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阖家賞燈

周霆的有樣學樣,別人不說 ,讓三爺最是焦頭爛額。雖然他對此事早就心裏有數,二兒子知他開明,事先和他坦白交代了,父子也深入的談過幾次 。

三爺見兒子的計劃還算周全,并不魯莽。更知道二兒子對從軍的執着。再加上以前大哥叮囑他的話,也就默認了。并暗中和大哥周紀春打了招呼,看看北疆防軍中有沒有關系,能不能暗中照顧幾分。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愛總是很深沉。母愛則是無處不在,不做任何修飾。

雖然事出突然,可王氏聰穎,猜出自家夫君和二兒子應該有默契,既牽挂擔憂兒子,也惱夫君的隐瞞。三爺的苦逼日子可想而知。

另一頭三爺更擔心病體剛愈的母親再受刺激,在趙老太太面前謊稱:是大哥給找了個好差使,機會難得,機不可失。怕母親着急不舍,急壞身體,才不聲不響的走的。

精明的趙老太太,又不是沒看見三兒媳好幾天紅腫未消的眼睛,也不是不清楚二孫子的志向秉性,也明白三兒子的小心。全當自己信了三兒子的說辭。

她輕嘆一聲,心中自解:兒孫自有兒孫福。到了這把年紀,還是這種身體,自己還是少操些心,多享些清福吧!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北疆以外的鞑靼果然因暴雪連天,人畜凍餓,開始在邊境入侵掠奪。大戰役雖無,中、小規模的作戰一直有。

周霆走後,周家只接到過兩封他的平安信 ,告知他順利的考取了小校尉。投在楊毅給他推薦的趙将軍營中。據說很是如魚得水。

知他報喜不報憂,實情肯定不會這麽輕松。又加上北疆的不穩定。王氏的慈母心 ,老太太的念孫意,憂思常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佳節又至,今年還是老太太的六十大壽,又有添丁進口,金榜題名那麽多大喜事,本該熱熱鬧鬧大辦一場。

大爺去年就打算偕全家回鄉,給母親祝壽。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久不孕的大奶奶一年內竟然喜得貴子,寶貝金孫小五才幾個月,連趙老太太都不許他折騰。再加上北疆不寧,各處防軍都不同程度的戒備,大爺也請不下假。

短短一年內,喜事很多,煩心事也不少。尤其趙老太太的身體更得靜養。又因憂心二孫子,任憑兒孫們怎地張羅勸說,老太太堅決不同意大辦。六十大壽只小範圍慶賀了。

就算小範圍慶賀加上過節,周家也是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為了讓祖母歡歡喜喜過大壽,哄娘親放下憂心,開開心心過個年。姝眉動了不少心思。

Advertisement

她請家裏每個人都做一個燈籠,還要在材質或樣式上不重複,上面還得出帶一燈謎,燈籠做不好可以請一個親人幫忙,不許買或讓外人幫忙。

等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挂在祖母院子裏,一家人舉行小型的燈會,猜謎觀燈,有獎懲。至于如何獎懲都有壽星祖母定。

一家人都覺得這個建議有趣得很,雖然四爺夫妻覺得出謎、猜謎太高大上,可看到老太太被孫女的鬼主意哄得眉開眼笑,也就沒好意思吭聲。反正四爺心理素質好,俗稱皮厚。到時候耍個賴也就過去了。

于是一家人開始忙碌,連遠在上都的大伯一家從家信中得知,也急忙忙一家五口都做了,當然小五的由二姐替做。随着大車小輛的年禮送來。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元宵節的周家,場面雖及不上詩中元宵節的絢麗震撼,卻是異樣別致溫馨。

趙老太太院子裏的樹上,挂着一家人做的各種各樣的燈。

全能型選手三爺做的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走馬燈。上面手捧壽桃的老壽星不急不緩的走着,後面三個挑着福祿壽花燈的小童,緊緊追随。燈謎是:遇水則清,遇火則明。 (猜一字)。

