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洛陽城中,雖然皇帝安然無恙,但是朝中官員卻無一放松,畢竟跟着一同回來的還有一條擇人而噬的惡狼。
董仲穎此人殘忍無道倒行逆施,絲毫不将陛下放在眼中,非但如此還肆意改變朝中任命,如此大奸大惡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朝中不乏骨頭硬的老臣在上朝的時候以命相逼欲使皇帝将董卓逐出洛陽,可惜,早已經被董卓吓破膽的小皇帝只看着董卓自帶兇惡的眼神便已經一句話也不敢說,更何況還将人逐出京城。
小皇帝靠不住,任由每天上朝下面都跪了一群要死要活的大臣,心中還無比慶幸幸好董卓沒來上朝。
要是那人過來,下面這些大臣估計一個也走不了,全部都得把性命留在這兒。
眼見小皇帝實在不堪教化,下朝之後的大臣們都嘆了一口氣,而後三兩成群各自離開,這大漢的天下......危矣。
沒有去上朝的習慣,一旦有什麽事情董卓都是直接去皇宮找皇帝,反正小皇帝不敢反抗他,朝堂之上多的是坑,他才不會傻到和一群古人磨嘴皮子。
不管不顧直接将京中兵權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看現在沒有敢反抗的董卓更是放肆了起來。
劍履上殿,無法無天,這些天的董卓更是仗着沒人敢管他找由頭直接在皇宮中留宿,至于在裏面幹了什麽事情大家更是心知肚明。
只是,兵權不只是一個名頭就能拿走的,在這個世家大族可以蓄養私兵的年代,多得是只認将領不認皇命的士兵。
表面是袁紹等被卸除兵權之人落了下風不得不離開洛陽,實際上究竟是怎麽樣一個情況誰也說不準。
畢竟現在在陳留以及南陽都聚集了不少人馬,天下各郡之間聽聞董卓的行徑也都有起兵讨伐的意思。
也就只有董仲穎以為京中太平無事了。
安穩了沒幾天,董卓聽從屬下的命令将一堆已經遠離朝政許久的人找出來後便直接強硬的将任命送過去,不來便直接以家中老小為威脅,很是在天下世族身上拉了一波仇恨。
任命一事過去沒多久,閑不住的董仲穎就又開始找事兒了。
演義之中剛開始沒多久他便已經被封為太師,現在靈帝何進該死的都死了,那是不是也到了該封他為太師的時候了?
Advertisement
在現在這位董仲穎眼中,反正早晚都是他的官,早封晚封都是封,還不如他多當兩年太師多讓小皇帝活兩年。
可是,太師是什麽,那是輔弼國君之官,地位比三公還要高上不少,雖然現在已經沒了實權,但也不是輕易就能放出去的官職。
史上的董卓好歹還有征戰多年的功勞在那兒放着,平定叛亂幾十年,如果不是性格實在太惡劣最後又野心暴漲,董仲穎會不會落得個衆人合擊的下場還未可知。
現在的董卓并沒有諸多功勞加身,卻偏偏以勢壓人逼着小皇帝下诏書,何太後如今沒有能仰仗之人,也只能看着董卓的臉色行事,只能任由董卓作妖。
被聽話的小皇帝迷惑了雙眼,董卓絲毫沒有意識到外面究竟是什麽情況,百官的聯名上奏被手下人壓了下去,他還以為根本沒人反抗他。
果然,他就是一個要成就一番霸業然後流芳百世的存在啊!
等他将曹操劉備幾人找出來殺掉,這江山不就成了他的了嗎!
