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受邀
“林志,你去安排車馬,今日我要與公主一同外出踏青。”
“可是郎君,前些日子太子殿下派了人來說,要郎君與公主入宮一同用膳。”
“無礙,公主那邊已派了人拖延了兩日,你去辦吧。”
“是。”
此時長安城外山清水秀,草長莺飛。
此行目的地便是灞橋,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将滋水改為灞水并修橋,故稱“灞橋”。灞橋為長安沖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峣、潼兩關者,路必由之。
“年年傷別,灞橋風雪。早知應來這兒瞧瞧風雪,定然別具風味。”楊祈涵心裏倒是有些可惜,怎麽前兩個月不來這處看看。關中八景的灞橋風雪,大風揚起,柳絮漫天飛舞,猶如隆冬飄雪。
“青鸾,等入了冬季之後我們再來瞧瞧灞橋飄雪好了。”楊祈涵與李思肩并肩的走在灞橋上,看着遠處的人折柳相贈。灞橋橋邊有處驿站,向來住着出游的游子與送行的摯友,他們會在這兒住上一夜,飲酒話別,次日送至橋頭,折柳相贈,這便是灞橋送行。
林志早已一步打點妥當,等兩個主子到時直接回房歇息就可。
等二人午睡醒來,楊祈涵與李思都棄了馬車,各自騎着駿馬往南東方向走,直至盡頭,那裏便是曲江池。
曲江池內有一處杏園,這兒最出名的莫過于探花宴。
杏園地處曲江池西邊,與大慈恩寺南北相望,因此處多栽杏樹,故名杏園。只是此次楊祈涵與李思來的時機不對,春天杏花花開時,燦若雲霞,只曲江風景最妙之處。
至于探花宴的由來還是因科舉秀才們考上進士,就在這兒舉行探花宴。
起初的探花宴并非特指進士榜上的第三名,而是大家從新科進士內推選最俊俏的男子,稱之為兩街探花使,叫他們騎馬游遍曲江附近或長安各處名園,采摘各種早春鮮花,特別是采到牡丹芍藥最佳,若是有人早一步采摘回來,這探花使是要受罰的。
杏園宴上有不少歌姬參與助興,才子佳人聚會,風流韻事,更顯新科進士風光無限。
凡是家中有子嗣參加科舉的,前幾日都會帶着孩子來杏園吃點東西,沾沾喜氣。
Advertisement
“祈涵這也是想參加來年的春闱?”
“為何要這樣想?”楊祈涵可沒想過要跟萬千讀書人争個位子,再者,她如今已經有了官職在身,雖說是虛職要是還去參加科舉這不是落人口實麽。
兩個在杏園內用了膳食之後便起身回府,因李思日日挂紅紗,公主府內的人也都知道公主對這驸馬滿意的很,采購物件時也是依着楊祈涵的身材置辦了好幾身衣衫,免得讓她來回走動,耽誤時辰。
等兩人沐浴出來,正在寝殿內閑聊時,梅蘭進來禀告,說是楊府來了賓客,請楊祈涵過去一趟會客。
“青鸾我過去看看。”
“嗯。”
楊祈涵過去一看,就瞧見劉濬搖着折扇坐在那兒喝着新上的茶水。
“你怎麽來了?”
“聽說你跟公主外出踏青了?”劉濬無奈的看了楊祈涵一眼,心裏哆嗦着這厮又編排他。“我是來給你下請帖的,屆時記得準時。”
“我向來都很準時的。”楊祈涵将請帖一收,打開一看發現這請的就只有他一人,“這……”
“放心好了。”劉濬輕呡一口,笑着說:“各府女眷也有邀請。”
“我也曉得了。”楊祈涵将帖子交給林志保存,至于她自個兒則是坐在劉濬旁邊的空位上,看着喝着茶水的劉濬,“你親自上門送貼,此次酒宴想來十分重要。”
劉濬那裏沒聽懂,點點頭,“這是家父的意思,說是要大辦。”
劉濬并未在楊祈涵這兒耽擱太久,今日他需要送的請帖極多,其大部分都是朝中大臣的嫡子嫡孫,為表重視,可不能在人家用膳的時候上門。
楊祈涵也懂這個理,親自送劉濬出門之後就直徑往公主府過去。
等楊祈涵到寝殿時,留在那兒的公公說府中來了客人,李思此時正在會客。
“來客是?”
“回驸馬,來客是尚書左仆射兼太子賓客劉仁軌的夫人。”
楊祈涵一聽心裏也算是有了許想法,這劉府宴請長安官員到底是為了什麽事情。
待李思與劉夫人會客結束回來,楊祈涵便讓他們下去,自己為李思倒了茶水,“劉尚書左仆大肆宴請朝中子弟是為了何事?”
“只是聽聞阿耶有意為六弟選定王妃,此時怕是在觀望各家娘子何人适合。”李思輕呡一口,又想到李顯年紀也差不多了,“七弟年紀與六弟不過一歲,阿耶與阿娘想是想趁着這個宴會瞧瞧各府的娘子那個合适。”
“這樣就說得通了。”楊祈涵仔細一想倒也沒什麽不對,“青鸾過去定然是要給弟弟們把關的?”
“嗯,聽劉夫人說原先也是請了嫂子一同過去,只是近日五哥身體不适,怕是出不來了。”
“五哥身體要緊。”楊祈涵一想起那個以仁義著稱的太子李弘,心裏就有些不忍,自小染病,是藥三分毒,長時間用藥體內堆積不少藥毒,那怕治好了也會死在其他藥毒下。“青鸾,五哥的身體可有讓孫大夫看過?”
“自是請了,只是孫大夫與太醫說得相同,讓五哥好生休息。”
楊祈涵癟癟嘴,孫思邈要李弘安靜修養的确有益病情,只要好好調養在活個三年五載的沒問題,可李弘是大唐的太子,怎麽可能有安靜靜養的時間。要是沒記錯的話,李弘病情加重還是因為李治想要退位的樣子。
大婚之夜楊祈涵就說過自己知道一些怪事,只是她從未提過自己知道的都是幾百年之後的事情,現下自己要是提起這事,依李思性子自然是要問起的,等她知道是将來之事,定然詢問親人的未來如何。
難不成要繼續騙她?
楊祈涵反而有些不願,她有些不願欺騙李思。
“五哥病情反複,應是休息不夠的緣故。”
“五哥身為儲君,每日處理的奏疏怎麽也有上百份,如何休息。”李思一提起這事也覺得頭疼,阿耶與哥哥體弱,政務十之**都是交由臣子處置,可遇到軍政大務,必須得由他們抉擇,這一來二去的哪有時間休息。
楊祈涵起身站在李思身後輕輕地為她按着太陽**,試圖驅除一些疲憊。
“青鸾,還是找個時機将孫大夫請來長安吧。”楊祈涵看李思一臉疲憊,心裏有些心疼,“宮中雖有太醫,可醫術與孫大夫相比還是欠缺了些,由孫大夫為阿耶五哥診斷,我們也可以放心一些。”
“如此自然是最好的。”李思心裏犯難,當初阿耶也親自邀過孫思邈入朝為官,可孫思邈不願為官,卻是留在長安內,這讓阿耶欣喜不已。只是孫思邈近年幾近隐居,若不是他的弟子還在太醫院內就職,從而得知并未回鄉,一時半會還真是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