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趕考(二更)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 一晃林清在雲天書院又過了兩年。

這兩年裏,林清的身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不愧是遺傳了林家的基因,臨清的個子已經超過了一米七, 目前還有往上長的趨勢, 身子骨在書院裏三年如一日的鍛煉下, 隐隐多了一層薄薄的肌肉, 也多了幾分力量。這些都是讓林清滿意的變化,當然也有不滿意的。

身體好像突然被打通了某個關節, 林清有時候早上會發現自己起床前,莫名下半身會支起小帳篷, 雖然知道是生理構造的緣故, 但依舊十分不習慣。甚至有一天晚上, 朦朦胧胧夢到一個長發麗人,也看不清面容,莫名就在夢中發生了一段荒謬的巫山雲雨之事,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亵褲上一片濡濕, 窘的他臉色一片爆紅!匆匆拿了幹淨的亵褲躲在被窩裏換掉,然後把髒的揉成一團放在髒衣服堆裏去洗。惹得柳澤旭好幾次問林清是不是病了, 臉怎麽這麽紅。

除了這個, 林清的聲音也變了些, 從之前的清越明快到現在的低沉而略有磁性,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林清說明着, 這具身體的的确确是個男人了。

抛開這些身體上的變化, 心理上林清也變得更加堅毅。若說前世林清在優渥的物質條件中長成, 有時候做事還有幾分懈怠,而如今的林清卻磨砺地愈加堅韌不拔。林清清楚的認識到,想要在這個世界有話語權,想要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那麽就必須付出比常人超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否則什麽守護家人都是空談,恐怕連保全自己都是艱難!

正是憑着這種堅韌,林清如今在同批入學的學子中,已經長居第一的位置。他抓住每一絲時間,每一個機遇,轉換自己的思維,訓練自己的詩文,彌補短缺之處。就連楊致知接觸林清久了,也感嘆過一句:“後生可畏。”甚至動了真的将林清收入門下的心思。

可惜時間太過倉促,一轉眼又是馬上要到秋闱了,林清非蘇州府本地人,自然要回鄉趕考。楊致知知曉林清和他的外孫不同,一心要走舉業,絲毫未給自己退路,此刻想必是更加用功苦讀,所以也就沒有再将這個事情拿出來說。

蘇州府離林清老家有三個月的車程,而秋闱是在八月,為了時間上寬裕,林清準備三月中下旬就出發前往,以防路上有事情耽擱,錯過了秋闱時間。

林清走前,林東陽又來找過他一回,想要和他一起回幽州,但是卻被林清拒絕了。

“二哥,如今你剛剛在沈大師那邊站穩腳跟,要和沈大師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況且“如意坊”也開始名聲大噪,正是用人之際,曹公子那邊也缺不了你。再者我這幾年也多有鍛煉,還學了幾手防身的功夫,實在不用不放心我而陪着我一起趕考。”林清知道對林東陽而言這兩件事情有多麽重要,但是他卻能放下手頭的事情,随他一起趕考,心中也是感動不已。

林東陽經過這幾年的鍛煉,已經不再是從前初出茅廬的小夥子了。跟着沈禮年和曹知瑞辦事,身上的浮躁勁消失了,變得沉穩起來,凡事也會多思多想。雕刻之技藝和作畫有很大的聯系,林東陽更是在閑暇之餘苦練作畫,還将常用字都給認全了。如今身上的穿戴,說話辦事的方式,就是李氏見了,估計都會吓一跳。

林東陽被林清看穿了心思,尴尬地笑了笑:“我這不是久不回鄉,也想回去看看麽!”

這話倒是真話,不說林東陽,就是林清也時常夢到那個農家小院,夢到張氏、劉氏、林三牛等人,雖然偶爾也能收到張立學代寫的信,但是總不如自己親眼所見來的好。

只不過這次趕考,林清是直接往廣陽郡走,林東陽陪着他趕考,自然也要跟着他一路同行,不可能直接扔下他獨自回林家村,這中間一來一回又是兩月有餘。耽擱時間委實太長。

林清只能再次勸解道:“二哥,我知你心意。只是你那邊現在确實是關鍵時刻,你這一走就是近半年。這半年裏會發生什麽我們誰也說不準。倒不如你好好将手頭的事情做完,将你的親信培養起來,到時候再直接取道回鄉,也不遲。”

