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廣和六年,大皇子翀虓過了他的五歲生日之後,宮裏第二次遷宮活動開始了。
柳貴人遷到了長春宮後殿,劉貴人升了嫔,住了鹹福宮主殿;常嫔和抱琴都升了妃位,沒動地方。
柳貴人恨得牙癢癢,從抱琴宮裏搬出來的時候依舊是個貴人,能帶走的東西除了衣服剩下什麽都沒有,尤其是淩常在在一邊說的風涼話,讓她沒忍住動了肝火。
“柳姐姐可得仔細着快點,三皇子眼看着就兩歲了,還有四年時間,也不知道姐姐還有沒有機會了。”
這是什麽?這明白了是咒她四年之內升不到嫔,要不回自己的孩子!
走的那天抱琴親自來送了,笑得有點像皇後那般不讨人喜歡,“柳貴人放心,翀瑛我會好好帶的,你放心,斷不會阻了你們母子親情的。”
她十天能有幾天在自己宮裏?柳貴人數了數,三天都不到!這是第一條,第二條還有皇子的教育問題,六歲搬去北五所,然後開始上學,可是真等到六歲再認字就晚了,沒見皇後那個體弱多病的大皇子現在字兒寫的都很得皇帝誇獎了。
要是她沒在一邊看着,也不知道和妃究竟會不會三歲開始就給翀瑛認字。要是六歲去了尚書房一個字都不認得……
柳貴人掌心的掐痕越發的深了,她扭頭又看一眼啓祥宮三個大字,斬釘截鐵道:“走!”
等到老人們遷完宮,新人們入場了,一共八個新人,最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個廣嫔了,有史以來第二個有封號的妃嫔。住的地方也分外的不招人待見:永壽宮,比和妃的啓祥宮離養心殿還要近!而且她的待遇,怎麽也那麽招人眼紅呢。
按律妃位是十四個宮女,八名太監,她的宮女太監人數跟妃位上的和妃和常妃一樣多,再加上單單一個人住在永壽宮,可真是……太讨厭了!
和妃再怎麽讨太後喜歡,太後也已經去了;再怎麽讨皇後喜歡,皇後也有自己的兒子。她自己年紀也大了,陛下去她宮裏也沒那麽勤了,好不容易送走了個狼,結果又來了一個虎。
廣嫔就這麽頂着全宮人的妒忌進來了。
廣嫔要麽是個會做人的,要麽是個張揚的,至于為什麽這麽說,蓋因她進宮的當天下午,就收拾了東西出來拜見宮裏的幾位主子了。
先是坤寧宮,淑蘭接到宮女通傳的時候也吓了一跳,這位可真是下了苦功夫了,早上才進宮,這連午飯還沒吃呢,就先到她這兒表忠心了。
“皇後娘娘吉祥。”廣嫔搖曳着拜倒。
Advertisement
淑蘭使了個眼色給站在一邊的宮女,笑道:“快起來吧。你倒是有心了,按理明兒早上來就成。你宮裏的姑姑沒跟你說麽?”
“姑姑說了,”廣嫔的聲音越發的柔弱起來,“只是臣妾不見了娘娘,心中總有不安呢。”
淑蘭特別不喜歡這種說話方式,但是總記得抱琴說的要笑,因此拿帕子遮了半個嘴小聲道:“看你這話說的,到叫我心中歡喜的很了。”
“娘娘,這是我家裏的小玩意,江南一帶的東西,勝在靈巧,望娘娘笑納。”廣嫔身邊的宮女獻上一個禮盒。
淑蘭叫人接了,打開一看,是個镂空的小鈴铛,确實如廣嫔所說,手藝精巧,上面的動物刻的栩栩如生,拿在手上一搖,聲音也很是清脆呢。“不錯。”淑蘭又将鈴铛放回盒子裏,語氣很是誠懇:“我也不多留你了,明天是正日子,你是新人,別來太晚就成。”
“多些娘娘提點。”廣嫔又行了個禮,退下了。
陪着廣嫔出來的是她家裏帶來的丫鬟暖暖,見左右無人,便小聲問道:“娘娘,還要去看看兩個妃嗎?”
