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家裏多了一對孩子,自然就比家裏熱鬧多了。

謝劉氏見兩孩子沒有衣服歡喜,就讓謝宛去給扯了些布回來,領着如意一起花了一天的時間給做了一套衣服。

穿上了新作的衣服,福姐兒高興的不得了,“謝謝外婆和姑姑。這衣裳是我和弟弟穿着最好看的衣裳了。”她嘴兒甜,哄着謝劉氏和如意高高興興的。

等看着謝宛從外面回來了,她趕緊牽着孩子去謝宛面前獻寶,“娘,你看我和弟弟的衣服好看吧,是外婆和姑姑給我們做的。這料子還軟和,你摸摸看。”

這料子是謝宛親自去扯的,她自然知道這料子是好的,但是看着孩子這麽興致高的樣子,她也配合的伸手去摸了一下,笑着道:“是好,福姐兒和康哥兒穿着舒服就好,等娘給你們再多扯些料子。咱們每天穿着漂漂亮亮的。”

福姐兒卻搖了搖小腦袋,“娘,我聽爹爹說咱們家要蓋房子了,我和弟弟衣服夠穿,把錢省着蓋房子吧。”

聽着孩子這麽懂事的話,謝宛心裏只泛酸,蹲着身子就将兩孩子摟在了懷裏。

“傻孩子,雖然節約是美德,可是咱們家可不缺你和康哥兒的吃穿用度。以後可別有這種想法,你和康哥兒要像其他孩子那樣,每天無憂無慮的無玩耍,等回來了,娘給你們做好吃的。”

她抹了抹孩子們的小腦袋,“這些天家裏要忙着蓋宅子,娘不能顧着你們了,你們平日裏就和外婆和姑姑一道玩,等咱們家的宅子給蓋起來了,給你們請先生回來,你和康哥兒可都得入學了。”

福姐兒一聽要給自己和弟弟入學,她心裏一喜,面上露出歡喜的樣子,“娘,我和弟弟一定好好學,以後好好孝順您和爹。”

旁邊的謝劉氏聽着了,笑着打趣道:“福姐兒光想着孝順爹娘,我這老婆子就不管了啊。”

如意也笑着道:“還有我呢。以後你和康哥兒的衣服,我都給做。”

福姐兒嘴一彎兒,“都要孝順。”

謝宛站起身子拍了拍兩人的小腦袋,“好啦,帶着弟弟去玩會吧,待會早些回來吃午飯。”

“嗯。”福姐兒笑着就拉着弟弟出去玩了。

等孩子出去了,謝劉氏才笑着道:“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連安兒那樣懂事的,小時候都皮實過呢。”

Advertisement

謝宛嘆了口氣,“是懂事,懂事的都不像個孩子了。”

如果能選擇,她倒是希望這孩子不要有這麽多的想法,好好的做個無憂無慮沒有心機的孩子。這孩子這樣做,顯然心裏還是對他們防備着,才這麽百般讨好。

罷了,也只期望日後能慢慢的轉變吧。

這些日子謝宛就忙起了家裏的莊子的事情了。

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開始收稻子和麥子了。這莊子得趕在這之前蓋起來,早早的搬進去了好準備收割的事情,也不用擔心糧食沒地方放了。

修莊子的人都是請的老手,幫着地主家裏蓋過莊子,也幫過富人家修過院子,手藝都很不錯。謝宛給畫了地方,他們就開始去買材料動工了。對于這次莊子,謝宛倒是沒有準備加入多少現代元素。她本身也不懂建築,萬一給弄的不好,房子後面出什麽問題就不好了。再說她向來也喜歡這種古代的莊子,也就老老實實的請人蓋個普通的莊子。

