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郎親事(中)

動了要把大郎嫁出去的心思, 崔氏見了姚家女君就覺她怎麽看怎麽順眼, 要把自家滞銷貨接手的人,她怎麽能不喜歡?

孟女君見崔女君滿臉笑容, 緊繃的心情稍稍放松, 願意笑臉迎人就好, 這說明崔女君還算滿意這門親事,這樣兩家就有商量的餘地。姚家要跟王家結親, 孟女君自然派人也打聽過王朗妻子的情況,打聽回來的情況讓孟女君很憂心, 女人想要活的舒心, 最要緊的不是丈夫而是阿家, 如果阿家是嚴苛的, 她女兒又有什麽好日子過?從她打聽到的情況來看,崔氏實在不像一個和藹的阿家。但王家門第實在太高, 王朗一提親, 丈夫甚至都沒回來跟自己商量,就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家裏孩子們聽到這門親事, 也各個歡天喜地,讓孟女君想反對都說不出口。

甚至她出門前, 丈夫還再三叮囑,讓她千萬不要得罪崔女君,無論崔女君提什麽要求,她都必須答應, 姚家不缺錢。這還沒結親就一臉奉承巴結的模樣,讓孟氏非常糟心,內心十分想猛揍這糟老頭子一頓。可孟氏心裏再不滿,見了崔氏還要小心奉承,就怕自己不小心得罪了崔氏,回頭女兒嫁過去受苦。此時見崔氏滿臉笑容,孟女君心中微定,莫非崔氏很喜歡這門親事?孟女君暗忖道,王大郎只是庶子,娶不娶高門女對她都無礙,送個兒子出來,就能得到大筆錢財,換她也樂意。

“崔女君。”孟氏先客氣的朝崔氏見禮。

“孟女君。”崔氏雖是庶女,可到底是世家出生,即使她在家裏是放養長大的,但自幼耳濡目染的看着家中女性長輩為人處事,她骨子裏的東西沒學到,但儀态舉止也學了七八成。平時她在王家一群世家貴婦中不顯,可跟孟氏相比,崔氏的言行舉止卻要從容許多,這就是世家的底蘊。

孟氏目光落在崔氏身後的幾個女孩子身上,她第一眼就瞧見了王珞,畢竟這孩子太出挑了,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當真應了書上那句“膚如凝脂、領如蝤蛴,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孟氏對王珞笑道:“這位是三姑娘吧?長得可真好,崔女君好福氣,我活了這麽久,都沒見過這麽漂亮的孩子,簡直就是小仙女下凡。”她目光又落在被王珞牽在手中的王小四說:“令郎也是粉妝玉琢,我要是有這麽一對金童玉女,讓我折壽十年我也願意。”

孟氏一番話誇在了崔氏心坎上,兒子女兒是她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她笑眯眯的說:“您過獎了,我家兩個孩子年紀還小,還有的我操心。倒是您兒女都大了,兒子已經能支撐家業,女兒也教養的這麽大方穩重,我家姑娘兒子現在都還只會找我撒嬌。”姚姑娘上頭有兩位兄長,都已成家立業,孟氏早抱上孫子了。

事實證明,只要有好處,崔氏還是能說讓人開心的話的,孟氏聽了崔氏的話,笑得連眼角的魚尾紋都出來了,姚翰林跟王朗差不多年紀,孟氏比崔氏大了七八歲,但看着就像差了一輩人,孟氏鬓角連白發都有了,身體發福,看着就跟普通的老年婦女沒什麽不同。

崔氏看看孟氏,再瞅了女兒一眼,這丫頭總說吃太多要變胖,一胖毀十美,這孟氏就是一胖毀十美的典型吧?崔氏暗暗打了一哆嗦,下定決心,今晚晚飯要跟着女兒一起吃,她可不要變成孟氏這樣。她要等着阿石長大,跟她成為一對姐妹!

王珞也不動聲色的打量着姚姑娘,她跟孟女君容貌有幾分相似,都是一臉福氣的圓臉,眉目柔和,一看就是個好脾氣姑娘,她心頭微松,即使她不準備讓大郎住在家裏,可大郎終歸是王家的孩子,姚氏總要又跟阿娘朝夕相處的機會,好脾氣的姑娘總比暴脾氣好,她真不想家裏天天有人幹仗。

王珞打量姚姑娘的同時,姚姑娘也在打量王珞,女子出嫁,夫婿重要,但阿家和小姑同樣重要,尤其是阿家親生的小姑更是得罪不起,她咋見王珞容貌如此出衆,還有些擔心她不好相處,但漸漸的發現她跟幾個庶女都能相處和睦,對調皮幼弟也十分有耐心,她心中一定,小姑好相處,她日子就好過了三成,現在只需要好好侍奉阿家即可。

在父親回家說起王家親事後,姚姑娘就不指望自己婚後能有舒服日子,她這寒門女嫁入高門大戶是肯定要受委屈的,但為了娘家,她也必須忍……“您說要給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孟氏震驚之極的聲音響起,聲音因她過分驚訝而顯得有幾分尖銳,讓因想着自己心思而出神姚姑娘不由自主的側目望去,阿娘這是怎麽了?

