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過繼

四月十一日, 李治車架返回長安, 太子李賢領百官接駕。

李治回宮之後便是召集重臣詢問太子李賢監國期間所為,幾位輔助大臣對李賢監國期間表現出的才能十分滿意, 這也讓李治稍稍放心, 他最怕的還是江山所托非人,令李家蒙羞, 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父親,這是近段時間的奏疏, 請父親指點。”

“先放着吧。”李治按了按太陽**, 又示意李賢坐下陪他聊天, “近日聽聞你與你阿娘起了争議。”

李賢一聽那裏還坐的住,連忙起身為自己辯解, “賢兒與母親閑聊朝政時只是激動了一些, 不曾與母親争議。”

李治端了茶杯飲了一口, “你自幼聰慧, 且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阿耶與你阿娘都十分歡喜, 阿耶想着你五哥仁厚,将來也是個仁厚的君主。你在你五哥身邊也能在朝政上幫襯一些,有你輔佐, 耶娘也是放心。”

“仁厚的君主加上聰慧的賢王,定能保李唐江山百年安穩, 只是你五哥病逝, 顯兒與旦兒生性軟弱, 即不喜文又不習武的, 為父擔心他們将來不能為你分憂,不能幫你治理這錦繡山河。”李治說道此處也嘆息了一聲,他與天後本就想着讓那兩個孩子當一世逍遙王爺,縱情山水,平安喜樂。只是不想李弘病逝,膝下皇子也就只有李賢一人能頂起這片江山。

“請阿耶放心,賢兒定不辜負阿耶期望。”李賢深知論恩寵,自己比不上兄長姐姐以及最小的妹妹,可如今他是大唐的儲君,是阿耶最出色的皇子,就應該承擔起那份責任。

李治連說了三個好字,随即又與李賢聊了些家常話就讓李賢回宮處理政務,他要歇歇了。

李治寬衣睡下不久,天後也出現在寝殿內,随行的公公将奏疏放在桌上挨個退下。

過了兩個時辰李治轉醒,還未起身的他感覺到有人按着他的太陽**,手法娴熟,令他舒适。

“陛下睡得可算安穩?”天後的按摩手法是跟着太醫學的,為的就是能夠緩解李治的風疾之症,只是可惜療效不佳,偶爾提腦醒神倒是不錯。

“媚娘,這段時日辛苦你了。”

“哪有陛下說的那般辛苦。”

“朕又不是三歲的孩子,這每日送進宮的奏疏沒有上千也有上百,要是批的仔細怎麽都得用了整日光陰去。”李治拉着天後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賢兒是個聰慧的孩子,顯兒也是時候應該入朝參政,有他們幫你,朕也能放心一些。”

“賢兒是個聰明孩子,偶爾也能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只是顯兒他顯然童心未泯,此時叫他參政,怕是心有不甘。”

Advertisement

“弘兒若是還在,朕又何須如此多愁。”李治嘆息。

“陛下,弘兒是個孝順孩子,他也不想你每日都活在回憶當中,這樣豈不是讓弘兒走得不放心麽。”天後何嘗舍得自己的長子就這樣去了,只是死者已矣,多說無益。

李治嘆息,李弘怎麽說都是他付諸心血教養成人的愛子,倘若弘兒留有骨血也是好的,可以一解相思之情。

“陛下,前段時日青鸾入宮來求了一事。”

“為了何事?”

“青鸾想将藝兒過繼給弘兒。”

李治一愣,随之朗聲笑了幾聲。

他拍着天後手,笑着說:“弘兒雖然只比青鸾年長兩歲,可向來寵她,你我要是賞賜了什麽好東西給他,弘兒都是送到青鸾那兒叫青鸾先選,自己再用剩下的。還記得當初咱們為青鸾選驸馬的事兒,弘兒可是出了老大的力,将朝內各個大臣家的公子們都查了幾次,最終選下祈涵時弘兒還跑去詢問青鸾的意願,一副青鸾若是不同意的話就繼續找的架勢。”

“這事那裏會忘,弘兒疼青鸾可比令月還要深。”

“青鸾想将藝兒過繼給弘兒是好事,弘兒膝下無子,有個嗣女為他照顧裴氏也能讓弘兒放心一些。此事你可告訴裴氏了?”