當然,唯一不同的是謝宛家的後花園還是好好的給做了。她之前留下的山派上了用場,把一些好的地界兒都給圍住了,把裏面稍作收拾和修建之後,就成了宅子裏的天然後花園。

一千兩銀子,三進三出的莊子可真是綽綽有餘了。謝宛琢磨着再在莊子旁邊蓋一排房子,以後請了長工,可以給長工們住,省的讓人家住茅草房。

村裏的人遠遠的看着一群工人們風風火火的蓋莊子,都眼熱的不得了。

這王二郎一家子可真算是出頭了。城裏有賺錢的鋪子,還有這麽一大塊田地,又說還有那松花蛋的作坊,這如今又聽說再蓋大宅子,這一樁樁的,可不比周大善人家差。

李連香正在家裏看着栓子給王池家裏做家具。

這些家具都是謝宛在城裏的鋪子去定的,掌櫃的地方不大,便交給了手藝好的師傅們拿回家裏做。

看着栓子正在慢慢的動手給櫃子雕花,那精細的樣子,像是在做一件很虔誠的事情。看着這樣的栓子,李連香緊緊的握住了手掌。自己嫁的男人,正在給曾經錯過的那個人做奴才。

“連香、連香。”栓子頭也沒擡,直接伸出手來,“幫我把錘子遞過來。這裏好像松了點。”

李連香皺了皺眉,彎腰拿起了腳邊的錘子遞了過去,“幹啥那仔細,就那麽點地方,也不礙事。”

“這可不行,人家信任咱們,這事情就得辦好。再說了,這鄉裏鄉親的,可不能對不住人家。”

她聽着這鄉裏鄉親的,心裏就更加不舒坦了,“就你實在。”抿着嘴巴就進了屋子了。

栓子見自己媳婦不高興了,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跟過去哄着,卻見李連香反鎖了門。

“媳婦,咋了,是不是不舒服啊?”

他敲了半天,裏面都沒有應他。等再敲了幾下,李連香實在是受不了了,開門道:“這家裏是越發的呆不住了,想睡個安穩覺都來鬧,我先出去找嫂子們聊聊天去了。”

“媳婦,媳婦……”看着李連香氣呼呼的背影,栓子臉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連香沒理會栓子的叫聲,一直走到了村頭。她看見有幾個嫂子正提着籃子往通往村子外面的小路上走。

這些女人還邊說邊笑的。三三兩兩的,一人一句,講的好熱鬧。

“這王家二娘子可真是個大方的,瞧瞧這幾天的飯菜,可比人家過年過節的還好呢。”

“可不是,這從苦日子出來的,還這麽大方,難怪人家過着好呢。”

“哎,我聽說這做宅子的錢是王二朗得的賞錢,說是有大貴人給的賞錢。這可真是個出息的。”

“就是啊。”

看着這幾個女人遠去的背影,李連香狠狠的拽住了自己的衣擺。然後手掌慢慢的放在了小腹上。若是周家那奶媽子說的是真的,那只要自己這肚子争氣……

謝宛家裏的宅子蓋着也快,每日裏幾十個人一起風風火火的,只花了月餘就給蓋出來了。

房子加頂的那天,謝宛就帶着全家人一起去參觀新宅子了,一路上還帶了許多糖果,遇上熟人說幾句熱鬧話就給發些糖果。

這個時候的糖果倒是不如上輩子那種花花綠綠的樣子,只是些麥芽糖,給染了色,謝宛見着這些色素也是純天然的無公害的,也忍不住嘗了一塊,倒是覺得實在甜的慌。兩個孩子卻是十分喜歡,一路上邊給發糖,他們倒是坐在馬車裏邊吃着。福姐兒還好,吃着倒是規規矩矩的,康哥兒卻留了一下巴的甜水兒,黏黏的。

謝宛看着哭笑不得,趕緊拿着帕子沾了點茶水給擦了一遍,将糖果都給包了起來。“可不許再吃了,你們兩牙齒才長着呢,少不得長了蚜蟲,到時候給你們疼的厲害。特別是福姐兒,你這馬上又要換牙了,可要注意些。”

福姐兒一聽說要長蚜蟲,也不吃了,把剩下的半塊放到了桌子上。又去拿康哥兒手上的糖果。

“我的!”康哥兒吐詞清晰的不給拿,還将糖果給收到了背後,一副防備的樣子。這小大人的模樣,惹得車子裏的人都笑嘻嘻的。

“娘說要壞了牙口的。弟弟乖,姐姐給你拿別的東西換。”說着便拿起了一塊松花蛋。

康哥兒看着松花蛋,嘴巴一撅,又往後面靠了一下。這東西他吃的可多了,都不想吃了。

謝宛見着這兩人較勁,笑着道:“算了,康哥兒也沒吃多少,今天吃了這塊,以後便不讓吃了。待會回家了,我拿鹽水給他洗洗牙。”

