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正式出成績的那天,三人吃過早飯就相約着出發了,原因無他,大清早的老校長便親自打電話來傳喚了,作為尊師重道的特優學生,老校長都發話了,自然是得馬不停蹄的趕緊去。

——雖然明知去了也不會有什麽特別重要的事。

他們出發時,韓媽媽樂哉哉的建議要不要她充當一回免費司機,保管快速安全的送到目的地。她這些天心情愉快得不得了,平常對工作那麽認真的一女強人,這些天愣是常駐家中,恢複成了最平常的家庭主婦的模樣,做飯打掃,對那父子倆噓寒問暖,弄得自立了這麽些年的父子倆很是不适應,都差點趕着她去公司了。

韓媽媽期待得很,但是鑒于中考結束那天在校門口的那件烏龍,韓楊和蔣曉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這女的一去,不說風靡全場,那也得是回頭率上千,要是再鬧出一場烏龍來,還要不要人繼續在那塊校園裏立足了。

——他們兩個還想繼續低調的做好學生呢!╭(╯^╰)╮

八點過一點出的門,不到九點的時候便到了老校長的辦公室了,裏面那個為了學校和教育貢獻了一輩子的老人帶着老花鏡在那裏認真的看報紙,帶上了歲月痕跡的臉上挂着笑容。

見三人敲門後站在門口,老校長擡頭,和藹的招了招手,讓這三個他關注了三年的好學生走近一點。他已經老了,在堅持不了兩年就該真的退休了,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看到這個他看了四十多年的學校一日比一日好,裏面的學生也一屆勝過一屆。祖國的未來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教育為先。

三人對這個老校長還是很尊敬的,聽話的過去,也就是走近了,蔣曉深才看到那份報紙的标題,濃黑的大字标題,正文居然還占了一整個版面,報道的正式今年中考的盛況,中間有一節是寫他們現在所在的這個中學的。

前天倒是有本市的日報的記者來訪,希望能出一篇有關他們三個青梅竹馬的報道。蔣曉深不想出風頭,韓楊更是對這些不感冒,許東陽,咳,他有些躍躍欲試,但無奈條件有些不合格。663分的成績,如果不算并列排名的話,被甩到了市裏六十多名去了。剛好兩家的大人商量了一番也覺得沒必要這麽高調,記者電話邀約不成親自上門後還是被推拒了。

只是,在這間樸素整潔的辦公室裏還沒待上半個小時,三人就出來了。那老校長大早上的打電話讓人早點過來,其實也不是想多說什麽或者是怎麽樣,只是有些挂念這些個估計自此一別以後再難相遇的學生罷了。有關那些人生或者是未來的大道理,要的是人自己去體會,他講解不了什麽,只能是稍稍的勉勵一番,寄予衷心的期望。

九點半過了的時候,校園裏來的人也就慢慢的多了起來。三人在圍着這個馬上就要告別的校園逛了兩圈,時不時的指着那個地方唏噓一下逝去的時間,耗到十點左右就去原來的班級了。

進了教室,大家也沒有像從前那樣做好,而是三五成群的或坐或站的圍在一塊聊開了,話題裏大多帶着珍惜的意味,還有不少人拿着本子記着同學朋友老師的聯系方式,或者傳寫同學錄。氣氛極為融洽,從前的那些細小的摩擦或者是隔閡,在今天這個日子裏都沒有了。

因為成績已經出來,中考這樣的關卡大家都還是挺重視的,各自的成績也基本上都查了出來,在唏噓完自己考試時的重重之後,就開始聊去哪所高中了。南陵市不大,但勝在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都很不錯,兩面環山,一面靠江,還有一面通向更為外面的大地方,曾經出來的人才也不少,在教育這方面也算是頗為重視,像是南陵初級高級中學,也即南陵市裏稱的“一中”,放到全國也是頗有名氣的。

蔣曉深的班長風姿已經深入人心,在這最後一次為這個集體出力,去辦公室幫全班整理和領取檔案附件以及畢業證書時,她的班主任也問了一下她的打算,一中是跑不了的,但依照她這樣的成績,去S市那樣的大城市裏接受更好更先進的教育也很好,而且恰好這些年國家在教育上的政|策和扶持力度很不錯,就長遠而言,去外面發展會更好。南陵市雖然不差,但終究不是什麽大城市,地理位置固定了它以後再怎麽發展也只能是疊壘,無法延展什麽。

她自來在老師和生人面前表現得頗為沉穩,班主任跟她說這些的時候也是帶着一些商量,并不将她只是看成一個尚且只有十五歲的初中剛畢業的什麽都不懂的小姑娘。

蔣曉深認真的聽完,回複上只是笑着說:“應該是去一中吧!”她給不了确切的答複,就像她在聽完這些之後,想到的是,韓楊的班主任應該也會這麽跟他說吧。

……而韓媽媽生意的主場就在S市,這幾年沒有舉家搬過去,一來是南陵市這邊的發展前景很好,而且他們的家在這裏,有感情了,第二點估計就是因為韓楊了,他在這片熟悉的地方生活了這麽久,而且正好在成長的關鍵時候,突然換個環境,對人的影響總是不輕的。韓媽媽總覺得在最初的那幾年裏虧欠了這個孩子,現在就惟願他好好的成長。

如果老師說了,韓媽媽知道了,韓小楊會怎麽選擇呢?會不會就這樣就走了啊?

