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縣試(一)

這一個年整個林家都過的很舒坦,林老漢和劉氏欣喜于家中最大的孫子也已經娶妻,馬上說不定就能抱上曾孫,實現四世同堂;林家大房自不必說,大兒子成親,二女兒也趁着過年相看到了一戶好人家;另外兩房看着自家蒸蒸日上的小日子,心裏頭那股子勁兒就別提了。

也難怪十五那天林三牛拉着林大牛和林二牛不撒手,一遍一遍的念着過去的苦日子,現在的日子這才叫有奔頭,才叫活的有滋有味。兄弟三個都是喝的有些過頭了,竟是吃着小菜喝着小酒抹起了眼淚,等張氏幾個把他們扶回去的時候聽着他們嚷嚷,簡直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這樣的生活并沒有真的就是脫貧致富了,只不過相比一般農家要好上那麽一些。但是和真正的富貴人家比,是拍馬不及的。林老漢和林三牛幾個依舊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日也不敢松懈,妯娌幾個一有時間就紡紗織布,算着給家裏添點進項。他們覺得日子不苦的原因,是家裏幾個後生有出息啊!

大房家的林大娃,自從弄了個驢車的營生,整日裏風裏來雨裏去,但确實收益不錯,比地裏幹活要強的多,否則可娶不上李家那麽好的姑娘;林二娃出師之後,手藝一亮相就廣受林家村男女老幼好評,是十裏八鄉排的上號的最佳女婿人選之一;林三牛一開始送林清讀書的時候,還有人明裏暗裏擠兌過林三牛,說他們家沒讀書人的命還妄想攀高枝,可如今林清卻是在鎮上拿着500文一個月的月例,那可是林清這個年紀學徒裏的頭一份!再加上據說在鎮上還得秀才公指點,之後還要下場一試,搞不好哪日就能高中,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

所謂的奔頭,就是希望,就是從這些年輕人身上能看到的,他們整個林家的希望!現在整個林家村,誰提到村尾的林老漢家,不得豎起個大拇指,贊嘆一聲教子有方,個頂個的出息!

此刻,被大家都認為以後有出息的林清正頭懸梁,錐刺股,和詩賦、八股文死磕呢!因為再過兩個月就是縣試,林清已得周文彬的首肯,讓他下場一試。

跟着周文彬學的兩年,林清自認為在制藝一道算是突飛猛進,詩賦一道雖是差強人意,但是至少也能做到韻腳一致,對仗工整。而林清的強項墨義和經貼,這些內容他已熟記于心,日日溫習,從無半點錯漏。

饒是如此,林清心中還是十分忐忑。這對于從來都是學霸的一個人而言,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居然也會為了考試而憂心忡忡,生怕自己過不了關。

深吸一口氣,林清抛下心中雜念,繼續翻閱各種詩詞,堅信着前人給他的忠告“熟讀詩書三百篇,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個時空的縣試是每年三月舉行,提前一個月考生需要向縣署禮房報名,出具同考五人的結保書,親供以及一名秀才的保書,提交了這些材料,縣衙裏專管縣試的衙役才會核驗資料,确認無誤後會将這些信息登記下來,并且記錄下報名者的外貌特征,以防正式考試時有人替考,同時還要繳納300文,充作報名費。

光是辦這些手續林清就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更不用說求一張秀才的保書就得三兩銀子。這還是周文彬推辭了的結果,否則一般人都要給五兩銀子,才能得到一個秀才的保書。足以可見科舉之艱難,也可見一旦鯉魚越龍門,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秀才,就每年賺個保費,也能有好幾十兩銀子的進項。這在農家人眼裏是不可思議的!

因為要參加縣試,林清過完年之後就向張春生請了長假,閉門苦心讀書,唯有要去向周秀才讨教學問時,才會跟着林大娃的驢車一起去鎮上。

每日裏的忙碌讓林清忘了一切,連當時給林二娃設計的盆景都已抛之腦後。全家人路過林清房門前也是放輕了動作,生怕吵着林清溫書,可真是有現代家長全家小心翼翼迎戰高考的感覺。

一晃眼就到了三月初十,雞叫剛過一聲,林清房門外就響起了張氏低低地叫喚聲:“狗子,別睡了,該起床了。”

林清其實一晚上也沒怎麽睡着,翻來覆去好久才微微合了一會兒眼,此刻一聽到張氏的聲音,林清就猛然坐起,腦中一片清明,朝着門外應了一聲就開始穿衣。

三月的天還帶着寒意,尤其是這樣漆黑的淩晨,更是一掀開被子就是一股冷風直直地灌進來。林清手快腳快地将棉衣套上,穿上罩衫,這才打開門準備走出去,卻發現張氏捧着一盆熱水在門口已經站了一會兒了!

“快進去,快進去。外頭冷的很!”還沒等林清邁過門檻,就又被張氏給趕了進去。

張氏将熱水放在房間裏的桌上,又掏出火折子将蠟燭點亮,囑咐林清道:“快洗漱吧,等你弄好了,娘給你把水端出去。”張氏知道林清的臭毛病,屋子裏最是要幹淨,什麽東西都要放的規規整整的,尤其是讀了書後,大家也擔心把林清屋裏重要的東西給弄髒弄亂了,輕易不進他房間。故而将水盆放好後,張氏也沒幫着弄什麽,就靜靜地坐在桌子前看着林清洗漱。

林清用柳條沾着青鹽刷洗了牙齒後,又将熱水淘洗在臉上,用布巾輕輕擦幹,才覺得真的清爽了。

“考籃裏的東西可都準備好了?要不我再去給你煮兩個雞蛋帶着,到時候餓了也可以吃。”說到這裏張氏又有些的急躁地想站起身來,給林清煮雞蛋去。

“娘,您別動了!”林清将張氏拉住了,阻止她又要給自己考籃裏裝吃的舉動:“我考籃已經檢查過無數遍了,筆墨紙硯都好好的呢!你給的吃食我也單獨放好了。您就放心吧!只考一天時間我就回來了,您就算給我再裝兩個雞蛋,我也是吃不下的啊!”

今日是縣試第一場,考完之後即可家去,連續考五天,五天之後放榜。所以真的算來,考試期間只是在裏面用一頓午飯而已,張氏已經給他準備了三張大餅,幾塊糕點了,足矣。

早餐是劉氏起來親自做的,一碗龍須面上面卧了兩只荷包蛋。林清雖然因為早起,沒啥胃口,但是看着家人期待的目光還是将一碗面吃的幹淨,倒也是越吃覺得胃口越開,忐忑的心也略微放松下來。

林清跟着林三牛坐着驢車出門的時候,不過才醜時,林家村的天整個還是黑的,從村尾一路走過偶爾還能聽到幾家人家的狗叫聲。

“二狗,困了就躲車廂裏再睡會兒,一會兒到了爹叫你啊。”林三牛駕着牛車,生怕林清凍着,一個勁兒地催他到車廂裏。

林清為了讓林三牛安心,應下來在搖晃的車廂裏繼續閉目養神,腦海中溫習着所有近日所學。

驢車從鄉村小道駛過,向着東邊太陽即将升起的地方遠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