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追封為帝,谥孝敬
楊祈涵睡下的半個時辰之後李弘病卒, 李思先是給楊祈涵喂了溫水,随後為楊祈涵換上了衣裳, 讓她去內殿。
李弘自幼身染痨瘵,自鹹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纏身而不能勝任監國重任, 加之李治自上元二年正月起風疾加重, 有意禪位, 以致李弘操勞過度, 使舊病加劇,最終病卒。
病入膏肓者,底子早已掏空, 即便是孫思邈這位藥聖在這兒也是無力回天。
李弘病卒, 李治一時難以接受, 當場暈倒, 殿內又是一陣混亂。
待李治醒來時已是次日午時,洛陽宮內的公公宮女皆是行事匆忙,不敢停留嬉鬧。
上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皇太子弘駕臨洛陽宮绮雲殿, 猝然離世,年僅二十三歲。
不過短短一夜, 李治鬓發發白, 神情恍惚。
“弘兒……”武氏悲痛, 雙眼蒙上一片水霧, 她有些不願相信自己最優秀的孩子就這樣去了。“弘兒……”她就站在棺椁外, 看着換上太子朝服的李弘躺在棺材裏面。“阿娘的好孩子, 你起來好不好……”
此時此刻,李思與楊祈涵就在殿外,她們看着殿內的婦人淚流滿臉,哭得撕心裂肺。
兩者不過幾步距離,可她們二人卻不曾邁開步伐進去,總感覺腳下有千斤重量,難以前行。
最終,她們還是沒有入殿,反是去了禦花園內。
楊祈涵看着園中盛開花朵時,就感覺一塊石頭堵在心口,十分難受。“若是我早到一些,太子哥也許就不會……”
“此事與你無關。”李思連忙反駁,不經想起年幼時的李弘病發模樣,“太子哥哥自幼體弱,更身染惡疾……他突然離世讓我們措手不及,你能将孫神醫帶來,也不過是延遲了太子哥哥在世時辰……能多活些時刻也是好的……”
“青鸾……”楊祈涵看不得李思難過的模樣,伸手将李思抱在懷裏,輕輕地拍着李思的後背,像是在安撫一般,“太子哥不在了,可我答應他的承諾,我一定會做到。”
“我有些愧疚,明明都已經趕過來了,為什麽沒有見到太子哥的最後一面。”楊祈涵覺得自己當時肯定是腦子壞了,明知道李弘也許可能過不了那一關,還偏偏跑去休息做什麽。“青鸾,太子哥他走的可算……”
“太子哥哥走的還算安詳……”李思一想昨日自己被彌留之際的李弘拉着時的樣子,眼裏的淚水都有些忍不住了,“世事難料,祈涵你不必太難過……”
Advertisement
“……我……”楊祈涵這下被李思的話給堵得說不出口,此時做難過的不應該是懷裏的人嘛。自己明明是想安慰李思的,結果卻被李思安慰。“太子哥……我是說青鸾你有見到太子哥最後一面嗎?”
“嗯……太子哥希望我們能夠照顧好嫂子,不要讓她受了委屈。”
“……恩。”
楊祈涵覺得疑惑,裴氏作為李弘發妻,更是李治與武氏特意挑選出來的太子妃。如今李弘不在了,裴氏作為遺霜他們自然會多加照拂,那裏還需要李弘自己親口提起。
“太子哥說嫂子已有了身孕,如今也才一兩日罷了,還未與阿耶阿娘提起。”
“什麽?!!!”楊祈涵活脫的一副受到驚訝模樣,她明明歷史上的李弘是沒有子嗣的,要不然李隆基也不會被女皇過繼過去給李弘當嗣子。
“此事牽扯甚多,祈涵你的身份不适合多加參與。等各方面落實,我再告訴你。”
如此,楊祈涵也不再多言,反是說起別的事情來。
在其位謀其職,楊祈涵是洛陽城內唯一的禮部官員。皇太子弘的停靈儀式自然是由楊祈涵準備,等李治車架返京時,李弘靈車也是緊随其後。
時過半月,車架抵達長安。
長安城內官員在外行迎架禮,恭迎李治回京。
李弘的遺體被送入東宮,不過片刻,東宮內外懸挂白紗,正殿已改奠堂。
裴氏此時已換了白衣跪在一旁,她看着前來拜祭的朝中大臣,随即回禮。
前來拜祭的自然不只是朝中大臣,更有李家子弟。
李思與楊祈涵來時已經是午時之後,二人拜祭之後,被裴氏留下聊話。
準确來說,被留下的人只有李思一人,至于楊祈涵則是留在偏殿內喝茶等候。
以楊祈涵的身份的确不适合插手裴氏的事情,在世人眼中她畢竟是安定公主的驸馬,她若是跟裴氏私下相處幾日,指不定會流言四起,這對李弘與裴氏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更何況,楊祈涵也不想讓李治他們心生厭惡。
