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陳總非常惱火, 難得他這樣的人,也會張口罵娘。

等他發過脾氣, 巧珍從包裏拿出了那本雜志:“您看這一段, 我相信領導們能明白的,汽車不是別的東西。如果質量上有缺陷, 或者設計有缺陷,很可能就是要人命的。”她站在陳總邊上翻譯給他聽。

陳總卻不太樂觀, 畢竟人家跟黃部長的關系放在那裏:“走吧!無論如何,我們盡力就行,要是領導們決定支持他們的想法, 那也沒有辦法!”

巧珍跟着陳總來到市政府大樓, 辦理了進門手續之後,去了張副市長的辦公室。

裏面方總已經帶着秦經理坐在那裏,看見陳總進來,兩人站了起來。叫了一聲:“陳總!”

陳總對他們點了點頭, 表情很冷淡,這個已經是他這個級別的領導, 表示出的最大的不滿了。

巧珍跟在他的身後, 張副市長過來拍陳總說:“老陳, 過來坐!小林也來了?小姑娘真的長大了!”

方總很意外, 林巧珍居然跟張副市長認識。

巧珍對着張副市長說:“您一點都沒變, 還是那樣年輕儒雅!”其實幾年下來,他真的可能操心操多了,白發添了很多。

“小姑娘會說話, 哄我這個老頭子!去坐!”

巧珍跟方總和秦經理打了招呼。在陳總邊上的位子坐下。

工作人員過來倒茶,張副市長坐了下來,看向巧珍:“你今天怎麽跟陳總過來了?你應該是去年畢業的吧?現在在總公司嗎?”

“被陳總給叫過來的,說是讨論CW國産化的事情,之前一直是我管的。我已經畢業了,剛剛去LS合資公司了!”巧珍回答。

“哦!小滕那裏剛剛合資,确實比較困難,你過去也好。負責什麽?”

“主要是采購這塊,轉向系統國産化!”巧珍說道。

陳總笑着說:“培峰把采購部給她了,她現在是我們下屬各個公司裏最年輕的部門經理了!”

Advertisement

聽陳總這麽說,再看張副市長對巧珍這麽關心,方總心裏頭更是拿捏不準了,到底這個林巧珍是什麽背景,難道是某位高官的女兒?不會啊!明明公司裏說了就是一個本地鄉下的小姑娘,連老公都是找的本地的。

“有能力挑大梁,不問年齡嗎!”張副市長說,“那時候小林才十七歲,那一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可是給我印象深刻啊!”

巧珍不好意思地低頭:“是領導們不見怪,也是陸師傅他們對我的寬容。才讓我那麽放肆!”

邊上工作人員過來跟張副市長說了兩句,張副市長看了一圈人:“黃部長很關心咱們這裏的國産化進程,一起跟黃部長打個電話。我們一起聊聊CW國産化的事情。你們都是專家,我來聽聽你們的意見,最後再決定是不是要跟德國人商量降低标準。”

已經接通了黃部長的電話,簡單寒暄兩句之後,張副市長說:“老方,說說你的看法。”

方總點頭,把秦經理對之前CW國産化的整個項目進行了評價,他說地也算委婉:“小林之前在漢斯的領導下,進行國産化項目操作,她做事很認真,不折不扣地執行德國人的要求。不過您知道整個國産化項目現在時間很緊迫……”

張副市長看向陳總:“老陳,你呢?”

“目前CW這塊是老方在操作,老方的意見為主。當然,我也跟老方說過,他需要深思熟慮。”陳總笑着說道,“一旦籬笆松了,再紮緊就難了!我們之前的理念就是生産CW的車,跟CW總部一樣品質的車。現在放松要求,讓德國方面怎麽看?”

“陳總,咱們必須看到現實狀況和國情。有些标準真的沒必要卡得那麽嚴。我們不能對外國人唯命是從。”

巧珍聽方總這麽說,她擡頭笑着問了一聲:“方總,咱們的零件标準大部分都是我帶人翻譯的,并且很多細節我都參與了溝通澄清。從大四開始我就負責公司的國産化項目,能否舉例一下,哪個零件哪個尺寸可以放松标準嗎?”

