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逍遙派(14)

就葉二娘的親生孩兒被賊人擄走一事,顧青有一個他傾向于認為是最有可能的推論,那便是在當年中原武林中有名望的武林人士去狙殺遼國三軍總教頭蕭遠山時,玄慈大師也參與了其中。

以及蕭遠山恐怕未死。

若當年蕭遠山僥幸未死,潛伏起來伺機報仇,那他會發現玄慈大師和葉二娘有情,并生下了一個孩子,然後為了報複玄慈大師,将這孩子抱走,讓他們父子多年不得見的話,也不是說不通。

只是關于這個推測,顧青還缺少一部分關節,并不能那麽流暢的能将所有事情都很好的聯系起來,于是就有了現如今顧青帶着扮作他侍女的葉二娘,來親自面見玄慈大師,但他卻故意将話問的模棱兩可的一幕。

至于結果,只能說它很好的诠釋了什麽是“驢唇不對馬嘴”。

以及,玄慈前前後後的真切反應,告訴顧青他的推測大方向上是對的,但這其中應當還有顧青其實并不清楚的隐情。

換句話說,玄慈沒有負葉二娘良多。

所以在葉二娘抛出那句類似于“你這個負心漢”的話,并強行摘下了戴在臉上的人皮面具,一面情緒波動太大導致又吐血,一面不顧滿嘴血腥味還有體內肆虐傷害肺腑的真氣,癡癡得盯着玄慈,說出他為什麽要偷他們孩兒,并辜負到她這個地步時,玄慈大師是目瞪口呆的。

劇情轉折的太快,就像直下三千尺的飛流。

而且猝不及防的不僅有玄慈,還有被葉二娘那一凄厲聲驚住的其他僧人,這就是練武之人耳聰目明的壞處之一了。

想必少林寺的戒律院,很快就會知道這件事了。

只是在其他僧人趕來前,葉二娘和玄慈這對該是用“露水鴛鴦”來形容的情人,還是要對峙下去的。

顧青垂手在一側,并不言語。

出乎意料的玄慈大師面對葉二娘聲聲如泣的诘問,冷靜下來後保持了緘默。這在由愛轉恨的葉二娘看來,更像是在默認,她本來就在之前被顧青重傷了五髒六腑,雖說顧青出手護住她的心脈,讓她茍延殘喘至今,但耐不住哀莫大于心死,葉二娘眼看進氣少出氣多了。

顧青沉聲道:“大師何不告訴她,你當年并不曾做過擄走她與你之子的事?”

顧青他這根本就是明知故問,玄慈這麽緘默像是要坐實葉二娘的指責,無非就是不願意再把另外一件事牽扯進來。想想看他若是否認了偷走葉二娘孩兒一事,那要該作何解釋他在顧青說起二十多年牽扯到他,稍有不慎還會造成腥風血雨一事時露出的震驚與後悔之色?

Advertisement

現在這麽做,無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但顧青并沒有給他機會,沉吟片刻後毫無鋪墊的問:“二十六年前,大師你和‘萬勝刀’王唯義,‘地絕劍’黃山鶴雲道長等武林高手為何狙殺回中原探親的遼人蕭遠山一家?”

雖說宋遼兩國關系緊張,而中原武林有志之士同仇敵忾的對抗過契丹人入侵,但若說在二十六年前,中原數名武林高手,其中就還包含玄慈大師這樣的出家人,卻聯合起來對回中原探親的蕭遠山一家進行狙殺,甚至于還在事後對當年的事情進行掩藏,并諱莫如深,在多年後說起來時玄慈還露出了追悔的神情,這裏面若說沒什麽隐情,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玄慈這下有了神情波動了,可出家人是不能打诳語,又不是說出家人要有問必答,因而面對顧青的這又一個問題,他還是沉默是金的姿态。

顧青眯了眯眼睛,餘光裏瞟到了面色如紙,神情晦澀的葉二娘,他收回目光來用輕飄飄的語氣說道:“大師可曾猜測過到底是何人在當年知曉你與葉二娘有情,并且葉二娘還與你生下一個兒子,卻在孩子尚在襁褓時就将他偷走?可曾想過這件事怕是因果循環,許是當年蕭遠山僥幸未死?又許是還有隐藏更深的人物,在暗中潛伏着伺機再掀起更大的風浪?”

這番話與那輕飄飄的語氣截然不同,它根本就是重如千斤,“砰”的一下壓在了玄慈大師的心中,他不由得擡頭看顧青,望入了他那雙仿佛能洞悉世間萬物的眼睛裏。

稍後片刻,戒律院玄字輩的高僧們就聞風而至了。

不日後,從少室山少林寺傳出一個很叫人震驚的消息,少林寺方丈有“伏虎羅漢”之稱的玄慈,因二十餘年前犯下的一樁孽業,現如今業報來臨,玄慈自請辭去方丈之位,并且受戒律院兩百仗責。

這消息一出,衆武林人士不禁唏噓不已,蓋因玄慈大師在中原武林地位崇高,德高望重不說,少林寺以及少林派在衆門衆派中處于領袖地位,雖說現如今沒有什麽武林盟主之位,但少林派已然是中原武林公認的“盟主”門派,便是以幫衆數目遍布全國著稱的丐幫,它的名聲也是不及少林派的,而且嚴格說起來丐幫現如今聲名鵲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當上幫主僅五年的喬峰!

