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何以報德?

荀夫子的臉色有些難看,拿着文章的手也微微有些顫抖,過了半晌才将這些紙疊好收入懷中,長嘆一聲對林清道:“走吧。”

林清的心情也有些凝重,不明白為什麽這個陳秀才對荀夫子的敵意如此之重,而荀夫子還偏偏去找上他。

很快,走在前面的荀夫子就給林清解惑了:“我們兩個都是天佑八年去考的童生,當時他檢查考籃的時候發現帶的毛筆有裂紋,我手中正好有一支備用的毛筆,遂借與他了。那年我僥幸過了縣試,而他卻是名落孫山。後來我屢試不中,他卻一路高歌猛進,直接過了府試,院試,成了秀才。至此之後,我兩就少有來往。原以為畢竟有這借筆之宜在,誰知卻都不如陌生人。哎——”

當年荀有志二十六,陳秀才陳萍一十九,荀有志一朝過了縣試成了童生,也是受到了很多同科考生的羨慕,當時陳秀才看着荀有志被衆星捧月的樣子,心中簡直就是妒火中燒,甚至想着自己好端端的筆為什麽會出現裂痕,為什麽這個時候荀有志正好就有一只備用筆,這支筆是不是有問題?

各種念頭逐一從陳萍腦海中閃過,雖然理智明明告訴他,答題時所用的毛筆一點問題都沒有,若說唯一的問題只不過是一支新筆,用的不夠順手而已。可是這世上往往有些人,明明是自己的原因沒有做好事情,卻千方百計得為自己找借口,将自己失敗的理由怪罪在別人身上。

後來陳萍接連過了縣試和府試,成為了秀才之後,多少當年的同窗,認識的不認識的紛紛過來祝賀拜訪,卻只有荀有志從來沒有露過面,心中不由更加覺得當年的事情有鬼,否則他怎麽會不敢出現?

等陳萍考上秀才的時候也已經三十又五了,之後又幾次參加鄉試,卻都無功而返。心中多少次曾經暗暗懊悔,如果當初自己那支筆完好無損,說不定當時就一飛沖天,直接過了鄉試,成為了舉人呢?

幾次三年一次的鄉試都沒考過,又費銀子又費精力之後,陳萍也漸漸接受了他不能更進一步的現實,卻把這個罪責全都歸到了荀有志身上。

荀夫子可能想破腦袋都不會想明白,明明他以為的是當初自己幫了陳萍,反過來卻被他暗暗記恨于心這麽多年;明明他只是覺得自己年長于陳萍,還沒他混的好,比較愛面子而沒去恭賀,卻成了他心裏有鬼的鐵證。

故而今天荀夫子帶着林清上門求教,想看着兩人故交的份上讓他收下林清,指點一番學問,卻變成了一種羞辱,讓他在自己的學生面前顏面掃地,心中的抑郁可想而知。

林清聽完了荀夫子簡短的敘述,沉默了一陣後,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夫子,您說如果有一個人突然碰上了一個天大的麻煩,有兩個人現在可以幫他。一個是他曾經幫助過的人,給了對方很大的恩惠;另一個人是幫助他的人,曾經在他困難之時伸出過援手。您說,您會找誰幫忙?”

荀有志自然聽出了林清此刻将這番話中的意有所指,靜靜地看着小徒兒,想聽他繼續說下去,遂反問道:“你呢,你怎麽選?”

“我會選幫助過我的人。我幫助的人一直在接受我的幫助,沒有過回饋,等我有難時,我沒有信心他會幫助我。然而一個幫助過我的人,他既然能對我伸出援手第一次,我覺得只要在他能力範圍之內,他還能幫第二次。聖人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是那畢竟是聖人所為,世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呢!”以德報德?林清見多了現代以怨報德的人和事,所以對陳秀才的做法并不驚訝。

林清一番話娓娓道來,讓荀有志的一顆心從未如此熨貼過,也讓他震驚于林清的早慧和洞明世事,不由撫須長嘆道:“吾荀有志此生得一徒兒足以!是為師耽誤了你啊!”

荀有志知道自己的斤兩,實在算不上讀書的好材料,在科舉一道不過堪堪入門而已。林清各方面的表現在他看來都足以用優異來表達,若是能投身官宦之家,不出十年定能在舉業上有所建樹,絕無可能泯然衆人!

“夫子,萬萬不可這麽說!您之于徒兒,如師如父,再造之恩,永世難忘。”林清連連擺手,他對荀有志确實充滿了感激之情,他是自己的啓蒙老師,帶他認識了、了解了這個新的世界,如果沒有荀夫子這個領路人,他如今還不知道在哪裏摸索呢。

師徒兩個感嘆間,荀有志突然腦中靈光乍現:“林清,你剛剛的話提醒了為師!走,為師這就帶你去找當年幫過為師的人!”

說是幫過也不過是因緣巧合,前幾年荀有志去參加府試的時候,因為身上盤纏不夠,差點露宿街頭,當時還是一名叫周文彬的年輕後生讓他和自己同宿一間,借了他一些銀子度日才熬過了開考前的幾天。

其實當時也有不少同鄉人一起趕考,但是卻無人說幫一把荀有志,蓋因衆人都知道這荀有志年年考,年年不中,都已經考了幾十年了,都沒有考中一個秀才。這樣的人是根本沒有結交價值的,就算借了銀兩,憑他窮困潦倒的勁兒,還不還的上還兩說。

有過分者,甚至直接喊話讓荀有志早點家去算了,反正這次考了也是浪費銀子,又不會考中。

這麽多人中,也只有周文彬站了出來收留了他,跟他同吃同住了幾天,雖然看他吃穿住行也不是什麽有錢人家的做派,但是卻一點都未小肚雞腸。

那次荀有志和周文彬也都名落孫山,回到同和鎮後荀有志第一時間将銀子還了過去,兩人還時不時一起讨教一下學問。可惜後來荀有志搬到了張家村,故而聯系也少了。

也是不久前,荀有志聽人說周文彬得中秀才,如今可是同和鎮最年輕的秀才公了。

林清一邊聽荀有志講如何與周文彬相識的過程,一邊又聽荀有志贊嘆周文彬年紀輕輕學問卻比他好的多,兩人七拐八彎走過好幾條胡同,才到了周文彬家中。

周文彬家不如陳秀才家那麽大氣富貴,只不過是個一進的小院子,院子裏一口天井,一顆老槐樹,只不過方寸之地,站在小院裏就能将這個家裏的情況一覽無餘。

周文彬不過三十有二,中等身量,眉眼開闊,是個一眼看上去就滿身正氣之人。他客氣得将荀夫子和林清迎了進來,他的夫人泡了一壺茶給衆人各倒了一杯之後,就牽着一個年約四歲的男童出去了。

等到荀夫子和周文彬講明來意之後,周文彬有些為難道:“倒不是小弟不願意,而是小弟準備這三年刻苦攻讀,三年後鄉試一試,看看自己能否更進一步。所以并沒有教書育人的打算,這——”

作者有話要說: 可愛的小天使們,如果覺得本文還不錯的話,請動動手指收藏一下本文~~謝謝大家了!關于很多小可愛催更的留言,作者君都看到啦,因為作者君工作原因不是每天都能保證有時間碼字,所以都會周末先寫4-5章然後存稿君依次上傳,就怕斷更。每天更新時間是早上7點,如果存稿比較多的時候會多發兩章讓大家先睹為快~~當然小天使們也可以存幾天再看哦,作者君每天都是兢兢業業噠~~~麽麽麽!希望大家多多留評多多收藏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