“還未說起。”

“這事先不要提起,我們給她一個驚喜也好。改日朕直接下一道诏令。”

小藝兒即将'過繼'給李弘,将來自然是要陪着裴氏生活的,只是自小藝兒出生之日起都是由楊祈涵帶着的,小藝兒早就認得楊祈涵了,每次哭鬧都得楊祈涵哄着才能安靜下來。

要是遇上楊祈涵上朝還未回府時哭鬧,公主府內的一幹人等真可算頭疼,誰哄都沒用,必須得要楊祈涵來才行。雖說偶爾李思也成,可那也只是偶爾罷了。

楊祈涵如今的職務還是禮部侍郎,每日處理的事務來回就那麽幾樣,只是李治有心想為小藝兒舉辦個盛大的過繼儀式,禮部官員們也是一下就忙了起來。

禮部的幾位官員湊在一起開了好幾次會議,将過繼儀式上的方案整改數次之後最終由禮部尚書寫好奏疏呈上龍案。

禮部的方案很快就通過了,并且過繼儀式上的所有事宜都交由禮部主持。

過繼诏令是在儀式之前的兩天就已經宣讀出去,就連小藝兒也送去跟裴氏過了兩日才送回公主府。

跟着小藝兒一起去的還有幾個李思心腹,聽她們禀告說小郡主在裴氏那兒十分乖巧懂事,這讓李思一時哭笑不得,這小淘氣倒是會認人,在自家阿娘那兒乖巧懂事,在姑姑家就鬧騰,像個任性的小郡主。

過繼儀式舉行之時,宗室親王一一出面為小藝兒舉行儀式,儀式繁重,不過好在小藝兒還是個孩子,李治與天後又喜愛這個孩子,多次要求務必從簡,這才沒有耽擱得太久。

楊祈涵并未一直抱着小藝兒,只是偶爾站在一旁摸摸小藝兒的臉頰,逗着小藝兒發笑。

“祈涵還真是喜歡小藝兒。”

“阿娘說得是。”

楊祈涵那裏知曉自己與小藝兒的互動被那二人看在眼裏,直至儀式結束之後大家一起用了晚膳之後這才出宮歇息。

兩人坐在馬車內,十分安靜。

“要是想藝兒我們可以時常去看她。”李思那裏不知道楊祈涵這是在想小李藝了,心裏也是嘆息,明明那麽喜歡小藝兒偏偏将小藝兒過繼過去,雖說是想讓嫂嫂的病情好一些,只是心裏還是舍不得的吧。

李思歪着腦袋靠在楊祈涵的肩膀上,“博兒這幾日也是鬧騰了些,你等會去抱抱博兒,好好安慰安慰。”

“恩。”楊祈涵嘴裏是應下的,可明面上已經打着哈欠快要睡下了。

李思無奈也只能任由楊祈涵這樣,誰讓楊祈涵為了今日的儀式已經忙活了好幾日,幾乎都沒有好好休息過。

小李博已經有了**娘,品行都不錯,待人也是溫厚,對小李博更是好得沒話說。

這日她帶着小李博在園內閑走,迎面就見到楊祈涵過來,連忙行了禮。

“博兒,來,阿耶抱抱~”楊祈涵很少主動抱小李博,基本都是李思抱得多,這時間一長,小李博與楊祈涵之間并不親密,反倒是跟李思**娘關系極好。

楊祈涵可不在意這些,她心裏清楚這個時候的孩子都是無意識記憶,前一秒的事情轉眼能忘記得一幹二淨,待他好對他壞,怎麽也得長到三四歲之後才能表現出來。

如今小藝兒去了裴氏那兒,楊祈涵想見一面也是有些不大方便,就算要去也得拉着李思一同過去才行,這一來二去的,楊祈涵去的次數也就少了,上午上朝,下午就在府內陪着小李博嬉鬧。

四月二十一日,李治攜天後起駕前往九成宮,留太子李賢監國。

此行李思等人并未跟着一同前去,只道博兒年紀尚幼,不适遠行,等再過段時日再去。

與此同時楊思誼已正式冊封觀國公,楊祈玹也封了官職,為從六品的左吾衛長吏。楊祈麟也是升了一級,還在原部任職。

楊祈涵不得不承認自己一宅起來,可以一年不出門,畢竟該有的都有,而且自己也無需費心思去管。可要是一浪起來,能好幾天不落地的到處玩樂,起初還是被那群家夥慫恿的,說自己是個懼內的,連出去喝酒的膽子都沒有。

他們那裏知道楊祈涵前腳剛出府,李思後腳就跟了出來,順帶好好得打了他們的‘雅興’将楊祈涵帶走。

“幸好青鸾來的及時,不然他們不知道還要拿什麽話來激我。”楊祈涵見李思不開口,自己就随意找了話題起頭,免得尴尬。

“他們先前是如何激你的?”

“呃……”楊祈涵可說不出那些話來,更沒想到李思會突然詢問,這叫楊祈涵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青鸾,那些話我全部忘了。”

“恩?”李思瞧了楊祈涵一眼,“本宮的驸馬何事記憶變得這麽差了?”

楊祈涵一聽就打了個激靈,自從那日之後她就聽不得李思每次這樣對她說的自稱,腦子裏總是會想到那日的事情。雖然她曾經是個百合控,可是輪到自己的時候,尤其對象是青鸾的時候,她總感覺自己會被吃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