崔氏點頭說:“家裏地方實在太小,大郎馬上又要去國子監讀書,我想不如給他在國子監附近租個房子,也免得他來回奔波。”

在姚姑娘失神的時,崔氏跟孟氏早聊開了,兩人談話很愉快,孟氏自覺姚家門第低微,生怕女兒嫁入王家受磨搓,也不敢端着架,開門見山的對崔氏說,聘禮只要按照成國公府份額走就是,姚家不會貪女兒的聘禮,公府給多少聘禮,他們都會如數帶回,同時女兒也有豐厚的陪嫁。女兒的嫁妝不是重點,重點是孟家還會給女兒一筆壓箱底的財物,這筆財物是不寫在嫁妝單子上的。

這話聽得崔氏一愣一愣的,心想你給我說,你給女兒壓箱底的陪嫁告訴我做什麽?這是在譏諷我當初是光着身子進入成國公府邸的?

王珞見阿娘一臉懵,猜她可能誤會了,借着長袖阻擋,輕輕捏了捏崔氏的手,崔氏瞄了女兒一眼,見女兒松開捏着自己的手,端起茶盞,隔着衣袖對她搖搖手,崔氏立刻領悟女兒的意思,這是讓自己拒絕,她想了想說:“我們當父母的,最大的指望就是孩子日子過得好,錢財都是次要的。我們兩人脾氣相投,能當遇上又當了親家是前世修來的福氣。我也不怕家醜外揚,我們公府規矩嚴格,子女無私産,孩子們聘禮嫁妝都是走公中的,大郎他——”

Advertisement

崔氏看了孟氏一眼,用眼神告訴孟氏,大郎是庶子,孟氏會意點頭,崔氏繼續道:“故他聘禮也不多,女孩子嫁妝也只要按照慣例走即可。”崔氏才不會跟孟氏要嫁妝,跟姚家商議要嫁妝數量的是自己,但姚氏陪嫁過來的嫁妝,自己一分錢都拿不到,反而全便宜了沈夫人和王瓊,她又不傻?幹嘛做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崔氏笑了笑說:“我跟他父親都商量好了,等孩子成親了,就給大郎在外面租間房子,讓兩個孩子在外面住——”

崔氏的話還沒說話,就被孟氏打斷了,她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崔氏說的是真心話,她試探地說:“可這樣不好吧?哪有新媳婦入門不伺候姑舅的?”

崔氏擺手道:“我好手好腳,哪需要媳婦伺候!”她巴不得姚氏早點離開,姚氏給的嫁妝再多,也沒有她鋪子收益多,她鋪子每月都有固定收益,姚氏能每月固定給她錢嗎?與其留着她在家裏礙眼,讓她知道自己的家底,還不如早點離開。不過孟氏既然這麽大方,崔氏也樂得打蛇上棍:“就是我們家孩子多,幾個孩子都在上學,我們手頭也不寬松,給大郎租的屋子——”

“大郎的屋子我們來負責!就當是我家閨女的嫁妝,以後就讓他們小兩口住!”孟氏爽快的說,她不缺錢,就擔心女兒受委屈,只要崔氏肯善待女兒,孟氏給多少錢都願意。現在崔氏都願意讓小夫妻搬出去住,她哪裏需要王家來出錢買房子?孟氏是個精明人,聽崔氏說他們只要孩子将來日子好過,別的都不需要,孟氏立刻把給女兒“壓箱底”的錢全部改成女兒嫁妝。

其實姚家給女兒“壓箱底”的錢,根本不是女兒補貼用的,而是給王家的錢。世家子為何願意娶寒門女?還不是看上了寒門的錢?所以寒門嫁女不止嫁妝豐厚,給婆家的錢也豐厚,孟氏不止一次的聽說有某個寒門把女兒嫁入世家,不止陪嫁了大量嫁妝,甚至還給婆家置辦了一套大別院等等,相較之下王家這等做派是何等的清貴,真不愧是傳承千年的琅琊王氏!

姚姑娘都感動的差點哭了,她這是前世做了多少好事,才遇到了這樣講理的婆家!莫說是世家大族,就是她下嫁都不可能遇到這麽好的婆家。難怪大家削尖腦袋都想往高門大戶裏嫁,這高門大戶的貴夫人果然講理!

崔氏見姚家願意負責大郎的房子,心中十分開心,阿石說的沒錯,就應該這樣把大郎嫁出去!以後他的前程生活就歸姚家管了,跟她們無關!

王珞心裏默默的給阿娘豎起大拇指,阿娘今天絕對是超常發揮!

兩親家商議完畢,剩下時間就歸孩子們了,姚姑娘作為最大的孩子,帶着幾個小的出門賞梅。所謂賞梅就是相看,這時大郎、二郎已經在長平觀的梅林中等着他們了,他今天跟二弟一大早就去了國子監,定下監生身份後,兩人徹底放下提着的心,匆匆來長平觀相看姚氏。

王家的孩子除了王瓊長相都好,大郎也不例外,姚姑娘第一眼看到大郎臉就紅了,她沒想到自己未來的夫婿如此俊美。大郎性子憨厚,看到自己未來的妻子臉也紅了,他對妻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脾氣好,脾氣不好,這家裏怕是要翻天,因此在第一眼見到姚姑娘,他就很喜歡,這姑娘看起來脾氣就很好。

王珞和二娘兩人互視一眼,兩人很識趣的帶着弟妹離開梅林,給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一行人沿着抄手游廊往回走時,正巧迎面碰上另一行人。王珞側身避開,卻聽眉綠低低的叫了一聲,王珞回頭看了她一眼,眉綠示意王珞往前看,王珞順勢望去,只見對面人群中站着一名身量高大的黑衣男子,男子相貌英挺、氣韻冷峻,在一群人格外顯眼。王珞怔了怔,這不是孟郎君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