廣嫔搖了搖頭,“今兒是第一天,見了皇後就成,不然皇後該不開心了。明天再去看其他人,至于和妃和常妃,和妃進宮早,宮裏有兩個皇子,又管着宮務,跟皇後娘娘走的又近,自然是先去看她了。”
第二天一早,不僅僅是廣嫔,就連和妃這個衆人口中“仗着皇後娘娘寵愛,每天都是最後一個來的”人也到的不是那麽晚了。
宮裏六個老人,再加上新進的八個新人,坤寧宮裏兩排椅子幾乎都要坐滿了,淑蘭掃了一圈地下姹紫嫣紅的各種花兒,笑道:“冷清了這些年,可總算是熱鬧了。”
“先從老人開始吧。”淑蘭道:“這是和妃。”抱琴頭一側,很是矜持的沖幾個新人笑了笑,裝咱也是會裝的。
等到六個老人介紹完,就到了今天的重頭戲,新人。
“廣嫔。”
她站了起來,只覺得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淑蘭笑道:“回去好好收拾,陛下翻了你的牌子,我已經用過印了。”
廣嫔只覺得自己臉上像是要燒了起來,不過餘光瞧到旁人羨慕又妒忌的眼神,心中卻越發的得意起來。
剩下的都是些小蝦米了,不痛不癢的介紹完畢,淑蘭就叫散了,臉都笑疼了。她捏了捏自己已經有點抽的臉頰,道:“去收拾茶水點心,和妃一會過來。”
不過抱琴來的卻沒有往常那樣早,她剛回宮就被廣嫔截住了,确切的說是截在門口了。啓祥宮和永壽宮是隔壁,兩人一起走到最後一個路口,廣嫔道:“和妃娘娘,按說我今兒理應去您宮裏給您請安的,不過陛下宣召……”低頭小羞澀一下,“也只能明天再說了。”
“我覺得她想氣我,要麽就是我的罪過她,可是我哪兒來的機會呢?”抱琴端着茶水,一邊回憶一邊說,“可是這有什麽好生氣的。”
“想必是家裏請了幾個宮裏出去的宮女嬷嬷,知道你受寵呗。”淑蘭道,“別說她了,明年翀虓就要搬去北五所了,你手上有什麽成熟穩重的太監宮女給我說兩個。乳母八個可以裁了,再換兩個小太監,得補夠二十人的缺兒。”
“要我說,選幾個新進宮的宮女太監,家裏沒什麽親戚牽挂的最好。剩下的幾個總管……太後宮裏還有幾個,你再派兩個自己身邊的過去,也就差不多了。”
淑蘭點了點頭,問:“你手上拿着的匣子裏裝的什麽?”
“我就知道,進了皇後娘娘宮裏的東西斷沒有再出去的禮。”抱琴笑着打開了盒子,“給你這個媒人的回禮,我家裏一家上下對皇後娘娘的心腹大宮女都很是滿意,溫柔賢惠,又會管事,就盼着明年給我們家裏添個大胖小子了。”
淑蘭撇她一眼,“你都是皇帝家裏的了。”
抱琴沒接話,将匣子打開,“一共十二個荷包,繡了我快半年了。這六個是給你的,這六個是給大皇子的。”
淑蘭很是滿意點了點頭,又拿出了昨兒廣嫔送的鈴铛,道:“看見沒有,昨兒收的禮,小巧精致。”
“興許是我陰暗。”抱琴拿過來捏在手上晃了晃,“小孩子什麽都愛往嘴裏塞,你可小心點。”
好麽,轉送給你這樣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按照宮裏的時間表,官職越大的起床越早,所以最先起來的是皇帝,因為有人要來請安,淑蘭也比往常起得早了一些,不過第一個過來的不是後妃,卻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小洪子。
“娘娘,廣嫔昨晚上受了風寒,你看是不是……”有點冒汗。
淑蘭不說話,小洪子硬着頭皮道:“陛下的意思……要麽請安暫緩一天?”
淑蘭這才點了點頭,“行,按照陛下的意思來。”
等到大殿裏人來的差不多了,淑蘭看看她們手頭上都準備了給廣嫔的賀禮,道:“早上陛下派人來了,說是廣嫔受了風寒,今兒不來了。”
啊?不管是備了禮還是備了話的妃嫔都有點驚訝,不過這才頭一天,膽子也真夠大的了。
誰知沒等殿裏的嗡嗡聲下去,廣嫔就伴着小太監通傳的聲音進門了,一時間場面有點冷。
淑蘭及時反應過來,道:“不是說不來了麽。”抱琴急忙給打眼色,娘娘說的太直接了,淑蘭咳嗽一聲,補救道:“早上陛下說你受了風寒,我還想着要不要宣個太醫給你瞧瞧呢,太醫院裏頭有個姓趙的太醫,年紀雖然大了一些,不過看風寒最是有經驗了。”
廣嫔道:“陛下體恤,但是臣妾萬萬不可缺了禮數。”
抱琴沒忍住翻了個白眼,丫這手真俗。
俗歸俗,但是陛下喜歡。細數瑞誠有史以來的各種妃子,還真只有這一個表面功夫做的這樣足的。
廣和宮出來那幾個沒這種機會,後來進宮的除了用來麻痹大臣的三個,剩下來兩個位分太低,不敢玩這一手,于是皇帝深深的陷進去了。
當然皇後是不會說她什麽不好的,“陛下,早上廣嫔妹妹進來的時候臉上還有點白呢,陛下可悠着點來,別把人累着了。說起來廣嫔妹妹性子真是好,一大早來請安,可把我感動了。”用抱琴的話說,我們要幫助她早點達到頂峰,誇她誇到皇帝心裏容不得她一點點失誤才行。
瑞誠也很是高興,回頭就賞了廣嫔一扇玉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