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墨金秋舉着“平安”兩個字看了又看時,金夫人正好又收到族長夫人的信。

族長夫人在信中再次提及,說道墨玉既是墨氏族中女丁,也是她幹孫女,現成為皇上寵娃,請金夫人自己觀察着,若覺得墨玉以後會是助力,自可待她三歲後要放出宮時,設法留在身邊培養。

金夫人看完信,随手燒了,因找着借口去景福宮和江嬷嬷聊了聊,聊完出來時,心中已有底了,墨玉年紀雖小,實在聰慧,照着情況,只怕她滿了三歲,皇上未必會放人。

金夫人度着墨玉這般,若留在宮中,長大了或者有大用,也願意照料一些,因探問得墨金秋還在京中,便寫了信,托人給墨金秋送去。

墨金秋那邊,一收到金夫人的信,看完之後遞給胡蘭擎,笑道:“金夫人是太後娘娘身邊的紅人,她說了,論起來,玉姐兒要喊她一聲姨婆的,現下自會盡力照料着,讓我放心呢!現外間有鄭長史和宋幕僚打探消息,內有白畫師并金夫人幫忙照料,我哪兒還不放心?”

胡蘭擎看了信,看完道:“金夫人還盛贊玉姐兒聰慧,說她在宮中得寵,現還陪着皇上讀書,太傅也贊了她,可知了得。”

墨昌平也要了信過去看,看完與有榮焉,說道:“在家時,父親就說過,我們祖墳風水好,将來要出貴人的,莫不成會應在玉姐兒身上?”

墨金秋心裏對墨玉放了心,平素的機智便回來了,聽得墨昌平的話,馬上止住道:“平哥兒,以後這話千萬不能再說,會惹禍的,知道不?京中多少貴人,出門走一圈能撞着一大串。我們鄉下來的,說不得這個。而且玉姐兒還小,萬一被有心人聽到了,造個謠什麽的,我們吃不了兜着走。”

墨昌平聽墨金秋說得這樣嚴重,嘀咕道:“我們在龍門鎮時,經常開個玩笑,沒見大人不許說。”

墨金秋道:“龍門鎮山高皇帝遠,說些什麽,大家不往心上去,自然沒事,這兒不同的。”

墨昌平只好應道:“我以後不說就是。”

胡蘭擎聽他們叔侄打機鋒,并不插嘴,待他們說完,這才道:“玉姐兒有人照應着,你們可是能放心了。現也來京一段時間,我倒想趁機買些年貨回去送親友,你們作何打算?”

墨金秋笑道:“我們自然也要買點手信,趕在年前回鄉的。”

三人便商議起來,比較着京城物價,讨論買些什麽回去合算。

墨金秋倒是懊惱手邊沒有什麽銀子,若不然,趁着機會販些年貨回去,上京這盤纏,也就賺回一半了。

墨玉在宮中卻是想及墨金秋手邊沒銀子之事,當晚坐着看崔承元練字時,就蹭過去看了看,舉起一張字帖贊道:“寫得好!”

崔承元聽寵娃這一聲誇,心頭舒暢,“哈哈”笑道:“喜歡這張字帖?那就賜給你了。”

墨玉捧着字帖,噘起小嘴吹着上面的字,吹完道:“這字帖能賣錢麽?”

“啥?”崔承元以為自己聽錯了,不由看了看墨玉,不是吧?兩歲多小娃想拿字帖賣錢?

墨玉幹笑一聲,小小聲道:“我阿爹沒錢,我阿娘要生小弟弟,也沒錢。”

崔承元:“……”人間慘劇居然發生在身邊寵娃家人身上?

墨玉再強調一句道:“小朕也沒錢。”

崔承元:好吧,你家窮成這樣了,朕能見死不救麽?

隔一會,崔承元召了常公公晉見,詢問墨金秋家中情況。

常公公見墨玉坐在旁邊瞪着他說話,趕緊禀道:“皇上,墨家家境比較難的。墨金秋要跟着咱家送玉姐兒上京,自己沒錢,只好邀了一位舅兄同行,讓舅兄幫忙出盤纏。現下要回鄉,只怕得借了錢才回得去。”

崔承元脫口道:“他家這樣窮,怎麽能養出小震這樣的娃兒?”

常公公道:“窮鄉僻壤,有時也能出好東西的。”

崔承元搖搖頭,吩咐常公公道:“傳朕旨意,賞墨金秋三百兩銀子。”

墨玉心算了一下,墨家一家子一年的費用,好像就二十兩至三十兩,這三百兩銀子,夠墨家在鄉下花用十年了,算是一筆巨款。

稍遲,常公公就領小內侍捧着銀子,随他到鄭安榮家頒旨,賞賜銀子給墨金秋。

墨金秋被這天降的銀子給砸得暈乎乎的,有些不辨東南西北,只一徑跟常公公道謝,又喃喃道:“皇上怎麽就知道我的難處了?”