李弘的遺體在東宮停靈,朝堂之上卻因他吵開了。
當今天皇陛下要追封皇太子李弘為皇,堂上諸臣起先并不同意,李治又是執意如此,這一來二去也就陷入僵局。
五月初旬的早朝,李治再次提起追封李弘為帝,此時朝堂之上并無反對之聲,反是叩首高呼聖明,想來是已經與朝中大臣商談過的。
五月二十五日恰逢太子弘病逝滿月,李治親下诏令诏告天下,“朕肅承鴻緒,無忘馭朽之懷;虔奉聖谟,每切臨深之懼。幸以穹昊垂祐,宗社降靈,公卿盡葉贊之謀,黎庶遂懷生之望,故得乾坤交泰,日月休徵,垂衣而晏九瀛,端拱而家**。方将回銮峒岫,體高尚於軒皇;脫屣汾川,追逸軌於伊後。成功弗處,思遵象帝之規;守器斯傳,用申知子之授。皇太子弘,生知誕質,惟幾毓性。直城趨駕,肅敬著於三朝;中寝問安,仁孝聞於四海。若使負荷宗廟,寧濟家邦,必能永保昌圖,克延景歷。豈謂遽嬰霧露,遂至彌留。顧惟輝掌之珍,特切锺心之念,庶其痊複,以禪鴻名,及腠理微和,将遜於位。而弘天資仁厚,孝心純确。既承朕命,掩欷不言,因茲感結,舊疾增甚。億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無徵,俄速上賓之駕。昔周文至愛,遂延慶於九齡;朕之不慈,遽永訣於千古。天性之重,追懷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谥者行之跡也,號者事之表也,慈惠愛親曰孝,死不忘君曰敬,可谥為孝敬皇帝。仍遵典故,式備徽章,布告遐迩,使知朕意。”
加谥為皇的李弘自然不會陪葬乾陵,李治特定東都郊外缑氏縣為陵,命工部以天子禮節修建陵墓,禮部侍郎驸馬都尉楊祈涵随行監督。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景山處伊洛與萬安山之間,遍山松柏,郁郁蔥蔥。此地通洛陽,連長安,入登封的大道,晉建安七子曹植曾言: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寰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迩乃稅駕乎蘅臬,未驷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修建陵寝時間緊迫,李治又期望李弘能早日入土為安。這一來二去的楊祈涵便将人分為兩撥,分批行事,直至八月初時,陵寝已修建完畢。楊祈涵派人快馬回京禀告,同月下旬孝敬皇帝李弘入陵,工部閉合斷龍石。
楊祈涵回長安時已是八月中旬,先是入宮禀告陵寝情況,随後回府沐浴更衣,這一躺下歇息就過去了半日,直至林志敲門這才蘇醒。
“……”楊祈涵打着哈欠,讓林志入內,也不等林志開口,先是将人訓斥一頓,随後才開口詢問,“看你匆忙應該有什麽急事,說吧,是為了何事。”
“恭喜郎君,賀喜郎君。”
“什麽?”楊祈涵可不覺得自己有什麽喜事,更何況李弘喪期剛過,她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去觸李治跟武氏的黴頭,以免倒黴。
“郎君近來都在東都,想來還不知曉,經宮中太醫診斷公主殿下懷有身孕已經五個月了。”
楊祈涵睡意去了大半,同時差點沒被口水給嗆死。
“公主此時正在府內歇息,郎君要不要……”
楊祈涵要是還能坐着那才有鬼了,她在外忙活幾個月回來之後,就接受到了這麽大的消息,差點沒吓死她好麽。她連忙往林志出去,随後換了一身衣服去公主府。
等楊祈涵急忙趕過去時,李思正小睡剛起,同時命梅蘭将枕頭擺好塞進衣內。楊祈涵與李思感情甚好,公主府內的侍衛自然不敢阻攔,以至于楊祈涵直接闖入,“青鸾!”
李思見楊祈涵進來時便示意梅蘭先退下,見楊祈涵面色焦急模樣,一時也并未想那麽多,“祈涵,怎麽這麽匆忙的模樣。”
楊祈涵原先的确是匆忙,可現在已經楞成傻逼了好麽。
別人有沒有發覺她不知道,她可是在方才就看的清楚,比如将枕頭塞進衣服裏……楊祈涵此時倒是有些懊惱自己不應表現出那種焦急神情來……只是,那種事情怎麽也得知道一點為好。
“青鸾……不先跟我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