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買賣
她也沒多想,只是笑着和各位嫂子說笑,“我哪裏趕得上各位嫂子們能幹啊,前些年病着,這些日子才好,家裏的活計都做的不熟。”
衆人見謝宛雖身有長技,卻未曾高傲疏離,态度還很謙虛,便都多了分喜愛。再加上王池在村裏的好人緣,大夥倒是都挺樂意和這兩口子打交道的。都紛紛表示以後要是遇到哪裏不懂了,可以來找她們幫襯。
謝宛都一一應了。
貴嫂子感慨道:“也就是你巧,我們這些手都做粗了,想學也拿不了這麽精細的針了。
其他人也覺得遺憾。她們都是窮人家的女兒,從小幹活幹多了,這手都粗的沒法幹細致活了。這刺繡這種精細的事情一是要有耐心和天性,第二便是要有一雙巧手了,她們雖豔羨謝宛的一身手藝,卻也知道這是羨慕不來的。
謝宛見這些人樸實可親,也樂得和他們搞好關系,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她和王池如今也算是沒有親人幫襯的,和這些人處好關系了,以後麻煩也會少很多。她将東西收好,對着其他嫂子們笑道:“嫂子們要是想學,我倒是有一套簡單的針法,效果雖不及這個花樣多,但是要是繡着細心了,也是好看的。”
大家聽了都滿臉驚喜的樣子,二狗子他娘陳氏笑道:“妹子還是你心善啊,這要是旁的人,哪裏舍得拿出來教大家啊。成,那嫂子這邊先拜下這個師傅了。”
貴嫂子笑道:“算我一份。”
其他人也紛紛笑鬧着要拜師。
謝宛捂着嘴笑道:“嫂子們客氣啥,平日裏也是嫂子們對咱們家多照顧呢,只要你們想學,咱就教,只不許提拜師的事情,咱可受不了這個禮呢。”
“行,師傅說啥就是啥。”陳嫂還在笑鬧着。
謝宛又道:“只是我家現在情況嫂子麽也清楚,才剛剛搬出來,啥事都挺緊着的,恐怕要忙完這段時間才有功夫呢。”
“成,等你有時間的時候,吆喝大家一聲就行了,呵呵呵。”
大夥都高興的笑了起來,這個時候女人有一技傍身,那都是要被人高看幾眼的。所以對于謝宛這麽大方的傳授技藝,都很是感激。
“各位安靜些吧,我家奶奶還要休息呢。”說話的是周娘子的奶娘。
此話一出,大家都自覺的禁聲。
Advertisement
只聽那奶娘嘟嘟囔道:“雕蟲小技還拿出來顯擺。”
謝宛知道說的是自己,不過她沒有理會。這種時候去争這口氣,明顯的是自己吃虧。貴嫂擔心謝宛心裏不高興,伸手捏了捏她的手背,算是寬慰她。她對着貴嫂笑了笑,然後閉着眼睛靜坐。
後面的路上大夥子都沒說話,一路的奔波也都颠得慌,熬了一個時辰後,終于到了城裏了。大家都下了馬車,貴嫂急着去上工便打了招呼先走了。其餘三人也都相邀着要去集市上擺攤賣東西。謝宛和幾人道了別,約着晌午的時候再到這來來一起回去,便拿着東西走了。
那家繡莊在東街,穿過了集市,走了一段路便到了。一路上倒是聽了一些消息,比如說那個之前建起來的樓已經提了名字——“尋鶴樓”,聽說是依據上面刻的詩句來取得名字。那詩據說是一位姓謝的先生所做,卻沒有留下真名。
謝宛聽到這些消息後,免不了心裏笑了笑,幸好那人沒取“黃鶴樓”,要不然不止竊取詩句,還竊取了人家的名字呢。
走了一會,便看到了那間天水布莊。裏面還是那個老板娘,只不過這次見到謝宛來了,這人的态度倒是比之前好些了,最起碼還能站起來招呼一下。
“妹子,莫非真是有東西拿來瞧了?”
“也不知道老板娘瞧不瞧得上咱這手藝,”守着從包裏慢慢掏出一個灰色的小布包,再把布包打開,露出裏面的綢布來。
一幅唯美精致的嫦娥奔月圖展現出來。那老板娘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她擡起頭看着謝宛,“妹子,這真是你繡的?”
