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面聖

“殿下, 剛剛有內官前來通傳, 陛下來校場了。”

鄭大人話音剛落, 明顯感覺到屋子裏氣氛一凝的簡曉年穩了穩端碗的手, 怕自己一時緊張弄撒了湯藥。

就在他思索着煜親王會讓自己退避還是令他留在這裏面聖的時候, 劉煜突然握住簡曉年捧碗的手, 将裏面聞起來就一股苦味的湯藥一飲而盡。

“殿下!”瞪大了眼睛看着喝光自己“特調”的良藥卻面不改色的劉煜, 簡曉年莫名感覺兩人交疊的手那裏隐隐發熱。

藥是常用理氣的藥, 喝着有用,但那味道确實一言難盡,簡大夫本是想稍微給自己不聽話的病人一點教訓,沒指望親王殿下乖乖喝完。

再加上皇帝來了,哪還有時間管這個……誰知道劉煜一點沒浪費簡大夫的“心血”。

看着劉煜的眼睛,簡曉年的心突然加速跳動,甚至比剛剛聽到陛下來了,還要慌張幾分。

這時候, 跟他一樣心跳加劇的, 還有站在旁邊的蔣子謙,蔣大人。

藥廬的事件發生後,聽了簡大夫的解釋, 蔣子謙知道了小荊芥的作用其實是造成一種“幻覺”,并非真的催~情, 也就是說自家殿下當時并沒有對簡大夫生出欲~念。

但出于小心謹慎,蔣長史還是分別對煜親王和簡大夫都旁敲側擊了一番。

那時候劉煜誤以為曉年對自己生出恐懼和厭惡,是以不願去打擾他、惹他害怕, 像過去一樣長住校場不歸,故而呈現在心腹眼裏的,依然是那位冷峻漠然的攝政王。

而簡大夫那邊則正為自己說錯了話而懊惱,心裏記挂着許久不見的病人,但開口閉口談的都是劉煜的病情,連他自己都不覺心思,更何況是外人。

兩邊都“平靜”得很正常,蔣子謙不免猜測自己的擔心似乎是多慮了。

——自家殿下再也沒主動提過簡大夫的名字,而簡大夫也完全就沒把煜親王前段時間的不同尋常看在眼裏,兩邊似乎都對彼此沒有意思……也許只是因為綠油油的小荊芥,鬧了一次讓人笑不出聲來的笑話罷了。

再加上宮裏發生的事情,不僅跟煜親王有關,跟他也有極大的關系,所以蔣智很快就顧不上殿下的 “疑似戀情”。

直到殿下差點出了狀況,他才趕緊去給簡大夫“通風報信”,尋求幫助。

簡大夫來了,開了藥方,還像在府中一樣給煜親王做了一次治療……

除了發現自家殿下一直目光灼灼盯着簡大夫看,其它的事情都讓這段時間身心俱疲的蔣子謙感到松了一口氣。

結果還沒有放松一息時間,他那厭惡與人碰觸、甚至連間接接觸都極其不喜的殿下,竟然在衆目睽睽(其實旁邊只有他和鄭榮)之下對簡大夫“動手動腳”起來,這怎能讓人安心!

劉煜就着對方的手喝了藥,倒沒有得寸進尺還讓簡大夫給自己擦嘴,他自己拿起放在一旁木盤裏的帕子,然後吩咐蔣智道:“準備接駕。”

雖然劉煜并不想讓劉炘看到曉年,但以其對禦座上那位的了解,他非常清楚,對方雖然是因為別的緣由而來,但現在肯定已經知道曉年也在營裏,勢必會要求見這個待在王府的小大夫一面。