眯着的眼睛中充滿了欲望,董卓咂咂嘴,看在何太後的面子上,他留下這個只知道哭的小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現在還只是個孩子的劉協,找個機會直接殺了便是。
好歹還知道不能直接對劉協下死手,董卓僅僅想了兩天,之後也沒心思管一個小孩子在幹什麽了。
他沒想要廢劉辨,但是也沒那個義務替他弄死未來的競争對手。
董卓放松了對劉協的管制,就趁這個時間,靈帝留下的唯一一個有腦子的子嗣也悄悄展開了自救。
留在宮中的劉協已經悄悄和母族搭上了線,董卓眼中的殺意太明顯,他就是再蠢也知道宮中待不得了。
從小在董太後身邊長大,劉協在董太後遭遇不測之後在宮中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但是好他歹是靈帝之子,就是再苛待在宮中也沒人敢傷他性命,但是董卓不一樣。
這個從涼州而來的蠻橫武将絲毫沒有将皇室放在眼中,如若不然也不會做出穢亂後宮這樣有辱皇室顏面的事情。
董太後教養得當,劉協母族王氏在洛陽算得上是名門世家,因此,對于屠戶出身的何太後劉協從來沒有打心裏認可過。
現在何太後明目張膽的和董卓攪和在一起,如此浪蕩之人簡直無時無刻不在給皇室抹黑,怎麽可能然劉協有好感。
悄悄傳了信出去,劉協現在只等外面安排好便能離開皇宮這個危險的地方,他那皇帝哥哥沒有半點主見還是有點好處的,至少告訴了皇帝哥哥之後還能瞞上幾天,等何太後或者是董卓問起來的時候他已經出了皇宮了。
董卓府上,被從角落裏扒出來的李儒端的是春風得意,雖然不知道董太師看上他哪兒了,但是有升官加爵的機會放在面前不要白不要。
在金光燦燦的後花園中轉了一圈,李儒昂首大步走到董卓休息的地方,讓人進去通報一下後便直接慢悠悠的走了進去。
如此待遇,就算是那些一直跟在太師身邊的謀士武将都沒有,由此可見他在太師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他李文優讀書作著幾十年,終于有了可以大顯身手的機會,古人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由此可見,古人誠不欺我也!
之前不得重用必是老天給他的考驗,現在董公到來,他的才華也有了可以展示的地方,治國興邦之術書中應有盡有,他李文優豈能無所作為?
富麗堂皇的房間裏,聽下人說李儒馬上就到這兒,董卓揮手讓身邊的美貌婢女出去,然後起身将衣物整理成能見人的模樣。
這個時候過來,估計是之前的事情有眉目了。
心情極好的在李儒進來後直接免了他的禮數,董卓大步走下塌問道,“文優此來可是有呂奉先的消息了?”
拱手一鞠,李儒笑眯眯的恭維道,“太師大喜,底下傳來消息,丁原帳中确有一将名呂奉先,據聞此人武藝非凡,若太師能将此人召入麾下,豈愁除不了丁原?”
董卓大笑出聲,拍了拍手喜上眉梢,“得此悍将,丁原老兒必死無疑!”
二人言下之意已是将呂布當成了自己人,一點兒也沒想過呂布會拒絕他們的招攬。
以董卓的意思,雖然呂布可能在将來殺了他,但是那有些太遠了,在那之前呂奉先可是他身邊難得的武将。
先将人招攬過來,等他殺了丁原,然後看緊一點別讓他被王允老兒忽悠了,以呂布那蠢腦子也想不起來反抗他。
他可不會和書上的董卓一樣身邊有個神将卻不知道怎麽用。
“太師賬下虎贲中郎将李肅乃呂奉先同鄉,不如讓此人前去招攬?”看董卓心情正好,李儒趕緊上前補了一句,“太師放心,以肅三寸不爛之舌定能讓呂布拱手來降。”
李肅先前才送禮至李儒家中,從來沒有過被人如此相待的李文優對這主動示好的同僚自然非常有好感,不過幾日便直接在董卓身邊舉薦了。
依稀記得書上寫的就是這名為李肅之人帶着赤兔将呂布忽悠了過來,董卓點了點頭,心中對李儒更加滿意了,不用旁人提醒便主動将庫房裏的東西拿了出來。
“吾有日行千裏之名駒號曰‘赤兔’,加以金銀珠寶一同前去,以示吾方誠意。”
赤兔馬送過去,就不信呂布不過來。
“太師大義。”再次拱手行了一禮,李儒欣然領了任務,然後又說了幾句便轉身離去準備讓李肅去招攬呂布。
連還未招攬過來之人都能如此厚待,太師真是個好人吶!
作者有話要說: emmm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