“正是。”
老板娘小心翼翼的拿起綢布兩邊的邊角上,細細的看着,嘴裏嘆道:“果真是精致啊,這看着比畫上的都看着真了。”
謝宛笑而不語,蘇繡本身便是以寫實為主的,只要配色和用料好了,遠遠的看着便和真的一樣了,是水墨畫所不能比的。
“老板娘覺得這個值個什麽價?”
談到生意的時候,老板娘才恢複了神色,她眼中精光咋現,笑道:“不瞞你,你這畫倒是極好的,你看我給你個這個價如何?”說着伸出一根手指頭。
“一兩銀子?”
那人點頭。
謝宛卻搖了搖頭,笑道:“老板娘上次可說過價錢好商量的,你上次那東西賣出去便是二兩銀子,你看我這比那個如何?我這不說毛線買布花的本錢,光是為了這東西耽誤了這麽多天的功夫,這總要有個辛苦錢吧,您這一說價格,咱這力氣可都不值錢了。”
老板娘臉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她本看着謝宛第一次賣這東西不懂行情,一兩銀子對鄉下農婦來說也是不少的,便想低價買過來,趁機高價賣出去賺一筆的,沒想到這人倒是會算賬。
“那妹子你覺得如何?”
謝宛亦是不笑了,一本正經的開始算這筆買賣,“老板娘你看我這畫布雖不大,但是實打實的繡面是大的,而且我敢保證這畫也是新穎的,你要是拿去賣,保管好賣的。我算了算若是工錢加上本錢,再加上這幅畫的本身的價值,應該值這個數。”說着伸出三個指頭。
老板娘這下正笑不出了。她眯了眯眼,表示出自己的不滿,“妹子這價錢可特高了,咱這要是賣出去了,可賺的不多。”
謝宛倒是不多說,只是笑着将東西慢慢收了起來,“那我先去別的地方再瞧瞧吧,先謝過老板娘了。”說着便要出去。
見謝宛要走了,這老板娘方才急了起來,喊道:“哎,你別走啊,咱這生意才剛開始談呢,咋不談就走了是吧。你看咱們都是做生意的,這講價錢不都是習慣了嗎。妹子快回來好好說。”
謝宛背着身子笑了一下,方才轉過身來,“竟然老板娘你這誠心願意照顧我這生意,那我也不拿橋了。這東西二兩銀子,老板娘你再送我一副精細點的綢布和繡線,我下次繡好了,還來你家,你看怎麽樣?”
“你這妹子可真是精細啊。”那老板娘感嘆一句,擺了擺手,“行,就當是交個朋友,你以後再有好東西,可要來我家了。”
“老板娘這麽照顧,自然是先來你這邊的。”
老板娘高高高興興的付了錢,謝宛又在他們家買了幾尺布回去給王池做衣裳,這次老板娘還客客氣氣的把人給送出了門。
謝宛拿了錢,便開始心裏盤算了一下。加上這二兩銀子和之前買房子剩下的五兩銀子,還有之前王池賣人參剩下的一兩銀子,家裏現在統共還剩下八兩銀子。她之前按照如意告訴自己的物價算了算,一兩銀子差不多是相當于七百五十元錢,那現在自己這就差不多是六千塊錢了。現在這六千塊錢可是很值錢的,省着點花可是要花一兩年的呢。俗話說手有閑錢,辦事不慌,如今家裏有房子,有閑錢,她和王池又能幹活,這心裏真是越發的踏實了。
想到之前在老宅子裏面的時候都沒有吃過肉,想必如意和王池都沒有吃過啥子好東西,心裏心疼他們,便決定今天出來正好帶點肉回去。
去肉攤子上割了一斤半肥半瘦的五花肉,花了十文錢,又想着弄點豬油吃,便又花了十五文錢買了一斤肥肉。看到旁邊的剔除的很幹淨的豬腿骨,問道:“這個骨頭怎麽賣。”
那賣肉的見謝宛買東西爽快,心裏也痛快,笑道:“這腿骨被我剔的幹幹淨淨的,不值啥錢,你要是要,給我三文錢你都拿去。”
這腿骨的鈣質可是最高的,在現代可是暢銷食品。謝宛只覺得撿了大便宜,付了三文錢将那腿骨也包了起來。