王氏的燈自然是全能夫君三爺代做,雅致的燈籠上畫的是媳婦最喜歡的蘭花,畫工逼真,似有幽香飄散。姝眉先看到後,建議巧手的娘親,用稍硬的紙剪幾只蝴蝶,只把蝶身沾花燈上,翅膀翹起來。那效果簡直絕妙,以假亂真到。第一眼看到這個花燈的老太太眼花,還以為大冬天飛蝴蝶了。燈謎是王氏自己出的:一手拿線一手拿針。(打一成語)

大伯送的年禮裏,林林總總。姝眉驚喜的發現,居然有一些南方水果:柚子和桔子。轉轉眼珠想替二哥作了幾個柚子燈。完整剝離很是不易,還得把厚厚的皮削薄。好不容易做出兩個,扣字時怕自己手生再毀了,只好不求神秘求爹爹了。

三爺看着閨女的創意簡直贊上天,王氏在一旁笑他被比下去了。三爺卻越發得意:青出于藍麽!連虎父無犬女都出來了。

一邊的霁哥兒急了,拉着姐姐,纏着也要這樣的,不要爹爹代做了!

姝眉捏捏他小臉兒:“沒問題!咱不和二哥做一樣的。你自己都能做,還比誰都做得多!”

霁哥兒開心的直轉圈,催着快做。

于是姝眉弄一大盤子桔子,自己先示範着做了一個小桔燈,不用說霁哥兒立刻就動手了,連一邊看着的王氏和三爺都躍躍欲試。結果一家四口作了一大串小桔燈。

還嫌不過瘾,姝眉又讓雪碧去廚房要幾個南瓜。再做幾個南瓜燈算自己的。燈上不刻字,扣各種笑臉:微笑,大笑,傻笑…。傻笑那個可把負責刻的三爺愁壞了,恨不得自己對着鏡子練練先。

等周霖得知,看到材料都沒了。被落單的學霸一氣之下把兄妹四個的燈謎都包圓了,統統不給你們機會施展才華。

等到元宵這天,這幾種特殊材料,還造型奇特的燈籠,絕對碾壓群燈,連三爺那技術含量最高的走馬燈都被掩了風光。

甭說老太太的嘴都沒合攏過,連周老太爺的臉上都菊花開放。

一家人圍着燈賞玩歡笑好久,姝眉提醒一邊賞還得一邊猜燈謎呢。陸續的大家都有斬獲。

三爺猜出自家媳婦那“一手拿線一手拿針”的成語是:望眼欲穿。

王氏猜出婆婆的字謎是:安。

老太太在某人的暗示下猜出三兒子的字謎:遇水則清,遇火則明。是:登。

周霖猜出上都來的字謎“夫人走娘家,頭戴兩朵花,住了一個月,騎馬走回家 ”是:騰。

姝眉猜出大哥替二哥出的字謎“校場前後”是:楊。

老太爺,薛氏也都猜到一個,甚至霁哥兒都把薛氏那個“不點兒不點兒渾身是眼兒”的頂針給猜了出來。

這可把四爺急瘋了:就剩自己了!除了吃奶的自家小強,連幾歲的霁哥兒都猜出來了!這,這也太沒面子了!

他正抓耳撓腮,在剩下幾個燈謎前亂竄,平兒不聲不響的端盞熱茶過來,先給了四奶奶。等她低頭喝茶時,才把另一盞送到四爺面前,輕聲:“四爺!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沒等四爺回話,就趕緊側側身:“奴婢擋了爺看這個燈謎了!”身後讓出一個字謎:八十多了一橫,六十少了一點。

四爺看了眼平兒又掃了眼燈謎,漿糊腦袋忽然扒了縫兒,這不就是“平”字麽?

興沖沖跑到出這個燈謎的老太爺面前求證,沒有看到身後的平兒低下頭淺淺一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