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50 工廠

時間很快就進入了9月,在一群工程師的合作之下,再以從RB買來的賭博機作為參考,美的電子公司很快就做出了五臺原型機。

機器出來後還需要大量的測試,于是所有員工,沒什麽事的時候就跑過去玩玩,測試各種概率與可玩性。

“将這些玩具圖紙交給姚明誠,在全球注冊專利。”辦公室內,徐志将一疊紙遞給了林思琪。

林思琪點點頭:“好的。”

坐在一邊的林雪飛道:“徐生,娃娃機基本上已經差不多完成了,現在我們使用的是傳統的繼電器控制系統,可是只有使用日德進口的繼電器元件,效果才能達到你的要求,不過就是成本有點高。”

徐志問:“這些電氣元件能不能直接去廠家購買?”

林雪飛搖搖頭:“各大公司在每個地方都有總代理,香江這邊也是一樣,繞過他們自己購買,除非量真的非常大,不然不可能的”

徐志點點頭,又問:“用電路板會便宜很多嗎?”

林雪飛道:“如果我們将來大批量生産,電路板會便宜不少,不過電路板有個問題,就是香江這邊沒有什麽廠家能做,而且這也不是标準電路板,我們得需要去RB專門訂做,所以,如果生産量不夠的話,反而不劃算。”

香江這邊的工業以輕工業為主,基本上沒什麽技術含量,此時的香江工業,出口最多的是成衣,紡織品,電子産品,手表和塑膠制品。

為什麽這些行業能夠發展?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些都是輕工業中的輕工業,而香江的工廠都是以寫字樓建築為主,稍微複雜的生産線根本不适應這種環境。

電路板生産線嚴格來說算不上重工業,不過對環境要求極高(顆粒物),也不适合寫字樓模式,更重要的是技術含量高,投資成本高,香江這邊根本沒有這種公司。

彎彎那邊倒是有,不過那邊的電子行業還在起步階段,技術方面還不穩定。

徐志道:“那就先用繼電器控制,等以後看看市場發展,如果市場夠大,我們就做電路板,現在公司剛剛起步,沒必要一次性到位。對了,工廠準備的怎麽樣了?”

林思琪答道:“秦工已經在那邊調試一些設備,員工的話也已經招了差不多20個。”

因為是新概念的産品,娃娃機這玩意早就被發明,徐志只是把用途改變一下,所以從法律上來說根本沒什麽專利可言,搶的就是一個先機,能拿下多少市場就一次機會,以後就得靠真本事,所以工廠暫時不能外包,只能自己來做。

Advertisement

好在徐志的設想就是只建一家組裝公司,娃娃機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從外面購買,此刻的香江就是一個小型的輕工業和電子的時間工廠,什麽樣的産品都可以買到,而一些需要定制的産品如外殼,軌道等等也可以找到廠家制作。

當然,這些徐志也都是過問一下,雖然他是老板,可這些太細節的東西還是不會管太多,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但算上租廠房,廠房改造,設備購買和研發,美的賬上的資金跌的非常快。

待林雪飛等技術人員離開,徐志問道:“嘉禾那邊的分紅還是沒打過來嗎?”

林思琪搖頭道:“姚大狀已經問了幾次,不過對方一直在拖,而且反而一直催我們早點和嘉禾達成協議。”

嘉禾的協議自然是希望徐志的長興公司變成嘉禾的衛星子公司。

衛星子公司是嘉禾在香江的首創,鄒文懷成立嘉禾之前,邵氏電影一家獨大,所有的演員,導演,制片人都相當于生産線的工人,頂多在票房大爆時會獎勵一個大紅包,這樣一來,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被困于這個模式,賺不到錢。

當年的李曉龍在美國好萊塢闖蕩失敗之後,回到香江想和邵氏服務,結果因為價格而徹底談崩,而嘉禾就主動找了上來,提出了分成模式,也就有了後面唐山大兄的火爆。

再之後,李曉龍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和嘉禾一起合作。

但那時還是合作的模式,後來嘉禾強壯了起來,基本上合作就變成了投靠。

以嘉禾給長興公司提出的協議,所有長興公司的電影都需要嘉禾的同意,再每方對半投資,拍完後上映及海外發行都由嘉禾一家負責,而嘉禾不看好的電影,長興才可以自己投資,不過發行還是得嘉禾來操作。

