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是我回來了。”
王池剛說完這話,床幔就被打開了,裏面露出一只細小的胳膊,接着便伸出了小腦袋來,紮着雙髻。微微上挑的眼睛在看到王池之後,便露出了一絲放松的神情。她一股溜兒的從床上鑽了出來,身材嬌小,看着也才五六歲的模樣。
“王叔叔。”
看着這章稚嫩的小臉,想着那日的壯士所托,王池微微嘆氣。這些恩恩怨怨的,偏偏要加注在一個小孩子的身上。
他從懷裏掏出了一個油紙包來,遞給了小姑娘,“我帶了兩個肉包子回來了,你們先吃着,晚些時候,我去外面再弄點好吃的回來。”
“嗯。”小姑娘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單純的笑容,随即拿着包子轉身就往床鋪跑着,“垣兒,王叔叔帶東西回來了,快起來吃點東西。”
王池走過去,伸手将床幔掀起,挂在了床頭,便見到了床上坐着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約莫三歲左右。他看到小姑娘手上的肉包子時,眼睛一亮,伸手就開始吃了起來。
見小姑娘只看着弟弟吃,自己卻未曾動口,王池問道:“你怎麽不吃,是不喜歡這個嗎?”
小姑娘搖了搖頭,“我……我爹說過了,我是長姐,要照顧好弟弟。”
王池一聽,心裏一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發頂,“沒事,你吃吧,要是不夠我再去買。其他的東西沒有,這個倒是不缺的。”
小姑娘聞言,舔了舔嘴唇,見弟弟吃着差不多了,她也伸手掰了一塊放進了嘴裏。
等他們吃完了東西了,王池才把兩孩子放在床邊坐着,他端着個椅子坐到了床邊,滿臉認真的看着兩孩子。
“敏兒,你爹娘已經不在了,既然我受人所托照顧你們,日後你和垣兒便跟着我一起生活吧。我家中的親人都極好,他們必定也會善待你們的。只是如今你們這姓氏怕是要換換了,以免那些想找你們的人發現了。你們可願意?”
“願意。”小姑娘點頭,“爹說了,只要能活下來,不管做什麽都願意。”
“好。以後你便是王敏。垣兒便是王垣。日後只對人家說你們是我買下的孩子,萬不可将之前的事情說出去了。”
王敏重重的點頭,“爹,我知道了。”
Advertisement
見孩子這便改了口,王池心裏一動,看着兩個孩子也生了孺慕之情了。
他本來打算養着這兩孩子,可是認不認為子女,卻還是要等和媳婦那邊說了才算的。只是這會子這孩子改了口,他也不忍心再駁回,只得等回去再做商量了。
為了掩人耳目,王池便假托要給家中老小買些物件,告假要晚些時候再回去。
何宵本就想盡快回去處理公務了,這三賢王遲遲不走,耽誤了他不少功夫,如今這人總算是粥了,他這兩日也已經與那新來的縣令給交接了工作了,只待不日便回青城的。眼下王池又告假一天,他本有些不樂意,可是想着這些日子王池立功不小,又知道王池極為看重家人,便也任他去了。
只是臨走的時候免不了又催促了幾句,“王池,如今張捕頭現在留在這邊了,本官想提拔你為捕頭,青城那邊少不了人,你也盡快些回去。”
聽到何宵要提拔自己的話,王池面露驚訝,随即又低頭抱拳,“多謝大人。”
何宵笑道:“是你自己有能力。這些日子立功不少,這次提拔你,名正言順。”
他雖是這麽說,王池卻也不會拿喬,躬身行禮道了謝。心裏只想着如今得了賞賜,又當了捕頭,若是宛娘知道了,指不定有多高興呢。
待何宵動身之後,王池便也出門去采購東西了,只等着一天之後,便帶着兩孩子青城去。
謝宛自是不知道王池這些事情的,她每日裏除了惦記着出門在外的王池,便是關心着家裏的養殖場和田地裏的莊稼了。
如今田地裏的莊稼長勢極好看,之前有些懷疑這莊稼不能長稻子的人家,看着其他種植了之後,開始結稻穗了,心裏悔的不得了。
那些之前跟着謝宛一起種了早稻的,且後面又得了謝宛的幫助,心裏都對謝宛甚為感謝。來城裏感激的時候,也會給謝宛帶些自己種的青菜。