在抱着整理好的東西出辦公室返回教室時,蔣曉深突然覺得心裏有點煩躁了,連她平時覺得挺好的上午的清新陽光都似乎有點過于灼熱了,灑在她身上,曬得她更是有點煩躁了。

她抱着東西往教室走,臉上難得的沒了平時的陽光之氣,也不知是不是真有那麽巧的事,迎面就碰上了剛出教室的兩人,恰好就是隔壁班的班長,以及韓楊。

“嘿,蔣大班長,早兒好啊!話說你這個狀元郎,什麽時候請吃飯啊?!”

一聲兒爽朗而響亮的招呼聲會傳過來了。這樣說話的自然是那個班長,他姓朱,大名一個鋒,是個壯實而又熱情開朗的漢子,玩得好的人都稱他綽號朱二哥,綽號來于初一的元旦晚會上他活靈活現的再現了《西游記》裏的那個二徒弟豬八戒。

蔣曉深在一聲裏回神,朗笑着回聲:“朱二哥發話,那自然是随時都可以啊!”

兩個班是友鄰,平常的活動或者是些什麽,少不了交流和溝通,作為班長,更是交流時的領頭人。所以蔣曉深和韓楊班上的班長玩得挺熟的,而且三年下來,也被她歸到哥們那一類裏去了。

朱鋒雙目一亮,拍着巴掌說:“那敢情好,就指望蔣大班長那頓飯過活了!”表情加上動作,似乎還真是那麽回事。

這時候三人也走到一起了,蔣曉深不客氣的啐了下:“真是貪吃的老豬啊!”

朱鋒毫不在意的點頭:“嗯嗯!”

然後兩人都笑了。

“你們這是去辦公室?”這話蔣曉深說的時候望了一下這些年一直在努力的做着安靜的美男子的竹馬,韓楊也給面子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是啊,那老頭兒事兒多!”朱鋒甩甩手,滿是不滿,似乎他嘴裏的那個老頭兒不是他親爸一樣。

蔣曉深無奈的笑了:“行吧,你們快去吧,我也先回教室了。”想了一下,她加了句:“中午一起吃個飯好了,怎麽樣,給不給面子啊?”

朱鋒一邊揮手一邊驚呼:“蔣大班長的面子自然是要給啊!就算是天塌了,地陷了,那也得先顧着這個了!”

他說話自來好玩,人緣好,也玩得開,是一堆人裏最會調動氣氛的一個。

蔣曉深也被逗樂了,見着三人在這走廊裏扯了半天,別的班上都有人在窗子旁邊看了,便打算中午再聊好了。只是,她這些年來在玩得好的那幫人面前也皮得不行,瞅着朱鋒那一臉的誇張樣兒,腦袋一轉,腳上就動了動,姿勢是平時踢許東陽那二貨那樣的,當然,有些人也沒有少挨。

這不,也受過幾次害的朱鋒瞬間便戒備上了,只是吧,那腿沒有踢出去,而是直接拾掇着走了,腿的主人腰板兒挺得特直,背影上帶上了一絲得瑟的輕飄飄。

白防範了一下的朱鋒悻悻的放松下來,摸了摸自己的寸板頭,然後偏過頭去跟自己處在自己班上卻是整個校園的王子的韓楊吐槽:“你說你們兩個青梅竹馬到了那種份兒,怎麽的就差別這麽大啊?是不是長的時候調換了一下性格啊?!”

這不是他第一次跟韓楊吐槽這個了,畢竟,現在在學校裏,跟他們那幾個人玩得好沒有一個是不這麽覺得的。蔣曉深那丫頭長得恣意了,成熟的那一面也全都給了長輩和外人,對待玩熟了的同學朋友,那叫一個外向爽朗,簡直和蔣爸爸蔣媽媽沒有一丁點性格遺傳了。

而現在,也不是韓楊第一次跟問他這個問題的人給出回答了:“她如果沒有這麽外向,你們還能跟她玩得好麽?”他給出回答時的語氣依舊是清和而平靜,帶着一種清雅之感。

朱鋒又摸了摸寸板頭,挑着濃眉點頭表示贊同:“那倒也是。”要是蔣曉深不是那樣的性格,還真的沒法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這麽好的朋友。

只是贊同完了,已經十五歲略略的懂了一點男女之情的漢子,一臉偷樂的小聲開口了:“嘿嘿,雖然她這樣挺好的,但是吧,還是得注意一下的,有的人湊近她,可不是出于什麽兄弟哥們之情或者是友誼……”他話音一落,突然覺得周身詭異的一寒,擡臉看了看,什麽都沒發現,太陽還高高的挂着,陽光曬得都有些熱了,便也就只當是自己錯覺了。

他身邊站着的校園王子,還是那樣,是個能入畫的安靜的美男子,——如果忽略那漂亮的垂斂下的眼睛裏寧靜的幽暗的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