若劉煜這邊拒絕的态度過于強硬,恐會引起劉炘的猜疑,反而給曉年惹上麻煩。

想到這裏,劉煜試圖安撫簡曉年幾句,但他甚少做這樣的事,不太有經驗,不僅臉上沒什麽溫柔表情,語氣也依舊嚴肅了些,反正在外人看來一點也沒起到安慰的作用。

只能說煜親王真的努力了,但在哄人這條路上,還有得摸索和學習,任重而道遠。

好在簡大夫自認為見識過大場面了,覺得傳聞中身體不好但性格溫和、勤政愛民的皇帝陛下并沒有什麽可怕。

再加上劉煜從未在曉年面前提起過自己這位尊貴的異母兄弟,雖然曉年也曾偷偷腹诽過皇家“不留飯”的塑料兄弟情,但其實并不了解他們真實的關系。

蔣子謙有心想提醒一下簡大夫,卻被劉煜一個眼神制止了。

——若曉年現在知道他們水火不容的事實,待會面對劉炘的時候難免會露出破綻……劉炘若是看出他們連這等隐秘的事情都跟簡大夫說,哪裏還猜不到曉年在他煜親王心中的地位。

很快意識到這點的蔣子謙連忙上前,跟着簡大夫一起幫自家殿下整理了一番。

皇帝的腳程很快,不過一會兒就來到了衆人面前。

劉煜作為先帝親封的攝政王,對自己的皇帝兄長不用行叩拜之禮,但其他人可就沒有這種特殊待遇了。

簡曉年低着頭,聽到皇帝用溫和的聲音道“阿煜免禮”,聽上去就是個脾氣特別好的人。

陛下雖很快也讓衆人起身,但簡曉年不敢擡頭偷看——這位可是九五之尊,真正掌握生殺大權的上位者!

這時候的他都沒意識到,在自己的心裏,劉煜這個同樣有殺伐之權的上位者,早已經不是外人,而歸成了“自己人”。

聽着陛下對劉煜噓寒問暖,對比在空氣中還留下一絲苦味的那碗藥,簡曉年覺得自己這個醫者在對待病人“和顏悅色”這一點上,還有待加強。

在冀州皇帝的口中,攝政王差點不小心墜馬,是周圍伺候的人不用心,是整理馬具的人不用心,是馬不用心(霧)……總而言之絕對不是煜親王的錯!

簡曉年覺得說出這番言論的陛下可以完美代表所有寵溺自家熊孩子的家長,實在沒什麽道理可言。

但就在簡曉年以為劉煜會像電視裏演的那樣,自責表示并非他人過錯、确實是他自己不小心的時候,前面傳來劉煜冷漠的聲音:

“臣弟已令人将禦馬房的部分禦者關押起來,打算直接交于刑部處理。”

簡曉年:“!!!”

——禦馬房的禦者,那可是養馬和管理馬具的人啊……這場沒能發生的意外竟然真的有貓膩!

剛剛得知這個消息,冀州皇帝顯然跟簡曉年一樣,對此事感到十分訝異,但和不能吭聲的簡大夫不同,他可以立刻追問:“發生什麽事了?難道有人想害你?!”

“是不是有人想害臣弟,一查便知,”相比于語帶關切的陛下,煜親王的态度就冷淡很多:“只是背後究竟是何人所為,恐怕難以考證。”

“查,一定要查出來!”劉炘這時候終于顯示出了帝王的霸氣:“竟然敢在皇城裏對親王下手,真是膽大包天,若不查出來,豈不讓人笑話?”

他的目光微微從周圍的人身上掃過,最後補了一句:“所查不出來幕後之人,太後也會為你擔憂的。”

他們都沒有明說的是,秋狩在即,安全問題何等重要——這時候暗算親王,之後難保不會危及陛下。

……

大概是發現了房中還有“陌生面孔”,冀州皇帝沒有繼續跟煜親王讨論審訊犯人的事情。

劉炘看向站立在一旁的簡曉年,恢複了溫和的語氣,問道:“阿煜,這就是簡太醫家的孩子吧?”