現如今玄慈大師這位泰山北鬥級人物,竟是有了污點,實在是不讓人好奇都不行——

那到底是什麽樣的孽業?竟還追溯到二十餘年!

還有到底是哪個英雄豪傑,這麽手眼通天?

前一個問題先不說,就是後一個問題是沒什麽好隐瞞的,涉及到了逍遙公子。

這一說,很多武林人士都覺得“怎麽又是他”,顯然對逍遙公子竟然能上手扒一扒德高望重的伏虎羅漢,并且還成功的扒出了不可言說的黑歷史并不多出乎意料。這兩年來,江湖中被扒了君子皮,打上“僞君子”标簽的江湖前豪傑為數不少,而這種事情不能說是所有人都拍手叫好的,最起碼那被識破真面目的江湖前豪傑就不會,雖然他們的心有不甘也沒有什麽用。

不管怎麽說,逍遙公子這循着蛛絲馬跡就掀起驚濤駭浪的本事,還是很叫人側目,并且敬而遠之的,誰沒有點不能說的秘密,不是嗎?而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再加上其他有的沒的的,叫逍遙公子在江湖上的名聲很微妙。

亦正亦邪。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是逍遙公子摻和進來引發的“慘案”,那到底是怎麽樣的“慘案”?

這麽一來,問題又回到了問題一。

中原武林人士就開始集思廣益了,當然了也不是除了當事人以外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只能胡亂猜測。江湖中還是有人,在聽到這一消息後,心中掀起驚濤駭浪的,比如說當年狙殺蕭遠山一家事件中幸存下來的當事人。當年除了玄慈外,還有前丐幫幫主汪劍通,智光大師,趙錢孫三人活了下來,這麽多年來共同保守着這一秘密,現如今哪想到玄慈大師那邊先“失守”了。

這也就是說,他們能想到的和二十餘年前的孽業有關的,就是二十六年前狙殺蕭遠山一家這件事了,而沒往其他可能的方向想,比如說犯了色戒啥的。

這三人雖不在一處,可乍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幾乎是心有靈犀的起身去往少室山,想一探究竟,而莫名的他們三人還有種心中大石是不是終将落地的感慨,到底這件事在他們心中埋藏了二十六年,整日裏當年好友的慘死,以及他們錯殺無辜的愧疚,無不都在折磨着他們的內心。這件事若是能有個了斷……想到這兒三人卻又躊躇不安起來,到底這件事它實在非同一般,于是乎三人往少室山趕的步伐就加快了起來。

這往少室山而來的知情人,并不止這三人。

和汪劍通、智光大師和趙錢孫這三人不同的是,這其他的知情人,他們離少林寺特別的近,以至于他們早其他中原武林人士好幾步,知道了玄慈大師被逍遙公子查出了二十餘年前的孽業這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不過同為知情人,大家的反應都是一樣,那就是猝不及防,還有猝不及防後都是想一探究竟。

少室山少林寺,一時間仿佛成為了朝聖地。

而捅出這麽大一窟窿的逍遙公子,他現在還在少林寺,沒有被亂棍打出去。

咦?

那麽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來,顧青在當日戒律院的高僧們到來之前,步步緊逼擊潰了玄慈大師的心防,從他那裏得知了當年他們狙殺蕭遠山,也就是“雁門關大戰”的實情——玄慈誤信了“告密者”慕容博,也就是‘北喬峰,南慕容’裏慕容複的父親的讒言,以為來中原探親的蕭遠山一家三口,是遼國派出來大舉進襲少林寺,奪取武學典籍的,所以才集合了數名武林高手前去雁門關伏擊,只是等後面慘案發生,他們方才知道被騙。

可慘劇已經造成,蕭遠山的妻子慘死,蕭遠山本想帶着他們剛滿周歲的孩兒跳崖自盡,卻發現孩兒還活着,蕭遠山把他們的孩兒扔上懸崖,自己卻沒有上來,衆人皆以為他死了。

而那慕容博,玄慈後面找過他,卻沒有找到,後來聽說慕容博因病去世了,便以為他也是誤信人言,釀成無意的錯失,心中內疚以至于英年早逝。

不說玄慈都以為了什麽事,就說現在顧青往外放出模棱兩可的消息,若是蕭遠山果真還活着,那麽在知道這件事就必定會往少林寺來;若當年偷走玄慈和葉二娘孩子的人并非蕭遠山,而另有其人,那麽這“二十餘年前的孽業”也可把這另有其人給引來。

顧青留在少林寺,就是來守株待兔的。

在“兔”現身前,顧青還沒閑着,他跑去少林寺的藏經閣,去借閱下少林寺七十二絕技的武功秘籍,就權當做消遣了,這一借閱就借閱出意外了。

作者有話要說: 1.玄慈以為蕭遠山死了,結果蕭遠山還活着;玄慈以為慕容博死了,結果慕容博還活着……這是何等的卧槽,別攔着老衲老衲要爆粗口= =

2.我本來想多寫點的,可是沒能多寫成,所以這章咱們還是來發紅包吧,前五十個先到先得,并祝大家這一年裏生活也會紅紅火火=3=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