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來年龍擡頭大婚
轉眼就到了元日,那日楊祈涵穿着新衣跟着楊思誼一同入宮參加晚宴。
位置坐得還是跟往年相同,只是入座之後楊祈涵感覺到有人盯着自己,擡頭看去倒是見着了幾個陌生面孔,楊祈涵心裏納悶自己應該沒有招惹過才對,當下也就将這種異樣感壓下,等晚宴結束之後再說。
一陣歌舞升平之後,李治便命瑞公公上前宣讀旨意。
這道旨意內是下給楊祈涵與安定公主李思的,先是将他們二人的大婚時日訂下,于來年二月初二舉行。随即賜封楊祈涵為驸馬都尉,安定公主加封邑五百戶,實封一千五百戶。
二人謝恩之後,殿內百官高呼恭喜。
李弘身體不适,在宣讀旨意之後就離席回寝宮歇息,至于剩下的三位皇子王爺則是舉杯沖着楊祈涵敬酒,面上樂呵呵的說着恭喜,可實際上暗地裏是叫楊祈涵對待自家同胞姐姐客氣一些,不能欺負了她,要是被他們知道了,定叫她好看。
楊祈涵幾近于哭笑不得,不管是當朝子民還是後世的人民,誰都知道大唐前期的公主殿下很彪悍,她不欺負驸馬就不錯了,驸馬哪敢欺負她?再說還有皇權在上面壓着,君臣之禮橫着,為小命着想,怎麽也不敢啊。
城東的宅子修建一年之後煥然一新,宅內格局雖說與尋常宅邸相同,可進去之後發現工程浩大,宅內一步一景濃淡相宜,令人心曠神怡。
“祈涵,你這那裏是宅子簡直就像是個園子嘛。”張軒逸等人應邀過來,這一圈走了下來,他們都這宅子內的景色驚訝一把。
“那有你說的誇張。”楊祈涵招手示意讓林志倒茶,“宅子這才剛剛整理妥當,屋內的家具都還在木匠手裏打造,讓你們看個空殼子真是失禮。”
“空殼子怎麽了。”劉濬招手表示并不在意這些,“就單單是祈涵院中景色,這可比其他戶人家的好上百倍,這一路走來意猶未盡。等來年你與公主大婚之後,我們怕都不敢上門看景了。”
“……瞧你這話說的,我是難不成是那種重色輕友的人?”楊祈涵為自己倒了一杯熱酒,仰頭喝下,調侃道:“倒是你們才是,一個個都已經大婚,平日裏約你們出來閑逛閑逛都約不出來。”
“話可不能這樣說。”張軒逸第一個不贊同了,連忙跳出來說:“我們都在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你倒好,尚了公主之後直接封了五品的驸馬都尉,都不需要去考了。”
“……”楊祈涵是真不想搭理這厮,順勢也想撕裂這張軒逸的嘴巴。她從未想過要跟安定公主大婚,結果呢?禍從家中來,好好的去參加個升補考都被公主的繡花球給砸中,偏生府中的那些人都一副樂呵模樣,十分開心。“軒逸,你就別打趣我了,大家都知道驸馬都尉只是虛職,那比你們高中之後得的是有實權的職務。”
“不管是虛職還是實職,大家都是好友,來,幹杯。”劉濬看楊祈涵有一瞬的憂郁,心裏暗罵了張軒逸兩句,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家夥,明知楊祈涵不喜,還偏偏說出來膈應人。
“來,幹杯。”
Advertisement
正月八日,姚州蠻夷起兵作亂,李治下诏梁益等十一洲發兵,征募士兵五千餘人,派遣右衛副帥梁積壽打擊叛變的蠻夷。楊祈涵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日了,這還是因為城南別院裏有幾個小子留書出走,說是要參軍保佑大唐邊疆安寧。
“郎君,要不要将他們抓回來。”林芝氣惱,那些小子怎麽個個都跟個白眼狼一樣,若不是郎君收留了他們,他們指不定還在什麽地方乞讨呢。即便是想要參軍打戰,怎麽也得與郎君說一聲,現在一聲不吭的跑了,将他們別院當成什麽地方了。
“不必了。”楊祈涵裹着毛毯坐在躺椅上看着書籍,“他們一個個都年少氣盛,多外出走走看看增加點見識也好。”
“可是郎君,他們幾個起了頭,林志擔心剩下的那些心裏也會野了,還是派人約束一下為好。”林志此時都想親自去将那幾個小子抓回來好好教訓教訓,郎君待他們好,他們就将自己當成國公府的郎君娘子不成。
“你說得是。”楊祈涵翻了一頁,伸手為自己倒了一杯熱酒喝下,“收留他們雖說是為我多一助力,可也沒讓他們給我添亂的,你親自去別院好好約束一下,免得将來出了不少白眼狼添亂。”
“是。”
林志出門辦事,留在楊祈涵身邊的就只有林姑一人,此時楊祈涵進了書房,聽林姑說着早些時日撥給她的五人表現。
“郎君,這四人可以安心放在身邊伺候。”