雖然簡曉年确實是簡太醫的孫子,但他如今已經在攝政王府為劉煜診病,再被稱作“孩子”而不是“大夫”,心中難免郁悶。

但被帝王cue到,他也不可能一直躲在後面,遂走上前再次跟劉炘請安。

煜親王一點都沒有要介紹自己身邊這位小大夫的意思,剛剛在他面前跟皇兄提及受險的事情也不令其退避,好像完全是因為不在意簡曉年罷了。

跟五官硬朗冷峻的劉煜不同,他們這位冀州皇帝看上去溫文爾雅,若非穿着象征皇室至尊至貴的黑色行袍,倒像是哪裏來的白面書生,文質彬彬的。

他說話的時候眼中帶笑,極其親善,哪怕劉煜态度冷淡,他也不甚在意,最後幹脆自己問起簡曉年話來。

劉炘先是問他全名,接着問年歲,再之後又問起簡太醫的近況,皇帝說話不疾不徐,完全沒有上位者的咄咄逼人。

“簡太醫是小方脈的聖手,一直以來負責皇長子的脈案,朕對他甚為放心,可惜……”

皇帝看了一眼沉默無言的煜親王,沒有說出可惜的是什麽,轉而道:“簡家本就是醫藥世家,家學淵遠,再加上有洪懸大師的方子,想來對煜親王的病極有把握……朕聽說他近來好轉許多,這都是簡家的功勞。”

老板對員工表示贊賞的時候,如何一邊表示謙虛一邊不着痕跡地表現自己,這門學問對于一直醉心芳療研究的簡曉年來說,确實有點複雜,他暫時還沒有領悟。

面對冀州的這位“大老板”,他除了點頭附和,或低頭聽詢,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雖然看上去有點不善言辭,但簡曉年面對聖上穩重從容的樣子,已經是超乎他年紀所能具備的獨特氣質,還是很吸引人目光的。

劉炘見狀笑意更濃,扭頭對煜親王道:“仔細看看,這孩子長得确實出色,是個讨人喜歡的。”他一邊說着,一邊看向劉煜,眼含期待,似乎想聽到弟弟附和自己的說法。

可惜煜親王完全沒有接話的意思,他只“賞臉”看了簡大夫一眼,就不再關注任何人。

劉煜在劉炘面前向來是有事說事,說完事就一副随時準備告退的模樣,此刻他們不在宮中,他是屋子的“主人”,自然沒有離開的道理。

不在意劉煜一如既往的冷淡,陛下又跟簡曉年和蔣智他們囑咐了幾句,就準備到校場巡視一番。

臨行前,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停住腳步回頭道:“雖然簡太醫如今專門負責煜親王的脈案,但他畢竟年歲已高,今歲秋狩就不要随行了……”

冀州皇帝溫柔地看向簡曉年:“就讓曉年跟着去,有熟悉的大夫跟着煜親王,朕和太後才能放心。”

……

自己得了陛下口谕,要跟劉煜一起去京郊圍場,能夠“公費出游”的簡曉年并不感到十分高興。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祖父不用奔波,免得老人家去這種地方不方便。

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冀州皇族這對兄弟給他的感覺怪怪的。

雖然簡曉年沒有親兄弟,但在華國福利院的時候有很多互相照顧的小夥伴,再加上重生于九州大陸之後又有簡曉令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弟,兄弟夥之間的相處模式,簡曉年親身經歷過不少,所以算有體會。

皇帝對煜親王這個弟弟倒是溫柔體貼、關懷備至,但劉煜至始至終不怎麽回應他。

從早前的狀況來看,這似乎還是一種常态,所以當下本人沒有感到尴尬。

簡曉年早把對皇帝偏袒自家熊孩子的腹诽抛到腦後,等自己碰到這種情況了,他第一反應并不是覺得劉煜不識好歹,而是果斷猜測是不是皇帝對劉煜做過什麽,才惹得煜親王對其如此冷淡的。

即便真是這樣,那冀州皇帝是出于愧疚還是其它什麽原因才對煜親王如此寬容禮讓,外人還是不得而知。

不過簡曉年轉念想想,所謂天家無父子,更何況他們還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彼此防備甚至仇視,似乎真不算什麽奇怪的事情。

再想想先帝選了其中一個弟弟做為自己的繼任者,卻同時封了另一個弟弟當攝政王,這不是引着人家兄弟相互忌憚嗎?

