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顧長安将啓示號星艦失蹤事件、二十年前同樣可疑的諾亞號失蹤事件,以及本次搜尋任務的詳情與任務風險,條理清晰地完整介紹了一遍。
主控室陷入了不短的沉默。
光屏顯示出了散落在銀河系中的六個目标坐标,按照M1到M6編號。
除了M1與M2、M5與M6之間間隔不算太遠,不需要通過大型躍遷點,其餘都需要通過大型躍遷點才能到達。
也就是說,這趟遠航任務,算上已經通過的第一個大型躍遷點,一共得通過四個大型躍遷點才能完成,比最遠記錄還多一個。
漫長的星際遠航,再加上仍然是未知數的坐标星球,唐上校和張伯倫上校連禮節性的回複都難以擠出來。
半晌,張伯倫上校無奈地松開了緊皺的眉頭,像是認命一般,對顧長安報告道:“大校,我們活着回到類地球的概率,幾乎是0%,不,抛開僥幸而言,我們回到類地球的概率就是0%。”
說着,張伯倫上校漸漸恢複了平日裏的精明模樣,不同的是,他沒有再費心用謹慎謙虛來掩飾高傲,說:“我建議,現在,在我們還沒有接近第一個目标坐标的時候,每個人都寫下遺書,保存在征服號的數據記錄黑匣中,以防意外發生。”
唐上校依然低垂着眼眸,沒有說話。
剛剛得知自己參加了一個幾乎必死的機密任務,任誰都不會有好心情,顧長安能夠理解他們,事實上,他們這樣的反應,已經是非常職業、非常負責的了。
顧長安略一思考,并沒有反駁張伯倫,點頭肯定:“這是個理智的建議,我們還有約十五分鐘的空閑,各位可以在各自的人工智能上完成遺書。随後,章魚先生能夠在保障各位隐私的情況下完成加密保存,是嗎?”
顧長安看向飄在光屏邊緣的大章魚,大章魚用力點了點頭。
“那麽,開始吧。”
寫遺書并不是一件需要讨論的事情,四人四散開來,唐上校站在原地,張伯倫上校走到了遠離主屏的軟椅上坐下,謝廖沙走到了轉為半透明視窗的主屏邊,望着那顆越來越近的藍色星球。
顧長安在主控臺前坐下,打開人工智能,簡單明确地記錄下了在迄今為止的航行中得到的收獲和疑惑,重點寫明了與章魚先生的交流感受。
他把遺書寫成了任務報告。
Advertisement
寫完這些,顧長安稍作停頓,在末尾加上了一句話:如果無法回到類地球,我希望将名下所有財産捐贈給星塵孤兒院。
完成遺書後,顧長安才想起應該算算自己的“所有財産”究竟有多少,算出來發覺連給孤兒院每個孩子都買一件新玩具都不夠,不禁感慨自己的貧窮。
謝廖沙在主屏邊沉默伫立了良久,他已經沒有親人了,也從來沒有過什麽朋友,寫遺書,要交給誰?
而且,盡管他也算是取得過一些成就,在戰場上不要命地戰鬥過,可他從沒有經歷過值當開懷大笑的時刻,也沒有經歷過值當悲傷痛哭的時刻。
他這二十年人生,就像類地球一樣貧瘠無趣。
除了他剛剛發覺的,對顧長安的愛。
謝廖沙打開人工智能,用自己民族的語言寫到:我犧牲後,請轉告顧長安大校,我祝願他平安。
這不是遺書,更像是一個沒有祈禱對象的許願。
作為提議者,張伯倫顯然下筆前就在心中打好了腹稿,他首先寫下了一段虔誠的禱詞,随後仔細安排了自己名下也不算多的財産,并對弟弟做了簡短的安慰。
接着,他向父母生前幾位重要朋友致以最後的敬意,并慚愧地拜托他們,希望他們對自己的幼弟稍作照拂。
在遺書末尾,張伯倫寫下了一小段慷慨優雅的告別詞。
這是一封随時可以出版的遺書,它安排的很詳盡,卻并不包涵太多的個人感情。
唐上校一直站在原地,沒有任何動作。
顧長安注意到,走到唐的身邊,無聲地遞了一個詢問的眼神。
唐上校輕松地笑了起來,他像是撒嬌一般問顧長安:“大校,我不想寫遺書,我可以寫一本《唐·塞萬提斯回憶錄》或者《唐·塞萬提斯上校的個人傳記》嗎?”
“當然可以,”顧長安察覺出唐上校的情緒并不如他表現出來的那麽好,于是順着他,“只是,時間大概不夠。”
唐上校無所謂地聳了聳肩:“真遺憾,那麽我寫完再上交就好,這次就算我放棄吧。”
顧長安沒有幹涉他的決定,拍了拍唐上校的肩膀,回到了主控臺前。
其他三人也各歸各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Death星球,漸漸露出較為清晰的概貌。
他們看得到的大半個星球,主要有兩種顏色,似乎是水域的大片淺藍色,和覆蓋着深淺綠色的大陸。
唐上校面無表情地掃了大章魚一眼,大章魚很委屈,大章魚沒有說話。
為了防止被似乎極端危險的Death星球生物發現行蹤,征服號在這個距離停滞不前,派出人頭大小的蜂型機器人飛下去查探。
蜂型機器人迅速靠近目标星球,在突破未知氣體層的震蕩過後,繞星球飛行一周,傳回了清晰的圖像。
這個星球,它的兩個半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半是他們已經觀察到的這半球,通過蜂型機器人的鏡頭,他們激動地看到了類似地球的地貌:淺藍色的大海,和覆蓋着森林與草地的大陸。
另一半,令人無法理解地堆積着各種各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飛行器殘骸、六分之一個星球、風格相差巨大的建築物等匪夷所思的大物。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殘缺破爛,像是被人從宇宙中直接砸下來那麽破。
這些殘骸無規則地堆在一起,高低不齊,有七八處高山似的堆疊起來,甚至堆得比Death星球的直徑還要高,簡直像是巨大的通天塔。
但是,Death星球看上去雖然奇異,似乎也并沒有超出人類的理解範圍。
蜂型機器人的鏡頭中,并沒有拍到任何生物。
四個人心中都萦繞着疑問,顧長安發出命令:“繼續降落。”
蜂型機器人繼續向下飛去,鏡頭中,波浪平靜的淺藍色海水,微風吹拂的廣闊草原,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只在原地球影像資料中見過、類地球上完全見不到的自然景象,親眼得見,才知道,竟然能美得如此驚心動魄。
此刻,誰都無法不在心底生出想要親身感受那海水微風的悸動。
可是大章魚再三警告過危險的Death星球生物呢?在哪兒?
鏡頭中的草原,忽然震動起來。
地震?
四人凝神緊盯着主屏。
草原一下一下震_動着,每一下大約是一秒的時間,很規律。
這讓謝廖沙想起一部在星網內部論壇看到的舊電影。
地球時代的影視音樂作品,在類地球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星網上這些作品數量巨大,沒有準确分類,優劣不齊,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分辨,因此,願意花時間觀看并寫下點評的帖子很受歡迎。
那部電影中,有一個行動遲緩的超大巨人,他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地面效果就産生這樣的震_動。
他們耐心等待,終于見到了“巨人”的真面目。
人工智能被大章魚擅自替代後,唐上校一直将大章魚視作空氣,這一刻,唐終于看向大章魚,挑眉問道:“這就是你說的,極端危險的生物?”
大章魚卻絲毫沒有窘色,很嚴肅地點了點頭,強調:“你們不要小看它們。”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個副本比較簡單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