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諜者公主
秦葭也被吓到了, 對上南梁皇子時她都不曾懼怕過, 但看到這一幕幕時, 卻生了些畏懼,一種叫做權勢的畏懼, 連高傲如燕殊,清風霁月如司徒懷箬,也不得不在此面前低頭。
“司徒公子。”秦葭忍不住看向司徒懷箬, 含着驚懼和疑惑道,“她不是韓菱麽?”
昔日在大興帝都見過的那個貌似很厲害還将他們耍了一通的北殷暗探。
司徒懷箬一貫溫和的語氣難得帶了些冷肅,“韓菱一事絕不可再提起。”
污蔑北殷監國公主可是大罪。
他嘆了口氣, “我們且安心待着吧。”
結果連司徒懷箬也沒想到這一待就是十日,
這十日內, 不僅舍館裏到處是北殷的耳目, 而且門口都有重兵把守, 禁止出入。哪怕只是想随意出去走走,也被攔下了, 杜絕了他們與外界傳遞任何消息。還真的是将他們軟禁在了此處。
司徒懷箬也不知穆華翎意欲何為, 但這種将他們與外界隔絕的境況顯然是對他們極為不利。
外界只知道南梁和大興兩方的使團在帝都內鬧了個大笑話,還被監國公主給看見了, 于是重軍把守兩國使團下榻處, 和囚犯沒什麽兩樣。而且一連十日北殷朝廷都沒有要接見的意思, 就這麽晾着。
蕭函本來随便出去一趟,沒想搞這麽大陣仗的,但正好有送上門的理由将兩國使團軟禁起來, 沒道理不用。
之後每日也是都有人向她彙報兩方使團的情況。
燕殊整天臉色陰沉沉的,脾氣也越發暴躁,甚至因為一點小事就動辄打罵,不過在舍館服侍使團衆人起居的是北殷派的暗線,怎會逆來順受,任他支使,能給他好臉色都不錯了。
蕭函也下過令,只需看着他們,其他的就不必了。
燕殊沒法對這些北殷暗線出氣,那些地位比他低的官員還有秦葭就難免被殃及池魚。
他生來就是顯王世子,身份尊貴,又心懷鴻鹄大志,哪裏受過這樣的罪,被重重看守軟禁不說,衣食起居至少都有三四個耳目盯着。而且又是穆華翎親自下令,即便篤定穆華翎不會明目張膽的殺了他,燕殊也會忍不住懷疑,是否有人下毒,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方式無聲無息地謀害他,再對外宣稱大興世子暴斃。
在這樣的壓力下,燕殊一天比一天多疑暴躁,都快有被害妄想症了。
大興使團裏其他随行的官員對他也漸漸有了不滿,若非燕殊冒犯了北殷監國公主,對她不敬,他們怎麽會跟着受連累被軟禁,還要被燕殊的脾氣殃及。
秦葭則覺得此事也是因自己而起,也願意忍受着燕殊的脾氣,十分遷就他。
蕭函讓暗線重點關注的除了燕殊,司徒懷箬之外,另一個人就是秦葭了。在大興的時候身懷重任,顧不上她。等到秦葭随使團來北殷,這樣一看,秦葭已經這麽喜歡燕殊了。
一個對現代戰争軍隊極為了解的穿越者,蕭函說不想要那是假的,弄來了可以省卻她多少費心費力的工夫。
事實上,以秦葭這個穿越者的價值,無論放在哪裏都值得被重視供養。
但秦葭若是對燕殊死心塌地了,那此事就有待商榷了。
人是感情化動物,秦葭對大興沒有歸屬感,對她這個世界的親人可能也沒什麽感情,但她現在卻可能為了一個男人改變自己的立場,甚至視為自己人生追求的方向。
那就算蕭函真的用了她,估計還要擔心會不會臨陣倒戈,或者成為敵人的反間計。
而司徒懷箬,倒是十分淡定,北殷看守的軍士不讓他出去,他便只要了一些筆墨紙硯。舍館裏到處是耳目眼線,他就安靜地待在自己居處的小院子,謄寫佛經。
連見過他的北殷軍士和暗線彙報寫的折子上對他也忍不住說一兩句好話,對他的起居記錄的也十分簡單,沒有任何異樣。
負責看守監視使團的人都只效忠蕭函一位主子。
蕭函也能理解,雖是将士暗線,但也都有血有肉,有喜惡偏好。對從來都是溫和待人,不怒不怨的司徒懷箬印象也要比其他人更好,這也正常。只要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感官而玩忽職守,輕慢懈怠就好。
南梁使團也是被這架勢折騰的夠嗆,彙報上說南梁皇子除了頭兩天鬧騰了一下,後面都安靜得如鹌鹑,乖乖地每天寫請罪折子,對自己在雍都的浪蕩行事痛心疾首,另外分外真情實感地敘述了一遍北殷與南梁交好之誼。
對蕭函一揮手就軟禁了兩國使團的事,朝野上下沒有人敢吭聲。
一言堂這話還真不是假的,蕭函行事甚至都不需要向天子或者殷太後解釋。
這日蕭函把堆積如山的奏章丢給了天子穆頤,自己和永思在秋山獵宮縱馬跑了大半日。永思看似柔柔弱弱的,但騎馬射箭這事是皇室子女的必修課。
永思即便談不上弓馬娴熟,但單是玩樂還是十分輕松的。
自從聽說南梁來使後,她就不再如過往孩子氣,學起了許多禮儀和其他東西,還常到殷太後宮去。蕭函知道殷太後在教永思什麽,雖然她沒想過讓永思遠嫁,但學些權謀心眼也挺好的。
不過繃的太久容易讓自己勞累,所以蕭函就帶上永思出來放松一下。
現在難得露出了她過往的天真爛漫,鮮活之氣。永思撒嬌道,“皇姐,你的馬跑得太快了,我都追不上。”
蕭函笑了笑,輕松禮落地下了馬,将缰繩給了旁邊的侍從,永思也跟在她身邊。
她又輕笑道,“皇姐今日陪你出來玩了,以後的一段時日你就暫且好好待在宮裏,不要随意出來了,好麽?”