當時林清兄弟和曹知瑞簽訂了契約之後,曹知瑞并沒有直接就開“如意坊”,而是拉動了沈禮年,每月給他做一尊飛天木雕,他這邊通過各種人際關系網,把這些飛天木雕送出去。惹得蘇州府的富商們,紛紛詢問哪裏可以買這飛天木雕,可是卻發現有價無市。一時間,貴人們都以擁有這種木雕為榮,小姐們也非常喜愛這種木雕,但凡有閨中姐妹前來,忍不住都要拿出來賞玩一番。

Advertisement

曹知瑞不愧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深谙囤積居奇的道理,更把現代人那一手“限量發行”玩的爐火純青。用了半年的時間造勢,用了半年的時間将“如意坊”搭建起來。一直到去年才真正将他們一開始預計的盆景和木雕擺上貨架上售賣,各種造型的木雕樂盒一月限售五個,每款都造型不一,而且也絕不和之前的重複,一款叫價最便宜的都以五百兩來計。當然這些木雕的用料更加考究,基本上都是用大紅酸枝或者紫檀雕刻而成。而五款中的一款翡翠玉雕,更是五千兩之巨!

跟着推出的流水盆景,也引得許多富人追捧,若是買不到木雕樂盒的,那麽買個新奇的流水盆景也是美事。這個盆景雖然不限售,但是一開始的時候曹知瑞也讓管事的對外宣稱制造工藝複雜,好工匠難覓,一月只能售出二十個,竟是也跟着炒出了價格。

就在如意坊正式開張的第一個月,林清和林東陽每人得到的分成就有三百兩之多!一直到現在擴大了一些售賣量,分成下來竟有一千兩銀子!而這個鋪子不過短短開了一年還不到!

根據約定林清今年又進獻了一張做鏡子的圖紙,并且細細和林東陽講了怎麽去制作,林東陽已經跑了幾次琉璃坊,但是還沒有研制出琉璃透光度最好的比例,還在摸索。

所以不管怎麽說,這個時候林東陽扔下這一大攤爛攤子給曹知瑞,不用想也知道必定不妥。

思前想後再三,林東陽才同意了林清的要求,但是第二天就送了一個書童并賣身契一起交給了林清。

林清其實對買賣下人總有種不适感,但是如此情境下也只能收下。

三月十八那天,林清拜別了書院中的師長同窗後,帶着新買的書童墨竹一起前往蘇州府城外的渡口,等待客船來接應。

正在等候之際,卻聽到身後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扭頭看過去,卻是王英傑、柳澤旭和賈岳三人。

可能路上趕的急,三人都有些氣喘,賈岳深呼吸了幾口才道:“飛卿,你走的太快了!我們下了課就去找你,誰知道你已經離開了。”聲音中不免有些埋怨。

林清微微一笑,看着三個好友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前兩日你們已經在酒樓給我踐行過了。就不必再送我到渡口了吧?”

柳澤旭有些不舍地看着林清:“話雖如此,總歸是要看着你登船離開才放心。”

王英傑也應和道:“是啊,此去一別,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見。”語氣中也略帶感傷,此時交通不便,縱使約好了互相通信,那也是山高水長,兩三月才能通上一封信。

林清卻凝視着三人,突然開口道:“誰說我們再相見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見就是明年二月,我們彙聚京師!”

他們四人如今身上都有秀才功名,明年二月彙聚京師的話,至少這次的秋闱必定要過才有機會進京趕考。這話說得另外三人都熱血澎湃起來,就連對讀書不太放在心上的柳澤旭,也忍不住在心裏默默将此約定記了下來。

岸邊楊柳依依,四名少年郎依依惜別。正當少年時,不負光陰不負詩!

林清走到楊柳樹邊,折下楊柳枝贈給他們三人,心有所懷,忍不住道:“望君珍重!”

三人中柳澤旭聲音甚至有些哽咽,強忍下淚意,都道了一聲:“珍重!”

此時客船已經靠岸,林清微笑着揮手和他們告別,在艄公不斷地催促下,只能轉身上船。

一直到客船駛向遠方看不見了,王英傑三人才情緒低落地離去了。

水上的行程要比在陸地上來的快,再加上天氣一路晴好,中途補給了幾次後,不過一月有餘,林清等人就靠船上岸。

林清帶着墨竹坐上馬車,在靠近京城附近的一個古北鎮停了下來,準備先找個客棧休息一日,然後第二日再找車隊跟着一起去廣陽郡。

誰知不過剛剛下車,突然就從前邊人群中沖出來一名女子,一下子跪在林清面前,死死抓住林清的下擺,慘叫道:“公子!公子救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