方總搖頭,翻譯了幾份文件就算懂行了?這個小姑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他看向秦經理:“老秦,你跟小林說一下。小姑娘做事細致小心,不過到底不是技術出身。”

“好的!”秦經理從手裏拿出一份标準,一份圖紙,指着圖紙的尺寸問巧珍:“你看得懂嗎?”

巧珍無奈地搖頭,一臉我不跟你計較的模樣:“您說出您的問題!”

“這個尺寸很難加工到位,而檢驗标準上……”老秦邊解釋邊看巧珍。

巧珍聽他把話說完,從包裏拿出一本本子,撕下一張紙,拿出自己的筆邊畫邊說:“這個尺寸,我之前去德國就是請教這個問題,需要用特殊的刀具,這個刀具如果設計成這樣的形狀,這個地方頂住……普通的630都能加工,有經驗的老師傅,可以達到這個要求。我留下來的資料裏有,只要叫供應商照着多試兩次就可以了。你認為呢?”

巧珍的一張紙,勾勒出了工具的樣子,在關鍵的地方做了标注,甚至上面用什麽工藝寫得清清楚楚,她遞給秦經理:“如果遇到什麽問題,我們可以再讨論!”

秦經理臉色變了,她不僅懂圖紙,而且對加工工藝都熟悉,完全就是一個老道的技術人員。

陳總在邊上跟張副市長說:“小姑娘雖然讀的文科,這幾年被老塞拖在身邊,到底腦子裏灌進去不少。也算是文武全才了!”

老秦很尴尬:“這個之前我沒想到可以通過特殊刀具解決!”

“所以前期的溝通和澄清很重要,我也不可能想到,後來讓德國同事幫忙去問的。還有其他嗎?”巧珍看向他。

老秦又拿出一個熱處理的要求:“這個要求目前沒有辦法達到,如果不這麽做,本身這個鋼材的……”

“如果達不到要求的話,前面幾年車子新的時候沒關系,等時間長了零件磨損,你看看這裏的尺寸,配合它的這個環就有脫落的風險,高速行駛下,基本上就是車毀人亡了,這不關鍵嗎?還是說我們出去的汽車,只要保證一年沒問題,接下去就随便了?或者我們的車時速就是50公裏,不能開太快?”

“可這個确實沒有辦法做到,難道就停在那裏?”

“這是個難題啊!所以我一直在尋求解決的方法,讓下游廠商買過幾批國外的鋼材,試下來也不行,但是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達标吧?坐在車子裏面的是你是我,是我們的同胞。沒有合格之前就進口。沒什麽好讨論的!”巧珍看着他,“剛好我最近處理的零件裏也有類似的要求,本來就想跟你們溝通,我在讓供應商改造爐子,爐子的選型已經差不多了,我明天傳真給你看看?希望這次有進展。”

方總這個時候才明白自己是看走眼了,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居然在技術上有這樣的功底,昨晚他還在黃部長那裏說了很多江城這裏用人不嚴謹的話,說這個小姑娘就是語言好了點,讨領導喜歡,有個有能力的老公,現在?這些話老領導和副市長聽在耳朵裏……

已經多少年沒有這種坐立難安的感覺了?秦經理更是不敢跟她再說下去。

巧珍看秦經理不再提問,在那裏笑了笑:“領導們,我的個人看法,能說一下嗎?”

對過的黃部長說:“你說!”

巧珍點頭:“資本家不傻,做産品都是為了賺錢,在能夠滿足要求的前提下,不會提出過分的标準。提高一分标準,需要增加可能不止兩分的成本。而我們的這個車型,是老車型。也就是所有的零件已經配合了很多年,這些标準早就磨合過了,已經穩定下來了。所以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我從德國帶回來的雜志裏,有汽車史上的大型召回,你們看,雨刷是個小東西吧?曾經雨刷臂螺釘松動,導致了370萬輛車的召回,風險是暴雨天氣螺栓松動,雨刷就掉了,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卻會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小林是吧?”電話那頭的黃部長問,之前方克明給他打電話的時候說CW江城用了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做國産化,導致進展很慢,他一直覺得奇怪,合資公司,這麽重要的事情,能夠放給小姑娘做,肯定是要中方和外方都同意的,聽了這麽久,他想起一個人來。

“是!”