常公公“咳”一聲道:“玉姐兒說你沒錢回鄉,皇上召了咱家問墨家的家境,咱家照實說了,皇上就賞賜了你銀子。”

墨金秋恍然大悟道:“原來是玉姐兒說的。”一提及墨玉,墨金秋回過神來,又跟常公公打探墨玉在宮中的情況。

常公公悄悄道:“你就放心罷!看看這小人精,還給你從皇上那兒诓了三百兩銀子,就知道她在宮中過得如魚得水了,虧不着她。”

墨金秋也壓了聲音道:“玉姐兒畢竟還小,我做父親的,焉能不擔心?只望常公公幫着照料照料。”說着狠狠心,拿了五十兩銀子塞給常公公。

常公公卻之不恭,淡笑道:“有錢了,就回鄉罷,待過了年開春再來,度着也就可以接回玉姐兒了。”

送走常公公,墨金秋在原地打起轉來,轉了一會才喊進墨昌平道:“咱們在鄭家也住了這些日子,現下有銀子了,倒要買些東西送給他家,你悄悄打探着,看看他家缺些什麽,咱們明兒就去買。”

墨昌平應了,又笑道:“三叔,咱們有銀子了,正好販年貨回龍門鎮去賣,這一趟上京,可有收獲。”

墨金秋點頭道:“虧得玉姐兒啊!”說着又道:“宮中賜下三百兩,我給了常公公五十兩,現也要節省着用,不能大手大腳。”

墨昌平一聽墨金秋已花掉五十兩了,張了張嘴道:“三叔大方了。”

墨金秋道:“你以為五十兩很多?在宮中那些人來看,這就是小意思。對了,這事兒得守口,不能往外說。”

墨昌平趕緊點頭道:“這個我曉得的。”

鄭安榮兩口子見常公公走了,便進來恭喜墨金秋,笑道:“宮中賞賜銀子,賞賜到我們這兒,雖然不是賞賜給我們的,我們也算是沾了財氣,開年一定能大發。”

墨金秋便謝鄭安榮收留之事,笑着封了一包銀子給鄭安榮妻子道:“這點小意思,給孩子們添件衣服。”

鄭安榮妻子自然不肯收,推拒道:“這就見外了。”

正說着,胡蘭擎走訪宋問松回來,一進門問得常公公來過,賞賜了銀子給墨金秋,不由大喜道:“墨兄時來運轉,正愁沒錢,就有人送錢上門來了,還是宮中賞賜的,更是叫人羨慕了。”

鄭安榮妻子趁機把墨金秋給的銀子放到胡蘭擎手中道:“墨三叔硬要塞給我,我怎麽好收呢?胡大郎倒是幫忙勸着,讓他收回去,若不然,不好相見。”

胡蘭擎笑了,把銀子塞回給墨金秋道:“拿回去罷!安榮這邊,怎麽會收你銀子呢?況且,你們是跟我來的,安榮真要收銀子,也只能收我的。”說着哈哈笑。

墨金秋聽得這樣說,只好收回了銀子,又跟鄭安榮道謝。

當下幾個人商量着,準備販了年貨就回鄉。

常公公那裏,頒了旨回宮,至晚見着崔承元,便禀了一聲,交代了事情經過。

崔承元聽完,笑對旁邊的墨玉道:“好了,你阿爹有錢回鄉了,不用拿朕的字帖去賣了。”說着直樂。

正在磨墨的喬媚兒也抿嘴笑了,小小聲道:“玉姐兒倒是會為家人打算,這就謀了一筆銀子出宮了。”

常公公禀完,便退了出去。

那一頭,卻有長樂宮內侍來找常公公,說道王太後有請。

常公公到了長樂宮,聽得王太後詢問喬媚兒的事,便一五一十說了,又道:“皇上喜歡她,留在身邊磨墨添香,倒沒有別的親熱舉動。”

王太後得知喬媚兒是南昌公主送的,本來有些意見,待聽得自從喬媚兒來了,有她照拂着,崔承元晚間睡得好些了,便忍了牢騷。

第二日,崔萬化引了一位海外異人進宮給崔承元看病。

異人問得崔承元的情況,說道:“皇上這是心病,這病症兒,有些是娘胎帶來的,有些是早年被一些事件誘發的。只能慢慢養着,凡事放寬心而已。”

王太後問道:“就沒有法子可緩解麽?”

異人道:“不讓他煩心,他喜歡的,不攔着他去做,一旦煩惱,有人能給他開解一番,便可緩解。”

王太後苦笑一下,現時內憂外患,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人,焉能不煩心?

異人待問得崔承元現時喜歡伺養寵娃,和寵娃在一道時,常被逗得哈哈大笑,便道:“皇上若能常常開懷大笑,最有利病情。”

常公公道:“說起來也是,皇上笑得多時,那一晚就會睡得沉。”

異人建議道:“可以教導寵娃,讓她多做些逗趣動作,引皇上開懷。”

稍遲,就有嬷嬷到景福宮中,把異人的建議告訴了江嬷嬷。

墨玉正幫東方翻字帖,豎耳聽得嬷嬷的話,不由吓一跳:要朕扮小醜逗小皇帝開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