永思明亮的眸子閃了閃,似是明白了什麽,認真地點了點頭,“我聽皇姐的。”
等蕭函回宮後沐浴換了衣裳,意外得知另一件事,殷太後召見了司徒懷箬。
蕭函倚在榻上邊享受着特權階級奢侈待遇—侍女的按摩,邊支着下颌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底下的宮人恭謹回禀道,“太後很喜歡司徒正使謄寫的佛經,所以特地召他進宮見一面。”
蕭函雖然命人看守監視着使團衆人,又禁止他們出入,但卻沒有不準他們往宮裏送東西,不然南梁使團那邊十幾張請罪折是怎麽呈到蕭函批閱的案桌上。
宮人欲言又止了一下,又繼續道,“不止是太後,天子也拿了一些佛經看,稱贊司徒正使的書法極好。”
蕭函眉梢輕挑,司徒懷箬這一招是曲線救國啊,蕭函不準他們出舍館,但沒說不讓宮裏召見。殷太後喜愛佛法,她是知道的,只是殷太後一向厭惡底下人以自己的喜好作妖。只能說司徒懷箬投其所好,恰到好處。
她淡淡道,“母後見司徒懷箬多久了?”
宮人回道,“已經一個時辰了。”
蕭函随意擺了擺手,讓宮人退下去了,也沒把這事看的太重,司徒懷箬意欲何為,猜都猜的出來,無非是借着談論佛經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想要說服殷太後放棄聯姻不與南梁結盟。可殷太後要是這麽容易說服,也就不會是昔日北殷的鐵血攝政太後了。
蕭函在榻上淺憩了半晌,醒來時卻見有宮人在外候着,“可有何事?”
宮人回道:“啓禀殿下,司徒正使想求見公主。”
司徒懷箬想見她,蕭函微微一怔,“他什麽時候從太後宮裏出來的?”
“大半個時辰前了,聽聞公主在休息,他一直在殿門前等候。”
而除非是有要事,他們也不敢驚擾公主,又沒有公主發話,他們也沒有讓司徒正使離開。
見見倒也無妨,反正蕭函拒絕了一回,他還能想出其他法子,免得其他麻煩,蕭函漫不經心道,“讓他進來吧。”
司徒懷箬一身青衣,清華若蘭,倒是頗有蕭函初見他時的谪仙人氣質。
人不可貌相,但對于長的好看氣質出衆的人,大多數都會印象好上一兩分,要是長的跟歪瓜裂棗似的,殷太後大概也沒有那麽多耐心聽他說廢話。
“司徒懷箬見過華翎公主。”
司徒懷箬微微行了一禮,擡起頭目光清明透澈,如密折裏寫的他眼中的确沒有什麽怨怼之情,絲毫不為遭受軟禁了十來日這樣的待遇而不滿。
“此次求見公主是為了另一件事。”
蕭函淡淡道,“哦。”除了聯姻的大事,還有什麽別的正事嗎?
司徒懷箬的聲音如月下春水,松間悄筝,“在下年少曾在大音寺出家為僧數年,偶然一次遇險,不慎跌落山崖下……”
蕭函平靜地注視着他,聽他講述這個故事,時不時還微微颔首一下,而那段記憶也再一次浮現在腦海中。
司徒懷箬深吸了一口氣,“我想問一句,當日救我之人可是公主殿下?”
“不是。”沒有任何的花裏胡哨,她斬釘截鐵地道。
蕭函彎眸柔和的淺淺一笑,“本公主的否認可是讓你失望了。”
“可惜,本公主的回答只有這一個,你心情如何與本宮無關。”
司徒懷箬恍惚了一下,甚至看不透眼前人是真是假,連他的那段回憶似乎也成了虛幻的一場夢。
蕭函又輕笑道,“本宮長年養病,去歲方才康複,自出生起未曾離開過北殷一日,怎麽可能出現在大興帝都,還救人性命。莫非司徒正使和世子一樣,都精神恍惚認錯了人,本宮可以遣太醫為二位好好診治。”
“公主說的對,公主如今大權在握,在北殷朝堂上縱橫捭阖,又怎會記得一個小小的少年僧人,更不屑于惦記着對他的救命之恩,這段故事對公主而言,也只是沙礫塵埃,揮之即散,當作玩趣罷了。”
司徒懷箬突然言辭犀利刁鑽了起來。
蕭函:“……”
在心裏和系統對話,“他是生氣了,在譏諷我對吧。”
9526:“他可能是覺得被宿主當成玩笑了。”
蕭函褪去淺笑之态,冷冷道,“司徒懷箬,你真當本宮不會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