謝宛從地裏回來後,便又忙着建造制作松花蛋的作坊了。
她之前找了謝安領着幾個機靈的工人,去了附近的城鎮開了幾條銷路。他們家的松花蛋味道好,價格也實惠,如今銷量越發的大了起來。光靠着家裏的那個院子,是在是走不開了。
經過了一番琢磨,又和謝安商量了一番謝宛決定在養殖場旁邊建造一個加工作坊,這樣一來避免雞蛋在路上的損耗,而來也是節省了時間了。況且自家的地方也大,日後銷量上來了,也不擔心沒地方。
“這唯一的,就是這建造莊子的錢又不夠了。”
謝宛覺得果真是能有賺錢的能力,沒享受的機會。本來是準備年前蓋莊子的,如今這錢一花,又沒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住上自家蓋的大宅子。
通往青城的官道上,一輛朱漆馬車正平穩行駛。裏面坐着的正是青城縣令何宵。他之前前往江州的時候,為了不引起注意,也便只帶了下面的捕頭和王池二人,如今回來,二人都留在了那邊,他便也索性輕車簡從的回了青城。
趕車的馬夫看着前面的岔道,忙對裏面喊了一聲,“大人,這過了岔道,就是咱們青城的地界兒了,今天午時便能趕到了。
裏面的何宵本有些昏昏欲睡,聽着這話,頓時來了精神了。
如今他待着習慣了,倒是把這民風淳樸的青城縣當了自己的家了。在京都過多了那種陰謀詭計的日子,還是覺得青城過着最為舒坦。
他坐直了身子,将馬車的車窗簾子掀了起來,看到了外面的景色。
看着外面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何宵忍不住感嘆,這就是自己治理下的青城,看着這長勢,這收成肯定好,等到冬天的時候,百姓們就不用忍受極寒之苦了。
想着百姓富足,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奇了。”外面的馬夫突然驚呼一聲。
“怎麽了?”
馬夫見自己一句話便驚動了縣令大人,有些惶恐。聽何宵問話,他忙道:“大人,這水田往日裏這個時候可是不能種東西的,只是不知如今怎麽了,竟然都種上了稻子。這咱們莊稼人都知道,這稻子只能等着六月才能開始種植的,是以見着如今田地裏皆是莊稼,忍不住驚奇了。”
何宵本就是生在大家,雖未庶出,卻也未曾接觸過平民生活。自然也對着農桑之事不甚了解。如今聽着這馬夫之言,心裏也生了好奇之心。
“停車!”
随着這一聲吩咐,行駛的馬車也慢慢的停了下來。何宵未待車子停穩,就從馬車裏鑽了出來。站在高處的大道上,他往四周一看,果見一片水田裏皆是綠油油的。但是稍遠一些的地方,卻仍然是光禿禿的。
他忙問着身後的馬夫,“這水田農桑,你與本官講講。”
馬夫聞言,忙道:“回大人。這莊稼農戶皆是以水田旱地為生。旱地種的東西雖多,可是到底比不得米糧精貴。只是這水田種植稻子,每年也便只能種植那麽幾個月,收成也極低。”
“你剛剛說那水田只能在六月種植,那這如今是什麽原因?”
“回大人,奴才,奴才也不甚了解。只是種了這麽多年的田地,這春季種稻,還是聞所未聞,只是若是能種,這六月再種一次,農戶們這一年就能收成兩次了。”馬夫說着,他自己也忍不住激動起來。想着家裏還有兩畝水田,如今還養着呢。若是日後能種兩茬稻子,家裏可就不缺大米吃了。
何宵聽着這些話,心裏也湧出了一股激動豪情。
他初時不知這農桑之事,如今聽來,早已知道這其中的好處來了。百姓民生自來便是天下大事,若是果真如這馬夫所說的,這稻子一年一年長兩次,日後青城百姓飯桌之上必定能添了糧食了,再往大些想,若是整個天下都能種兩次,那全天下的百姓……
他睜着眼睛緊緊的看着遠處生機勃勃的水田,強忍着心裏的激蕩之心。
等站了片刻,他立馬轉身便往車子裏鑽。
“快點趕車,本官要盡快趕回衙門!”
那馬夫見他如此匆忙,自是一刻也不敢停,趕緊着跳上馬車,揮着鞭子将馬車駛動起來。
馬兒挨了一鞭子,撒着蹄子就往青城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