劇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