“是CKD那時候的那個小姑娘?”黃部長想起那時候訪問汽車廠的情形,上午看着沒有人翻譯大發雷霆,下午一個小姑娘的過來才讓工作繼續了下去。

陳總笑了一聲:“就是她,當時您親口說一定要好好培養,還說如果耽誤了她的學習,直接以企業名義保送。不過這個名額沒用上,她一邊在咱們公司做翻譯,一邊準備高考,就是那樣,還考了全縣第一,進了F大。讀大學的幾年裏,一直在公司裏做事情,寒暑假在公司實習,原本學校可以給她保研的,因為公司用人吃緊,被我給抓了出來,從大四就負責國産化了!”

“現在看來培養的不錯啊!”黃部長那頭有笑聲,“我同意小林的看法,不能再瓜菜代了!該什麽标準就什麽标準。克明,你要把自己的腦子轉過來。江城這裏已經走在前頭了,不要用老思想去看新問題。”

瓜菜代是糧食緊張的年代,以瓜果蔬菜代替糧食,以副食代替主食。有個順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得了浮腫胖起來。”

黃部長口氣很溫和,不過基調卻是定了,方總應了一聲:“是我這裏思想落伍了!”

“沒關系,送你過去,就是去學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的!”黃部長又說了兩句挂了電話。

張副市長看向在座的每一位,最後停留在老陳臉上:“那這個事情就沒得商量了。現在國際形勢,對我們并不友好,國産化進行一定要加快。市政府肯定支持你們,老陳,你也要給廠裏足夠的支持,老方是新過來的,你應該想辦法給他調精兵強将。你倒好,把小林調給小滕,他一個地頭蛇,可比老方做事方便多了。”

巧珍心裏剛剛給老陳打抱不平,轉頭看陳總,陳總老神在在地拿着茶杯喝茶,也不接話茬子。陳總和張副市長相識多少年了。難道副市長不了解他?這是逼着方總給陳總認錯呢!

果然,方總在這樣的情勢下,不得不開口:“副市長,我剛過來陳總就說小林能幹,是我這裏并沒有把話聽進去,沒有去了解小林,也沒有深入了解她的工作。也不是陳總要把小林調過去,是我和滕總協商之後,找的陳總。”

張副市長若有所悟之後,又恢複了一貫溫和的臉色,過去拍了拍陳總的肩:“既然是這樣,你們自己內部的事情,你們就內部自己解決?老陳,你帶人回去?”

陳總站起來笑着說:“謝謝領導關心,我們回去看看怎麽協調資源,把拖掉的三個月,給追回來!”

聽到拖掉的三個月,方總心裏正是說不出來的難受,尤其是在市領導面前,不過他丢的面子還少嗎?連對他寄予厚望的老領導的面子都丢了。

離開市政府大樓,車子才出門,陳總就讓司機把車子靠邊停了,他走出去,點了一根煙抽了起來,抽完再坐進來說:“走吧!”

巧珍看着陳總那樣兒,心裏真覺得對不起領導的厚愛。

跟方總的車先後到達公司,四人上樓到陳總辦公室門口,滕總靠在門框上,抽着煙,看着他們,陳總看見這張臉,沒好氣地問:“你來做什麽?”

“領導,我聽說你單獨召見小林,心裏一個咯噔,就急匆匆地追過來了!”滕總屁颠屁颠地跟着進了陳總辦公室,“給了我的,可不能再收回!”

陳總瞪着他罵:“你是貔貅啊!只吃進不吐出?都坐下,商量商量接下去怎麽做!”

巧珍過去拉了把椅子坐下來,手裏捧了陳總秘書端來的茶水。

陳總看向方總:“老方,你什麽想法?”

“是不是讓小林回來?她依舊回來負責這一塊,畢竟她最熟悉?”方總心裏很難受,如果這麽做,他很對不起自己的老兄弟,老秦離鄉背井來撐他一把,接下去老秦該放在什麽位子?

滕總聽見這話:“不行啊?當時,你自己打電話給我說把小林讓出來,現在你說要回去就要回去?我這一攤找誰去接?”