又逛了一圈,早市都已經退了,有些小販還在叫賣着自己的商品。謝宛看了看手中的肉和骨頭,還有給王池做衣服的布料,心裏便再也舍不得買東西了。居家過日子,還是省着點好。
到了幾人約好的地方,其他三人已經拿着空籃子在那裏等着了。只是還不見馬車。
見謝宛來了,都熱絡的打着招呼。陳婆子見謝宛拿着肉和骨頭,笑道:“妹子那刺繡可賣了不少錢吧,買這麽多東西。”
謝宛笑道:“哪裏賣了多少錢,花了這些功夫統共才賣了五百文錢,去掉我那些布料和繡線,可真是沒賺多少。這不王池這幾天開荒累着了,衣服也磨破了,便扯了點肉回去給他補補,再給他縫件衣服穿。這骨頭也便宜,花了三文錢買的,回去也能煮出點肉湯味。”
聽了這話,心裏本有些許的嫉妒之心也落了下去。人都是這樣,關系再好也見不得人家過的太好,心裏總是容易有些膈應的。
陳婆子道:“你這也不錯了,左右能賺點錢補貼點家用,你家王池也是個能幹的,以後你可吃不了苦的。”
謝宛裝作羞澀道:“我便盼着這日子呢。”
幾人聊了好一會兒,那馬車才載着周家娘子過來了。幾人閉嘴不言的上了車,都安安靜靜的。車子在半途的時候,有些人肚子已經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了。
謝宛想着這些人大概都和自己一樣,舍不得在外面花錢,這就是持家女人的天性了。
那周家的奶媽子鄙夷的看了看幾人,輕輕哼了一聲。
幾人臉上都現出尴尬之色。
一路上大家都憋得慌,也都不說話,盡量都閉着眼睛。待馬車終于到了村裏的時候,衆人才麻利的跳下馬車,看着那馬車慢慢的走遠了,方才吐了口氣。
“憋死老娘了。”陳婆子呸了一聲。
“可不是,哎,往日裏沒過門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哎,大善人家裏怎麽娶了這麽個媳婦呢。”說話的是劉嫂,剛剛肚子發出聲音的就是她。
謝宛也不多言,只是笑道:“各位嫂子,我小姑子還在家裏呢,我得回去幫襯一下,便先走了。得空了再和大夥聚聚。”
幾人聞言,這次開始笑了起來,互相道着別。
回到家的時候,如意正在一心一意的繡着謝宛的衣服,如今她的針法倒是進步很大。見謝宛回來了,手上還提了肉,小嘴立即饞了起來,吞了吞口水,“嫂子,你買肉了啊。”
“瞧你那樣,咱可好久沒聞過肉香了,今天那刺繡賣了點錢,咱們熱鬧熱鬧。”說着把肉和骨頭遞給了如意,“先拿去廚房裏放着,待會我歇息一下,給你們做好吃的。”
如意高興的接過去,樂呵呵的往廚房去了。出來的時候,手裏還端着一碗糙米飯和一碟子青菜。
“嫂子,你先吃點東西吧,中午給你留下的。”
謝宛一見,心裏頓時熱了,忙去接過碗來,笑着誇道:“我這小姑子可真是貼心極了,嫂子可真是餓了。邊說着,邊開始動筷子吃起來。
如意不好意思道:“你和哥哥都在外面辛苦掙錢,我也只能幫你們做這點事情了。”
謝宛只覺得自家這小姑子真是沒話說的,這以後要真是嫁給誰了,可真是福氣人。心裏下了主意要好好培養她,讓她以後日子過往好裏過。
晚上王池是聞着肉香進門的。最近一次吃肉的時間還是去年過年的時候,每人得了一小塊肉呢,沒想到這不是節氣的時候,家裏還能飄出肉香來。
進了屋子,桌子上已經放着三碗菜了,一盤紅燒肉,一盤青椒肉絲,一盤豬油炒小白菜。如意一個人滿臉笑容的正在擺着碗筷,卻不見謝宛的身影。
“你嫂子呢?”
如意還未說話,便聽到背後傳來謝宛的聲音,“我在這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