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遲悔的愛意1
許久沒有人跟他說過晚安了。
李子安想。
他沒有立刻去睡,或者說根本毫無睡意。
以前做項目的時候,經常性會熬夜,長期以來作息混亂,以至于現在離職這麽久依舊會經常性失眠,只能靠白天來補覺。
房間門反鎖着,隔絕了那個偏執的女人,門外的聲音也由一開始的尖銳漸漸降低到消停。
李子安此時正坐在電腦桌前,電腦端的游戲因為剛才那場激烈的争吵而黑屏了。
昏黃的燈光下,他厭倦地擡眸從偌大的黑屏裏看到了一個虛晃的影子,那是他的輪廓。
然而身為這具身體的擁有者卻感到無比陌生。
李子安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看過自己,包括影子,不願,也不敢。
有時他從鏡子前略過,不會多做一分停留,甚至有意識會去回避所有能夠照出自己的物體。
他生怕從鏡子裏看到一個不知何時已經面目全非的他。
在李子安看來,無論他從前多麽風光霁月,而今也已經活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
他想逃避,逃開那些人眼中的憐憫與惋惜,卻無路可逃。
母親總會一再提醒他從前的自己是如何優秀,而今他又是如何的失敗。
眼前的一切跟李子安想象的未來截然不同。
他原以為的未來是光明且自由的,從小到大,為了那虛無的光明和自由,幾乎犧牲了所有娛樂時間,一直按照母親的安排生活。
Advertisement
他信賴母親,盡管母親的教育方式偶爾會有些偏執,他是如此的信賴她,幾乎将所有的信任都放在這人身上,就像母親将期待放置自己身上,孤注一擲。
從他當初選擇母親那刻起,他就已經做好當“寄生蟲”的準備了,他們無法掙脫彼此,因為他們只有彼此。
李子安的父母是在他上小學時離婚的。
當時他才六七歲,經常在母親将他哄上床睡着後被門外父母的争執聲吵醒,幾次摸黑起床透過門縫能看到客廳的父母争吵完相對無言的畫面。
父親通常坐在沙發一端,沉默地抽着煙,母親則坐在另一端偷偷抹眼淚。
李子安懵懂無知,并不清楚一直同住的父母為何不住一起了,父親來學校看望他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來會給他買很多母親不願意讓他接觸的禮物,當時的李子安并不知道,這是來自一位父親的愧疚,而母親多次在他面前打碎了父親的愧疚。
等李子安再回過神時,家裏已經找不到父親生活過的痕跡,來自父親身上特有的味道,衣服上沾染的煙味全聞不到了。
後來,李子安從別的小朋友口中得知這叫“離婚”,而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竟已經變成了單親家庭。
從那時起,母親幾乎将生活重心全轉移到了工作和他身上。
小學時,他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學了自己不喜歡的奧數,在別的小朋友愉快玩耍的童年時期,他的印象裏只有課桌、黑板以及臺上解題的老師。
中學時,除去原有的功課,他還要按照母親的要求去補習班,并将成績穩定在年級前三。
為了不看到母親眼底的失落,李子安拼了命地學,書中所寫過的“青春叛逆期”與他而言是沒有的,所幸初中課程簡單,他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待,上了市內的一所重點高中。
高中時,他原本想為自己的未來做一次選擇,李子安一直知道自己的理解能力相比記憶力來說并不好,這個缺點在高中愈發明顯。
他曾經在初中時所獲得的榮耀在人才濟濟的高中是不值一提的,他在裏面只算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并非天才。
明明那些文史類的知識點,他但凡看過一遍便能記住大概,而理解類的公式卻需要反複記憶,等到了做題又經常拐不過彎,成績在班裏也由從前的優生成了中等生。
于是,志願表發下來的那天,他率先選了文史類的科目,可在李子安将自己選擇跟王琴說時,王琴反應十分激烈。
電話裏,王琴哭喊着讓李子安改志願。
“男生學文沒出息,你趕緊給我改了!”
“文科出來找不到好工作,你要不改我就直接跟你們班主任說,聽到沒有?”
“李子安!這麽大的事情你一個小孩你能做什麽選擇,你知道現在社會多殘酷嗎?快點改,不要胡鬧!”
最終,李子安耐不住王琴軟硬兼施,不得不在上交志願的前一天晚上改了志願。
那晚,李子安失眠了,盯着漆黑的天花板想了很久,一股挫敗感油然而生,他快要找不到學習的動力了。
其實,李子安一直有個夢想,想當一名記者,和文字工作打交道,哪怕不是記者,又或者編輯,作家……這些夢想,他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包括母親。
他知道的,只要跟母親說了,他都能夠想象出王琴的回話,定然是眉頭一皺,語重心長地開始勸導:“那些工作不适合男生,男孩子學計算機、醫學、電子類的專業更有出路。”
說罷,還會更加關注他的學習狀态,生怕他不好好學習,整天胡思亂想。
後來有朋友知道學理并非他所願,除了同情毫無辦法。
“既然你已經做出了選擇,肯定不能改了,還是好好學習努力考上大學吧,等考上了大學自然是你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天高皇帝遠的,你媽總不能還管着你吧。”朋友勸道。
自那後,一度因為成績跌落而迷失方向的李子安又開始了他刻苦的學習之路。
他當初只有一個想法,一定要考上大學,選擇一個離家最遠的學校,天南海北都可以,只要能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
李子安永遠記得高考那天他出考場時的心情。
那日晴空萬裏,連帶着他的心也跟着放晴,他像是完成了一項重任,壓在心頭的石頭終于落下。
他以為從今天起,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有資格選擇自己的人生了。
李子安度過了一段真正意義上的暑假,對未來漸漸抱有期待。