陳總看向滕總:“把你的嘴閉上,這個事情考慮的是大局。不是你一個廠的利益,就你最聰明,小九九最多!小林,說說你的想法!”滕總一臉無所謂,在那裏喝茶,還對着巧珍做了鬼臉。

巧珍笑了一聲,再轉向方總:“秦經理是行業裏的老人,他帶着國産化項目組應該是合适的。方總和秦經理過兩年肯定要回去的,剛好也是接手新的合資公司,到時候一樣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何不在這裏積累經驗呢?畢竟秦經理的底子在那裏!”

方總以為巧珍鬧脾氣:“小林,我在這裏跟你道歉!現在大家是同一個目标,我希望你能不計前嫌。”

巧珍看向方總:“方總,我從來都沒有鬧過情緒。這是我真實的想法,秦經理功底深厚,他完全可以勝任這個職位,而且如果在江城經歷過一回。您以後回去,也會遇到國産化同樣的事情,秦經理跟您一起回去,他駕輕就熟,不正好嗎?我前期介入比較深,我會協助秦經理一起完成國産化。秦經理為主,我在旁邊輔助。您看呢?”

其實這個思路從她打算去lS已經整理清楚,而且陳總也是知道的,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方總和秦經理居然會在質量标準上讨價還價。

方總這裏,這樣比重新調她回去好太多,他對老秦也有交代,事情也能做下去,既然黃部長這麽說,估計以後老公司也是用這種模式了。确實以後老秦跟他回去,他就省力很多,更何況這邊的供應商關節打通了後面也打通了。

對自己的面子來說,也比直接回去的好,畢竟剛剛離開,她又回來,明擺着是做不下去,她回來收拾殘局,但是現在不一樣,她是回來協助。

“如果能這樣是最好,不知道陳總什麽看法?”方總擡頭問陳總。

陳總看向巧珍:“我同意這樣的做法,小林,每個禮拜你去CW一個整天,平時也要每天花時間跟老秦這裏保持溝通,至少保證,你不會因為LS的事情耽擱了CW的事情。老秦,你也別心裏有想法。剛才張副市長說她當年的那句話,我把這個故事來跟你們說說。老方,這回你可不能認為我在替小林說好話了。”

方總幹笑:“不會,不會!是我這裏用老眼光看人。”

陳總把當初巧珍和陸師傅吵架的那一段故事說了出來,他說:“老陸去年退休了,現在返聘,在公司裏。你可以去跟他聊聊,你慢慢來,就會知道會有很多觀念上的碰撞,沒有碰撞怎麽會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理念呢?我一直在告訴自己,開放以後變化太快,一定要能跟上時代。”

陳總把事情安排下去,方總在那裏說:“今天我做東,給陳總和小林賠個不是?”

“飯要吃的!”老陳笑了一聲,“賠不是,就免了!工作嗎?各有各的想法很正常!小林,你說是不是?”

“我說要打個電話回去,報告一下,今晚不回去吃飯了!”

巧珍站起來,去給林偉打電話,“我在陳總這裏,方總請客呀!你早點回去,今天別加班太晚……”

林巧珍再回CW,還是方總請回來的,這一點讓很多人看不懂,私下裏也竊竊私語,也有當面過來問巧珍,巧珍回一句:“當時我沒交接好,這次回來好好交接。”

這是給方總貼面子呢!誰聽不出來?

方總雖然丢了面子,不過林巧珍介入項目組,讓項目組繼續動了起來,漢斯和老塞也積極配合,快慢他也沒辦法管了,反正能夠順起來就不錯了!

巧珍不僅是一周去一天,有時候下午三點還過去和老秦仔細探讨,老秦也是多年的內行,真的觀念轉變過來,做事情也就順了!

年底,米勒升任集團中國區總裁,接下去他的重心放在北方,另外一家合資公司的談判已經結束,他需要過去進行籌建。老塞作為米勒的頭號狗腿,跟着米勒過去,已經成了鐵板釘釘的事,這個事情結束之後,米勒該功成身退,退休了!

巧珍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傷感?尤其是老塞這個哥們的離開,只能勸自己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吧?

米勒離開,漢斯升任德方總經理。時間也開啓了90年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