對于皇家的事情,簡曉年不感興趣,也不敢感興趣,但現在冀州皇帝明顯已經注意到自己,他心底頗有些不安。

雖然想治好劉煜的時候,已經為自己做過無數次心理建設,但真正面對的時候,難免會生出思慮。

從冀州皇帝離開到入睡前,簡曉年一直在煜親王身邊,回自己房間的時候,劉煜跟他說,不要怕。

男人的聲音不大,但他堅定的語氣卻帶着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

原本以為心裏裝着事情,而且還在陌生的環境裏,就算自己是醫生也不一定睡得安穩,但是想到劉煜說這句話時候的表情,他就真的不怕了似的。

……

就這樣一覺睡到大天亮,得知煜親王昨夜終于睡了兩個時辰,稍微松了口氣的簡大夫還沒等蔣長史提醒就乘坐王府的馬車回府裏去了。

走到晚楓園的月門那裏,曉年原本以為兩個小家夥會開心地迎接自己,結果沒想到只抱住一只撒腿跑過來、可憐兮兮的乖乖,連崽崽面都沒有看到。

簡曉年還以為它們是為自己一夜未歸傷心了,連摸帶哄,結果問了拂冬才知,原來是兩個小家夥跟彼此鬧別扭了。

這事還要從他離開王府說起。

哥哥簡曉年不在家,小虎崽就像往常一樣,一起排排坐,玩着新玩偶,起初各玩各的,氣氛還挺融洽。

誰知道小家夥太喜歡小兔子了,下午拖着它們到處跑,跑來跑去的時候,乖乖的那只小兔子就不小心掉進夏日暴雨後積水的泥水窪裏,濕了個徹底。

乖乖蹲在泥坑旁邊,看着沾了泥水的小兔子髒兮兮的,覺得它的樣子慘不忍睹,傷心了老半天。

拂冬好言相勸,要拿去幫它洗。

實在洗不幹淨,就幫它再縫一只。

乖乖估計也怕哥哥回來看到小兔子髒了,所以這次沒有拒絕拂冬的好意。

沒有了兔子玩偶,乖乖只能先玩一玩小老虎的玩偶當替代品,但它玩了一會兒就覺得沒意思了——畢竟平時經常玩自己和玩崽崽(霧),于是小家夥瞪着圓圓的眼睛開始盯崽崽的小兔子。

對自己的兄弟夥崽崽沒有太護食,沒有猶豫就跟乖乖分享了自己的寶貝玩偶,兩個小家夥很是度過了一段和諧美好的時光,但就在這時,變故橫生。

它們一虎抱着小兔子的一只耳朵啃,結果太有默契同時往反方向打了個滾,只聽見嘶啦一聲……小兔子就這樣變成沒有耳朵的小兔子了。

經過最初的懵圈,等意識到自己的這只小兔子壞了,崽崽徹底崩潰了。

若是有簡曉年在旁邊,說不定還有機會控制局面,但偏偏能夠當和事佬的哥哥不在府裏,悲痛欲絕的崽崽和原本就因為愧疚而心虛的乖乖鬧掰了,躲在床榻的角落不出來。

而那只玩偶也被它拖到身邊,抱着悲悲切切,緬懷過去美好的時刻。

等簡曉年回來的時候,乖乖已經委屈到不行,窩在他懷裏,抱着他的手小聲嗚嗚,可憐得讓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不知道的,還以為徹底失去小兔子的是它呢。

通過拂冬半目睹、半猜測的描述,簡曉年大概知道了前因後果,也看到了濕漉漉的那只小兔子,他輕輕拍拍乖乖的小屁屁,安慰它道:“乖乖不是故意的,崽崽不會不理你的。”

明明是最親密的兄弟,怎麽能因為這點小事就不理睬對方呢?

哥哥回來總算有點主心骨的小虎崽見事情有轉圜的餘地,終于勉強打起精神,它用小爪爪扒在簡曉年肩頭,跟他一起去哄自己兄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