這種套路對一直習慣邵氏流水線的明星或導演來說,簡直就是美味佳肴,雖然一部電影最終只能得到兩三成利潤,但比起拿死工資加紅包,強上太多。

不過徐志顯然不肯答應,姚明誠代表長興幾次談判都徹底破裂,而嘉禾那邊收到了海外分紅之後,也不肯按照原協議,将錢打給長興。

徐志自然知道背後原因,對林思琪道:“你讓姚明誠過來一趟,我們一起去一趟嘉禾總部,還有讓他把複印件帶過來。”

林思琪問:“什麽複印件?”

徐志笑道:“你這樣和他說就行了,姚明誠知道是什麽東西。”

林思琪答應了下來,很快就打了個電話過去。

過了一個小時,姚明誠就來到了樓下,三人一起出發。

徐志指了指路笑道:“走這邊,先去一趟工廠,然後吃個飯再去嘉禾,不然時間太尴尬了,我們是去要錢的,估計鄒文懷不會那麽大方請我們吃飯。”

姚明誠笑道:“好,對了,徐生,韓國和美國那邊都有了信息,韓國那邊出價300萬港元,要求買斷醉拳的一切上映和錄像帶,美國那邊上映沒談的下來,他們的院線根本不接受我們香江的電影,不過有一家公司倒是願意在美國華人聚集地地區銷售醉拳的錄像帶,但只肯出20萬美元。”

徐志道:“醉拳在RB的票房超過600萬美元,韓國佬也太小氣了,才300萬港元。”

姚明誠道:“對,我也這樣說過,不過韓國的經濟遠不如RB,以RB做參考恐怕很難。”

“屁吧!”徐志不由心裏吐槽道,韓國的經濟在這時的确遠不如RB,但韓國的電影播放很是奇怪。

在香江,一部電影再火也不太可能能上映超過一個月,但是韓國一部電影動不動播放個半年,所以在真正的歷史上,醉拳在韓國的票房也差不多超過600萬美金,和RB也差不多。

但話說回來,也的确是利用他們院線很長時間,不然票房也不可能這樣。

想了想後,徐志道:“你再去談談,稍微加一點也就差不多了吧!至于美國那邊,就不談了,他們太沒誠意。”

姚明誠道:“好,明白了。”

三人很快就進了工廠,這是一棟十二層的寫字樓,徐志的工廠位于第六層。其實第一層是最好的,不過好的不但貴,還稀有,短時間之內根本就找不到。

廠房內的設備已經差不多完成,各種電線和氣路都已經做好,工業寫字樓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很多資源都是共享,比如這高壓氣,如果是單獨的工廠,光是購買空氣壓縮機的投資,就得讓徐志頭疼不已。

霍海清身為機械工程師,已經被安排為車間主任,見徐志一行人進來,過來道:“徐生,你看,這邊一排氣路是我們安裝的地方,那邊是倉庫…………”

徐志聽完介紹後問道:“目前一天能生産多少臺。”

霍海清道:“如果所有的配件都齊的話,現在的話一天估計能生産3-5臺,主要是人員還不熟悉,穩定一段時間後,應該能保證一天15-20臺,當然那也需要更多的人。不過因為這裏空間的關系,很難再提升,除非再增加面積或者新的車間。”

徐志點頭道:“加不加車間以後再說,市場這塊由我們負責,霍生你們這一塊要負責将質量控制好,這樣我們也沒有後顧之憂。”

“好,沒問題。”霍海清笑着保證道。

徐志又在車間轉了一會,道:“霍生跟我們一起吃飯去吧,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為了讓車間提前做好準備,霍海清已經幾個晚上熬夜加班做到十點,其中的辛苦也可想而知。

霍海清笑道:“好,我知道附近有一家火鍋店,徐生覺得怎麽樣?”

火鍋店是香江人的最愛,不要說出去,就是很多人在家裏都炖起了小火鍋,徐志是受不了這一切,家裏油煙太重。

如果是平時倒是沒問題,不過等會要去嘉禾那邊,身上火鍋味太重也不好,于是拒絕道:“火鍋還是下一次吧!等會我們還有其他的事情。”

霍海清點頭道:“好,那我們就去吃快餐吧。

徐志道:“可以,走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