聽了謝宛這麽說,福姐兒倒是不攔着了,只是康哥兒還是跟防賊一樣的防着他。

謝宛笑着就将他一把抱住了懷裏,“康哥兒,姐姐是為了你好呢,你可不能這個樣子。”邊說着還邊溫柔的給他擦着手上的糖汁。

福姐兒見着謝宛抱着弟弟,眼裏露出一絲豔羨,又低下了頭。旁邊的王池見着了,也伸手抱着福姐兒坐到了自己的旁邊,笑着道:“今天玩了,以後可就要努力讀書了。咱們這兩天就搬過來,到時候就開學堂了。”

一說起讀書的事情,福姐兒就高興了。笑着點頭,“爹爹放心,我和弟弟肯定好好念書。”

謝宛笑着道:“我可指望着咱們家出個女秀才呢。”

懷裏的康哥兒也嚷嚷了起來,“我是秀才,我是秀才。”

大夥一聽都笑了起來,謝劉氏笑着道:“這哥兒看着就是個出息的。”

車子一路直接開到了新蓋的莊子裏。

這時候已經圍了很多人了。看着謝宛他們的馬車來了,都迎了過去。

“恭喜啦,王二郎,王二娘子。”

謝宛抱着孩子下了車,從車裏拿出了糖果,給道賀的人發着糖果。

“多謝大家夥了,趕明兒辦了酒席,可別來遲了。”

“行,咱們可都趕早的來,喝個痛快。”

見人多了,謝宛看着也應付不過來,就将發糖果的事情托付給了貴嫂,自己領着家人跟着王貴一起去宅子裏面了。

這宅子是正經的三進三開的宅子,從正大門進去就是一個大院子,兩邊也有廂房,再過一道門,又是一個院子,兩邊又是廂房,只是正中間卻是個大大的堂屋,從堂屋穿過去了,便是後院的廂房了。

這後院的廂房便比前面的房間精致了許多,紅漆雕花的,廂房前面的地兒還鋪上了石板,又從山上移植了一些花草過來了,看着也很雅致。

“這些師傅的手藝果然不錯。這麽點功夫,還能弄得這麽精細。”謝宛看着王池笑道:“二郎,可還滿意?”

“确實不錯,咱們一家子住着倒是方便許多。”

“嗯,這裏離城裏也不遠,以後咱們雇個車夫回來,每日裏接送你,你也能回來跟着咱們一起住。”

這麽一個大宅子,沒男主人鎮宅确實不好。王池也點了點頭,“好。”

夫妻兩對着宅子滿意,謝劉氏和如意也很是喜歡,看着這麽大的宅子,心裏就跟是在做夢一樣的。

一家人參觀完了房子,對于這個宅子倒是十分的滿意了。特別是兩個孩子,顯得很高興,在後院逛了很大一會兒,愣是要搞清楚那些花花草草的品種。

謝宛見福姐兒好奇心重,一副搞不清楚的苦惱樣子,笑着道:“這些都是野生的,不是自家宅子種的,你自然是不曾見過的。等日後讓你爹爹教你們認認,聽他說這些可都是藥材呢。”

福姐兒眼睛一亮,看着這滿院子的花花草草也更加歡喜了。

謝宛見他們高興,索性也讓他們自己去玩一會兒,等待會走的時候再喊也不遲。她跟着王池一起把這前後到處檢查了一下,看着這院牆也高,也放了心。

只是這麽大的宅子,沒個人看着,也容易進人。謝宛便和王池商量着請幾個下人來,平日裏除了修修剪剪,還能看着門。

“咱們這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平時你又不在,這又比不得城裏熱鬧,請兩個人回來也放心了。”

王池對這個倒是沒有什麽意見,“若是碰着合适的,幹脆買回來的好。這有了賣身契的更穩妥。”

這有了賣身契的下人,生死都是主人做主的。這樣一來,也更忠心了。

謝宛雖然對這買人賣人的有些不适應,不過這入鄉随俗,她也不準備去改變什麽。反正到時候人來了,她也好好的待着。便讓王池去把這事情盡快的辦着了。

一家人看完宅子回去後,就準備着開始搬家的事情了。

城裏的店子暫時由貴嫂幫着看着,算是讓貴嫂做了掌櫃了。貴嫂子得了這麽個差事,高興的不得了,索性連肉餅攤子也不做了。一心一意的給管着店裏的生意。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奉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