“林姑,陛下已下了旨意明年龍擡頭便讓我與安定公主大婚,屆時我要從楊府裏搬出去住的,您是要跟着哥哥還是跟我一同離府?”楊祈涵對林姑調/教下人能力十分認同,凡是能入林姑眼的基本都是不錯的,加上還□□了一年多的時間,肯定比起其他的忠心多了。
“自然是跟着郎君一同出府。”
如此,楊祈涵也只能點點頭應下了。
“林姑,将那四個放到城南別院裏待上半年,半年之後就讓他們到我身邊伺候。”楊祈涵擡頭看林姑沒有出去的意思,她突然想到林志說的,索性将林姑□□過的人丢進去多學一些東西,到時用的更稱心一些。
“是。”
如今城南別院內最大的有十八歲,最小的只有七歲,平時他們倒是經常湊到一起玩鬧,可自從別院內來了林總管跟四個人之後他們無時無刻都是活在楊祈涵的威嚴之下,從某種方面來說就是将楊祈涵神化,将他們洗腦。
直至四門學入學前楊祈涵來了次別院,一個個眼睛裏都閃着亮光盯着她看。
被當成神的楊祈涵:“……”
此次別院內參考四門學的有四人,年紀都是十五上下,學識不錯,要想進四門學也是有的機會,要是落考了也可以讓夫子準備別的內容教學,畢竟四門學不過只是目标過度,科舉高中才是最終目标。
楊祈涵為表重視,送他們入考場接他們回別院,這舉動比起去年的東子墨他們還要好了一些,這讓那些喜歡武藝的孩子們分外眼紅。
“你們要是上戰場立功了,也有獎勵。”
楊祈涵這話一出,讓那些習武的小子們額外興奮。一個個蠢蠢欲動的想立馬穿着甲胄,手持□□出現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想要參軍要先與林總管說上一聲,等你們起行時,我來為你們踐行。”
“多謝郎君。”
有過了幾日,就是二月十日,春闱開場,張軒逸他們進入貢院參加科舉。
等三日之後,他們從貢院裏出來,楊祈涵帶了別院裏幾個小子一起過去見見世面,可沒想到回去的時候這幾個小子嘴裏嚷着自己也要參加春闱,将來成為朝廷命官。
同月十七日,永安郡公姜恪在河西鎮守任上因病離世。
永安郡公姜恪是三國時期名将姜維的後人,姜恪以戰功升為左相,曾有人評論,“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這右相說的便是閻立本。
楊思誼與姜恪交好,姜恪去世之後楊思誼還特意親自上門慰問過姜家子女。楊祈涵也去過一次,見過姜恪子女一次,等在知道他們消息時他們已經封了官職外出就任去了。
張軒逸劉濬他們焦急的等着科舉成績時,楊祈涵在國子學內讀書練武。
張軒逸劉濬他們等着官職安排時,楊祈涵帶着城南別院的那些小子們在一起練武騎射。
時光流逝,轉眼就到了八月。
高陽郡公許敬宗與鹹亨元年自請辭去官職,李治應允,只是俸祿并未停下發放。如今去世之後,李治更是停朝三日,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喪,冊封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準許陪葬昭陵。
“祈涵,來年你就要與公主大婚了,對于将來志向你可決定好了?”劉濬騎着馬走在楊祈涵右邊,“我知你不喜官場,可觀國公的嫡孫,陛下的女婿,你不可能置身事外。”
楊祈涵聽着頭疼,早知自己就不應該跟他出來,這還沒到目的地就開始絮絮叨叨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唐僧轉世。
“祈涵,以你的才學去參加科舉肯定能中,你為何不去?”劉濬也是納悶,他與楊祈涵在一同時,他雖說沒什麽精神,可學東西的時候速度極快,幾近于過目不忘。“驸馬都尉不過虛職,你總不想一輩子都被公主欺負吧。”
“……”楊祈涵嘆息,“劉濬,你也無需勸我,來年就要大婚,我也趕不上春闱不是。”
“這有什麽趕不上的。”
“我與安定公主的婚事舉國皆知,我在大婚前夕去參加科舉考試,這不是在告訴陛下,我對那五品的驸馬都尉并不滿意,我想更近一層樓。”
“男子漢大丈夫,想要近一層又有什麽分別。”
“陛下也許會這麽想,可是皇後與公主呢?”楊祈涵說着白了一眼,無奈地說:“陛下也皇後想着無非就是讓公主過得開心快樂,可你別忘了,是我與公主朝夕相處,若是因為這事讓公主不快,我會很倒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